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652930
大小:139.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5-13
《项目名称大洋渔业渔情预速报关键技术和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项目名称:大洋渔业渔情预速报关键技术及应用一、项目总体情况申报奖励种类及等级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候选人蒋兴伟、陈新军、陈雪忠、林明森、邹斌、邹巨洪、万莉颖、何贤强、樊伟、朱义锋、刘波、崔建升、雷林、张建华、石立坚候选单位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丰汇远洋渔业有限公司、成都国恒空间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河北科技大学项目简介本项目属于水产学、遥感信息工程,实现自主海洋卫星在大洋渔业中的应用。大洋渔业是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内容。
2、目前我国有大洋渔船1200余艘,捕捞产量120多万吨。长期以来,我国大洋渔业存在季节性生产安排盲目、寻找渔场困难等问题,单位渔船捕捞效率仅为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2/3,大洋渔情预速报技术的缺乏制约着捕捞能力的提升。为此,项目组从2001年开始,走产学研用相结合、边研发边应用的道路,经过12年联合攻关,发展了大洋渔情预速报理论,突破自主卫星渔场动力环境速报技术,建立了海陆一体化大洋渔情预速报业务化运行系统,形成一系列大洋渔情信息产品,成功地应用于世界三大洋7个渔场,增强了我国大洋渔业的国际竞争力,渔情预速报技术及业务
3、化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主要技术与创新点如下:1)基于大洋性种类渔场形成机制和生活史特性,发展了大洋渔情预速报理论。掌握了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西北太平洋柔鱼、西太平洋鲣鱼、中大西洋大眼金枪鱼、中东太平洋长鳍金枪鱼、印度洋黄鳍金枪鱼、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等7个大洋种类的渔场形成机制及其年间分布差异的成因;基于渔场形成机制及其关键影响因子,提出了基于栖息地指数等理论的中心渔场预报新技术,研发了高精度的、可业务化运行的渔场预报模型,发展了大洋渔场速报理论;结合大洋性种类的生活史特性,提出基于产卵场环境的资源补充量预报新
4、思路,建立起业务化运行的资源量预报系统。2)突破了自主海洋卫星渔场动力环境速报技术,首次在大洋渔情预报中推广应用。突破了自主卫星的海面高度、海流、风场和海浪等动力环境参数的处理技术,国内首次具备准实时获取4种大洋渔场动力环境速报产品的能力。创新多时空滤波卫星遥感数据融合技术,以及大洋渔场三维环境数值预报同化技术,形成了面向大洋渔业的全覆盖、高时空分辨率和高精度渔场环境信息快速报产品。3)建立了海陆一体化、可业务化运行的大洋渔情预速报系统,形成一系列高精度的大洋渔情信息产品。基于渔业海洋学的理论和GIS技术,提出了大洋
5、渔场遥感环境信息产品的制作算法,形成7类27种大洋渔场环境信息快速报产品;基于遥感卫星、广播通信卫星和北斗导航卫星技术,国内首次形成了面向现场生产作业船只提供准实时渔海况信息服务和现场作业信息准实时回传的能力,突破了大洋渔业生产信息传输链路的技术瓶颈;研发集大洋渔场环境信息制作和在线渔情预速报于一体的全球渔海况信息服务系统,填补了我国大洋渔情预速报服务技术的空白。研究成果通过中国远洋渔业协会在全国60多家企业、600多艘大洋渔船中得到应用,预报精度从原来的70%提高到75%,预报海域和种类从原来的2个增加到7个,大大
6、增强了企业生产安排的科学性,减少了寻找中心渔场的时间,节省燃油显著,近3年累计新增利润7.2亿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获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45项;发表论文184篇;出版专著7部;培养研究生34名。获省部级一等奖3次、二等奖2次。12二、推荐单位意见推荐单位:国家海洋局推荐意见:按照《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对2016年科技进步奖推荐工作的具体要求,经认真审阅“大洋渔业渔情预速报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相关材料,形成推荐意见如下:远洋渔业是我国“走出去”战略和海洋经济的重要
7、组成,目前我国大洋渔船数量1200多艘,捕捞产量120多万吨。长期以来,我国大洋渔业存在季节性生产安排盲目、寻找渔场困难等问题,单位渔船的捕捞效率仅为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2/3,大洋渔情预速报技术的缺乏制约着捕捞能力的提升。针对我国大洋性渔业生产中捕捞效率低下、找鱼难等渔情信息不足的瓶颈问题,由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牵头完成了《大洋渔业渔情预速报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成果,解决了我国大洋性渔业渔情信息不足引起的捕捞效率低下的瓶颈问题,增强了我国大洋性渔业的国际竞争力,对维护我国公海权益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该项目组从20
8、01年开始,走产学研用相结合、边研发边应用的道路,经过12年联合攻关,取得了一批原创性的、填补空白的成果:(1)基于大洋性种类渔场形成机制和生活史特性,发展了大洋渔情预速报理论。(2)突破了自主海洋卫星渔场动力环境速报技术,首次在大洋渔情预报中推广应用。(3)建立了海陆一体化、可业务化运行的大洋渔情预速报系统,形成一系列高精度的大洋渔情信息产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