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设计任务书柱下条形基础土木C

基础工程设计任务书柱下条形基础土木C

ID:36621757

大小:212.2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3

基础工程设计任务书柱下条形基础土木C_第1页
基础工程设计任务书柱下条形基础土木C_第2页
基础工程设计任务书柱下条形基础土木C_第3页
基础工程设计任务书柱下条形基础土木C_第4页
基础工程设计任务书柱下条形基础土木C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础工程设计任务书柱下条形基础土木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河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4-3-1柱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一、工程概况1、场地位置:

2、拟建场地位于天津市红桥区2、拟建建筑物性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共四层,总高(屋顶标高)15.0m。室内外高差0.5m,首层柱截面尺寸400400mm,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3、该场区地形基本平坦,平均地面高程+4.0m。场区工程地质地层岩性特征见附表1。4、柱网布置平面图及首层柱端内力(详见附图1)。5、地下水位深度2.0m,标高+2.0m,最大冻结深度为0.5m。6、场地设防烈度7度,中软场地土,场地类别III类。7、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如图2所示。二、设计任务1、基础埋深的选择;2、估算基础底面尺寸;3、地基承载力的

3、验算;4、地基变形验算――条形基础中点的沉降量计算;5、条形基础内力及配筋计算—-基础梁和底板;6、绘制基础施工图;三、设计进度天数设计内容0.5熟悉设计资料,并完成1、2内容0.5地基变形验算1基础内力及其配筋计算1绘制基础施工图整理装订计算书(A4纸、左装订、图纸折叠并装订在计算书后面),上交设计结果四、参考文献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3、《土力学》相关教材4、《基础工程》相关教材5、《结构力学》相关教材-1-地基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柱下条形

4、基础一、柱下条形基础设计步骤1.基础埋深的选择(1)基础原则:参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以下简称规范)中5.1的规定及相关教材内容(2)柱下条形基础的构造要求(参照规范8.2.2和8.3.1的规定)柱下条形基础梁高宜为柱距的1/4~1/8。(倒梁法计算要求:条形基础梁高度不小于柱距的1/6)翼板厚度不应小于200mm。当翼板厚度大小250mm时,宜采用变厚度翼板,其坡度宜小于或等于1:3。垫层厚度不宜小于70mm;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为C10。2.估算基础底面尺寸计算方法参照规范5.2规定。传至基

5、础底面的荷载效应Fk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况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由规范中公式(5.2.4)经深、宽修正确定;构造要求:柱下条形基础的端部宜向外伸出,其长度宜为第一跨距的1/4。3.地基承载力验算根据已确定的基础底面积按规范第5.2.1条验算。4.地基变形验算――计算基础中心点沉降基本计算方法参照规范5.3的规定进行;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不应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计算方法按规范法进行,参照规范中公式(5.3.5);基底附加压力可按均匀分布考虑;按角

6、点法计算平均附加应力系数;基础底面下第i层土的压缩模量Esi(MPa),应取土的自重应力至土的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之和的压力段;将变形计算值与地基变形允许值(规范表5.3.4)进行比较。5.基础内力及配筋计算计算方法参照规范第8.3.2的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钢筋宜采用HRB400级或HRB355级,其强度指标参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4.1和4.2的规定,有垫层时,钢筋保护厚度不小于40mm;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效应组合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构造要求:

7、条形基础梁顶部和底部的纵向受力钢筋除满足计算要求外,顶部钢筋按计算配筋全部贯通,底部通长钢筋不应小于底部受力钢筋总面积的1/3。-2-6.绘制基础施工图(2号图或2号加长)基础平面布置图(1:100)地基梁纵向配筋图(1:50)地基梁横向剖面图(1:20)结构设计说明:工程的绝对标高,基础埋置在地基中的位置及所在土层,施工要求等。二、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相关构造要求1.梁纵筋直径:梁高h300mm时,d10mm;梁高h300mm时,d8mm。纵筋间距:受压区:水平方向净间距大小等于30mm和1.5dmax受拉区:水平方向

8、净间距大小等于25mm和dmax两层以上钢筋水平方向的中距应比下面两层的中距增大一倍;各层钢筋之间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max按计算不需要配置箍筋的梁,应按构造配置箍筋。当h300mm时,应沿梁全长设置箍筋;当150h300mm时,可仅在构件端部各1/4跨范围内设置箍筋。当h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