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研究——以纪录片《幼儿园》为例

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研究——以纪录片《幼儿园》为例

ID:36652044

大小:116.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5-13

上传者:山楂树
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研究——以纪录片《幼儿园》为例_第1页
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研究——以纪录片《幼儿园》为例_第2页
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研究——以纪录片《幼儿园》为例_第3页
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研究——以纪录片《幼儿园》为例_第4页
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研究——以纪录片《幼儿园》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研究——以纪录片《幼儿园》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2010届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毕业论文前言从解放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的纪录片形式和内容都脱离不了“教化与指导”的创作理念,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国外优秀的纪录片被引进到国内,新的创作观念、创作手法深入人心,我国的纪录片工作者开始采用新的创作观念、创作手法拍摄纪录片,使得纪录片开始展现人性主题、发现人的美、刻画人物内心世界以及塑造性格,表现情感,用“非虚构”的真实空间中发生的真人真事感化观众,关注普通人的“普通事”,从丰富的现实生活中提取素材,为电视纪录片创作开辟了新的广阔的空间。纪录片《幼儿园》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应运而生,导演历时14个月的时间拍摄了湖北武汉一家全托制寄宿幼儿园里的小孩们每天的生活状况,从孩子们无所顾忌的言语中折射出成人世界的价值内涵。无论是在叙事结构,还是叙事手法和语言上都为我国的记录片开辟了新的方向,《幼儿园》也获得了巨大成功和肯定,该记录片荣获了第十届上海国际电视节最佳人文纪录片创意奖、2004年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纪录片大奖。19 2010届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毕业论文第一章纪录片的叙事一、纪录片的含义纪录片(documentary)这个词最初起源于法语“documentair”,原来为形容词,意为“具有文献资料性质的”,后来也就有了名词的性质。据乔治·萨杜尔考证:大约在19世纪末,这个词就开始被欧洲的一些小发行商用在招揽顾客的电影海报上。1895年,法国人卢米埃尔放映了他拍摄的《工厂的大门》、《拆墙》、《火车到站》、《水浇园丁》等短片,标志着世界电影的诞生。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是1922年美国人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而弗拉哈迪也就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的开创者。英国人约翰·格里尔逊最早用“documentaryfilm”这个词来对这种类型的影片进行理论性表述。他在1926年评论弗拉哈迪在1926年拍摄的一部纪录片《莫阿拿》的时候首先提出来,指出这部影片中对一个波利尼西亚青年的日常事件所作的视觉描述,具有文献的价值,从而引起了“纪录片”这个概念,后来他对这个词的范围作了进一步的说明:是特指那些“对时事新闻素材进行了创造性处理”的影片,而“自然素材的使用”是“至关重要的区别标准”。经过不同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纪录片的定义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标准,并且对于纪录片的这一概念也众说纷纭,但是它总是由一些基本的纪录片要素存在。李道明认为,纪录片的要素,依照葛里尔生(约翰·格里尔逊)的说法,应由下列三点:1.必须以现实正在发生的事件为拍摄对象,也就是说必须根据现实素材来处理;2.必须有个人诠释、个人观点、有意见的,也就是必须是经过处理的;3.必须是艺术性的、美德、也就是有创意的。石屹对一些中外纪录片专家关于纪录片的论述,进行综合后,归纳出电视纪录片的三个必备条件:19 2010届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毕业论文1.纪录片是非虚构的电视作品,是创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真的个体生命、真事、真景象、真氛围而创作,能表达作者潜在的主观思想的作品。2.纪录片是作者观察、思考、选择后产生的产品,有艺术感染力。3.纪录片在拍摄和布局安排上,各部分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使观众能够按一定的思路来思考、认识和想象。除了以上的条件外,一部优秀的电视纪录片还应具有阐明抉择、揭示历史和增进人类的相互了解的功能,并要求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所以纪录片相当于对某一事实或时间作及时报道的非虚构节目,直接从真实生活中取材,展现生活的自身形态,即直接拍摄真实环境、真实事件中发生的真人、真事,或者采用采访的形式,在事件发生过程中,用不同的摄录方法完成的叙事报道。真实性是纪录片的本质特性,也是纪录片创作工作者的追求。一、纪录片的叙事艺术(一)叙事的含义对于纪录片是否是一种叙事艺术,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叙事。所谓叙事,在学术界意见仍然有很多不同的意见,众说纷纭,热拉尔·热奈特在《叙事话语·引论》总将叙事分为三个层面的理解。他说叙事有三个含义:第一,叙事是一种话语,叙述一个或一系列事件;第二,叙事一种关系,反映连接事件与事件之间连贯、反衬、重复等等的关系。第三,叙事是一个事件,它不是发生的具体事件,而是某人讲述的某事的事件。从热奈特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来,叙事是把陈述和事件两者的结合,既具备了故事性也具备着叙述性,二者缺一不可,在纪录片的叙事中,需要的就是有故事性的叙述,才能使纪录片受观众喜爱,最终获得成功。(二)纪录片中叙事的艺术性纪录片叙事中强调最多的就是真实性,通过镜头客观地表现事件的过程及真实的叙事。例如纪录片《幼儿园》,片中通过儿童的视角来叙事,反映出真实的幼儿园环境,折射出令人深省的社会现象。这与新闻的真实性还是存在差异的,19 2010届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毕业论文纪录片不仅仅是记录下真实发生的事件,更进一步的是从事件中导出其中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使得观众受到启发,进而产生思想上的变化。从这一层面上来说,纪录片只是把记录事件作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重要的还是它在此基础之上的艺术加工,通过声音音效、蒙太奇的叙事手法、画面语言等表现或再现。再者,纪录片不追求时效性,其本质特征是“纪录”,它强调的是要有丰富、翔实的事实材料,尽量保持事件关键过程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它“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提供给了编导者一个广阔的创作空间。如《最后的山神》、《沙与海》、《藏北人家》、《远去的村庄》等等就是如此。因此,我们在谈论纪录片的叙事时,常常会联系它的真实性以及蕴含其中的艺术性加以讨论。第二章我国纪录片的叙事风格发展一、我国纪录片的发展状况早期的纪录片受到了社会物质条件的限制,拍摄上有严格的要求。随着国内外的交流日益增多,纪录片的创作手法和方式也开始变化,回顾近代我国纪录片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是从解放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此时的中国纪录片的创作理念是—“教化与指导”,也就是画面加解说的方式。像最早的《英雄的信阳人民》、第一次在全国造成强烈的反响的电视纪录片《收租院》、系列纪录片《丝绸之路》、《话说长江》等代表性的节目,都有一个整体特征,几乎是无一例外地被纳入思想教育节目中,或者说过通过介绍革命历史和先进人物事迹进行思想教育,或者是通过介绍锦绣河山和建设新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一时期的纪录片特点很显著,十分重视文本,在创作初期创作出的文本,必须通过了审查才能开始拍摄,并且画面大多依赖解说词,通过播音或者解把导演的思想传达给观众,往往忽视了其他声音元素和图像对作品整体的影响。二是20世纪80年代末——20世纪90年代初。长镜头理论开始在当代中国纪录片应用,反映生活原生态的纪录片大量出现,纪录片日益朝着客观、真实再现的角度出发。我国纪录片在这一时期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望长城》就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随之而来的还有《沙与19 2010届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毕业论文海》、《藏北人家》、《最后的山神》、《深山船家》等等。1991年,辽宁、宁夏电视合作的《沙与海》(康健宁、高国栋)荣获“亚广联”纪录片大奖。四川电视台的《藏北人家》(王海兵)荣获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1993年,中央电视台的《最后的山神》(孙增田)获得“亚广联”大奖,《远在北京的家》(陈晓卿)获得四川“金熊猫”国际电视界纪录片大奖,这些影片都标志着我国的纪录片突破了传统的纪录片模式,开始走向成熟。三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探索:这个时代最为突出的是“独立纪录片”开始逐渐发展起来,由于DV(DigitalVideo)个人化的特点,个人有更大的空间进行影像创作,纪录片创作者的主观意识,主观思想大大地提升,创作者通过屏幕展现的客观事物来阐释创作者主观的思想感情,引发观众的再创作的能力。这也就是所谓的“新纪录片运动”。这一时期的纪录片主要以两种不同方向行进,一个是以存在于体制之外的“边缘纪录片”,由90年代初“独立制片人”的方式开始,以“地下”的形式向国外送展。另一种是通过电视台运作,一栏目的形式存在,代表着一种自上而下的视角。像《东方时空·生活空间》就是典型代表。从以上的纪录片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进入90年代以来,大量的优秀纪录片涌现,并且纪录片的叙事模式日益成熟和完善,下面继续谈谈我国记录片的叙事特征。二、我国纪录片的叙事特征总概(一)以小见大“由于人关于现实生活的知识是在不断地扩大的模式,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过时,这就必须摒弃过时的模式,而建立新的和已经改变了观点的、比较适合的模式,过去的模式只会阻碍认识过程。”我国纪录片的发展开始摈弃传统的“画面+解说”的形式,从细处着手,“以人为本”,重点突出个人的线性结构叙事方式,《藏北人家》中对牧民措达一家一天的生活、劳作的完整记述;《沙与海》则以平行对比的手法把生活在沙漠与海洋的两个刘姓个体户用同一主题——即生活需要付出、需要拼搏来贯穿。通过人物的故事和历程,以及情节的悬念制造,激发观众的好奇心,产生对影片的兴趣。19 2010届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毕业论文张以庆的电视纪录片《幼儿园》,在2004年6月的上海第十届国际电视节上获得了“最佳人文类纪录片创意奖”,也是惟一获奖的中国纪录片。张以庆在自己的影片简介中这样写道“在中国武汉的一所寄宿制幼儿园,我们记录了一个小班、一个中班和一个大班在个月里的生活。幼儿园生活是流动的,孩子们成长是缓慢的,每天都发生一些小事却也都是大事,因为儿时的一切对人的影响是久远的。一个单位、一段日子、一堆成长中的生活碎片,总会承载点什么,那便是当我们弯下腰审视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审视了自己和这个世界。”第十届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评审团对这部片子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幼儿园》以一种纪实的形式,表达了孩子与成年人之间的关系与影响,既充满童趣又具有社会内涵,是一部寓意式的纪录片。导演从一群普通的儿童身上挖掘出深刻的社会内涵,全片并没有在叙述一个故事,却随处可见故事的片段,正是这些片段在镜头中拼凑成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叙事结构,丰富了影片的内容。(一)故事性增强,注重情节随着我国与国外的交流日益增多,国外优秀的纪录片不断地涌入国内,我国优秀的纪录片创作者借鉴许多优秀片子,同时也创造了具有自身特点的纪录片,而这些优秀的纪录片都有一个整体趋势,影片故事性增强,注重情节。西方的纪录片大多在叙事结构上凸显故事性,情节性,引人入胜。纪录片最初是要打动人,让受众有兴趣观看下去,接着需要构建纪录片的内涵,有深度给受众启迪。纪录片《幼儿园》虽然全片没有明显的故事情节,导演用另一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把一个个小的故事串联起来,像小孩子系鞋带的片段、穿衣服的片段、在幼儿园的第一顿饭的片段……围绕着共同的主题表现出来,《英与白》中讲述了武汉杂技团里“英”和“白”的故事。“英”,是世界上仅存的一只被驯化可以上台表演的熊猫,也是唯一和人居住在一起的熊猫。“白”,是一位有着一半意大利血统的女驯兽师,她和英组成的这个家庭已经14年了,导演通过描述英和白的生活,又从她的平淡生活中挖掘出普通人性的美,将一个平常的故事讲得有声有色。我国纪录片的叙事特征并不能详尽地介绍叙事艺术,下面以张以庆导演具有代表性的纪录片《幼儿园》为例,从《幼儿园》的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和叙事语言三个方面来分析它的叙事特征,表达它的叙事艺术,揭示《幼儿园》传达的本质和思想内涵。19 2010届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毕业论文第三章解读纪录片《幼儿园》张以庆的纪录片,从早期的《红地毯上的日记》,讲述一群永远拿不到冠军而为艺术体操献身的女孩的故事,《起程,将远行》一群刚刚分配的大学生入行之初的生活状态,到《英与白》一只被驯化的大熊猫和它的饲养员之间的故事,还有《舟舟的世界》,后来的《幼儿园》,无疑都打上了“张以庆”的烙印。这也是张以庆导执导的纪录片一直饱受争议的原因。朱羽君教授批评说:“《幼儿园》在图像、拍摄、音乐的配合等方面,表现得优美、和谐,做到了极至,而现在的电视纪实并不追求、也不可能做到这种极至。纪录片追求的是一种流动着的灵性,它不追求至善至美,它追求的是合乎人们心灵节奏的真实表达,要能够启发人们去想象……他把孩子当成了符号,来组织自己的思维,来表现他自己内心的东西,而不是表现生活本身的东西。当然,表现自己的东西是可以的,但它是属于艺术的;要表现生活的东西,就应该是属于纪实的。艺术片与纪录片还是有区别的,应该有一些不能超越的界限,是不能混淆的。”纪录片的核心是真实,在张以庆导演的纪录片中,这种真实性掺杂了艺术性和导演的主观意识,显然就模糊了纪录片的真实,而强烈地反映出张以庆导演自身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对观众起着导向作用,纪录片《幼儿园》就是他执导的一部典型代表作。2004年6月,《幼儿园》获得了“最佳人文类纪录片创意奖”,是惟一获奖的中国纪录片,半年之后,这部片子又摘走了年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最高荣誉的纪录片大奖,从《幼儿园》这部纪录片中看到了张以庆导演的叙事艺术一步步成熟起来,并且呈现很清晰的脉络和特征,下面分别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幼儿园》,探讨《幼儿园》的叙事特征和艺术风格。一、《幼儿园》的叙事角度解析19 2010届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毕业论文纪录片里真正的叙事者也就是导演往往隐藏在摄影机背后,他并不展现在观众面前,而是处于某个地方,或于事件之上,或于事件之中,或于所涉及的一人或多人之后,而《幼儿园》里的叙述者也就是导演把自己的视角与《幼儿园》的主角小孩子们的视线平行,从他们的视野来观察周围的环境和世界。张以庆导演在叙事过程中很注意选择特殊身份的主题,他说:“我特别注意选题天然流露出的承载能力,只有在这个阶段我是刻意的。本来想用幼儿园单纯来对比今天我们社会的一些问题,后来发现它跟成人社会是重合的,是完全重合的,它不用折射,它就是。”而“当我找到一个表现载体的时候,我会尽量去承载一些理性的东西,社会的东西,而不是仅仅展示生活的表象”。由此可以看出,导演的叙事角度最初是打算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观察形形色色的成人世界,但是在不断深入拍摄的过程中,他的理念发生了转变,因为从儿童的角度看见的不仅是儿童的世界也看见了大量成人世界的影子,就像他在片头所说,“当我们弯下腰审视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审视了自己和这个世界”。里面有一个镜头是周五家长们来接小孩回家,镜头拍摄的高度都是小孩身高高度,只拍摄到父母的一半身高,父母与老师的谈话,都看不见大人的脸。而小孩子站在门口一脸的期待被拍摄得十分清晰,使得观众更能深刻地感受到小孩们的世界里那种孤独和无助,而成人的世界被隐藏起来,感官和心态都与小孩子们是平行的,真正地开始认识小孩子们的世界。导演控制叙事视角,从叙事角度入手开始层层深入,片中有这样一个片段:“9.11事件”发生了,小孩子们会编儿歌说:“开飞机,丢炸弹,炸死了美国的王八蛋”,接着是“轰隆”很大一声,出现孩子静态的特写,然后是访谈小孩子们对“9.11”的认识,访谈里面小孩子们会把电视里看见的新闻告诉给我们:在今天美国发生了一个飞机撞在大楼上面的911事件,美国警方正在调查当中。还有描述听到消息之后的感觉:我觉得他们太痛苦了,他们跑也跑不脱,导演很注意在控制叙事角度同时,把小孩子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让观众不仅仅了解看见一个特殊的叙事角度,而是通过这个特殊的叙事挖掘更深刻的内涵,就像“9.11事件”这个片段一样,导演已经把想要呈现的状态叙述出来,先是一段小孩子们编的儿歌来表达小孩子们对美国的整体的印象,同时也是成人世界的映照,而“9.11事件”的发生作为切入点,让小孩子们把自己关注到的信息表达出来,还有他们自身的感受。后面真实的体现就很直观地反映了孩子们的单纯和大量接受成人世界信息的一面,社会生活渗透到了儿童们的世界,儿童们一面有着单纯无忌的天然状态,一面接受和模仿社会生活,使得两者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反差,让儿童视角更加鲜明立体。19 2010届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毕业论文一、《幼儿园》的叙事结构解析戴维·洛奇对文本的叙事结构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叙事结构就像是支撑一座现代高层建筑的主梁结构,你看不到它,但它却决定了你构思作品的轮廓和特点。”毫无疑问,叙事结构是整个纪录片的框架支柱,推动纪录片发展,对叙事语言产生重要影响。下面就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幼儿园》的叙事结构(一)双线结构—一条纪实,一条访谈《幼儿园》的叙事是松弛的,看上去十分凌乱但在观众看来都是和谐的,类似于散文化的叙事方式,“形散而神似”是这部纪录片的主要特征,它一帧帧画面的片段组接起来,像小男孩第一天上幼儿园,嚎啕大哭的场景,第一次吃饭女孩把饭泼了一身,午睡之后穿衣服,系鞋带等等,看上去正是这些生活的琐碎拼凑起来的影片,但是围绕的主题却在细节中体现出来。整体而言,《幼儿园》的叙事结构有两个大的方向,一部分是纪实,就是生活碎片的组接,导演侧重于关注各种生活细节,张以庆导演在拍摄之初并没有选定主题,但是他确立了该片的拍摄原则:就是“不拍什么”比“拍什么”重要—我知道我不拍什么。他的所谓“不拍什么”,即舍弃“概念性的东西”:不拍上课,不拍老师,不拍家长,不拍室外实景,甚至不拍“六一”……总之,大家熟悉的概念性的东西一概不拍。所以我们会在画面中看见这样一些场景:上绘画课,一个小孩一直反复在说我早就会画了,我早就会画了,但老师一直没有理他。周五家长来接小孩子们回家,最后一个小孩子一直孤单地坐在门口等家长,大哭闹脾气,眼神不时张望,母亲姗姗来迟,小男孩的脸上最终露出灿烂的笑容。只是一些平常的生活画面,确是我们都忽略掉的内容,而这种叙事方式饱满了主题,代替了传统的故事化的叙事方法,颠覆了以往的故事化情节,更加深刻地刻画出儿童世界的状态,另一条线就是和孩子们的谈话,它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法国新浪潮掀起的现实主义潮流中兴起的“真是电影”类似,真实电影最主要的是它的介入的理念——对其拍摄的现实加以影响的意图,不但允许甚至鼓励创作者与被拍摄者的互动。就,访谈中导演的朋友和工作人员与小孩子们的对话一样,两者产生互动。19 2010届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毕业论文而摄影机本身在其中也不是一个被动的记录工具,而也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导演在其中被赋予了触媒的角色——挑拨者与煽动者,可以参与整个影片的内容或者说影响事态的发展,从而让表现下的真实浮现出来,以挖掘到更本质的真实。画面中有这样一段对话:“警察是干什么的?”“交警也可以收蛮多钱。”“你看见交警收钱没有“看见了““他怎么收的了?”“我那个干爹,他是交警,他收那个车子。”从对话中可以看到询问者与小孩之间关系是推动与被推动,因为这些问题推动了叙事内容的发展,而导演并不是被动地记录下某个事件,某种状态,而是积极主动地融入自己的思想观念,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在纪录片《夏日纪事》里,主要展现巴黎人的众生像。两位导演让·鲁什、埃德加·莫兰与被实验者、被拍摄者的玛瑟琳同时出现在一个空间里。他们向玛瑟琳表达了他们实验的意图:“我和鲁什想拍摄的是一部反映下列主题的影片:你怎样生活?其实意思就是在生活里你如何应对自如?他们对被拍摄者、被访问者的要求“就是简单地说话,回答我们的问题”。问题从玛瑟琳开始,再问其他人。《夏日纪事》的拍摄方式是让导演参与到事件中来,最重要的是导演有权去激起某些特定事件的发生,它可以挖掘事件中最富意义的荣宠时刻(privilegedmoments),而不只是被动地等待这些时刻的发生。两者同样是访谈,都把作者的意图很明显地表达出来,并积极地推动事件发展,从《幼儿园》的谈话部分,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世故和老练,有一部分是关于选择的对话:“世界上有这样几件东西,一个是快乐,一个是有钱,还有一个是到处旅游。这三个作为礼物的话你选择哪一个?”“我选择第一个”“第一个是什么?”“是快乐,钱买不到快乐。”从一开始,“算算术”19 2010届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毕业论文出现了三次,然后再出现对话。而这些对话的内容不仅仅是结构影片而添加进来的,比如,孩子会自然地说他爸妈没时间管他,做生意、到处吃饭、做美容什么的。观众通过孩子们的对话就可以了解到他们的家庭,他们的成长环境,他们眼睛里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使得影片从幼儿园这个范围中扩展出来,渐渐推进到了解儿童的世界。(一)时间顺序—春夏秋冬四季交替一年有四季,春天有温暖的阳光和好看的花朵,夏天炎热,太阳像盆火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捣鼓金黄,瓜果飘香。冬天,寒冷的北风,漫天的大雪,告诉人们快快迎接快乐的新年,新年快乐。在影片50分钟左右四个小孩朗诵了上面这段文字,也暗示着《幼儿园》的线索可以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来划分,春天,小班的孩子们第一天上幼儿园,第一顿饭,第一堂课,第一个午觉,夏天,孩子们对彼此熟悉起来,有了摩擦,打架闹矛盾,熟悉了环境,盼着周五父母来接他们回家。镜头里小女孩拿着一片黄叶,我们知道秋天来了,她朝着窗外张望,渴望出去玩儿,老师组织户外活动,孩子们高兴可以紧玩紧玩,天真活泼。冬天,窗外是落雪的场景,孩子们上课,男孩子们打架……四季变化也改变着孩子们,从最初不熟悉幼儿园到熟悉再到适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过程中也反映着不同阶段孩子们的不同变化,他们对事情的态度,像“9.11事件”“中国足球”,有一些是对社会现实的态度:“警察是干什么的”“父母在忙些什么”“日本人”等等问题,还有关于他们的内心世界的反映:“什么时候你会说我爱你”“当时听到了什么感觉(指‘9.11事件’)”“世界上有这样几件东西,一个是快乐,还是有钱,还有一个是到处旅游。这三个作为礼物的话你选择哪一个”等等,这些问题都分别穿插在春夏秋冬,顺着时间的顺序话题在渐渐深入,他先用三次常态性的心算数学题场面介入生活片段,然后再出现对话。先心算后对话,这样做的结果不但弱化了对话的唐突和刻意,还衬托出对话的精彩,小孩子不善于说谎,他们用自己稚嫩的语言、诚恳的态度讲出了他们眼中的成人世界。这种折射远胜于直接刻画,我们通过孩子们的语言就可以了解他们的成长环境,以及环境造成的不同儿童的差异。使得影片内容丰富多彩,并有力地推动着影片叙事的进程。19 2010届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毕业论文《幼儿园》这部片子呈现出一个多元的、丰满的叙事结构,画面精美、层次分明、含意深刻。在不经意中,主题得以延伸,穿越了社会层面、文化层面,直抵生命层面。一、《幼儿园》的叙事语言解析《幼儿园》全片是通过镜头、画面来叙事,并且导演对影片中的光线、构图、影调,对声音的处理也是十分考究的。在拍摄过程中为了达到最好的视觉效果,摄制组为幼儿园的教室和活动室都重新铺上了红地板,贴上了绿色的墙裙,同时出于光线的考虑,还特意把三间教室的窗帘换成了百叶窗。影片对外景镜头的处理也十分特别,外景几乎都是虚化的拍摄、剪辑效果—操场上热闹的活动、大门口人们晃动的身影,乃至哗啦啦的下雨情景……都被刻意虚化。在电视节目创作过程中,镜头虚化(虚焦)这一艺术表现手法也经常被采用。但在纪录片这样重大而特定的题材中,将外景几乎全部使用虚焦处理,导演有了他另一层的含义,不光光是为了映衬室内光线和环境,更映衬了幼儿园孩子们天真活泼之处,传达出成人世界心目中那个单纯美好的儿童时代,还让孩子们形成一个相对透明的空间,并不受干扰地演绎他们的故事。总之,镜头的虚化使画面显出了诗意,不至于与全片前后的风格脱节,另一方面从叙事风格来看,这与孩子们意趣盎然的世界比较吻合,也符合张以庆想要表现的情绪。声音方面,以北方曲调的《茉莉花》作为片子的主题音乐,并且在节目中前后出现了五次,这也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张以庆认为这个音乐“很符合片子的情绪,有一点淡淡的忧伤”19 2010届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毕业论文,可以将他的情绪传达给观众。另外,由于没有解说词,片子的同期声语言就被凸显出来,承载了更多叙事性的功能。起初,人们听到《茉莉花》音乐响起时,可能是一种轻松的、快意的、欣赏的心境,看到的也会是孩子们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场景。但随着孩子们幼儿园真实生活画卷的一幕幕揭开,《茉莉花》的旋律便有了变味的感觉,人们的心情也开始复杂起来。到后来,尤其是孩子们的对话部分完成之后,幼小孩子思想的深刻、性格的成熟,使人始料不及,更使人思绪沉重。最后再来感受《茉莉花》,音乐的氛围顿时变得压抑而凝重,甚至可以听出里面一个个幼小生命的深沉诉说,仿佛前面学心算的孩子熊经纬独自冥思苦想的孤苦状,以及第三次心算卡壳那样让人心里发涩。天籁般的童声,传导出人之初的无奈与现实;天使般的孩子,原来承受着太多的时代与社会特性;茉莉花的芬芳,却夹杂着淡淡的愁绪与忧伤。但是,这就是《幼儿园》,这就是生命的最初交响—我们在审视的同时,我们在反问是谁让这些孩子失去了可贵的童真、童年的时候,我们还必须接受她,并试着努力地去做些什么。从叙事语言上看,影片通篇不用解说词。相对于较早前大量使用解说词的《舟舟的世界》和只用了千把字解说的《英和白》,《幼儿园》在纪录片长期以来多遭病垢的解说词方面,算是来了一次“彻底革命”—全部采用画面语言。纪录片解说词,作为记录过程中的必要交代和有机补充,往往在节目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而恰到好处的旁白,更是被称作“上帝的声音”。但这一传统的电视艺术创作手法,却因为被质疑记录不真实,或创作者容易导人过多的主观意识而屡屡受到指责。在《幼儿园》中,导演张以庆全部用表达能力强、内涵极其丰富的画面语言来展示所要承载的一切。中国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名誉会长陈汉元说:《幼儿园》没有解说词,但它比有解说更具有说服力。另一方面是讲故事。大部分的纪录片创作者会创作出完整的故事情节,但是,在《幼儿园》中,我们却看不到明显的故事,也没有完整的情节,有的只是“生活的碎片”,况且一所普通的幼儿园,其故事又从何讲起呢。因此,在《幼儿园》中,导演张以庆靠着他敏锐的感悟能力把一个个片段构架起来,使得《幼儿园》除了一些精致的元素恰到好处的运用,使片子结构匀称、画面精美、段落层次分明、思想意境深刻之外,还呈现出一个多元的、丰满的故事架构。传播文化研究学者董子竹说:片子整体感非常好,看似杂乱,却在不经意的结构中,延伸着主题,它穿越了社会层面、文化层面,直抵生命层面。他做了一件很有价值的事。张以庆说,“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幼儿园》是一则成人寓言。说童年是美好的,只是成人的一厢情愿:说孩子是单纯的,也只是成人的一种预设。张以庆认为:多元的童年不应当仅仅用“美好”19 2010届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毕业论文一词笼统取代,说童年时美好的,它其实是一个概念,是人们认为的,是成人认为童年就是美好的,远离童年时代的成年人,因为现实的种种困境,常常容易用必备的心境去回忆品味童年,于是,童年在成年人的理想幻化成天真纯洁的象征,在成年心态下构建的幼儿园,永远有灿烂阳光的普照,永远充满欢声笑语,而张以庆的《幼儿园》颠覆了这一思想,他开始质疑,试图从孩子的角度还原,真实地记录孩子的日常行为-单纯的、幼稚的、多样的以及具有攻击性、叛逆性、挫败感甚至是成人化的种种行为,在生活现象的审视中传达自己对具有虚幻色彩的单一性童年生活的见解,引起我们的反思。第四章纪录片《幼儿园》的内在特征和终极目标一、纪录片《幼儿园》的内在特征真实,是《幼儿园》里随处可见的特征表现。小孩进入全托的第一天,一个孩子哭着喊着说老师别抢我别抢我,妈妈爸爸。他的哭喊声在现在的幼儿园里是随处可见的,小孩子第一天入学,要离开父母开始接触人群,内心是抗拒的。这跟我们每个人的心理状态相类似。只是成年人更善于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小孩子却真实的表达了自己强烈的感情。在访谈中,小孩子会谈论自己的家庭,父母的工作,男孩子对女生的看法等等,他们的神态在镜头中展露无疑,腼腆、害羞、得意、沾沾自喜、假装成熟…毫不做作扭捏,天真自然,而成人的世界里,都有一套准则和规范来面处理人际关系,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日渐成熟的心态不得不有所顾忌和隐藏情绪,所以并不能还原到最初的童真状态,因此,从《幼儿园》里我们看见了一个个真实鲜活的面孔,即使他们的生活带有强烈的成人气息,依旧掩盖不了童真无忌的一面。影片中有一个片段:老师带孩子们去户外玩,一个小孩很兴奋,很大声的说户外活动,太好玩了。在外边紧玩紧玩,想玩什么就玩什么。访谈中谈及听到“9.11”19 2010届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毕业论文时问一个孩子当时听到有什么感觉,孩子很认真地回答:我觉得他们太痛苦了,他们跑也跑不脱。就是这些真实而直白的回答和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显得尤为可贵,也是导演极力推崇的。同时,导演并没有一味地渲染这样的真实,他把原生态的幼儿园展现在人们面前,有的小孩狡黠,有的小孩老实受欺负,有的小孩说话很成人化等等,导演选择了不同个性的小孩子作为切入点,展现给我们一个不在我们印象中的童年,无忧无虑、单纯、天真烂漫这些美好的词眼儿不能修饰整个童年生活,里面还掺杂了孤独、排斥、不受重视、微弱的声音,影片中的幼儿园既是我们的儿童时代的写照,也是我们的成人时代的书写,真实的映衬了孩子们弱势的一面,他们的成人化、孤独、受排斥会随着他们的成长而日渐加深,就如导演在片头就叙述:当我们弯下腰审视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审视了自己和这个世界。导演在片中还展现了一种顽强的生命力。记录下孩子们的成长历程也记录了生命的成长,再现生活的本质。张以庆认为“人们大都在体验着别人的体验,可是在任何一个选题中,你一定要体验到自己非常独特的东西,而且是最本质的东西。”张以庆在深入到幼儿园的生活世界之后,发现了这个生活世界和他所记忆的幼儿园生活完全不同,在这里纯真的孩子被不断地规范化和格式化,从第一堂课老师教孩子们集体做拍手操,动作不规范会被挨训,跟不上大家的节奏要受到处罚,都体现了一种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教育方式,不断改变和修正着孩子身上最自然的状态。但是在这种环境下的孩子们依旧成长起来,只是朝着社会化的标准更进一步,这样的教训并没有一个标准去判断对错,笔者在此想揭示的是导演意识到了这一点,而把这些内容用画面和镜头表现出来,体现出了一种张力,给内容赋予了新的内涵,不仅再现了生活,更看见了孩子们强大的适应力和千奇百怪的思想,他们不是表象的,而是融入了社会的各式形态,这样的形态在孩子们身上用另一种方式表现了出来。访谈中有一幕是询问孩子警察是干什么的,男孩子说:交警也可以收蛮多钱,又问他:你看见交警收钱没有?男孩子说看见了。“他怎么收的?“我那个干爹,他是交警,他收那个车子”。如此探讨内心的对话很多,都表达了孩子们在用他们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他们把看见的和感受到的融入他们的内心,再表达出来,并且表现的很自然真实,他们强大的适应能力在此淋淋尽致地呈现出来。导演正是记录下了这些强大的生命力,给观众一波又一波的冲击,“现在的孩子怎么都这样呢”这个大多数观看此片后的疑问,同时更多的是沉思,“这个社会到底带给了孩子们什么?”“为什么会带来如此巨大的伤害?”。而这正是导演要传达出来的内涵,也是笔者下面要探讨的纪录片《幼儿园》的终极目标。一、纪录片《幼儿园》的终极目标19 2010届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毕业论文一部好的纪录片不仅仅是记录下真实发生的事件,把这个事件的叙事艺术淋淋尽致地表达出来,更重要的是传达给受众一个信息,带给受众更多的思索和反思。而纪录片《幼儿园》做到了这一点,不同于早期的带有教育性质的纪录片,它只是展现了社会的一个侧面,纵观张以庆导演的片子,从《英与白》、《舟舟的世界》到《幼儿园》,导演把特殊的群体作为了一个载体,他说:“我的风格是很稳定的,我得找一个载体,这个载体是可以承载的,就是说选题必须要有承载能力。”他在司空见惯的生活中发现了所需的题材——值得摄制存档的“生命纪录”。记录片《幼儿园》中反映了许多社会现象,小班孩子的第一节课,老师边说边比划“请你们像我这样拍肩”。孩子们开始用同样的姿势同样的节奏学着,有些孩子并不能跟上节奏。另一间中班的教室,经过一年训练的孩子们十分熟悉这种方式,跟上了老师的节拍。在不断训练的同时,老师会不停地训斥和恐吓,如台词“整风”、“反省反省”,以一种温和的惩罚方式不停地对每一个个体进行有效率的整合,以确保所有孩子的高度一致性。这种训练让孩子形成了严明的纪律性和规范化的观念,缺少了创造性和创新的特征。印象最深的是在影片尾声,孩子们的顺口溜:“开飞机,丢炸弹,炸死美国王八蛋”以及谈到足球时,一个孩子说日本队,日本鬼子我想让它输,但是中国足球实况直播的时候,老师把孩子聚在一起看球赛。小孩子脸上画中国国旗,包红头巾,大喊“中国队加油!”,小孩子不专心看球赛的时候,老师严厉地批评:今天中国队没有进球的话你们全部都去小班,留在这里,也不回家啦。还在疯啊,中国队一个球都没进,土耳其进了2球。这些片段都明显地反映了成年人向他们灌输社会主流的价值判断,使得孩子们的意识中接受并应用了这些价值观念;而一个孩子在描述自己对“9.11”事件的感受时,又“觉得太痛苦了,跑也跑不脱”,反映出他们爱的悲悯情怀,这更符合一个孩子的本性。张以庆导演在《幼儿园》中的这些元素纪录下了一个时代的特征,在这个时代大环境下的社会背景是怎样的,人文环境是怎样表现的,而作为弱势一方的孩童们的视角能够强调并表现出这些特征,他记录下来不仅仅是为了记录,更是给人以深思和反省,从中我们能够得出一个清晰的轮廓,从而有着正确的导向来纠正这些社会现状甚至于改变他们。这正是纪录片《幼儿园》的终极目标。19 2010届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毕业论文结语随着我国纪录片的不断成熟,纪录片的叙事特征也越发多样化,叙事的艺术性更为娴熟,创作者在追求叙事技巧和叙事结构的同时不能忽略掉记录的本质和终极目标,张以庆导演的《幼儿园》很直观地表现了他“不拍什么”的理念,并不是一味地追求技巧和画面。处于20世纪这个时代背景下,社会内涵日益丰富多彩,不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反映在各个阶层的人士身上,创作者要善于挖掘人性主题,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丰富人物情感,从“普通事”中折射不普通的生活本质。导演张以庆拍摄的《幼儿园》正是这一典型代表。无论是叙事技巧还是画面内容,导演都追求完美,对外景虚化的处理,模糊的镜头,人物特写,带有哀愁的歌曲茉莉花都是导演精心安排的,这些安排并没有本末倒置,而是为主题锦上添花。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通过对纪录片《幼儿园》的叙事分析,探讨影片中传达的本质特征和终极目标,从而挖掘电视纪录片的叙事艺术。希望我国的纪录片不仅在形式上取得更高的造诣,也要在内涵上传达出深刻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引文注释[1]林旭东:《影视纪录片创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2页。[2]关于“documentary”一词的详细考证可参见法国《电影辞典》中的“documentaire”条目中译文以《纪录电影的起源及演变》为题,载于《世界电影》1995年第1期。[3]任远:《电视纪录片的界说》,参见单万里主编《纪录电影文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628—630页。[4]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第36页。[5]刘洁.《<幼儿园>:一种审视的方式———张以庆访谈录》(电子版)19 2010届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毕业论文谢辞四年很快过去,大学生活已近尾声,随着本次论文的完成,将要划下完美的句号。本论文设计在佟岩秋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业已完成,从课题选择到具体的写作过程,论文初稿与定稿无不凝聚着佟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此向佟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在临近毕业之际,我还要借此机会向在这四年中给予我诸多教诲和帮助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他们四年来的辛勤栽培。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各位任课老师认真负责,在他们的悉心帮助和支持下,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论文中得以体现,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同时,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我还参考了有关的书籍和论文,在这里一并向有关的作者表示谢意。我还要感谢同组的各位同学以及我的各位室友,在完成毕业论文的这段时间里,你们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对于你们帮助和支持,在此我表示深深地感谢!19 2010届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1]林旭东:《影视纪录片创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2页。[2]李道明:《小众媒体与纪录片》,见《北大在线·电影夜航船》。[3]陆晔、赵民主编:《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第223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4][法]热拉尔·热奈特著:《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第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5]任远:《电视纪录片的界说》,参见单万里主编《纪录电影文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628—630页。[6]左漠野主编:《当代中国的广播电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75页。[7]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第36页。[8]刘洁.《<幼儿园>:一种审视的方式———张以庆访谈录》(电子版)。[9]郁章利.论中国当代纪录片叙事艺术[D].东北师范大学,2006。[10]黄先娟.中国纪实类电视节目的叙事手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11]何炜.纪录片《幼儿园》的艺术表现手法[J].新闻前哨,2005,(06)。[12]吴晓靓.寓意式的纪实——纪录片《幼儿园》的叙事艺术[J].电视研究.2005(06)。[13]王娇.论纪录片叙事及其表征[D].东北师范大学,2005[14]高卫华.论电视纪录片《幼儿园》的探索视角及其独特品质[J].新闻界,2006,(04)[15]侯蕾.纪录片,应该给人看什么?——以张以庆的《幼儿园》为例[J].声屏世界,2007,(05)[16]涂燕平.从张以庆作品看纪录片中编导意识的渗透[J].肇庆学院学报,2007,(04)。19 2010届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毕业论文[1]冷凇,菲利普·杜提尔.用幽默的态度和方法创作纪录片——访比利时著名纪录片导演菲利普·杜提尔[J].声屏世界,2006,(05)。[2]卢峥.《探索·发现》的叙事学特色[D].郑州大学,2007。1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