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719077
大小:910.50 KB
页数:79页
时间:2019-05-10
《古诗鉴赏内容及作者观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六章古代诗歌鉴赏16.2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创新·思维技巧透析·三年高考传真·考情报告优化·知识构建决胜·预测演练三年高考考情报告决胜·预测演练1~56~10知识构建思维技巧考纲链接考纲解读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属于《考试大纲》“古代诗文阅读”“鉴赏评价”中“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范畴,能力层级为E级。从近年鉴赏诗歌的题型看,古代诗歌内容上的评价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内容主题的评价,二是思想感情的评价,三是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评价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准确把握词语义;②掌握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如流传较广的神
2、话故事、历史故事、名人典故等,尤其是课本中曾涉及的有关内容);③对诗歌句子及全诗内容的理解。三年高考考情报告决胜·预测演练1~56~10知识构建思维技巧1.(2010年高考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梦 中 作①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答: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年高考考情报告决胜·预测演练1~56~10知识构建思维技巧[点拨]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首先抓住诗中点明情感的词语“无奈”“思家”,这两个词语表现了无可奈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其次抓住景物的特征,使其与人的心境对应。夜“凉”实则心凄凉,“路暗”实则前途“迷”人。“路暗花迷”表现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联系注释①,可知这是因为仕途失意所致。注释②也能让我们感到诗中还有
4、一种世事变迁的感慨。[答案]表现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三年高考考情报告决胜·预测演练1~56~10知识构建思维技巧2.(2010年高考北京卷)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古风(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注]①徂辉:落日余晖。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5、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鹓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2)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年高考考情报告决胜·预测演练1~56~10知
6、识构建思维技巧[点拨](1)本题考查考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诗歌开头四句写诗人登临所见之秋景。茫茫天地间,但见严霜覆万物,西风吹荒野,道不尽景象的浩大空洞与苍凉萧索。这景象,既是大自然深秋的画面,又是社会冰冷的写照。诗人不仅身寒而且心寒了。从鹓鸾燕雀易居,歌从行路难,可以看出作者的心境。他与《行路难》之一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明显不同。所以A项对基调的把握不对。(2)本题考查考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本诗创作时间约为李白“赐金放还”而离开长安之前。这时的他,已在长安生活了两三年,对朝
7、廷和社会弊端有了不少体验。他从自身的遭遇里,看到了“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鸯”似的不合理的用人现象,愤怒而致产生归隐之念,并发而为诗。开头四句乃登临所见之秋景:茫茫天地间,但见严霜覆万物,西风吹荒野,道不尽景象的浩大空洞与苍凉萧索。这景象,既是大自然深秋的画面,又是社会冰冷的写照。诗人不仅身寒而且心寒了。第五、六句,说明他遭遇的不顺逐。三年高考考情报告决胜·预测演练1~56~10知识构建思维技巧这两句也可看出他不艳羡荣华富贵。第七、八句,说明他不顺逐的际遇是因“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所致。“徂辉”即落日之余晖,这里暗喻朝政不明。“浮云”,喻谗毁他的
8、恶势力。第九、十句,进一步说明当时朝廷用人不当的现象。诗人以上下错位的现象比喻君子失所、小人得志的社会现象,同时也具体说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