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的比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特殊教育∀2010年第9期(总第123期)ChineseJournalofSpecialEducation(Monthly)9thIssue,2010(SerialNo.123)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的比较研究1,2,3**1,2***4丁凤琴王勇慧王淑莲(1.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西安,710062;2.陕西省行为与认知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2;3.宁夏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银川,750021;4.宁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指导中心,银川,750021)摘要采用内隐联想测验和自尊量表对某大学99名贫困生和96名非贫困生的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
2、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都存在内隐自尊效应,贫困生内隐自尊比非贫困生高,外显自尊比非贫困生低,且主要表现在大二和大四学生身上。(2)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是分离的,并且在低内隐-高外显和高内隐-低外显组合分布上存在差异。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内隐自尊外显自尊分类号B848.4[4]实了二者是相对独立的,同时又存在低的正相关。1问题提出[5][6]国内学者蔡华俭、杨福义采用内隐联想测验对两自尊(Self-esteem)是指个体对自我能力和自我价者的关系进行了考察,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表明内[1]值的评价性情感体验。由于自尊直接或间接地影隐自尊和
3、外显自尊的分离具有跨文化的普适性。响个体的心理健康,自尊及其相关问题日益成为社会贫困大学生作为校园内的弱势群体和特殊群关注的研究领域。国内外关于自尊的个体差异及其对体,在高校校园里占有一定的比例。根据中国扶贫基人格、认知和行为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文献比较金会的统计,目前全国贫困大学生比例达20%,西部丰富。但最初对自尊的研究主要采用传统自陈量表直偏远地区高校贫困生比例甚至高达50%-60%[7]。接测查得到,因此,称之为外显自尊(ExplicitSelf-es个体的自尊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社会经济地位teem)。随着内隐社会认知研究的发展,更倾向于采用有密切关系[8]。
4、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人际关系、一些间接测量技术得到自动激活的、意识控制之学业成败、应对方式等在一定程度上都与其自尊水平外的自我评价倾向,这种自我评价倾向被称为内隐自有关[9-11],这提示我们应该对贫困生的自尊问题及其[2]尊(ImplicitSelf-esteem)。内隐自尊的兴起,扩大了相关因素给予足够的重视。但目前关于贫困大学生自研究者的视野,不但在意识层面研究个体的自我评价尊鲜见的实证研究中,有的只针对贫困生外显自尊和与自我情感,还在无意识层面进行研究,综合全面地反内隐自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研究[9],有的只针对映了个体的心理现象与心理本质。贫困生的内隐自尊进行探究
5、[12],还有的只关注贫困生目前,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AssociationTest,IAT)与非贫困生外显自尊的比较[10,11],这就不能从意识层[3]被认为是测量内隐自尊较好的方法。采用此方法面和无意识层面全面考查贫困大学生的自尊状况,也研究内隐自尊,一方面避免了外显的测查方法带来的不能全面揭示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外显自尊和内隐自社会称许效应,另一方面可揭示自尊的无意识特征。尊的差异性和一致性。本文以非贫困家庭环境的大学国内外学者借助内隐联想测验研究了内隐自尊的水生为对照,对西部偏远地区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外显自平和发展,并结合自陈量表研究了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进
6、行考察,以期了解处境不利环境与家尊之间的关系。Greenwald和Farnham运用结构方程建庭收入对西部偏远地区大学生心理与社会适应的影模对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证响,为促进西部偏远地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本研究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批准号:NCET-08-0801)、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项目批准号:DBA070070)、宁夏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07NXBSH04)资助。**丁凤琴,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认知心理学与人格心理学。E-mail:Dingfqin@nxu.edu.cn。***
7、王勇慧,博士,教授,研究方向:认知过程与发展。E-mail:wyonghui@snnu.edu.cn。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的比较研究丁凤琴王勇慧王淑莲∃87∃供参考依据。应用VB6.0编制而成。为消除操作习惯的影响,IAT包括IAT1和IAT2两套程序,顺序随机进行。采用2研究方法Greenwald七步范式:第一步和第二步分别要求被试对2.1研究对象属性目标词(积极与消极)和联想目标概念词(自我与选取西部偏远地区高校(某大学)大二至大四年级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