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2数学归纳法说课稿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2数学归纳法说课稿

ID:36598148

大小:149.1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2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2数学归纳法说课稿_第1页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2数学归纳法说课稿_第2页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2数学归纳法说课稿_第3页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2数学归纳法说课稿_第4页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2数学归纳法说课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2数学归纳法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数学归纳法(第一课时)说课稿(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2)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数学归纳法是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2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它是一种特殊的证明方法,对证明一些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是非常有用的研究工具,弥补了不完全归纳法的不足。用它解答一些高考题往往能起到柳暗花明的神奇作用,因此是高中理科生应掌握的一种证明方法。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掌握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的基本步骤教学难点:(1)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2)如何利用归纳假设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掌握数学归纳法证题的基本步骤,会用“数学归纳法

2、”证明简单的恒等式。(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论证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逻辑、抽象、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3)情感目标:通过对数学归纳法原理的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感受数学内在美,激发学习热情。三、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经历了数列的求通项、求和等知识的学习,还学习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演绎推理等知识,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感性体验法、类比、引导发现法进行教学。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展示创设教学情境学法指导:本课以问题情境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展开,引导学生通过以下模式

3、:“观察情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理论巩固应用”进行探究式学习。-7-五、教学过程:(一)知识链接归纳推理特点:由特殊到一般类比推理特点:由特殊到特殊常用(设计意图:复习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为学习数学归纳法作铺垫)(二)创设情境情境1明朝刘元卿编的《应谐录》中有一个笑话:财主的儿子学写字.这则笑话中财主的儿子由“一字是一横,二字是二横,三字是三横”,得出“四就是四横、五就是五横……,百是百横,……,万是万横,……”的结论,用的就是“不完全归纳法”,不过,这个归纳推出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情境2费马(Fermat)是17世纪法国著名的数学家,他曾认为,当n∈N*时,一定都是质数,这是他

4、对n=0,1,2,3,4作了验证后得到的.后来,18世纪瑞士科学家欧拉(Euler)却证明了=4294967297=6700417×641,从而否定了费马的推测.没想到当n=5这一结论便不成立.(设计意图:通过以上两个例子让学生了解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即使是数学家也不例外。同时这则笑话和这段数学史料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情境3解:因为a1=1,a2=1,a3=1,a4=1,由不完全归纳得an=1(设计意图:通过一个求数列通项公式的问题,让学生领悟到逐一验证法不可行,从而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有限的步骤证明无限的问题呢?带着问题去探究、去思考,提高了学生的

5、自主性。)-7-(三)探索新知1、感性体验:通过观看人倒下的视频,引导学生得出全部人倒下的两个条件:①第一个人要倒下(奠定基础)②任意相邻两人,若前一个倒下时,则后一个也倒下;(传递性)(设计意图: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通过观看一段有趣的生活实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初步了解传递性,体验学数学的乐趣。)2、类比归纳(1)类比人倒下的条件,要证以下等式成立,需满足两个什么条件?例1:全部人倒下的条件等式对所有正整数都成立的条件(1)第一个人倒下(奠定基础)(1)当n=1时,等式成立(奠定基础)(2)相邻两人,若前一个倒下时,则后一下也倒下(传递性)(2)假设当n=k(

6、k≥1)时等式成立,则当n=k+1时等式也成立。(传递性)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则人全部都倒下。由(1)(2)知,等式对所有的正整数都成立。(2)师生共同证明该恒等式(设计意图:通过类比人倒下的条件,让学生发现等式成立的条件及证明方法,体现了类比的数学思想及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四)提升理念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关键步骤如下:(1)(归纳奠基)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n0时命题成立;(2)(归纳递推)假设当n=k(kÎN*,k≥n0)时命题成立,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结论)满足这两个条件后,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从n0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都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就叫做数

7、学归纳法。(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7-(五)学以致用练习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3+5+……+(2n-1)=n2(n∈N*)在练习的过程中估计学生可能出现以下三种典型的错误:错误(1):证明过程中缺少第一个步骤。举反例。例:等式2+4+6+……+2n=n2+n+1成立吗?假设当n=k时等式成立,即2+4+6+……+2k=k2+k+1那么2+4+6+……+2k+2(k+1)=k2+k+1+2(k+1)=(k+1)2+(k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