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兰阴性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

革兰阴性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

ID:36687864

大小:4.03 MB

页数:102页

时间:2019-05-13

革兰阴性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_第1页
革兰阴性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_第2页
革兰阴性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_第3页
革兰阴性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_第4页
革兰阴性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革兰阴性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革兰阴性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姓名:陆坚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内科学指导教师:唐英春2003.4.28中山大学博士学住论文中文摘要革兰阴性菌产超广谱B一内酰胺酶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专业:内科学博士生:陆坚指导教师:唐英春教授摘要\革兰阴性细菌是导致医院内感染最为常见的病原菌。革兰阴性细菌产生质粒/——弋介导的超广谱B一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B—lactamases,ESBLs)是导致其对新型广谱B.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重要原因。近20余年来,广谱B一内酰胺类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广泛

2、应用所产生的选择压力已使产ESBLs临床分离株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给临床抗菌治疗带来严峻挑战。因此,完善ESB弘s产酶菌的临床检测方法,揭示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和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9探讨ESBLs分子衍变规律和酶促反应蛋白构象的结构特点,将为产ESBLsI/细菌的临床监测、预防和治疗,以及新型广谱6.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研究开发提供方法和理论依据。为此,我们收集了华南地区医院内感染产ESBLs革兰阴性细菌进行了下列研究;1.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超广谱且一内酰胺酶方法的建立。一(收集2001年6月至2001年9月间,华南地区医院内感染

3、无重复临床分离株,共296株。采用美国临床实验标准委员会(NCCLS)筛选ESBLs的方法,筛选出疑产ESBLs细菌共54株,包括:肺炎克雷伯菌31株、产酸克雷伯菌5株、大肠埃希菌18株。通过排序比较,选择B.内酰胺酶TEM、SHV和CTX—M型基因编码区保守序列,设计型特异性通用引物,建立多重(Multiplex)PCR反应体系;对产ESBLs标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准株及54个疑产ESBLs临床分离株进行ESBLs的检测;并通过PCR产物克隆测序及NCCLS表型确认实验的平行检测对该法进行应用评价。结果显示,MultiplexPeR

4、法对NCCLS法阳性株及阴性株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94.3%(33/35)和26.3%(5/19);对32个临床分离菌的PCR扩增片段进行了基因测序,证实了该法的特异性,且敏感性较高:84.2%(32/38)ESBLs基因型为CTX-M型,15.8%(6/38)为SHV型。上述结果表明,该法的建立能为临床检测ESBLs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一种特异、敏感和高效的检测和研究方法。。y/2.华南地区质粒介导超广谱B一内酰胺酶的耐药性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研究bf收集2001年4月至2001年9月间,华南地区医院内感染无重复临床分离株,7共1184

5、株。包括克雷伯菌属338株、大肠埃希菌449株、肠杆菌属190株、沙雷菌属46株、枸橼酸杆菌属24株、变形杆菌属3l株、摩氏摩根菌8株、普罗威登斯菌5株、产碱杆菌属19株、不动杆菌属45株、黄杆菌属29株。采用API20E系统(BieM6rieUX,法国)进行鉴定。采用NCCLS表型筛选和确认试验进行ESBLs产酶株的识别,E-test法检测各亚型ESBLs的MICs值,肠杆菌科基因组内重复一致序列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进行克隆株的DNA分型,质粒接合及电转化实验、耐药质粒提取及酶切指纹分析、等电聚焦电泳、PeR通用引物扩增TEM、

6、SHV、CTX—M、VEB、PER、SFO基因及其克隆测序进行ESBLs基因分型和质粒定位。结果革兰阴性菌ESBLs的检出率为14.6%(173/1184);获得产ESBLs接合子67株、电转化子11株,其中产CTX—M—14型ESBLs为33.3%(26/78)、CTX—M一3为23.1%(18/78)、CTX—M一9为14.1%(11/78)、CTX—M一5为6.4%(5/78)、CTX~M一13为2.6%(2/78)、SHY-5为7.7%(6/78)、SHV一12为5.1%(4/78)及SHg~2a为2.6%(2/78),未定型为5.1

7、96(4/78);29.5%(23/78)野生株伴产广谱酶TEN—l或SHV一1型;各型ESBLs基因约定位在35~190kb大小的可接合性低拷贝数天然质粒上;CTX—M型ESBLs以对头孢噻肟高水平耐药为特征。对CTX—M一3产酶株深入研究以阐述产ESBLs细菌的分子传播机制。结果显示其耐药基因定位在66Kb和75Kb两种接合性质粒上,66Kb的质粒同时携带Ⅱ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TEM一1基因;从不同来源的CTX-M一3产酶株中可以分离到同种耐药质粒,染色体DNA同源性分析显示其为不同的克隆株。上述结果表明,华南地区质粒介导的ESB

8、Ls以CTX-M型衍生酶为主,SHV型其次;对头孢噻肟高水平耐药为其特征;未发现TEM、VEB、PER、Toho型ESBLs。CTX-M一3型ESBLs产酶株的传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