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593322
大小:29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12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3.4力的合成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力的合成【设计思想】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堂教学实施往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倾向,学生被动地接受,很难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崭新的教学理念“以人为本”,在教法上,采取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以小组的合作为主要方式,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亲身体验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通过这种探究性的教学,培养学生共同协作、相互交流的良好品质;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现象、大胆提出问题、敢于猜想和假设的科学修养;提高学生制定计划、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和手脑并用的实践能力;使学生体会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增强学
2、生的探索意识。【教材分析】本章是高中力学的基础,等效思想、平行四边形定则既是这一章的重点,又是难点。矢量的运算法则,是矢量概念的核心内容,又是学习物理学的基础,同时平行四边形定则的验证过程,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也有很重要的作用。教材是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合力与分力的等效代替性质,比较直观,容易接受。而演示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现象(提水、拉伸弹簧等等),可以使学生对“等效代替”思想有更深入的体验。教材中对于“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得出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出实验方案,以探究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去寻找共点力与其合力的关系,最
3、终发现结论。通过分小组探究、互相交流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培养能力,领悟科学研究的魅力和精髓之所在。【学情分析】对力的概念,初中教科书中只给出力的作用效果,没有给出力的定义,更没有给出矢量的概念,平行四边形定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对于初上高中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大的飞跃,习惯于代数运算的学生,在接受矢量运算时有一定的困难,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探究任务的难度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根据问题情景式探究任务运用适当的思维方法。教学中要注意规范性,但不必操之过急,本节课的教学选用探究与验证相结合的模式。老师应从学
4、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注意把握教学的难度与深度。【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知道它是力的合成的基本规律。2、初步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共点力的合力;能从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力的合成、合力与分力的概念。3、会用作图法求解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并能判断其合力随夹角的变化情况,掌握合力的变化范围,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求合力。 (二)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实验演示归纳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态度、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5、、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探索规律、归纳总结的研究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的态度。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探索与创新的意识。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互助的精神。【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渗透“等效替代”的物理思想,促使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发现与深刻的理解。 难点:①实验的设计;②平行四边形关系的发现;③从“代数和”思维到“矢量和”思维的跨越;④对合力与分力间的“等效替代”关系的真正理解与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6、 1、创设情景,引导启发,让学生体会并接纳等效观点,从而得出合力、分力的概念。 2、实践体验,实验探索,归纳总结,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定则。【教学器材】 演示用器材:水桶1个(装适量水),钩码1个(系上细绳套两根),演示弹簧秤2个,教学用尺子 学生用器材:按小组:①木板1块;②白纸1张;③图钉5枚;④橡皮条1根;⑤细绳2根(两端做好套);⑥弹簧秤2个;⑦铅笔1支;⑧量角器1个;三角尺2个。【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师: 前面,我们已学习了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各种表现,如重力、弹力、摩擦力,也知道了如何对物体进
7、行受力分析。那么,当物体的受力情况比较复杂时,是否存在简化问题的科学方法和途径?现在就来探究这个问题。(请两位同学一起提起一个水桶) 【提出问题】他们对水桶施加了几个力?……能用一个力来等效替代它吗?……怎样替代?生:受力F1和F2。学生回答:让一位大同学去提。 (老师一个人提起水桶)师:等效思维方法,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例如刚才的问题,就是让一个力的单独作用来等效替代几个力的共同作用。 追问:刚才这一个力真的“等效替代”了原来两个力的作用了吗?有什么依据?生:分析回答:力F1和F2共同产生的效果与力F产生
8、的效果相同,即均提起了水桶。师: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见到这样的现象:悬挂电灯可以用一根线悬挂,也可以用两根线共同悬挂;一口箱子可以一个人扛起,也可以两个人抬起。还有许多例子能够说明:一个力作用的效果常可以和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在物理学上便把这一个力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将那几个力称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