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661299
大小:538.9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3
《蒙元时期的守宫与今日成吉思汗陵的渊源关系兼论成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蒙元时期的“守宫”与今日成吉思汗陵的渊源关系:兼论成吉思汗陵的性质奇·斯钦(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蒙古语言文字研究所,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摘要:成吉思汗去世之后,其四大斡耳朵仍被保留并由后妃们依次分别继承。元朝建立后,为四大斡耳朵设置专门管理机构,征收五户丝和江南户钞。元廷封宗王甘麻剌和他的子孙为晋王,镇守漠北,兼领四大斡耳朵,史称“守宫”。以往的学术研究多有从制度的层面研究这一现象,但没有触及到它的本质问题,即用途问题。翻检《史集》和《元史》等史料,不难看出保留是为了祭祀之用。2004年,蒙日联合考古队对成吉思汗第一斡耳朵遗址的发掘,进一步验证了这一事实。成吉思汗的继承者们把成吉
2、思汗的葬地和祭祀地分作两处,葬地由兀良哈人守护,祭祀地即四斡耳朵由鄂尔多斯人守护,直至元朝政权败退漠北。期间,四大斡耳朵作为成吉思汗及其四位夫人的灵庙,一直被保留在漠北原地。在四大斡耳朵基础上形成的明清两代的八白室及其今天的成吉思汗陵性质相同,均为成吉思汗灵庙,是蒙元时期遗留下的守宫制度的产物。关键词:蒙元时期;守宫;成吉思汗陵;渊源中途分类号码:K247文献标识码:A今日的成吉思汗陵是陵墓还是灵宫?今日的达尔扈特人是守墓人还是守灵人?这个问题一直是困扰学术界的悬疑问题,也是广大普通百姓疑惑不解的一个问题。其实,仔细研究蒙元时期的“守宫制”和新近的考古发掘不难找出这一问题的正确答案。
3、一、蒙元时期的“守宫”蒙元时期的“守宫”并非指一般的“留守宫内”或继承原有“宫分”之意,而是指帝王死后,其生前居住过的斡耳朵由后妃们依次继承,负责掌管和祭祀的制度。成吉思汗去世之后,其四大斡耳朵并没有荒废,原有属民也没有离散。据《元史》记载,成吉思汗四斡耳朵至元代末期,仍旧保留在原地。《元史·文宗本纪》载,至顺二年(1331年)二月丙寅,“以太祖四大行帐世留朔方不迁者,其马驼孳畜多死损,发钞万锭。命内史府市以给之。”[1]说明一直到元代末期,成吉思汗四大斡耳朵仍旧保留在漠北原地,并未迁徙他方,如遇突发事件,朝廷通过内史府予以解决。至顺二年八月甲寅,“斡儿朵思之地频年灾,畜牧多死,民户
4、万七千一百六十,命内史府给钞二万锭赈之。”[2]陈德芝先生在其《赤那思之地小考》一文中说:“这是有关该地户口数目的惟一资料,若按每户五、六口计,该地区人口约有十万口上下。”[2]这十万人口是成吉思汗四大斡耳朵真正的守宫部落,也是后来称之为“鄂尔多斯部”的直接祖先。那么,被这些人留下来守护一百多年的成吉思汗四斡耳朵,究竟留作何用?学界一直没有展开深入研究。仅从《元史》等史书中的简单描写,做一些浅显的探讨。例如《元史·后妃表》中记载:“然其居则有曰斡耳朵之分;没,复有继承守宫之法。”[3]又云:“国制列圣宾天,其帐不旷,以后妃当次者世守之。”[1]根据这些记录,《中国通史》和《中国大百科
5、全书》,对蒙元“斡耳朵”的内在涵义做了一些相应的解释,但没有触及到本质问题。《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斡耳朵”条目中记载:“成吉思汗有四大斡耳朵,分别属于四个皇后,帝、后死后,大斡耳朵由幼子拖雷的家族继承。元朝建立后,为成吉思汗四大斡耳朵先后设置了四所总管府和一所都总管府,下辖提举司、长官司和各种造作匠局等二十几个机构,私属工匠、打捕1户遍布大都、上都、保定、东平、彰德、泰安、河间等地。这四大斡耳朵向腹里(中书省所辖的今河北、山西、山东和内蒙古部分地区)九万人户征收五户丝;并向赣州路几万人户征收江南户钞。每年还从朝廷得到大批银两、罗绢缎绒等岁赐,敛聚和耗费巨额财富。元廷历封宗王甘
6、麻剌和他的子孙为晋王,镇守漠北,兼领四大斡耳朵,称‘守宫’。”[5]这种解释只回答了由谁来继承成吉思汗斡耳朵的财产和民户;由谁来管理成吉思汗斡耳朵;用什么来维持成吉思汗斡耳朵的日常开销等问题,最终还是没有回答它最核心的问题——用途问题。如果成吉思汗四斡耳朵或者后来的八白室离开祭祀这一功能,不可能绵延八百年。对于蒙古人,尤其是对于蒙古族统治者来说,保留成吉思汗精神遗产远比保留物质遗产重要的多。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业绩威震寰宇,在蒙古族群众心目中,他不只是一般历史人物或君主,而被视之为超圣出凡的天帝神人。蒙古历代君主认为成吉思汗生前是大汗天子,死后一定成圣为神,庇护众庶,福荫子孙。他们
7、冀希皇族兴旺,江山永固,必须供奉有加,祀之唯谨。这就是保存并守护四斡耳朵的动因所在。只不过四斡耳朵地处“祖宗根本之地”,毗邻蒙元皇帝的“大禁地”而保密程度高,很少有人留下文字记载罢了。提出这种观点并非空穴来风或凭主观臆测,而有其坚实的史料基础和新今的考古学证据。纵观蒙元已故皇帝斡耳朵,“守宫之法”不是特指太祖一朝,蒙元其它皇帝斡耳朵也有守宫的惯例。不过到了元代,其宫帐斡耳朵的保存形式和名称有所改变而已。元末成书的方志《析津志》“岁纪”篇中有这样的记载:“火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