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组野生种间亲缘关系和栽培牡丹起源研究进展

牡丹组野生种间亲缘关系和栽培牡丹起源研究进展

ID:36639131

大小:349.9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3

牡丹组野生种间亲缘关系和栽培牡丹起源研究进展_第1页
牡丹组野生种间亲缘关系和栽培牡丹起源研究进展_第2页
牡丹组野生种间亲缘关系和栽培牡丹起源研究进展_第3页
牡丹组野生种间亲缘关系和栽培牡丹起源研究进展_第4页
牡丹组野生种间亲缘关系和栽培牡丹起源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牡丹组野生种间亲缘关系和栽培牡丹起源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园艺学报2003,30(6):751~757Aeta//oro'eJturaes

2、fn0a牡丹组野生种间亲缘关系和栽培牡丹起源研究进展周志钦2潘开玉洪德元(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3;西南农业大学园艺系,重庆400716)摘要:系统总结了近年来有关野生牡丹种间亲缘关系的研究进展,详细回顾了有关栽培牡丹起源的时间、地点、方式及祖先种等方面研究所取得的现有证据,并分析和讨论了栽培牡丹“多地”、“多元”起源的观点,认为栽培牡丹的起源途径是最初通过野生种的直接驯化获得原始品种,在此基础上

3、通过突变和人工选择发展出古代和传统品种。除衍生出古代和传统品种的野生祖先种外,其它野生种通过自然与(或)人工杂交的方式参与现有品种群(亚群)的形成和发展。为寻找栽培牡丹起源的有力证据,不同栽培品种群(亚群)与野生种的分子系统学关系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关键词:野生牡丹;栽培牡丹;种问关系;起源中图分类号:S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3—353X(2003)06-0751—07芍药属(PaeoniaL.)牡丹组(sectionMoutanDC.)的全部种类都产于中国uj。由于牡丹组是芍药属中唯一的木本类群【2j,其种系发生关系的研究将为芍药属的系统和进化研究提供

4、有用的信息。同时,中国也是栽培牡丹的发源地,有记载的中国牡丹就有两千多年历史j,而在欧洲仅有五百多年L4j。我国牡丹在长期的栽培驯化过程中,形成了以中原、西北、江南和西南等品种群(亚群)为代表的,具有不同花瓣颜色、花瓣数目、花型和叶型的栽培品种近1000个(李嘉珏2002,私人通信),遍布全国各主要城市j,同时,在日本、法国、美国、英国等的栽培面积近年也在不断扩大[33。开展野生牡丹种间亲缘关系研究并弄清其与栽培牡丹之间的联系,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价值。然而,目前我们对野生牡丹种间亲缘关系的认识还有限5.6j。关于栽培牡丹的起源,虽然有学者提出“多地、多种、多次”

5、起源的观点I7j,但上述理论主要是建立在形态学及有限的细胞学证据的基础上,推测多于直接的证据.3I7j。为此,作者就近年来国内外对以上有关问题的研究进展作一系统总结,目的是提出问题,供今后研究参考。1牡丹组野生种间亲缘关系根据新的牡丹分类系统,牡丹组共有8个种,其中3种有两个亚种,分布于河南、甘肃、陕西、山西、安徽、湖北、四川、云南和西藏等9个省区l】j。继方文培l9j首先开始我国芍药属植物的分类学研究之后,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对野生牡丹的形态和分类学u,l0、新类群的描述【"j、孢粉学[6,243、细胞学[zs,z6j、生态与地理分布[27j、传粉生

6、物学[28以及生殖特性和保护生物学j等各方面开展了系统而全面的工作,但有关野生牡丹种间亲缘关系方面的研究报道很少。从形态学看卵叶牡丹(Paeoniaqiui)和矮牡丹(P.]ishanensis=P.sufruticosasubsp.spontanea)亲缘关系接近j,风丹(P.ostii)、紫斑牡丹(P.rockii)、矮牡丹之间亲缘关系也非常近。同时,以上种类同牡丹(P.sufruticosa)都可能有密切的关系。细胞学证据表明,不仅以上种类,而且整个牡丹组所有种的染色体数目均为二倍体(2n=l0),在核型上没有明显的差异【14,25]。袁涛和王莲英使用花粉形

7、态和植株的外部形态特征数据,采用UPGMA聚类方法对矮牡丹(P.j/shanens/s)、紫斑牡丹收稿日期:2003—03一lO;修回日期:2003—05—06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方向性项目(Kscx2一SW一1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SFC30130030)*通讯作者,E-mail:hongdy@ns.ibcas.ae.cn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752园艺学报30卷(P.rockii)、杨山牡丹(凤丹P.ostii),卵叶牡丹(P.qiui)、四川牡丹(P.decorrqmsita)和延安牡丹(P.yananensis)等的分类

8、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上述5个种可明显地区分;在种间关系上,卵叶牡丹与矮牡丹亲缘关系最近,它们与其它种的远近关系依次为杨山牡丹和紫斑牡丹;四川牡丹与上述4种的亲缘关系较远;延安牡丹性状介于矮牡丹与紫斑牡丹之间,更接近矮牡丹,可视为矮牡丹的种下等级j。而洪德元等认为延安牡丹是矮牡丹和紫斑牡丹的杂种¨j。于玲等用SDS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6个牡丹野生种的蛋白质谱带用排序法进行了相似性定量分析,结果是紫斑牡丹、四川牡丹、矮牡丹间存在一定亲缘关系,黄牡丹(P.1utea=滇牡丹P.delavayi)与狭叶牡丹(P.potaninii:P.delavayi)有较近亲缘关

9、系,大花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