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胺脂胶囊与强力霉素治疗痤疮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维胺脂胶囊与强力霉素治疗痤疮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ID:36708335

大小:62.6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4

维胺脂胶囊与强力霉素治疗痤疮临床疗效对比观察_第1页
维胺脂胶囊与强力霉素治疗痤疮临床疗效对比观察_第2页
维胺脂胶囊与强力霉素治疗痤疮临床疗效对比观察_第3页
维胺脂胶囊与强力霉素治疗痤疮临床疗效对比观察_第4页
维胺脂胶囊与强力霉素治疗痤疮临床疗效对比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维胺脂胶囊与强力霉素治疗痤疮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维胺脂胶囊与强力霉素治疗痤疮临床疗效对比观察作者:李康嵩李崇彬陈凤佳【摘要】  目的:为观察维胺脂胶囊与强力霉素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将92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维胺脂胶囊,对照组口服强力霉素,均连续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08%、56.82%,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X2=4.65,p<0.05)。结论:维胺脂胶囊治疗痤疮疗效好,不良反应较少。【关键词】痤疮维胺脂胶囊强力霉素  ComparingtheEffectofWeianzhiCapsuleandDoxycyclineonAcne   Abstract:Objec

2、tive:ToobservingtheeffectofWeianzhicapsuleanddoxycyclineonacne.Method:92caseswereassignedfortreatmentgroupwithWeianzhicapsuleandcontrolgroupwithdoxyxycline.Aftertreatmentof4weeks,andthemevaluatetheresult.Result:Theresponserateoftreatment5groupandcontrolgroupis77.08%and56.82%respectively.There'ssig

3、nificantdifferenceintotaleffectiverateinbothgroup(X2=4.65,P<0.05).Conclusion:It'seffectiveandwithlesssideeffecttotreatacnewithWeianzhicapsule.  Keywords:Acne;Weianzhicapsule;Doxycycline  我们于2003年5月至2006年4月应用维胺脂胶囊(内蒙佳合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治疗痤疮,同时应用强力霉素作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92例患者均为我院皮肤性病科门诊就诊患者,

4、临床上具有典型的炎症丘疹、粉刺、脓疱、结节和囊肿,囊肿内常有腥臭的粘液脓性分泌物,个别可见凹陷性瘢痕或瘢痕疙瘩,病程在6个月以上。排除标准:①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②有肝、肾、血液及内脏疾病患者;③入选治疗前未接受抗生素、性激素、糖皮质激素、维A酸、过氧化酰等药物治疗。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维胺脂胶囊组)和对照组(强力霉素组)。治疗组48例,其中男37例,女11例,年龄16~35岁,平均21.5岁,病程6个月至12年,平均2.5年;其中Ⅰ度5例,Ⅱ度10例,Ⅲ度18例,Ⅳ5度15例。对照组44例,其中男34例,女10例,年龄16~34岁,平均22.1岁,病程6个月至11年,平均2.6年;其

5、中Ⅰ度4例,Ⅱ度9例,Ⅲ度16例,Ⅳ1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分级等一般临床资料具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维胺脂胶囊15mg,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强力霉素100mg,每日2次;两组均同时外搽我院配制的复方硫磺洗剂,每日2次;两组均应用4周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复诊判断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  1.3疗效评价:为便于临床疗效观察,我们把痤疮分解为丘疹粉刺脓疱型和结节囊肿型,记录治疗前、后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数目,分别判断疗效。另外对全部病例进行综合评价,判断疗效。痊愈:皮疹消退≥90%;显效:90%>皮疹消退≥70%;有效:70%>皮疹消退≥30%;无

6、效:皮疹消退<30%,总有效率=痊愈加显效计算。  2结果  2.1分解法疗效判定见表1。维胺脂组与强力霉素组治疗丘疹。  表1分解法比较两组治疗痤疮疗效(略)  表2维胺脂与强力霉素治疗痤疮综合疗效比较(略)5  粉刺脓疱型痤疮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54.55%,两组总有效率经卡方检验有显著差异(X2=4.48,p<0.05)。两组治疗结节囊肿型痤疮总有效率分别为70.83%、59.09%,经卡方检验无统计学意义(X2=0.71,p>0.05)。两组综合评价总有效率分别为77.08%、56.8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65,p<0.05)。  2.2

7、不良反应:治疗组有7例出现口干、面部轻度红斑、灼热、皮肤干燥等不良反应;对照组有8例出现食欲不振、轻度胃部不适、恶心、轻度弦晕等不良反应。所有不良反应均可耐受,在治疗中自行消失或在停药后自动消失,不影响治疗。  3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痤疮是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主要因素有:①雄激素代谢失衡;②皮脂腺分泌增加;③毛囊皮脂腺管的过度角化;④微生物作用;⑤炎症介质及炎症。与痤疮发生有关的微生物主要有痤疮丙酸杆菌、表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