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梅汛期中的暴雨和大暴雨环流特征及物理量诊断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27卷第1期气象科学Vol.27,No.12007年2月SCIENTIAMETEOROLOGICASINICAFeb.,2007梅汛期中的暴雨和大暴雨环流特征及物理量诊断分析尹东屏胡洛林曾明剑陶玫徐惠茹(江苏省气象台,南京210008)摘要2003年江苏省梅雨期暴雨频繁,大部分地区的总降水量多于历史平均。本文利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抓住典型个例,将其与梅雨期12个暴雨日的平均环流场、物理量场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日暴雨量的增强与物理量参数的增大密切相关。关键词梅汛期暴雨物理量诊断分析分类号P458文献标识码A引言梅汛期暴雨的研究,从天气学角度分析主要与副热带高压的进退和弱冷空气的南下
2、有关,仅仅考虑这两个因素,无法预报出梅雨量的大小。陶诗言指出,暴雨水汽来源在水平方向输入主要是在对流层低层,它是[1]靠西南风低空急流大量向暴雨区输送水汽。低空辐合、高空辐散、低空正涡度区、高空负涡度区是暴雨产[2]生的主要动力条件。有人曾对江苏梅汛期三场暴雨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高层辐散量大于低层辐合量,[3]有利于低层辐合的维持和发展。梅汛期是江苏暴雨频发期,这一时期也易产生大暴雨。2003年的梅雨从6月21日开始,7月12日结束,共计22d。江苏共出现12个暴雨日,大部分地区的总降水量多于历史平均,其中暴雨日占总梅雨日数的57%,其中江苏沿江苏北11个暴雨日,苏南2个暴雨日
3、。大范围暴雨日比1954年以来最涝的1991年更为集中,主要集中在沿江苏北地区。7月5日的区域性大暴雨,是2003年梅汛期强度最强的一场暴雨。为了对暴雨量的产生机制有较好的认识,文章将2003207205的大暴雨作为典型个例,将其与2003年梅汛期暴雨的合成平均场在天气形势、物理量场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到:暴雨量的大小与急流的强度及水汽通量散度的大小密切相关,涡散度、垂直速度场的计算量也反映了同样事实。从而为进一步研究暴雨与大暴雨环流及条件差异,为提高梅汛期暴雨和大暴雨的预报能力作了有益的探讨。12003年梅雨期降雨的分布特点1.1暴雨落区较为稳定2003年梅雨期的暴雨落区较
4、为稳定,主要集中在沿江苏北,大暴雨落区也集中在这一区域。1.2南北雨带分布较宽按梅雨的定义,应为江苏省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以南的气候特征,然而,2003年在江苏淮河以南处于梅雨期的同时,淮北地区也出现了较强降水。1.3降水量偏多2003年梅雨期江苏沿江苏北许多市县的总降水量超过500mm,是历史平均值的3倍,个别市县达到历史平均值的4~5倍(宿迁)。总梅雨量的大值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雨带呈经向型,有6个市县超过了600mm,最大梅雨量在江浦,为672mm。收稿日期:2005211214;修改稿日期:2006201224基金项目:本文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475017
5、)资助第一作者简介:尹东屏(19572),女(汉),江苏南京,学士,高工,现在江苏省气象台,主要从事短期天气预报研究E2mail:ydpyl@sina.com1期尹东屏等:梅汛期中的暴雨和大暴雨环流特征及物理量诊断分析431.4降水强度较集中2003年梅雨期共出现12d暴雨,在梅雨期中,平均不到2d一场暴雨,暴雨日密度之大实属罕见,使江河湖泊汛情严重。22003年梅雨期天气形势特征2.1副热带高压江淮流域梅雨的形成,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季节性西伸、北进密切相关。2003年入梅日为6月21日,500hPa120°E副高脊线由20日的17°N北上至22°N,在梅雨期内,120°E副
6、高脊线在17~27°N之间摆动(见图1),588线基本稳定在28~32°N之间,588线北缘的暖湿气流为暴雨的生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分析表明,除22日、26日、29日的三场暴雨外,另外9场暴雨的120°E副高脊线位置都在24~27°N之间。可见,梅雨期内偏北的副高脊线位置是2003年梅雨期中沿江苏北的暴雨日数远大于苏南的根本所在。2.2中纬度低压槽2003年梅雨期,亚欧中纬度主要呈纬向环流,12次暴雨过程中500hPa上9次有中纬度低槽活动,其它三次为低空切变。低槽东移南下所带来的冷空气,激发了中尺度系统生成,产生暴雨。2.3中低空切变线2003年梅雨期暴雨形势中,中低空切变线起到
7、了关键作用。暴雨发生在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条件中,除7月3日的过程外,每场暴雨过程都有切变线存在,暴雨的落区在850hPa切变线一到两个纬距里。2.4地面冷锋和低压地面低压系统或冷锋附近,常是低层偏北气流与偏东或偏南气流形成切变线的地区,这也是强对流发生发展的一种触发机制。2003年暴雨天气系统的最大特点在于地面低压系统活动频繁,12次暴雨过程中共有10次我省有地面中低压活动,另外两次为冷锋活动。32003年7月5日暴雨特征3.1强降水带纬向分布2003年7月5日大暴雨的降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