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作物生产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作物生产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作者:于永梅曹延明张亚龙马成云 摘要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已经成为我国高职教育课程发展的重要方向,研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规律,以能力培养为重点,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能更好的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针对《作物生产与管理》教学自身的特点,对课程的设计思路、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和考核评价方法的改革作了初步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作物生产与管理;课程设计;教学模式;考核评价 7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做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革,是目前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工作的迫切要求。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广泛开展项目教
2、学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等教改工作,标志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正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方向深入发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就是要在课程建设中,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明确专业定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作物生产技术课程是农业高职院校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对于构建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所必需的农作物生产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基本具备专业综合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
3、。以生产过程为导向进行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非常必要。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作物生产与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中获得了一些经验,取得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1课程定位 《作物生产与管理》是高职院校农学类专业主要的一项专业基本课程,是由《土壤耕作》和《作物栽培》2门课程整合而成的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课程内容是基于农业生产和工作过程开发的,通过对4个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和道德品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观察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与人沟通协作的能力及适应艰苦环境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作物
4、生产计划的制定、土壤耕作、测土配方施肥、种子处理、播种及田间管理、病虫草害的防治、作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测产与收获等生产技术环节。应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培养出适应作物生产、种子繁育、分析检验、产品营销、新技术研究与推广等应职岗位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2设计思路 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出发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真实情境为依托,构建形成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做到课程内容、教学工作、生产实践内容的同步进行;突出课程内容就是岗位工作的内容、学习的内容是工作、在工作中完成学习任务的课程特色。 2.1经社会调研进行职业
5、岗位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7 高职院校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目标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故社会需求调查与分析成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必须以市场需求为依据,充分开展调查研究工作。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调研农业科研单位、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与经营单位、农业技术推广单位,确定了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的岗位群。根据这些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确定学生所应具备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从而确定该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 2.2整合转化,确定学习内容 按照“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典型工作为载体,以真实工作环境为依托,以完整的工作过
6、程为行动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作物生产与管理》课程要以培养农作物生产与管理和相关职业岗位能力为基本目标,紧紧围绕典型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使学生掌握独立制定计划、独立实施计划和独立评估计划的工作能力。 2.3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7 根据行业专家对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考虑其实用性、典型性、趣味性、可操作性以及可拓展性等因素,紧密结合专业能力和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要求,确定本课程各相关学习情境的具体内容。在课程内
7、容的构建过程中,注重情境性、科学性和人本性这3个结构性原则的平衡与互补,考虑知识点的合理分配以及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的循序渐进,以工作内容为载体设计播种前的准备、播种育苗技术、田间管理技术、收获技术4个学习情境。每一个学习情境再按作物种类划分为几个典型的工作任务,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查阅资料、独立制定计划、独立实施计划和独立评估计划的工作能力。 3教学模式 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要与学生今后的工作需求紧密结合,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工学结合要做到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结合,工作任务与学习任
8、务结合,工作方法与学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