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导论李小建

经济地理学导论李小建

ID:36642788

大小:307.34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13

经济地理学导论李小建_第1页
经济地理学导论李小建_第2页
经济地理学导论李小建_第3页
经济地理学导论李小建_第4页
经济地理学导论李小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地理学导论李小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经济地理学导论《李小建》王俊伟整理经济地理学导论《李小建》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土地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二、原材料对经济区位的影响三、能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四、资本对经济区位的影响五、劳动力对经济区位的影响六、技术与知识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一)自然环境条件对经济活动具有制约作用(二)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特性差异也导致其具有不同的区位选择二、市场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二)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

2、区位的影响三、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四、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意义(一)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1、不存在对于所有地域而言绝对优越的农业生产方式2、在距离市场越近的地方布局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越合理(二)经济学上的意义韦伯区位论的意义(一)首先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到工业区位研究中(二)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为后人奠定了基础(三)提出了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四)对其他产业的布局具有指导意义理论的局限性(一)假设的完全竞争条件不现实(二)就工厂经营而言可以分为生计形

3、经营和企业性经营两种(三)工业区位很大程度上取决经营者的主观因素(四)即使运输同样的物品运价体系业不同(五)技术进步等可以导致区位发生变化(六)交通发达程度使产品价格中的运费比重越来越小(七)其他如政策等方面的影响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一)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二)交通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三)行政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四)三原则适合的条件影响零售业区位决策的基本因素(一)消费市场状况(二)空间距离和交通条件(三)零售业间的竞争(四)地价的作用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销得人憔悴经济地理学

4、导论《李小建》王俊伟整理企业增长动因1.实现规模效益2.实现交易内部化3.技术优势的发挥4.来自竞争的压力企业增长的战略与方法1.横向一体化2.纵向一体化3.多样化企业空间演变模式一、沃茨的市场区扩大模式二、泰勒的组织变形及区域演化模式三、哈坎逊的全球扩张模式四、迪肯的全球转移模式五、模式比较及在中国应用公司组织结构主要类型(一)功能部结构(二)产品部结构(三)区域部结构(四)顾客部结构(五)矩阵结构跨国直接投资原因(一)产品周期理论(二)折衷理论1.企业的所有权优势2.内部化优势3.区位优势跨国投资的

5、微观区位选择(一)集中于经济中心区布局(二)集中于边界地区(三)集中于社会联系密切地区公司生产单位的区位特征(一)全球集中生产型(二)市场地生产型(三)专业化生产型(四)跨国一体化生产型跨国投资的联系系统1.生产链(生产与销售活动关系系统)2.所有权关系系统3.组织链(组织关系系统)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特点(一)广泛性(二)层次性(三)区域性(四)多面性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销得人憔悴经济地理学导论《李小建》王俊伟整理(五)差异性(六)时间性跨国公司与投资地关系特点1.互补性2.竞争性3.变化

6、性影响跨国公司与投资地关系的主要因素1.社会政治背景2.结构状况3.相对地位区域产业结构模式(一)主导产业选择1.高比较优势系数2.高产业关联度3.高需求收入弹性4.高生产率上升率5.高产业创新能力(二)关联产业配套(三)基础性产业配套(四)潜导产业及支柱产业发展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一)区域产业结构演进机制(二)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1.配第--克拉克定理2.库兹涅茨法则3.霍夫曼定理4.雁行形态说区域空间结构一、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二、区域空间结构的经济意义三、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及演变(一)区域空间

7、结构的模式1.极核式空间结构2.点轴式空间结构3.网络式空间结构4.区域城市对称分布(二)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1.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2.陆大道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四、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一)区位指向(二)集聚与扩散机制1.集聚机制2.扩散机制3.集聚与扩散的关系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销得人憔悴经济地理学导论《李小建》王俊伟整理(三)空间近邻效应技术创新与区域结构变迁一、技术与技术创新二、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一)技术创新引起产品、产业的更替(二)技术创新引导和改变消费需

8、求(三)技术创新引发和促进制度创新(四)技术创新增强了区域的经济竞争力三、技术创新的空间差异与区域经济格局变化四、区域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一、区域经济增长因素(一)资源禀赋(二)资源配置能力(三)区位条件(四)外部环境二、区域经济增长机制(一)区域增长极理论(二)循环积累因果原理(三)乘数作用和加速原理三、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一)胡佛--费雪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二)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三)我国学者提出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