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中药药理学-止咳化痰平喘药

(医药卫生)中药药理学-止咳化痰平喘药

ID:36579629

大小:250.00 KB

页数:105页

时间:2019-05-09

(医药卫生)中药药理学-止咳化痰平喘药_第1页
(医药卫生)中药药理学-止咳化痰平喘药_第2页
(医药卫生)中药药理学-止咳化痰平喘药_第3页
(医药卫生)中药药理学-止咳化痰平喘药_第4页
(医药卫生)中药药理学-止咳化痰平喘药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药卫生)中药药理学-止咳化痰平喘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八、化痰止咳平喘药7/14/2021中药药理学各论(一)化痰止咳平喘药的概念凡以排除痰涎,化除脏腑经络间痰结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化痰药。以减轻或制止咳嗽、喘息症状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止咳平喘药。7/14/2021中药药理学各论(二)“痰饮”、“痰”与“饮”痰和饮都是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痰不仅是指咳吐出来有形可见的痰液,还包括瘰疬、痰核和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的痰液,临床上可通过其所表现的证候来确定,这种痰称为"无形之痰".饮,即水液停留于人体局部者,因其所停留的部位及症状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痰饮:痰

2、与饮的合称,脏腑病变过程中渗出并积存于体内的病理产物,可阻碍气血运行而成为继发的致病因素。7/14/2021中药药理学各论(二)“痰饮”、“痰”与“饮”中医认为,多种原因致肺失宣降,水津不布,凝聚成痰;脾失健运,水湿内生,凝结成痰;肾阳不足,气化无力,水液不化,内停生痰。痰阻气道,肺失肃降,则症见咯痰、咳喘、卧不平。痰饮为有形之阴邪,故痰饮形成以后,具有湿浊粘滞特性,既可阻滞气机,影响经脉气血运行,又可表现病证缠绵难愈。由于痰饮可停留于人体各部,特别是痰可随气流行,无处不到,因此,临床病证繁杂,随着痰饮停留的部位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病证特点。7/

3、14/2021中药药理学各论(三)对“痰”的认识1、狭义之“痰”,专指呼吸道咳嗽咯吐之痰,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等肺部疾患。2、广义之“痰”,则泛指停积于脏腑经络之间的病理性产物,这类广义之痰表现非常复杂。7/14/2021中药药理学各论(三)对“痰”的认识广义之痰,泛指停积于脏腑经络之间各种各样的痰证,如痰滞在肺,可见咳、喘、咯痰,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等;痰浊在皮肤经络,可生瘰疬瘿瘤、流注等及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见于皮下肿块、慢性淋巴结炎、单纯性甲状腺肿等;痰蒙胸阳,则胸痛、胸闷

4、、心悸,见于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痰迷心窍,则心神不宁,昏迷、谵妄、精神错乱,见于脑卒中、痴呆、癫痫、精神分裂症等;痰浊上泛于头,可见眩晕、昏冒;痰停于胃,可见恶心呕吐、胃脘痞满;痰气凝结咽喉,出现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等证。7/14/2021中药药理学各论(四)药理作用1、治疗呼吸道的“痰”—对呼吸系统的影响:(1)祛痰作用;(2)平喘作用;(3)止咳作用。2、祛广义之“痰”:(1)抗肿瘤、消瘿瘤;(2)豁痰开窍与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3)化痰宣痹与心血管活性;(4)降血脂作用。7/14/2021中药药理学各论常用化痰止咳

5、平喘药方化痰药:半夏、天南星、桔梗、贝母等;止咳平喘药:苦杏仁、紫菀、枇杷叶、前胡、洋金花等.化痰止咳平喘方:三子养亲汤7/14/2021中药药理学各论半夏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ternata(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一、性味功效:味辛、苦,性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7/14/2021中药药理学各论半夏二、主要化学成分: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ternata(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半夏块茎含挥发油,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胆碱(c

6、oniine)、葡萄糖苷、多种氨基酸、皂苷、辛辣性醇类、左旋麻黄碱等生物碱及少量脂肪,淀粉等。还从半夏中分离出一种结晶性蛋白质-半夏蛋白I等。7/14/2021中药药理学各论半夏的药理作用1.燥湿化痰本品辛温而燥,为燥湿化痰之要药,善治各种湿痰病证。《医学启源》云:“治寒痰饮冷伤肺而咳。”《主治秘要》云:“燥胃湿,化痰。”本品的这一功效,主要与其对呼吸和消化系统的作用有关。7/14/2021中药药理学各论半夏的药理作用(1)镇咳、祛痰:半夏最主要的药效之一是镇咳、祛痰作用,动物实验证明生半夏、姜半夏、明矾半夏的煎剂灌服,对电刺激猫喉上神经或胸腔

7、注人碘液引起的咳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半夏生品、新老法制品粉末混悬液灌胃,对小鼠氨熏所致的咳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半夏水提物的镇咳作用明显强于醇提物,野生半夏明显优于栽培半夏。祛痰作用方面,研究发现大鼠腹腔注射清半夏水煎剂可明显抑制硝酸毛果芸香碱对唾液的分泌作用。7/14/2021中药药理学各论半夏的药理作用(2)对胃肠道的影响:半夏能显著抑制胃液分泌,抑制胃液酸度,其水提醇沉液能降低游离酸和总酸酸度,并能抑制胃蛋白酶活性,对急性胃粘膜损伤有保护和促进恢复作用。同时,半夏能抑制乙酰胆碱、组织胺、氯化钡所引起的肠道收缩,生半夏能明显促进小鼠胃

8、肠道的运动,而姜矾半夏、姜煮半夏灌胃却可减缓胃肠运动。7/14/2021中药药理学各论半夏的药理作用(3)抗实验性胃溃疡:半夏水煎醇沉液对大鼠幽门结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