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系统功能语言学

A系统功能语言学

ID:36708876

大小:243.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5-10

A系统功能语言学_第1页
A系统功能语言学_第2页
A系统功能语言学_第3页
A系统功能语言学_第4页
A系统功能语言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A系统功能语言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系统功能语言学一、系统功能主义的形成背景四、系统语言学的特点二、代表人物简介三、系统功能语言学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二、代表人物简介国外主要代表人物简介:韩礼德(1925~)(MichaelAlexanderKirkwoodHalliday)1925年出生于英格兰约克郡里兹,青年时期在英国伦敦大学主修中国语言文学,获得学士学位。1947年至1949年到中国北京大学深造,导师为罗长培先生。1949年至1950为攻读现代汉语转入岭南大学,跟随王力先生学习。回国后,跟随剑桥大学弗斯(Firth)教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一、系统功能主义的形成背景语言学内部因素20世纪下半

2、叶,语言学研究流派纷呈,成果斐然,尤其以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派”影响最大。该学派根植于伦敦学派,有相当完整的思想体系和理论体系,有自己鲜明的语言符号观、独特的研究方法、明确的研究重点以及既定的奋斗目标,并且注意吸收其他学派的精华。语言学外部因素系统功能语言学在欧洲、澳洲和亚洲影响比在其他地方要大。在亚洲以中国为最。原因在于:①中国留学生回国后所作的种种努力促进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②韩礼德等系统功能语言学家来中国传授自己的思想与成果。1955年完成了对用中国14世纪北方官话译述的《元朝秘史》一文的语言学分析,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

3、,韩礼德先后在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耶鲁大学、布朗大学和肯尼亚内罗毕大学任教。1963年韩礼德担任伦敦大学语言学教授,主持多项对英语研究和教学工作。1973年到1974年担任美国斯坦福大学行为科学高级研究员。1974年到1975年任英国埃克塞斯大学教授。1976年移居澳大利亚筹建悉尼大学语言学系并担任系主任。1987年12月退休。国内主要代表人物及著作论文类:胡壮麟《语言系统与功能》,朱永生《语言,语篇,语境》等。专著类:胡壮麟,朱永生,张德褛合著的《系统功能语法概论》,胡壮麟的《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等。主要著作《语言功能探索》(1

4、973)《语言的系统和功能》(1976)《作为社会符号的语言》(1978)《学习做到有所指》《功能语法导论》本书出版于1985年,英文名《An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是韩礼德功能语言学理论的重要著作。(1985,1994)《婴幼儿的语言》《韩礼德语言学文集》三、系统功能语言学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弗斯---系统观弗斯(1890-1960):英国语言学家,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创始人韩礼德的老师,他最先使用“系统”这一术语。认为语言是由横组合关系和纵聚合关系组织起来的。他认为语言的聚合关系被称作“系统”,组合关系则叫做“结构”。

5、主张在价值互定的标准之上增加“有尽性”和“有限性”这两条。认为语言是多系统的,是一个复杂的由语音系统等多个子系统构成的符号系统。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六大核心思想㈠元功能/纯理功能的(metafunctional)思想韩礼德认为语言的性质决定人们对语言的要求,即语言所必须完成的功能。尽管这种功能千变万化,我们可以把它们归纳为若干个有限的抽象的功能,这就是“纯理功能”或“元功能”,这是种种语言用途所固有的。纯理功能包括三方面:即“概念”(ideational)功能、“人际”(interpersonal)功能、语篇(textual)功能。韩礼德认为心理语言学可能

6、会强调概念功能,社会语言学会强调人际功能,但他本人坚持这三个纯理功能是三位一体的,不存在主次问题。㈡系统的思想韩礼德不同意索绪尔等把语言单单看作是一套符号的集合。在他看来,语言不是所有合乎语法的句子的集合,因而语言不能用这样一个集合的规则解释,而是用意义的有规则的源泉——意义潜势来解释。其次尽管弗斯是他的导师,在把系统看作潜势还是具体化的问题上,他倾向于叶姆斯列夫的观点:结构是过程的底层关系,是从潜势中衍生的,而潜势可以更好地用整合关系来表达。这就是说,韩礼德的系统的思想把语言系统解释成一种可进行语义选择的网络,当有关系统的每个步骤一一实现后,便可产生结构。

7、尽管如此,韩礼德对语言是“系统的系统”的观点是承认的,提出语言多系统论及系统网络的观点。㈢层次的思想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归属多层次的一方。他的多层次的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是有层次的,至少包括语义层、词汇语法层、音系层。2.各个层次之间存在“体现”的关系(realisation),即对“意义”的选择(语义层)体现于对“形式”(词汇语法层)的选择;对“形式”的选择又体现于对“实体”(音系层)的选择。3.根据体现的观点,我们又可把语言看作一个多重代码系统。4.采用层次的概念可以使我们对语言本质的了解扩展到语言的外部。㈣功能的思想与前面所讲的纯理功能不同,

8、这里所说的功能是形式化的意义潜势的离散部分,即构成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