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1:庐山的云雾(第2课时)

教学设计1:庐山的云雾(第2课时)

ID:36705313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4

教学设计1:庐山的云雾(第2课时)_第1页
教学设计1:庐山的云雾(第2课时)_第2页
教学设计1:庐山的云雾(第2课时)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1:庐山的云雾(第2课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4课《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教学理念】三年级学生已经基本掌握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句意思的方法。对于掌握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生动形象地描写还有一定难度。因此,本节课重点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的含义,在读中感悟文章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在读中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意境,在读中内化语言,积累背诵。【教学内容】《庐山的云雾》运用比喻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深深的热爱之情。全文层次分明,第一自然段总写出了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第二、三自然段采用了“总——分”的构段方式,具体写出了庐山云雾的千姿

2、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特点。第四自然段写人们对云遮雾绕的庐山的喜爱与留恋之情。【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4.初步认识总分段式,重点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2.初步认识总分段式,以及练习写作。【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庐山的秀,庐山云雾的奇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印象,这节我们就来细细品味它内在的美。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这小节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

3、”画出来。2.庐山云雾的特点是,用一个词来形容。(千姿百态或其它)3.你从哪些具体的语句中读出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呢?把它找出来,同桌读一读。4.再读读这些句子,你最喜欢哪句?说说理由。5.作者把不同的云比作帽子、玉带、大海、天幕,这些动人的语句让大家有了身临其境之感,这么美的语言不读太可惜了。6.感情朗读。7.听到你们美妙的声音,我似身处云雾中,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你们还看到了什么样的云雾?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画一画。(将“话”转化为“画”,使生硬的文字变为美妙的画面。)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还给人什么感受呢?读读第三自然段便知。2.自由读第三自

4、然段,你从这段中又发现了云雾的什么特点?(瞬息万变)3.“瞬息万变”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你觉得云雾怎样?(变化快)4.你还从哪些词体会到云雾变化得快?5.这段我们应该怎样来读?6.“瞬息”是说快,那“万变”是说变化的样子多,想象一下云雾在哪又变成了什么样子?(大胆、丰富的想象是对文章内容的补白。)7.学生交流8.大自然像一位魔术师,将庐山的千姿百态、瞬息万变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不由赞叹(引出文章的第四自然段)。四、写法拓展课文的二、三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一个共同之处,都以中心句起头,其他几句围绕中心句展开具体叙述,这就是“总分”结构,今后我们可以借鉴这种写法写写身边

5、的景物。(激发学生习作欲望,读写结合)五、总结庐山的秀闻名天下,庐山云雾的神奇令人流连忘返,古今多少文人赞颂庐山,课下同学们可以读读,从中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六、作业1.学习“总分”的写法,描写一处景物2.背诵课文【板书设计】14.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像:帽子、玉带、大海、天幕……瞬息万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