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634439
大小:232.3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3
《简论台湾社会工作专业化历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2年第2期台湾研究集刊No.22012(总第120期)TAIWANRESEARCHJOURNALGeneralNo.120简论台湾社会工作专业化历程寇浩宁(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北京100871)摘要:台湾社会工作的专业化从20世纪60年代起步,到90年代中期基本完成,大体经历了职业人员形成、专业教育发展、专业组织建立、获取立法保护及制定伦理守则等五个阶段。它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在社会工作界和政府的不断互动下,历经坎坷,艰难推进。与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相比,台湾社会工作表现出了积极向政府靠拢、寻求纳入政府正式编制的特征。这一特
2、征体现在专业化过程的每一阶段,从而使得其专业化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关键词:台湾;社会工作;专业化中图分类号:C91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1590(2012)02-0056-071997年,台湾“社会工作师法”获得通过,标志着台湾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基本实现。然而,在这成功背后所掩盖的则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长达30多年的专业化历程。这历程被台湾学者称为[1]“像是一页政府部门设置社会工作员的纳编沧桑史”,其间“摸石过河”、“步步戒慎”、“履履艰难”。为什么学者会这样说?台湾的社会工作专业化又走过了怎样的一条
3、道路?社会学家维纶斯基(H.Wilensky)在研究西方社会18种专业性职业的发展历史后提出,一门职业的专业化(Professionalization)往往要经过五个阶段:首先是某一职业工作的形成,即领薪的专职工作人员的出现;其次是专业教育的发展,即从事该职业工作的人士设立学校与训练课程;第三是专业组织的建立,从事该职业的人士组织起来,建立协会或联合会,以组织的力量共同确立专业服务的目标与专业技能的认定,同时追求并维护本专业的利益;第四是寻求政治—法律的保护支持,要求政府立法保障其职业的专属性,并以规定专业准入资格、获取专业证照来
4、保障就业市场的独占性或垄断[2]性;第五是制定专业伦理守则,通过专业伦理规范剔除不合格的从业人员,实现专业的理想。台湾学[3]者林万亿指出,台湾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正是大体依循了这五个阶段。据此,本文将尝试运用维纶斯基的理论,参考台湾学者的文献资料,对台湾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历程做出简要的分析与总结。一、专业化起步前的台湾社会工作台湾社会工作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日本殖民政府时期的“社会事业”和国民党政府在大陆时期的社作者简介:寇浩宁,男,河北宁晋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56·会工作。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国民党政府开始全面接管台
5、湾。对于日据时期的社会事业,国民党政府首先予以全面整顿,其次代之以“三民主义”的“社会工作”,主要是民众组训和社会救济。民众组训,即对民众的组织和训练工作,目的是加强对民众的管理;社会救济,则包括贫困、失业、灾荒等人员的救济工作。1949年,国民党政府退台后,宣扬要将台湾建成“反攻复国”基地,并通过颁布“戒严令”,施以严厉的政治军事高压,建立了长期一党独裁的威权主义体制。台湾的社会工作初期也服务于“反攻复国”的政治目标,成为一种“革命工作”,被纳入党政体系的严密掌控之中。按照当时国民党的定义,“凡是[4]本着党的社会政策而推动的工
6、作,即是社会工作”。这种社会工作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从农民工作、劳工工作、教育工作到社会调查、都市发展、社会风气等无所不管。概括而言,其工作重点在于建立社会组织,加强对民众的管理训练,宣传三民主义,加强舆论控制等。社会工作的推动实施部门,在国民党党内是“中央社会工作委员会”,在政府内则是各级社会部(处)(后改为“内政部”)及相关部门。可以说,这段时期的台湾社会工作虽有社会工作之名,但无西方意义上的专业社会工作之[5]实。于是,台湾有学者将其称为“党政化社会工作”。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才有所改观。二、社会工作专业化的起
7、步20世纪60年代,在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的基础上,台湾当局开始照顾到与经济发展相配套的社会政策。1965年国民党出台了“民生主义现阶段社会政策”,宣称“依据民生主义,促进经济与社会之均衡发展”,“经济情况日趋繁荣,社会福利措施,亟待加强,爰以建立社会安全制度,增进人民生活为目标,以采取社区发展方式,促进民生建设为重点”。这一文件在有关社区发展的条文中明确规定“设置社区服务中心,由社区居民推荐热心公益人士组成理事会,并雇用曾受专业训练之社会工作员,负责推进各项工作”。显然,这里的“受专业训练之社会工作员”不同于前述的党政化社会工作,由
8、此,该文件的颁布就被看成是台湾社会工作专业化起步的标志。但是,雷声大,雨点小,这一政策在很长时间内并没有落到实处,“有了政策并未相对地配合社会立法,也没有明确的社会福利支出成长”,“政策文[6]件多于立法,立法多于行政”。1967年台“行政院”就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