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家乡知我济源

爱我家乡知我济源

ID:36607532

大小:2.99 M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5-09

爱我家乡知我济源_第1页
爱我家乡知我济源_第2页
爱我家乡知我济源_第3页
爱我家乡知我济源_第4页
爱我家乡知我济源_第5页
资源描述:

《爱我家乡知我济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校本课程:第一讲:实验中学历史组知我家乡爱我济源济源:悠久的历史,古老的县城济源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夏二世曾在此建都,史称“原”。隋开皇16年(公元596年)设县,距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济源又是传说中“愚公移山”的地方,千百年来,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愚公移山精神一直是激励济源人民加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济源位于豫西北、晋东南交汇处,北依太行,与山西省晋城市毗邻;南临黄河,与洛阳市隔河相望;西踞王屋,与山西省运城市接壤;东临华北平原,与焦作市相连,自古有“豫西北门户”之称。面积193

2、1平方公里,人口68万。1988年撤县建市,1997年升格为省辖市,2003年被列入河南省“中原城市群”。济源是一座独具魅力的山水城市。大山大河交相辉映,风光旖旎。黄河小浪底融小浪底水库、黄河三峡于一体,烟波浩渺,壮丽秀美,2006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地方”;王屋山系道教名山,是五龙口群峰巍峨,沟壑幽深,猕猴顽皮,是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猕猴自然保护区;济渎庙集唐宋元明清历代建筑之精华,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18处。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在济源流连驻

3、足,挥毫泼墨,白居易盛赞“济源山水好”,清乾隆帝称誉“名山胜迹”。济源,厚重的道教文化济源王屋山:道教名胜地,中国古代九大名山之一,被列为道教十大洞天之首,号称“天下第一洞天”,宫观庙宇星罗棋布,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自然景观雄伟壮丽。济源济渎庙:中国唯一的祭祀济水之神的庙宇;济渎庙集唐宋元明清历代建筑之精华,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济源奉仙观:又名荆梁观,中国唯一的以灌木荆木作为大梁使用的道观建筑。天下第一洞天王屋山王屋山阳台宫王屋山下千年银杏树天坛极顶:相传为黄帝设坛祭天的地方王屋山红叶美如画王屋红叶如霞似火王

4、屋秋色寄王屋山人孟大融[唐]李白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中年谒汉主,不惬还归家。朱颜谢春辉,白发见生涯。所期就金液,正步登云车。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济渎庙济渎庙内千年古柏唐诗曰:夜来明月枝头动,疑是将军宝剑光。济渎庙内明代玉皇殿济渎庙,全称济渎北海庙,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座落于济源市西北济水发源地,是古“四渎”唯一一处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河南省现存最大的一处古建筑群落,被誉为中原古代建筑的“博物馆”。   济渎庙始建于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是朝廷为祭

5、祀“四渎”神之一的济水神所建。封神祭祀,是历代天子之礼,自隋以来,历代皇帝遣使莅临,举行盛大祭典活动,一直延续到清代。济源奉仙观道教产生于何时?创始人叫什么?它主要宣传什么思想?东汉时期张陵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济源,丰富的佛教文化济源龙潭寺舍利塔:又名龙潭塔,位于济源天坛霸王庄附近,相传塔内埋藏有高僧舍利子而得名。济源大明寺:位于轵城镇原四中校园内。是一座古老的佛教寺院。龙潭寺舍利塔大明寺,古老的菩提树依然茂密九里沟山水逶迤相伴,危崖悬瀑,如诗如画,因茶仙卢仝在此著《茶谱》、吟《七碗茶歌》而名扬天下。九里

6、飞瀑九里沟的太行猕猴济源历史风光:济源九景济渎晨霞龙潭夜月天坛倒影灵山晚照西湖夜雨盘谷晴烟沁口秋风石桥春望王母仙灯请到济源来李准济源市,王屋山,愚公移山谱新篇,茫茫黄河水,巍巍太行山,济渎千泉涌,温荡沁春园,奇异灵岩洞,白云绕天坛。济之源,多林泉,名山胜迹六十三;古建荆梁观,麻姑升天坛。轵城吊聂政,盘谷访李愿,悬泉看猕猴,留庄葫芦船,啊,朋友,有空请来济源玩一玩。[注:李准原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文学馆馆长,著名作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