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689560
大小:19.1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3
《初中语文《故乡》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故乡》说课稿金甲初中柯长春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鲁迅的《故乡》。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陈述我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故乡》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小说。第四单元选编的主要是描写少年生活的小说。而《故乡》中因为有少年闰土的形象,所以也放在了本单元。《故乡》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呐喊》中的一篇。教材入选这篇小说,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名家名篇,学习阅读小说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的能力,品析文中富有内涵的语言,领悟文章内涵,从而获得人生真谛!二.教学对象分析本文教学
2、的对象是初三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了阅读小说的知识基础,学生初步具有了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对小说的阅读充满了兴趣。具备小说的的基本知识,但缺乏运用小说知识阅读小说的能力。“故乡”所描写的农村生活以及人物形象,远离了现在学生的生活,加之篇幅较长,学生理解教难、学生虽然已经能够编写一些故事,但人物描写还不够细致,不能很好的通过故事反映一个主题。。因此设计教学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增加他们的知识积累和提高阅读能力。通过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自己感悟文章的深层内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三.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设定结合本单元
3、的教学和课文自身的特点,特设定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小说三要素。理解闰土杨二嫂形象的意义2、能力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故事情节。(2)学习运用对比和多种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3)理解品味小说中内涵丰富的语句, 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情感目标理解鲁迅先生通过小说所抒发的希望有新生活的愿望,联系当今实际,培养对现实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抓住故乡人物的变化和景物的变化分析人物教学难点运用对比塑造人物、描写景物,闰土杨二嫂形象的意义四.教法学法新课堂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因此,在课堂上,我主要采取自主、合作的方式,让他们主动质疑,自己辩疑,自主解答,通过探究学习,思考感悟,从而达到提高个人能力的目的。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合作探究法、辩论法、诵读法、重点精讲法等。五.教学准备:ppt、视频朗读六.教学过程:(一)以少年闰土,导入新课同学们还记得少年闰土吗?他在你的印象中是什么模样?同学们想象过中年闰土的模样吗?今天我们就走进鲁迅的《故乡》来了解他的模样。出示课题。(二)走近作者,了解作品鲁迅,我们已经学过他的好多作品,所以作者的情况不再详细介绍。
5、但《故乡》是我们学习鲁迅先生的第一篇小说,选自《呐喊》,可以多做介绍,里面收录了好多名篇,比如《孔乙己》、《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三)题目解读1.“故乡”既交代了事件发生和发展的具体地点,又为人物提供了特定的活动场所和环境,题目简洁直观。2.课文体裁:小说 介绍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四)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及人物形象1.快速阅读文章,解决文中的生字词。(目的是扫清阅读障碍,积累基础知识) 2、阅读小说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3.了解文章的内容,理清
6、文章思路 要求:快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小说内容,理清小说的结构层次。通过小组讨论,划分层次,学生主动作答,最后明确: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4、记忆中的故乡是个什么样?(找出有关环境描写的语段)。环境描写的几个作用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性格寄予感情推动情节的发展5.分析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首先学生默读描写闰土和杨二嫂的段落,完成表格。通过表格,体会人物的变化,学习对比手法和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6.研读课文,理解文意一、由闰土和杨二嫂的形象特征,引导学生探究人物命运根源学生自主交流、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归纳: 1)
7、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2)辛亥革命后十年间……; 3)闰土拣“香炉”和“烛台”。 归纳原因: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是农民生活贫困的根源,也是造成人民人格扭曲的罪魁祸首。 二、理解文章中富含哲理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1、品读文章78--最后,理解作者的希望。(通过小组辩论的方式) 这一部分中有一些较难理解的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品味其深刻内涵。如:“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意思是只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
8、望并始终不渝地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满怀希望去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 7、总结本文中心思想:文章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人物的变化,揭示了旧中国农民的悲惨生活,表达了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批判和渴望追求新生活的愿望。(五)作业练习1.找出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