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701538
大小:41.4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4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安顺市第一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命题人:王江霞审题人:张娅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周易》说:“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新唐书·礼三本》说:“夫君者,民众父母也”;这二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A.君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B.古代社会家国同构的特征C.宗法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诸多方面D.封建父权家
2、长制的特权思想2.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A.唐朝的门下省B.宋朝的枢密院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3.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弱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4.江南土豪从汉魏以来就已存在,并随着江南经济的进步而有较大规模的发展,在刘宋时期他们中就不乏“献私财
3、数十万”以求升进者,但迄至梁末,他们并不能“预于南朝大政”,其原因是( )A.军功授爵排斥纳粟拜爵B.唯才是举一定程度规避门阀士族5C.新兴地主缺乏武装力量D.九品中正制形成僵化的门阀制度5.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中有耕、牛二字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牵引犁头启土状6.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这反映出
4、( )A.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D.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7.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8.关于中国画,现代画家潘天寿先生说过,“水墨浓湿得体,黑白相用,干湿相成,则百色骈凑,虽无色,胜于有色矣;无色在
5、其中,胜于青黄朱紫矣”。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与该创作精神相符( )A.荀子B.墨子C.老子D.孟子9.秦汉以来,灾后君主自谴成为一种常见的历史现象。粗略统计,两汉君主灾后下达的自谴诏书计有30余次,而唐代则达到130多次。直至清代康熙时依旧因为天旱而自责不已。君主自谴的主要意图是()A.宣扬“天人感应”的理论B.强化君主专制制度C.加强对臣民的社会教化D.稳定封建统治秩序10.5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
6、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民为邦本C.天下为公D.民贵君轻11.《三国演义》中有如下描述:“义军见严纲兵来,都伏而不动;直到来得至近,一声炮响,八百弓弩手一齐俱发。”有人据此推断三国时火药已应用于战争。这一推断()A.依据正确,结论正确B.依据错误,结论正确C.依据正确,结论错误D.依据错误,结论错误12.胡适说:“民间的小儿女,村夫农妇,痴男怨女……都是文学上的新形式与新风格的创造者,这是文学史的通例。”下列作品最
7、符合这一“通例”的是( )A.《国风》B.《离骚》C.《红楼梦》D.《狂人日记》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13小题25分,14小题12分,15小题15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始皇构建了大帝国的框架,组装了硬件,汉武帝确定了大帝国的中枢运作机制,加上了软件。——金克木《风流汉武两千年》材料二 皇权为了维系自身权力的专制性,就必须创建出能够突破甚至凌驾于这类束缚和侵蚀力量之上的制度性手段;这种反制衡除了表现为一些非常规性的举措之外,更突出地表现为一种根本性
8、的制度建设,这就是:不断在常规的国家行政官职体系之外,设立由它取代可能限制皇权的外朝官制体系而执掌国家核心机密和极高权力,使皇帝能够通过亲自掌握这一秘书机构并赋予它巨大的权力,从而对外朝常规官制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王毅《中国皇权制度研究》材料三 5明代政治暴戾已是人所尽知的事实,廷杖、诏狱、流徙乃至日常的薄俸,人主对士大夫的施虐几乎无所不在。然而,在明代二百七十多年历史上,却从未有过士大夫谋反的确凿记录。如果说士人有所反抗,则主要是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