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641129
大小:58.6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3
《音体美有效课堂教学研究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一、选题意义 1、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传统教学中,因内容单一,形式上缺少多变性,导致单位课时内的信息量过窄及信息传递环节不畅,极大束缚了学生对更多音美作品的了解,也无法满足学生对不同音美风格作品的审美需求。因此,音体美教育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实提高教学实效,促进学生素质多方位整体发展,便成为我们音体美教学中值得实验的一个课题。 2、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培养创新人才,更需要我们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思路,不断学习琢磨,才能在长期的学习、使用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成为教学的最
2、优化服务,以此实现教育的目的与任务。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和层层推进,新教材对我们教师的综合要求也曰益提高。如今新课程标准加强了教学内容与现代社会及学生生活之间的有机结合,倡导学生主体参与、交流合作、探索发现等多种学习活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学习音体美的同时身心得到良好的锻炼。 二、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探索有效音体美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向创造意识转变,从而形成最合理的教学过程,取得最有效的教学效果。 2、焕起教师摒弃传统的音体美教学片面地追求音体美的“双基”教学,实现音体美课程目标的设置的以“审美体验、创造性发展、社会交
3、往、文化传承”的音体美教育价值的意识。 3、通过课程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开阔学生的审美视野,体验蕴涵于音乐美术中的丰富情感,陶治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4、培养教师在音体美课堂教学中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的应用的意识和习惯,有较强的探究的能力和精神。 三、研究内容: 1、音体美学科教师角色的转换,在课堂教学中,建构不同课型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构成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教学目标。 2、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3、学生良好的审美素养、
4、信息素养、学习方法、学习方式的形成,以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并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四、课题管理: 课题组人员分工 张少华:课题组长方案计划的撰写; 王英慧:课题副组长研究成果的撰写汇总; 杨藏敏:课题成员资料收集与分类整理;课题实践与研究; 尹兰州:课题成员课题实践与研究; 六、研究计划: (2008年9月——2009年7月): 优化校园信息环境,丰富资源库为课题实施做好准备。 (九月)拟写音体美教研工作计划 (十月)组织实验教师进行课题学习培训。 (十一月)文献收集。整理与课题相关的理论。 (十二月)文献收集。在教学时间中理解验证。
5、 (一月)本组自查自评,安排放假。 (二月)课例分析。真实教学案例剖析。 (三月)课例分析。骨干教师师范。(发动教师参与) (四月)专家引领。理解观摩。 (五月)常规检查 (六月)实验研究。实验班在自然条件下进行。 (七月)总结一年来的收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