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遗址的勘探发掘与研究-徐光冀研究员学术报告会纪要

邺城遗址的勘探发掘与研究-徐光冀研究员学术报告会纪要

ID:36662600

大小:628.9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3

邺城遗址的勘探发掘与研究-徐光冀研究员学术报告会纪要_第1页
邺城遗址的勘探发掘与研究-徐光冀研究员学术报告会纪要_第2页
邺城遗址的勘探发掘与研究-徐光冀研究员学术报告会纪要_第3页
资源描述:

《邺城遗址的勘探发掘与研究-徐光冀研究员学术报告会纪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四川文物2005年第1期邺城遗址的勘探发掘与研究邺城遗址的勘探发掘与研究徐光冀研究员学术报告会纪要陈剑(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72)摘要:本文是徐光冀研究员关于邺城遗址的勘探发掘与研究学术报告会纪要,介绍了邺城遗址的历史沿革和前人的研究情况,以及近年来考古队在邺城遗址的发掘工作和取得的成果,为大遗址考古工作方法提供了参考意见。关键词:徐光冀;邺城遗址中图分类号:K8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962(2005)01-0087-032004年7月26日,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邺城遗址分为邺北城和邺南城。南北两城虽然兴成员、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三

2、峡工程库区文建时间不同,但整体布局严谨合理,成为我国六物保护规划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朝名都。两汉时为魏郡的郡治所在地,东汉末为徐光冀研究员在成都博物院会议室举行学术报告冀州牧袁绍驻地。官渡之战后,曹操击败袁绍,会。来自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博物院、攻占邺城,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为魏公,四川大学考古系等单位的业务人员六十余人参加定都于此,这时就是邺城作为都城所经历的第一了报告会。成都博物院院长、成都文物考古研究个朝代曹魏。此时邺城得到大规模营建,城所所长王毅研究员主持了会议。垣东西七里,南北五里,外城有七个门,城内筑徐光冀研究员的学术报告题为邺城遗址的宫殿、

3、衙署、苑囿等,并以城墙为基修筑了三座勘探、发掘与研究,并同与会人员就如何开展高大的台榭(金凤、铜雀、冰井)。当时的邺城,大遗址考古、推进成都城市考古等课题进行了共堂、殿、楼、阁、台星罗棋布,应有尽有,把偌同研讨。这场形式生动、互动交流性强的学术报大的都城点缀得五彩缤纷,幽雅古朴。曹操在邺告会受到了参会人员的热烈欢迎。城居住的16年,使这里成为当时北方政治、军徐先生首先介绍了邺城遗址的历史沿革和前事、经济、文化中心,著名的建安文学就诞生在人的研究情况。遗址位于河北省临漳县和河南省这里。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曹丕定都洛安阳市交界处,东距临漳县城175公里,由邺阳,邺仍为五都之一,称邺

4、城为北都。西晋时,北城和邺南城两座相连的城址组成,总面积达邺城多为皇室镇守。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后赵5000万平方米,现今的漳河横贯其间。由于漳(329~350年)、冉魏(350~352年)、前燕(357河河床高且平坦,常年洪水泛滥,使漳河多次改~370年),北朝时的东魏(534~550年)、北齐道,邺城城址屡遭冲击。地表上仅存一些残缺不(550~577年),均以邺城为国都。邺南城在邺北全的城垣遗址及高出地面的金虎残台和铜雀台的城之南,紧靠北城,北城南墙即为南城北墙,建东南角,冰井台和其余建筑均毁于洪水和战火,于东魏元象元年(538年),城东西6里,南北8淤埋于地表以下。邺城历史上先后有曹魏

5、、后里,比北城增加了东市和西市,扩大了商业区和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六个王朝在此定居民区。城门增至14个,方便了交通。同时新都,年代跨度达370年,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六建了阊阖门、太极殿、昭阳殿、仙都苑等奢华建朝古都,现在历史地理学家们将其列为我国七大筑。到北齐时邺南城又进行了扩建和改善,使它古都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3无论从规模还是在装饰、形式上都大大超越了前月被评选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朝的北城,成为历史上的一代名都和北方佛教中87四川文物2005年第1期邺城遗址的勘探发掘与研究心。邺北城和邺南城均于北周末年毁于战火之中。解。城址内出土了

6、盔甲、马铠等各种兵器,瓦、邺城曹魏三台,建筑精美,风格独特,是邺瓦当等建筑构件以及雕刻、货币等文物。邺北城城的景中之景,也是建安文学的发祥地。金凤台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400米,南北宽1700原名金虎台,是三台最南边的一座,为东汉建安米。城墙为夯土筑成,东墙和北墙各发现一座城十八年(213年)曹操所建。十六国时后赵都门址,门道宽20米左右。城内北部中央为宫殿邺,为避建武帝石虎其讳而改名金凤台,并于台区,发现多处夯土建筑基址。宫殿区以东为贵族顶安装了金凤凰。据史书记载,台高8丈,有屋所居戚里及官署区,以西为禁苑铜爵园,发现有135间。现存的金凤台夯土遗址比较完整,南北铜雀台、金虎台两座夯

7、土台基址,文献记载的三长122米,东西宽70米,高12米,台的南侧有台中的另一台冰井台,约在铜雀台北85米清顺治八年(1651年)修建的文昌阁,阁石碑处,但台基大概已被河水冲毁。城址南部是一般亭内嵌名人题咏碑碣甚多,其中元代邺镇金凤衙署和居民区。宫殿区以南有一条南北向的中阳台洞清观首创之碑,碑额雕六龙盘结,古雅别门大道,和一条东西向的大道。邺南城由于河流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碑廊北边有五十三级泛滥,已被沙土湮埋,钻探可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