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粒土动弹性模量与阻尼比试验研究

粗粒土动弹性模量与阻尼比试验研究

ID:36577870

大小:11.27 MB

页数:98页

时间:2019-05-12

上传者:U-145848
粗粒土动弹性模量与阻尼比试验研究_第1页
粗粒土动弹性模量与阻尼比试验研究_第2页
粗粒土动弹性模量与阻尼比试验研究_第3页
粗粒土动弹性模量与阻尼比试验研究_第4页
粗粒土动弹性模量与阻尼比试验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粗粒土动弹性模量与阻尼比试验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中图分类号UDCTU411624硕士学位论文学校代码密级10533粗粒土动弹-I生模量与阻尼比试验研究ExperimentalStudyonDynamicElasticityModulusandDampingRatioofCoarse-GrainedSoils作者姓名: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学院(系、所):指导教师:论文答辩日期2Q!三1512鱼王佳土木工程岩土工程土木工程学院张家生教授答辩委员会主席二世中南大学2013年5月 原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中南大学或其他单位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共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作的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作者签名:壬5兰,日期:盏马年』月三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了解中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根据国家或湖南省有关部门规定送交学位论文,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复印、缩印或其它手段保存学位论文。同时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粗粒土动弹性模量与阻尼比试验研究摘要:粗粒土具有结构稳定、强度高、承载力高、变形小、动荷载作用下不易发生液化等优良的工程特性,作为良好的工程填料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中。对粗粒土的静力特性研究己取得相对成熟的成果,但对地震、交通、爆破等动荷载作用下动力行为特性的研究还不够成熟,特别是在本构模型建立及动力计算时,其动力参数的选取及匹配缺乏必要的基础资料佐证。为防止各类以粗粒土填料为主体的土工构筑物在动荷载作用下出现变形失稳,揭示粗粒土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征,有必要开展粗粒土填料动力特性的试验研究及动力分析。针对粗粒土填料的动力变形特性,本文采用TAJ一2000大型动静三轴试验仪,对典型粗粒土填料开展室内试验研究,分析了动应变、围压、频率和振动周次等因素对粗粒土动弹性模量与阻尼比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粗粒土动应力.动应变关系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和应变软化特征,对应的1/E.一s。曲线基本呈线性关系,即粗粒土的动本构关系可用Hardin双曲线模型进行描述,并给出了相应的模型参数;随围压的增大,相同动应力产生的动应变减小;随频率的增大,相同的动应力产生的动应变也越小,动应变越不能充分展开;随着动应变的增大,动弹性模量非线性减小,阻尼比则非线性增大,当动应变达到0.1%后,动弹性模量基本稳定,且不同围压和振动频率下的Ea—s。曲线基本重合;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随着围压、频率的增大而增大;不同动应力水平下,动弹性模量随振动周次的增加出现不同程度的衰减,振动频率越低,衰减现象越明显。由试验结果求出了该种粗粒土的最大动弹性模量和最大阻尼比,分析了围压、振动频率对最大动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给出了最大动弹性模量关于围压、频率的经验公式,并建立了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随动应变衰减的经验公式。试验研究结果可为土工建、构筑物抗震设计、动力分析提供一定的依据,也可丰富粗粒土动力参数的研究,并为理论分析提供验证资料。关键词:粗粒土;动弹性模量;阻尼比;动本构关系;动三轴;滞回圈分类号:Tu411 ExperimentalStudyonDynamicElasticityModulusand、DampingRatioofCoarse—GrainedSoilsABSTRACT:Coarse—grainedsoilhavesomegoodengineeringproperties,suchasstablestructure,highstrength,highbearingcapacity,smalldeformationanddifficulttoliquefyunderdynamicloads.Theyhavebeenappliedwidelyasfillingsingeotechnicalstructures.Studyonstaticcharacteristicsofcoarse—grmnedsoilarerelativelysufficientcomparedwiththeirdynamiccharacteristicsunderearthquake,trafficloadandblasting.Basicdataandparametersareverylimitedintheestablishmentofconstitutivemodelanddynamiccalculation.Inordertodecreasethedeformationandpreventtheinstabilityofgeotechnicalstructuresusingcoarse.grainedsoilasmainmaterial.andrevealthedynamiccharacteristicsofcoarse.grainsoil.itiSnecessarytocarryoutexperimentalinvestigationsanddynamicanalysisoncoarse·grainedsoil.TheTAJ一2000large。scaledynamic/statictriaxialtestplatformwasusedtostudythedynamiccharacteristicsoftypicalcoarse-grainedsoilfillings.Theirdynamicelasticmodulusanddampingratiowerestudied,andtheinfluencingfactorslikeconfiningpressure,vibrationfrequencyandvibrationcyclewereanalyzed.Experimentalresultsindicatethat.thereiSanobviousnonlinearrelationbetweendynamicstressanddynamicstrain.Withthemagnificationofdynamicstrain,dynamicmodulusshowsobviousstrainsofteningfeature,and1慨reduceslinearly.Theconstructiverelationofcoarse—grainedsoilcanbedescribedwiIththehyperbolicmodelpresentedbyHardin,andthenrelevantparameterswereobtained.Withtheincrementofconfiningpressure,dynamicstraininducedbythesamedynamicdecreases.Withtheincrementofvibrationfrequency,dynamicstraininducedbythesamedynamicalsodecreases,thedeformationbecomeslimited.Withtheincrementofdynamicstrain,dynamicmodulusreducesnonlinearlywhiledampingratioincreasesnonlinearly.Whendynamicstrainexceeds0.1%.thedynamicmodulusstaybasicallyunchanged,andtheEd一£dcurvesofdifferentconfiningpressureandvibrationfrequencyarealmostthesame.Dynamicelasticmodulusanddampingratioincreasewiththeenlargementofconfiningpressureandvibrationfrequency.Underdifferentdynamicstresslevel,III withtheincrementofvibrationcycle,thedynamicelasticmodulusattenuatesatdifferentdegrees.Thesmallerthevibrationfrequencyis,themoresignificanttheattenuationis.Basedontestresults,themaximumdynamicelasticmodulusandthelargestdampingratiowerecalculated,andthentheinfluenceofconfiningpressureandvibration疳equencywasanalyzed.Anempiricalformulaofthemaximumdynamicelasticmodulusconfiningpressureandvibrationfrequencywasputforward.ThentheempiricalaRenuationformulasofdynamicelasticmodulusanddampingratiodynamicstrainwerealsopresented.Theresearchresultscanprovidebasisfortheseismicdesignanddynamicanalysisofgeotechnicalbuildingsandstructures,enrichthestudyondynamicparametersofcoarse—grainedsoil,andprovideexperimentaldatafortheoreticalanalysis.KEYWORDS:coarse-grainedsoil;dynamicelasticmodulus;dampingratio;dynamicconstructiverelation;dynamictriaxialtest;hysteresisloopClassification:TU411IV 目录原创性声明⋯⋯⋯⋯⋯⋯⋯⋯⋯⋯⋯⋯⋯⋯⋯⋯⋯⋯⋯⋯⋯⋯⋯⋯⋯⋯⋯⋯⋯..I摘要⋯⋯⋯⋯⋯⋯⋯⋯⋯⋯⋯⋯⋯⋯⋯⋯⋯⋯⋯⋯⋯⋯⋯⋯⋯⋯⋯⋯⋯⋯⋯⋯IIABSTRACT⋯⋯⋯⋯⋯⋯⋯⋯⋯⋯⋯⋯⋯⋯⋯⋯⋯⋯⋯⋯⋯⋯⋯⋯⋯⋯⋯⋯⋯⋯⋯⋯⋯⋯⋯⋯⋯..III目录⋯⋯⋯⋯⋯⋯⋯⋯⋯⋯⋯⋯⋯⋯⋯⋯⋯⋯⋯⋯⋯⋯⋯⋯⋯⋯⋯⋯⋯⋯⋯⋯Vl绪论⋯⋯⋯⋯⋯⋯⋯⋯⋯⋯⋯⋯⋯⋯⋯⋯⋯⋯⋯⋯⋯⋯⋯⋯⋯⋯⋯⋯⋯⋯⋯⋯⋯⋯⋯⋯⋯⋯⋯⋯⋯.11.1选题背景和意义⋯⋯⋯⋯⋯⋯⋯⋯⋯⋯⋯⋯⋯⋯⋯⋯⋯⋯⋯⋯⋯⋯⋯.11.2土的动模量和阻尼比国内外研究现状⋯⋯⋯⋯⋯⋯⋯⋯⋯⋯⋯⋯⋯⋯31.2.1粘土的研究成果⋯⋯⋯⋯⋯⋯⋯⋯⋯⋯⋯⋯⋯⋯⋯⋯⋯⋯⋯⋯一31.2.2砂土的研究成果⋯⋯⋯⋯⋯⋯⋯⋯⋯⋯⋯⋯⋯⋯⋯⋯⋯⋯⋯⋯一41.2.3粗粒土的研究成果⋯⋯⋯⋯⋯⋯⋯⋯⋯⋯⋯⋯⋯⋯⋯⋯⋯⋯⋯..71.2.4其他类土的研究成果⋯⋯⋯⋯⋯⋯⋯⋯⋯⋯⋯⋯⋯⋯⋯⋯⋯⋯101.2.5小结⋯⋯⋯⋯⋯⋯⋯⋯⋯⋯⋯⋯⋯⋯⋯⋯⋯⋯⋯⋯⋯⋯⋯⋯⋯121.3土的动力特性参数试验方法⋯⋯⋯⋯⋯⋯⋯⋯⋯⋯⋯⋯⋯⋯⋯⋯⋯⋯121.3.1现场试验研究⋯⋯⋯⋯⋯⋯⋯⋯⋯⋯⋯⋯⋯⋯⋯⋯⋯⋯⋯⋯⋯121.3.2室内试验研究⋯⋯⋯⋯⋯⋯⋯⋯⋯⋯⋯⋯⋯⋯⋯⋯⋯⋯⋯⋯⋯141.3.3小结⋯⋯⋯⋯⋯⋯⋯⋯⋯⋯⋯⋯⋯⋯⋯⋯⋯⋯⋯⋯⋯⋯⋯⋯⋯171.4本文研究的内容⋯⋯⋯⋯⋯⋯⋯⋯⋯⋯⋯⋯⋯⋯⋯⋯⋯⋯⋯⋯⋯⋯⋯l72试验设备及试验方案⋯⋯⋯⋯⋯⋯⋯⋯⋯⋯⋯⋯⋯⋯⋯⋯⋯⋯⋯⋯⋯⋯⋯..192.1试验设备⋯⋯⋯⋯⋯⋯⋯⋯⋯⋯⋯⋯⋯⋯⋯⋯⋯⋯⋯⋯⋯⋯⋯⋯⋯⋯192.1.1大型动静三轴仪的组成⋯⋯⋯⋯⋯⋯⋯⋯⋯⋯⋯⋯⋯⋯⋯⋯⋯192.1.2大型动静三轴仪的主要特征⋯⋯⋯⋯⋯⋯⋯⋯⋯⋯⋯⋯⋯⋯⋯.212.1.3仪器注意事项⋯⋯⋯⋯⋯⋯⋯⋯⋯⋯⋯⋯⋯⋯⋯⋯⋯⋯⋯⋯⋯222.2试验土样⋯⋯⋯⋯⋯⋯⋯⋯⋯⋯⋯⋯⋯⋯⋯⋯⋯⋯⋯⋯⋯⋯⋯⋯⋯⋯232.2.1土样来源⋯⋯⋯⋯⋯⋯⋯⋯⋯⋯⋯⋯⋯⋯⋯⋯⋯⋯⋯⋯⋯⋯⋯232.2.2筛分试验⋯⋯⋯⋯⋯⋯⋯⋯⋯⋯⋯⋯⋯⋯⋯⋯⋯⋯⋯⋯⋯⋯⋯232.2.3击实试验⋯⋯⋯⋯⋯⋯⋯⋯⋯⋯⋯⋯⋯⋯⋯⋯⋯⋯⋯⋯⋯⋯⋯262.2.4强度特性试验⋯⋯⋯⋯⋯⋯⋯⋯⋯⋯⋯⋯⋯⋯⋯⋯⋯⋯⋯⋯⋯302.3试验方案⋯⋯⋯⋯⋯⋯⋯⋯⋯⋯⋯⋯⋯⋯⋯⋯⋯⋯⋯⋯⋯⋯⋯⋯⋯..322.3.1试验控制条件⋯⋯⋯⋯⋯⋯⋯⋯⋯⋯⋯⋯⋯⋯⋯⋯⋯⋯⋯⋯⋯322-3.2试验参数选取⋯⋯⋯⋯⋯⋯⋯⋯⋯⋯⋯⋯⋯⋯⋯⋯⋯⋯⋯⋯⋯332.3.3试验步骤⋯⋯⋯⋯⋯⋯⋯⋯⋯⋯⋯⋯⋯⋯⋯⋯⋯⋯⋯⋯⋯⋯⋯343粗粒土动应力动应变基本特征⋯⋯⋯⋯⋯⋯⋯⋯⋯⋯⋯⋯⋯⋯⋯⋯⋯⋯⋯..383.1土动应力一动应变关系的基本概念⋯⋯⋯⋯⋯⋯⋯⋯⋯⋯⋯⋯⋯⋯⋯.383.1.1动模量⋯⋯⋯⋯⋯⋯⋯⋯⋯⋯⋯⋯⋯⋯⋯⋯⋯⋯⋯⋯⋯⋯⋯⋯393.1.2阻尼比⋯⋯⋯⋯⋯⋯⋯⋯⋯⋯⋯⋯⋯⋯⋯⋯⋯⋯⋯⋯⋯⋯⋯⋯413.2土的动应力.动应变力学模型⋯⋯⋯⋯⋯⋯⋯⋯⋯⋯⋯⋯⋯⋯⋯⋯⋯.443.3粗粒土动应力、动应变时程曲线分析⋯⋯⋯⋯⋯⋯⋯⋯⋯⋯⋯⋯⋯⋯493.4粗粒土动应力.动应变滞回圈分析⋯⋯⋯⋯⋯⋯⋯⋯⋯⋯⋯⋯⋯⋯⋯.543.4.1动应力.动应变滞回圈的描述⋯⋯⋯⋯⋯⋯⋯⋯⋯⋯⋯⋯⋯⋯..543.4.2滞回圈与围压的关系⋯⋯⋯⋯⋯⋯⋯⋯⋯⋯⋯⋯⋯⋯⋯⋯⋯⋯563.413滞回圈与振次的关系⋯⋯⋯⋯⋯⋯⋯⋯⋯⋯⋯⋯⋯⋯⋯⋯⋯⋯573.5本章小结⋯⋯⋯⋯⋯⋯⋯⋯⋯⋯⋯⋯⋯⋯⋯⋯⋯⋯⋯⋯⋯⋯⋯⋯⋯⋯60V 4粗粒土动弹性模量与阻尼比试验研究⋯⋯⋯⋯⋯⋯⋯⋯⋯⋯⋯⋯⋯⋯⋯⋯一614.1动本构关系⋯⋯⋯⋯⋯⋯⋯⋯⋯⋯⋯⋯⋯⋯⋯⋯⋯⋯⋯⋯⋯⋯⋯⋯⋯614.1.1试验曲线分析⋯⋯⋯⋯⋯⋯⋯⋯⋯⋯⋯⋯⋯⋯⋯⋯⋯⋯⋯⋯⋯614.1.2动本构关系曲线影响因素分析⋯⋯⋯⋯⋯⋯⋯⋯⋯⋯⋯⋯⋯⋯644.2动弹性模量⋯⋯⋯⋯⋯⋯⋯⋯⋯⋯⋯⋯⋯⋯⋯⋯⋯⋯⋯⋯⋯⋯⋯⋯⋯664.2.1动弹性模量与动应变的关系曲线⋯⋯⋯⋯⋯⋯⋯⋯⋯⋯⋯⋯⋯664.2.2动弹性模量与振次的关系⋯⋯⋯⋯⋯⋯⋯⋯⋯⋯⋯⋯⋯⋯⋯⋯694.2.3最大动弹性模量⋯⋯⋯⋯⋯⋯⋯⋯⋯⋯⋯⋯⋯⋯⋯⋯⋯⋯⋯⋯714.2.4动弹性模量的归一化曲线⋯⋯⋯⋯⋯⋯⋯⋯⋯⋯⋯⋯⋯⋯⋯⋯724.2.5动弹性模量衰减模型的建立与参数的拟合⋯⋯⋯⋯⋯⋯⋯⋯⋯754.3阻尼比⋯⋯⋯⋯⋯⋯⋯⋯⋯⋯⋯⋯⋯⋯⋯⋯⋯⋯⋯⋯⋯⋯⋯⋯⋯⋯⋯764.3.1阻尼比与动应变关系⋯⋯⋯⋯⋯⋯⋯⋯⋯⋯⋯⋯⋯⋯⋯⋯⋯⋯.764.3.2最大阻尼比⋯⋯⋯⋯⋯⋯⋯⋯⋯⋯⋯⋯⋯⋯⋯⋯⋯⋯⋯⋯⋯⋯.804.4本章小结⋯⋯⋯⋯⋯⋯⋯⋯⋯⋯⋯⋯⋯⋯⋯⋯⋯⋯⋯⋯⋯⋯⋯⋯⋯⋯8l5结论与展望⋯⋯⋯⋯⋯⋯⋯⋯⋯⋯⋯⋯⋯⋯⋯⋯⋯⋯⋯⋯⋯⋯⋯⋯⋯⋯⋯..825.1结论⋯⋯⋯⋯⋯⋯⋯⋯⋯⋯⋯⋯⋯⋯⋯⋯⋯⋯⋯⋯⋯⋯⋯⋯⋯⋯⋯⋯⋯⋯⋯⋯⋯⋯⋯⋯⋯825.2展望⋯⋯⋯⋯⋯⋯⋯⋯⋯⋯⋯⋯⋯⋯⋯⋯⋯⋯⋯⋯⋯⋯⋯⋯⋯⋯⋯⋯⋯⋯⋯⋯⋯⋯⋯⋯⋯83参考文献⋯⋯⋯⋯⋯⋯⋯⋯⋯⋯⋯⋯⋯⋯⋯⋯⋯⋯⋯⋯⋯⋯⋯⋯⋯⋯⋯⋯⋯..84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90致谢⋯⋯⋯⋯⋯⋯⋯⋯⋯⋯⋯⋯⋯⋯⋯⋯⋯⋯⋯⋯⋯⋯⋯⋯⋯⋯⋯⋯⋯⋯⋯⋯⋯⋯⋯⋯⋯⋯⋯⋯⋯⋯9lVI 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1.1选题背景和意义《土的工程分类标准》(GBT50145.2007)将粗粒土定义为:粗粒组(O.075mm≤d、<60mm)含量大于50%的土。粗颗粒具有抗剪强度高、承载力高、渗透性好、易密实,沉陷变形小、地震荷载作用下不易产生液化等优良的工程特性。在我国,由于粗粒土分布广泛,开采成本较低,已广泛应用于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土石坝、高速铁路路基、公路路基、高层建筑物地基、人工填海筑岛等工程。其中,近年来土石坝和高速铁路路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截至2007年底,我国已建85412座水库,其中土石坝约占90%以上【lJ。数据表明,我国所建水利水电工程中以土石坝为主。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西部的大力开发和实施“西电东送”大力发展水电的要求,许多大中型水库正处于筹建、设计或建设阶段,土石坝的数量和高度都在不断增加。然而土石坝大都处于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地震设计烈度达到8~9度的西部地区,地震频繁且强度大,加上交通不发达、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一旦在强震作用下坝体发生溃坝事故,造成的后果是不可估量的。上个世纪中,世界各地先后均有一些土石坝在大规模地震作用下发生了不同规模和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不少造成了溃坝事故,付出了惨重的代价12】【3】。例如1925年,在美国发生的圣塔巴巴拉6.3级的地震中,高7.6m的Sheffield坝溃决失事;1986年5月5日,在土耳其M=5.8级Malatya地震中,距震中10km左右的Surgu堆石坝坝顶上游面发生沉降,下沉量15cm左右。同时,坝顶发生纵向裂缝,裂缝平均宽10cm,最大约20cm。根据土石坝震后的破坏情况,总结出土石坝破坏症状大多为坝基滑动,坝体变形、裂缝,渗漏等现象,影响土石坝正常的使用,成为坝体安全的隐患,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土石坝抗震稳定性问题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自2008年8月1日,我国第一条具有世界最先进、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一京津城际高速铁路通车以来,我国高速铁路处在高度发展的鼎盛时期,到2012年底,我国高速铁路总里程居世界第一位,增长至近万公里。预计到2020年,建设高速铁路1.6万公里以上,全国铁路总营业里程将突破12万公里。在高速运行的列车荷载作用下,高速铁路路基的动力响应更加显著。大量的事实证明:长期往返的高速列车荷载对路基的变形与沉降会造成严重影响。例如时速为220km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在设计时仅仅加强了轨道,而未考虑高速列车荷载对路基变形的影响,从1965年开始路基病害接连不断,出现变形、下沉等破坏症状,严重地影响了正常运行,而不得不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大面积的整修;某地铁地基监测资料显示【4J:从地铁建设到运营前,大部分沉降点几乎未发生沉 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降,当地铁运营以后,在列车荷载作用下,随着运营时间的增长,沉降点沉降速度明显加快,沉降量不断加大。众多研究表明”儿u】:过去用于普通交通荷载的静态(或准静态)设计方法已不能用于高速运行的交通荷载作用下路基的设计,需要考虑动力响应引起的更高强度和变形的要求。由此可见,开展研究路基在高速交通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的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各种土工建筑物的不断发展,粗粒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出现复杂应力状态下的静、动力变形问题已成为学术界和工程界非常关注的课题。随着土工测试技术的不断提高,在粗粒土静力特性方面,国内外已有众多研究者进行了试验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较为丰富、成熟的研究成果。而纵观当前粗粒土动力特性的研究,由于粒径较大,相比粒径较小的粘性土和砂土,在技术方面以及试验设备方面都十分的薄弱。目前,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对其开展的试验研究相对较少,而如今粗粒土在我国应用日益广泛,开展粗粒土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特性研究迫在眉睫。在地震等动荷载作用下,动模量和阻尼比是研究土动本构模型中表征土动力特性的关键参数,也是研究所有土动力学问题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参数。土动模量与阻尼比的试验研究十分复杂,动模量和阻尼比的影响因素达13~15【12】【13】个之多,主要包括动应变幅、平均有效应力、孔隙比、振动频率、振动周次、固结围压、压实度、土粒特性以及固结比等众多影响因素。由于试验仪器、试验人员、土质条件的不同,同一因素对动模量和阻尼比的影响也千差万别。比如,振动频率对土动力特性参数的影响十分复杂。何昌剩14】、Procte等【151、Ansal等【161、Boulanger等‘171、JianZhou等㈣的研究表明,振动频率对粘性土在不排水条件下的动力性能有显著影响。徐学燕等【191认为振动频率对冻结粉质黏土动模量影响较大,对阻尼比影响较小。Hardin等【20】认为在应变幅小于10一的情况下,动剪切模量几乎不受振动频率的影响。Yasuhara等【21l认为荷载振动频率对粘性土动强度和变形模量无明显影响。Brown等‘221、Hvde等【231的研究表明荷载振动频率对粘性土的动力特性不产生影响。张建民等【24】研究表明:饱和砂土在不同振动频率下的等效线性模量随动应变的变化曲线差别不大。陈存礼等[251研究认为,振动频率对强夯黄土的动模量和阻尼比影响较明显,但频率越大对其影响减小,频率越低影响越大。王建荣等【26】研究认为,振动频率对原状黄土的动弹模影响较小,而对阻尼比影响显著。可见,不同状态下的动模量和阻尼比随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差异很大。以上论述表明,土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变形参数不能简单的采用经验参数,尤其对于一些重大工程,必须模拟现场土质情况和外界条件通过试验方法确定。因此,有必要针对粗粒土动模量与阻尼比特性开展试验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1.2土的动模量和阻尼比国内外研究现状土的动模量和阻尼比是土动力特性两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动模量是材料在动荷载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弹性力学性能参数,其数值越大,说明材料的弹性承载性能越好;而阻尼比是评价工程场地抗震性能的重要参数,阻尼比是用来表示振幅衰减的快慢,阻尼比越大,说明振幅衰减得越快,土体能量损耗越大。它们是土层反应分析和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估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参数。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土的动模量和阻尼比进行了较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土动力学和地震工程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1.2.1粘土的研究成果Hardin&BlackE27J给出了粘土最大剪切模量的经验表达式:q。。=12306--o0’5(ocR)‘(2.973一P)2/(1+已)(1-1)式中,OCR为超固结比,e为孔隙比,京为有效平均主应力。但此式不适合非均等的应力状态【28】。Seed&Idrissl29】提出了由固结不排水剪切强度品换算得到且能实用于粘性土的最大动剪切模量公式:q。。=2200S。(1—2)Martin和Seed在文献130]中将这个比值改为2050。而不断的研究表明,Gd。。和&的比值与粘土的类型关系很大,应根据地区的土体性质确定。谢君斐等【31】对京、滓、沪地区的原状饱和黏性土的动力特性进行大量的试验研究,对试验数据做了全面的整理,获得了动弹性模量归一化公式:岛/Ed。。=1/(1+sd/e打)(1-3)式中,P为孔隙比,瓦有效平均主应力,£打=∥6,常数口、b一般由实验获得,与e、瓦相关。同时试验还得出当动应变£。<10‘2的范围内,动弹性模量取值不受动荷载振动次数的影响。石兆吉等‘321利用共振柱研究了土动剪切模量的影响因素。总结出围压、密度和含水量等因素对土动剪切模量的影响规律,随着围压、密度不断增大,动剪切模量随之增大;而随着含水量的增大,动剪切模量降低,得出最大动剪切模量与围压在双对数坐标上存在着线性关系。通过对比由共振柱法和动三轴法测得的动剪切模量,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别。作者分析得出,两种试验仪器原理和方法的不同是造成差异最可能的原因,同时两者不同的振动次数和振动方式也会产生影响。郭家禄等【33】采用共振柱对4种不同含水率的粘性土样进行试验,研究饱和度对非饱和粘性土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剪应变幅值小于10‘4时,非饱 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和粘性土动剪切模量随剪应变幅增大逐渐减小,而阻尼比逐渐增大:当剪应变幅值增大到10。4后,动剪切模量下降速率明显加快,而阻尼比增长速率也明显加快。在周围应力和应变幅值相同的条件下,随饱和度的增大,非饱和粘性土的动剪切模量减小,而阻尼比随之增大。陈国兴等[34][371通过对南京及其邻近地区河漫滩相成因的粘土、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与粉砂互层土、粉土、粉细砂等六类新近沉积土开展自振柱动力试验,较系统的分析和总结了动应力一应变关系曲线,提出了以不同物性指标为自变量估算最大剪切模量G抽。,的经验公式,和通过塑性指数L描述q/q。。~),及九~r关系的经验曲线,并由大量的试验数据建立了以‘为参数q一、q/q。。~),、A~y曲线的经验公式,对工程应用颇有实用价值。尚守平等【3副对原状粉质粘土样和扰动粉质粘土样分别开展了循环单剪试验和动三轴试验,重点研究lOOkPa、200kPa、300kPa三种固结压力下原状土样和扰动土样两种土样动力特性的差别,对两种不同试验方法得到的最大动剪模量q一和q/q。。~y曲线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固结压力下,原状土最大动剪切模量q。。均稍低于相应的扰动土的值,但两者很接近。当剪应变水平相同时,固结压力lOOkPa、200kPa条件下,原状土的动剪切模量比大于相应的扰动土的值:在300kPa固结压力下,前者得到的动剪切模量比却小于相应的后者的实验值。同一应变水平下,随着固结压力的增大,循环单剪试验得到的原状土的动剪切模量比随之减小,但受影响的程度越来越大:动三轴试验得到的扰动土的动剪切模量比随之增大,但受影响的程度越来越小。刘胜群等【39J通过动三轴试验对杭州饱和软粘土的动弹模量及阻尼比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振动次数、初始偏应力、循环应力水平对其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动弹模量随振动次数的增加逐渐减小,而阻尼比逐渐增加,其影响程度受到循环应力水平的控制。张茹等【40】采用动三轴试验对某土石坝心墙防渗饱和黏性土进行动力特性试验研究,主要讨论了振动频率f对土样动强度、动孔压、动模量和阻尼比的影响。在卢0.1~4Hz范围内,随振动频率的升高动强度增大,但振动频率增加到一定值后,动强度却随之略微减小。当频率卢0.1~1.0Hz之间时,动孔压比随频率的升高而增大;当频率仁1.O~6.0Hz之问时,动孔压比随频率的升高而降低。动模量和阻尼比随着振动频率的增大而增大,试样动变形越不充分。1.2.2砂土的研究成果Hardin&Richart[411通过对渥太华干沙的研究表明,当剪应变介于10~~104之4 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问时,渥太华干砂的阻尼比随剪应变的增加而增加,但变化幅度非常小(小于2%);当剪应变大于10’4时,阻尼比随剪应变变化明显,增加的幅度非常大。Hardin&Black[201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指出,在剪应变幅为104的情况下,对于无粘性砂土来说,盯:和e是影响最大动剪切模量的最主要因素,其他因素影响较小。对于圆粒砂土(e<0.80)q。。-7000掣p:)0s(1-4)对于角粒砂土q一:3300掣p:)0s(1-5)对于粘性土,仃_:,、e以及超固结比OCR是主要的影响因素Gam。=3300等≠(D衄)k驯t0+5(1-6)式中,仃:为平均有效主应力,e为土样孔隙比,k为与塑性指数耳相关的系数,由相关图表查得。为了直接确定任意动应变时的动剪切模量Gd,Seed.Idriss[291分析总结了大量试验资料,考虑平均有效主应力和剪应变的影响,提出了可适用于砂土和砾质土的最大动剪切模量经验公式:Gd一=218.8K2盯≯(1-7)式中,仃:为平均有效主应力,砭为与剪应变大小有关的系数。Hardin&Dmevich【42l通过共振柱试验和循环单剪试验两种试验方法得出,土的动剪切模量随剪应变幅值增加而非线性减小,即动应力幅值和动应变幅值之间呈近似的双曲线关系,为后人研究土的动本构关系垫定了基础。并提出了土的割线动剪切模量G。关系式如下(亦称㈣模型):G。=q。。【1一日◇)】(1-8)砘)=虢㈨9)式中,),为剪应变,㈨取y的绝对值,y,为参考剪应变。不论对于砂性土还是粘性土,实际的动剪应力.动剪应变关系曲线与双曲线模型之间存在一些差异。因此,不少学者通过试验研究将式(1—9)不断改进,Martin和Seed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认为:采用Davidenkov模型描述土的动应力 硕士学位论文t绪论.应变关系更为精确,该模型中将函数觑),)定义为【30J:砘)-【嵩络r(1-10)对比两个模型,显然此模型有彳,B和),。三个参数,而㈣模型只有一个参数。Hardin【43】继续这方面的研究不断地归纳总结,建立了可适用于各类土的最大动剪切模量经验表达式:Q。。=625G-0/p。05(。cR广只/(o.3+o.7P2)(1-11)式中,只为大气压力,P为孔隙比,OCR为超固结比,瓦有效平均主应力,k按经验取值,与塑性指数厶有关,当厶分别取值0、20、40、60、80和≥100时,k=-O、0.18、0.30、0.41、0.46和O.50。吴世明Ⅲ1利用霍尔(Hall)和经改装的霍尔型共振柱仪测定冰河路粉砂、冰河路砂、比尔(Beal)砂和巴西蒙伯克巴砂的剪切波速度,由式G。。。=pv;直接算出最大动剪切模量G。一。通过对比不同饱和度土样的试验,分析得出饱和度是影响细粒无粘性土最大动剪切模量G。一的主要因素。在小应变幅条件下对于土样最大动剪切模量G。。。值,存在一最佳饱和度使得最大动剪切模量G。一增大达到最大值。当土样应变幅增大时,倪/q。。的比值随应变幅的增大而减小,因为令动剪切模量G。值增大的非饱和效应随应变幅增大而减小。祝龙根等[451采用Dmevich共振柱仪对福建标准砂土进行了大量的动力试验,研究了密度、固结压力、应变大小对其动力特性的影响,分析了动应力应变关系符合“应变软化”型规律,可用双曲线数学模型来表示,采用如下归一化的表达:日/Ed。。=1/【l+sd/s,)(1-12)嘭/嘭一=1/(1+n/),,)(1-13)并且得出两者的曲线变化率与有效围压关系密切,而与试样的密度关系较小。给出了在低幅应变条件下计算最大动弹性模量易一、最大动剪切模量q一、动弹性模量E。和动剪切模量G。的经验公式。并通过共振柱仪测定动泊松比∥。,得出砂土的心与e、),d和民有关,其变动范围约在0.15-4).37之间。针对试验所用的砂样,对Hardin的公式进行了修正,提出了如下确定最大动剪切模量q一的经验公式:q一=580厅-o(2.17一P)2一/0+e)(1.14)徐存森等【46]对取自某核电站场原状砂样分别进行扭转单剪试验和共振柱试验,两种试验的试样物理性质完全相同。通过得到的试验结果绘制动剪切模量G。和动剪应变7。关系曲线,发现由扭转单剪试验和共振柱试验得到的曲线衔接良好。为了研究砂土动剪切模量随深度变化的规律,试验土样取自深度从10米到140米范围内,通过不同深度土样的动力试验得到了动剪切模量@随土样深度 硕士学位论文l绪论变化的关系曲线,随深度的增加,土样固结压力增大,动剪切模量嘭随之增大,当深度达到110m左右时,增大的幅度逐渐减弱。1.2.3粗粒土的研究成果徐刚掣47】利用大型电液伺服粗粒土静动三轴试验仪对四种粗粒土开展动弹模、阻尼比的试验研究,试样尺寸为①300)<750mm,探讨了动弹模、阻尼比随动应变变化规律曲线的全归一化处理的方法,并对Hardin等人提出的经验公式(1.15)、式(1—16)在粗粒土的适用中进行了验算,证实了试验和由公式得到的关系曲线能较好的吻合。但由于土体中骨架材料的差异,使得阻尼比公式中m的取值增大约0.69~2.6倍,需进一步研究尺寸效应。易l_==_一2■————■一丘dm“l+Sd/Erd(1.15)去=t畿,⋯(1一16)式中,日、E。~为动弹模及其最大值;A、A。。为阻尼比及其最大值;E。为轴向动应变;s耐为参考轴向动应变:1/m为阻尼比增长率。沈珠江等【481通过大型动三轴试验对新疆吉林台面板堆石坝的垫料层和主堆石料进行动模量和阻尼比特性试验研究,试样尺寸为①300X750mm,试验频率取0.33Hz,围压分200kPa、400kPa、800kPa、1200kPa4种,在排水条件下进行。试验表明,该土石料动弹性模量的倒数l/%与动应变s。之间的曲线可用直线拟合,给出了如下最大动弹性模量、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的估算公式,并建议了相关试验参数的取值。易。。:《p口l旦I(1-17)\pn/耻叫引志㈤㈨拈k焉n-19)乃2赤m20)死2高予7(1.21) 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式中,P。为大气压,毛、群、k;和F/为试验参数,瓦、死为归一化动应变。Rodriguez.Roa和Paland[491采用循环动三轴试验对智利某地区粗粒冲积土层的动力参数特性进行试验。研究表明,动应变幅值是影响粗粒冲积土层动剪切模量最主要的因素,除此以外对其影响最大的是围压和压实度,其次是颗粒大小分布,最后是动应力的循环周数。孔宪京等150J运用了室内高精度大型三轴仪对多种堆石料进行动力试验,主要研究堆石料动剪切模量与阻尼比变化规律等动力特性。通过分析试验数据,提出了多种堆石料最大动剪切模量的估算公式,将估算公式计算得到的国内外8座堆石坝堆石料最大动剪切模量值与其现场弹性波试验结果作比较,发现两者结果相近,验证了该公式的合理性;建议了与动剪应变幅相关的最大动剪切模量、归一化动剪切模量、阻尼比取值范围。张耕51J采用动三轴仪对水牛家心墙防渗料和坝基细砂砾料开展了动力特性试验,主要考察了动应变水平、固结压力、固结主应力比或初始剪应力,及加荷频率等因素对动模量阻尼比的影响。研究表明,动应变水平是影响动模量和阻尼比最主要的因素,使其成倍增减;动模量随固结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阻尼比随围压的升高而略有减小;动模量和阻尼比随固结应力比的增大而增大,当固结应力比从1.0增大到2.0,心墙土料的动弹性模量增加60%左右;心墙土料的动模量和阻尼比随振动频率增加而增大,振动频率越低,试样动变形开展越充分。王汝恒等152】通过动三轴仪对取自成都某建设场地的砂卵石土的动力特性进行试验。研究表明:当剪应变较小时,砂石土的动弹性模量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加,随动应变逐步衰减:阻尼比随围压的增大而减小,且影响十分明显,随动应变的增大而增大。王皆伟岭圳采用GDS动三轴仪对砂卵石的动力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动强度、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的影响因素。研究认为,随动应变的增大,动弹性模量非线性衰减,阻尼比逐步增大:且随着围压、固结应力比的增大,弹性模量逐步增大,阻尼比逐步减小;随着频率的增大,阻尼比减小,而对动弹性模量的影响不大。文章指出符合一定的试验条件下,最大动弹性模量和最大阻尼比可用于实际工程。凌华等【54J采用大型静动三轴仪进行了坝料的动力特性试验,试样尺寸为①300×700ram,试验围压为500kPa,1000kPa,1500kPa和2000kPa共4级,固结主应力比疋为1.0,1.5和2.5,研究了在不同围压、固结主应力比试验条件下,最大动弹性模量、动弹性模量衰减规律和阻尼比等动力特性变化规律。通过试验得到,围压和固结应力比越大,其他条件一定时,最大动弹性模量随着增大;动弹性模量随动应变的增大逐渐衰减;固结应力比对最大阻尼比的影响较小,随 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固结应力比提高稍有降低。通过对沈珠江动力变形特性模型进行改进,给出了考虑固结应力比影响的归一化最大动弹性模量公式(1.22)和动弹性模量衰减的修正公式(1-23)。作者最后结合其它工程试验成果,就尺寸效应对动力变形特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总结出室内试验和工程现场试验测定的最大动弹性模量比有差别,前者比后者测定的要小,而最大阻尼比前者测定的要大。日。。=kip。(≮仃3/p。广(1-22)旦:土(1-23)12321:。二:(岛。。【l+七忍)瓦2瓦丽'gd,(1-24)K/p16d一(。cr3。一n公式中,P。为大气压,k:和/'/为待定参数,群为常数,瓦为归一化动应变。朱晟等‘551运用室内大型动三轴仪对花岗石堆石料、花岗石过渡料和砂砾料三种粗粒料开展动力特性试验。试验得出,粗粒料试样在复杂的高应力条件下由于振动体积缩小而变得更为密实,试验结果和Hardin.Dmevich双曲线模型计算拟合结果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说明Hardin双曲线不能较好地反映粗粒料动应力.应变关系、阻尼特性;基于试验资料,提出了粗粒料幂函数型动应力-应变关系式(1-25)、等效动剪切模量公式(1-26)以及阻尼比估算公式(1-27),能较好地反映试验过程中材料振动硬化特性。元=旦务(1-25)0+k%一:死)一吒2丽adma.”(I-26)k=k。(·一面彘万]㈨27,驴裔“。28’L只,J式中,P。为大气压,仃|:,为平均有效主应力,毛、砭、也和”为试验参数,死为归一化动应变。董威信等【56】采用自行研制的大型多功能静动三轴试验机,对某堆石坝主堆石料、过渡料和垫层料三种坝料开展了动弹性模量、阻尼比和动残余变形等动力特性试验,探讨了在循环动荷载作用下,围压、固结应力比等影响因素对三种坝9 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料的动应力.应变特性和动残余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表明,堆石料的动力参数特性与动应变水平密切相关,随动应变的不断发展,其动弹性模量逐步发生衰减,而相应阻尼比增大;动弹性模量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加,但增长有限;最大动弹性模量随固结应力比的增加而增大。此外,作者修正了黏弹性动本构模型和残余变形经验公式,并根据试验结果总结出三种坝料的模型参数。相关的黏弹性动本构模型公式如下:Gdmax-=∽引㈨29)上L:—L(1.30)一=一t_一q。。l+尼l死』:鱼匕(1.31)~=一‘_-JA。。1+kl死沪商q。32’式中,P。为大气压,仃,为有效球应力,k。和k:为模型待定参数,死为归一化动应变。1.2.4其他类土的研究成果丰万玲[571采用共振柱试验机和双向电磁振动三轴仪对煤灰土的动力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动模量、阻尼比和振动液化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试验得出,煤灰土的动模量随动应变非线性减小,动应力.应变之间满足双曲线关系。与砂性土和粘性土的动剪切模量和阻尼特性相比较,煤灰土界于两种之间,更偏向于砂性土。煤灰土阻尼特性最关键的影响因素是剪应变和周压,围压越大阻尼比越小,而含水量几乎不影响煤灰土的阻尼比。密度对细煤灰土阻尼特性的影响较小,而对煤灰土的影响稍大。低密度的细煤灰土的抗液化强度很低,固结比对其影响也不明显。俞培基等f58】采用振动三轴仪研究了粉煤灰动剪切模量及其影响因素。试验表明,粉煤灰的孔隙比对最大动剪切模量的影响程度大于相对密度。在一定的试验条件下,粉煤灰最大动剪切模量因孔隙比的不同可能相差数倍,可见孔隙比对粉煤灰最大动剪切模量影响十分大。徐学燕掣591采用美国MTS.100循环动三轴对选自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带腹地的粉质粘土进行了动力特性试验。分析实验资料得出,冻土的动模量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随振动频率的增加而增大,比较冻土的负温和振动频率对动模量的影10 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响程度,发现负温的影响更大。阻尼比随温度的降低、振动频率增加而减小,而负温是冻土阻尼比的最主要影响因素。但作者上述结论有一定实用范围,还应进一步开展对高围压下冻土的动力特性的系统研究。周健等【60】利用动三轴仪对城市垃圾土进行动力特性研究,在振动频率为1Hz条件下模拟交通荷载和地震荷载情况,重点讨论了振动周次对动弹性模量的影响,分析了城市垃圾土在两种不同荷载作用下动模量和振动残余应变试验结果,并提出了相关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当振次不到50周时,随振次的增加动弹性模量逐渐减小;而当振次超过50周时,随振次的增加动弹性模量稍有增大。总的来说,振次对动弹性模量的影响十分有限,无论振次怎样变化,动弹性模量增大或减小的幅度不十分明显。梁旭等【6l】通过改装的动三轴仪研究了水泥土复合试样的动力特性,讨论了水泥掺入比、围压等因素对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变化规律的影响,同时与纯粘土试样进行对比。通过回归分析,提出了水泥土复合土样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的经验公式。研究还表明,水泥土复合试样的动力性能较纯粘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其最大动弹性模量比后者更高,而阻尼比减小。动应变是影响动力特性参数的主要因素,动弹性模量随动应变增大而衰减,阻尼比则增大。当动应变水平相同时,动弹性模量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增加,而阻尼比则减小。作者给出复合土样最大动弹模量计算公式如下:日。。=玩d。。+△瓦d。。(1·33)其中瓦。一为纯粘土最大动弹性模量,皈。一为动弹性模量的增量,与围压和掺人比有关。施烨辉等【62】利用振动三轴试验对取自青藏北麓河的粉质粘土的动力特性开展试验研究,分析了围压、振动频率和温度等因素对冻土体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的影响。试验结果得出:在动荷载作用下,冻土体的动弹性模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且降低的幅度较大,随围压变化起伏不定,规律不明显,随振动频率增大而增大,其中温度对动弹性模量的影响最为显著;冻土体的阻尼比随温度的减小或频率的增大而降低。齐剑峰等f63】在不固结不排水条件下对饱和黏土进行循环扭剪和竖向一扭转耦合试验,研究了加载方式和循环应力耦合在大应变情况下对动剪切模量与阻尼比的影响。试验得出:采用多个试样单级加载获得的动剪切模量与阻尼比与一个试样分级加载获得的基本一致,说明一个试样分级加载对试验结果影响很小,是完全可行的;在耦合循环应力中,轴向偏差应力对两种影响较大,当剪应力较小时,轴向偏差应力是影响动剪切模量变化最主要的因素。黎冰等【641采用室内动三轴试验对黏土与EPS颗粒混合轻质土(LCES)进行 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试验,重点研究了O.02Hz,’0.1Hz,1.0Hz3种振动频率对其动力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振动频率对LCES的动力特性影响明显,随着振动频率在0.02~1.0Hz范围内的增大,试样的轴向阻尼比和动应变减小,而动模量和动强度增大。作者从平均概念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加载速率对土动力特性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加载速率随振动频率的增加而增大,限制了应变和孔压的发展,使得土体的有效应力增大,最终动模量和动强度也增大。王志杰等[65】对取白兰州、洛川、杨凌地区原状黄土进行动扭剪三轴试验,分析了含水率与应力状态对三个地区黄土的动剪切模量与阻尼比的影响。试验得出其动剪切模量随动剪应变的增加而逐渐衰减,且衰减的幅度越来越小;其他试验条件一定时,动剪切模量随含水率降低而增大,随固结应力增大而增大,其最大动剪切模量在地理空间分布上从西北向东南方向增大,此三个地区原状黄土的阻尼比大致随动剪应变的增大呈现上升趋势。1.2.5小结总的来说,对动模量、阻尼比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和发展规律,众多学者对不同土类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不再一一列举。而当前的研究中,由于粗粒土颗粒尺寸较大,无法利用常规振动三轴仪进行试验,以致粗粒土动力特性资料较缺乏,不少人简单套用国外的计算式,带有一定的盲从性。鉴于各类建、构筑物动力反应分析的重要性,有必要针对粗粒土动力参数特性及规律开展进一步研究,尝试总结粗粒土动力特性参数的统计表达式,为各类建、构筑物抗震设计、动力分析提供参考依据。1.3土的动力特性参数试验方法认识一种介质的本质特性最根本的方法是对它进行全面的试验测试。对土来说,试验测试是土力学发展的基础。土在动荷载作用下的试验要求根据拟好的试验方案,先制备好满足试验要求的密度、湿度、结构和静应力状态的土的试样;然后对土样施加一定形式的动荷载,量测出土样上实际作用的动应力时程曲线、对应的动应变时程曲线和动孔压时程曲线;最后,通过分析这三种时程曲线来研究土动力特征规律。通常确定土的动力参数的测试方法分为现场试验和室内试验。1.3.1现场试验研究现场测试技术在研究土动力特征规律和土体动力稳定性问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一种常用的岩土体动力参数方法。在地基和建筑物的地震响应分析中, 硕+学位论文1绪论必须先掌握地基动力参数。受到试验技术水平的限制,对于松散程度较高的土类,如砂土、软弱土层、粗粒土以及完整性较差的岩土,室内试验过程中原状土的取样十分困难,会不同程度的对土体结构产生扰动,对土体的结构构造产生影响,土体中应力应变被释放,进而影响到土体原本的动力特性,因此对于这些类原状土的研究,室内试验方法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实践证明,现场测试方法效率高、操作方便、成本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室内试验取原状土的缺陷,成为测定岩土体动力参数不可或缺的方式。现场试验方法主要有现场波速试验与现场波动试验两种。(1)现场波速试验现场波速试验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现场试验方法,它的原理很简单,根据测得的振源与接收器之间的距离和s波(剪切波)或P波(压缩波)到达接受点所经过的时间计算出波速以或%,然后求出动模量,即:q=K2|D(1-34)日=%2P(1—35)式中,JD为土的质量密度。按其激振和接收方式的不同,现场波速试验可分为表面振波法(直达波法和反射波法)、钻孔检波法(上孔法和下孔法)和跨孔法(双孔法和多孔法)三种测试方法,如图1.1所示。由于前两种方法受到测试深度和资料精度的限制,目前跨孔法较为常用。上孔法77’’’7’’7’’7’7’’‘;振;;源;;孔:散振{|1、、\\\\;陵受;t∥j卜务下孔法跨孔法图1.1现场波速试验方法(2)现场波动试验现场波动试验是将设置在现场的激振器作为振源,从振源开始布置几条测线,在测线上再以不同距离设置一系列测点,记录出各测点上的振动波形,由此测定剪切波波速和波在土中的衰减系数。当弹性半空间表面上的基础发生竖向振动时,将在地基中产生S波(剪切 硕士学位论文l绪论波)、P波(压缩波)和R波(瑞利波),而大部分能量以R波形式传播,从而可在表面上定出R波的波速,即:%=fL只(1-36)式中,.厂为R波的频率,£。为R波的波长,可以用沿测线移动检波器观察波形的方法得到。·当弹性半空间表面上的基础受到冲击振源时,则将在地基附近设置的两个拾振器接受到的多种频率成分的面波信号由时域变到频域进行谱分析,可以获得各自相位角驴与频率.厂的关系曲线,进而可以得到相速度u,与波长三。,从而作出弥散曲线(D,一LR曲线)。利用它作反向分析,即假定相速度随深度变化,绘出理论上的弥散曲线,对比试验结果,如果相符,则以此变化规律作为真正速度沿深度的变化规律,此方法称为面波普分析法。表1.1对各种原位测试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表1.1原位试验方法比较1.3.2室内试验研究室内土工试验已成为土力学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随着试验技术和试验仪器的发展,土力学不断取得了大量的理论成果,土力学知识日渐完善。土的形成过程、物质成分以及工程特性是十分复杂的,并且在不同的受力状态、应力历史、加载速率和排水条件下而变的更加复杂。所以,对各类项目进行计算分析时采用固定的力学参数值显然不合理,为了充分了解和掌握土的各种物理和力学性质,必须对工程项目所在场地土体进行室内试14 硕十学位论文1绪论验。相比现场原位测试技术,它能够有效地控制和精确地量测土的应力、应变、孔隙水压力、排水情况、频率、波形等参数,严格的控制好试验条件,从而可以对土性、荷载和有关指标的变化规律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且多种试验方法不断可以测得动强度、动变形、动孔压、动模量和阻尼比等土的动力特性规律,还可以不受应变范围的限制进行动力试验。室内动力试验主要有动三轴试验、共振柱试验、超声波脉冲试验、振动剪切试验、振动扭剪试验、振动台试验和离心模型试验等土工试验。图1.2描述了各种土工试验适宜的应变范围,表1.2说明了各种土工试验能获得的动力参数。超声波脉冲强烈地震地震剪应变(Y)%图1.2各种室内动力试验适用的应变范围表1.2各种室内动力试验测定的土动力特性参数嘲lO(1)动三轴试验早在1934年,美国学者Renudh首次通过三轴仪测定土的强度参数以来,试验的测试技术经过迄今近80年的发展,不管是研究土的静力特性还是动力特性,三轴试验已成为主要室内土工试验方法,也是研究土本构关系的主要手段。三轴试验通过对密闭压力室中的试样施加轴向和径向循环荷载来模拟实际土层的受力状况,按试验的目的不同,可分为动强度和动模量动三轴试验。而动三轴试验是由静三轴试验发展而来的,通过施加在试样的轴向和径向上模拟的循环动 荷载,记录试验过程的动应力时程、动孔压时程和动应变时程,通过分析整理,可以得出土的动力特性,主要包括动本构关系,动模量、阻尼比、动强度、动应力与孔隙压力的关系等。通过研究这几个指标的相对关系,进而分析岩土体的动力特性规律,以及试样在模拟动荷载作用下所表现的性状。动三轴试验具有能方便施加各种应力、能控制试样排水条件、能较精确的控制试样的应力和应变以及能测量孔隙水压力等优点,经过试验研究人员的不段改进,三轴试验不管是精度还是试样尺寸都能很好的满足工程实际要求,目前己成为室内土工试验中应用最广泛的仪器。(2)共振柱试验不同的仪器有不同的应变范围和不同的测量结果,不同的仪器它们的主要特点在于制备试样方式、施加动荷载方式和数据分析方法不同。共振柱试验是在一定的湿度、密度和应力条件下的土柱(空心或实心)上,施加轴向振动力或扭转振动力,振动力在试样内传播,并通过不断调节振动频率使得试验系统产生共振,测得此时的频率,根据测得的频率和试样的几何尺寸和端部限制条件,计算出土样内波传播的速度,最后得到动弹模量或动剪模量,动弹模量由纵向振动测定,动剪模量由扭转振动测定;当共振柱试验的试样处于稳态强迫振动时,关闭动力,记录土柱振动衰减的曲线,由此算出阻尼比。对于共振柱试验,空心试样的试验其应力、应变较为均匀,但只能进行挠动土试验,制样较困难、费工。而实心试样制作方便、简单,适合于原状土和挠动土样,因此实心样在大多试验中被采用。共振柱试验属于一种无损试验技术,比起其他试验方法具有很多优势,比如试验的可逆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离散性较小,可信度十分高,试验易操作,方法简单明了,适用范围广,因而成为土动力特性测试十分重要的实验手段。由于共振柱试验适用于土在较小动应变范围(应变小于10-4)内的测试,而动三轴试验适用于较大的动应变范围(应变大于10。4)内的测试,因此,共振柱试验和动三轴试验相配合可以在实用的应变范围内研究土的动力特性。(3)动单剪试验动单剪试验是通过对圆形或矩形试样施加动剪应力或动剪应变,直接测定出试样小应变时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继续加载,动剪应变增大,直到试样破坏,即可得到动强度和抗液化强度。由于试验需在不排水条件下进行,需保证试样侧壁不漏水且变形均匀。矩形试样的刚性侧壁能保障侧向变形均匀,但试样安装困难,侧壁难以防漏,因此一般不采用矩形试样的动单剪仪。而圆形试样能较好的防漏,又能限制其侧向变形,被广泛采用。动单剪仪能较好地模拟现场土层承受强震的情况,设备较简单,操作容易,但侧壁易形成应力集中,变形不均匀,且在地震荷载作用下不排水条件难以实现,目前较多用它于来测量土的动强度。16 硕士学位论文l绪论(4)动扭剪试验’动扭剪式单剪仪通过在试样的表面施加扭矩来实现动剪应力的加载,被公认为研究土动力特性较完善的试验仪器,但采用该仪器作研究的单位很少,未被广泛采用。试样形式分为中空环状和中空圆柱状两种,能控制好试样内外的侧压力,使动剪应力在试样内部均匀分布,达到均匀剪应力条件。动扭剪式单剪仪可较真实地模拟现场土样天然应力状态,是采用应力应变法测定土动力指标较为理想的仪器。然而该仪器结构复杂,操作困难,试样制作费时问、难度大,只适用于挠动土,土体中非线性应力应变分布特征还不十分明了,试验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还需要不断的研究和改进。(5)其他试验为获得更加真实的试验结果,大型动力试验仪器得N-T快速的发展和应用,比如用于研究土的液化性状的大型振动台试验。通过安置在振动台上的砂箱,来模拟不同应力状态的土体,从而获得大量直观且全面的研究资料。但这种大型动力试验尺寸较大,操作难度十分高,试验成本昂贵,难以让试样饱和,施加侧限压力难度较大。另外,试验产生的应变很小,难以保证变形值的精准性。与此同时,为更好地模拟土体的天然状态,离心模型试验也开始被很多学者引入来对土体的动力力学性质进行测定。离心模型试验是将原土体尺寸按一定的几何比例缩小,并按相似条件选定材料,是一种研究土动力特性大型的试验。1.3.3小结相比现场试验,室内试验能够严格的控制好试验条件,从而可以对土性、荷载和有关指标的变化规律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且可以测得动强度、动变形、动孔压、动模量和阻尼比等土的动力特性规律。而由于粗粒土的颗粒粒径较大,本文选择大型动三轴试验仪作为研究粗粒土动力特性的试验设备。1.4本文研究的内容在地震等动荷载的作用下,为分析土工构筑物的动力特性,土的动模量和阻尼比的重要影响己经成为公认的事实。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描述有关粗粒土动模量和阻尼比等动力特性方面的资料比较缺乏。因此,为找到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的合理的土动力学参数,寻求粗颗粒土动应力.动应变关系等动力特性规律,必须对粗粒土开展试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有:(1).分析比较土的动力特性参数试验方法,找出典型粗粒土的动弹性模量与阻尼比的试验方法。 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2)针对粗粒土填料动力参数特性问题,进行大型动静三轴试验,分析粗粒土动应力、动应变时程曲线,对比不同围压、振动周次的动应力.动应变滞回圈,讨论滞回圈之间的差异对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的影响规律。(3)利用大型动静三轴试验对粗粒土的动本构关系、动弹性模量及阻尼比特性展开试验研究,探讨围压、频率以及振动周次对粗粒土动弹性模量及阻尼比的影响,得出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与动应变的关系发展曲线,求出不同试验条件下最大动弹性模量和最大阻尼比,给出粗粒土动本构双曲线模型参数、动弹性模量退化公式、衰减模型、阻尼比经验公式及相应的拟合参数。 硕二}二学位论文2试验设备及实验方案2试验设备及试验方案2.1试验设备利用动三轴试验开展土的动强度试验,动模量、阻尼比试验,蠕变试验等多种目的的试验,且其试验原理及操作过程较为简单,试验结果也能较好的满足试验要求,因而其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目前对粗粒土的研究多用于缩尺模型虽对峰值强度无甚影响,但对试样的轴向应变、体应变及动模量影响较大。因此,本文采用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TAJ.2000大型动静三轴试验仪(如图2.1),进行粗粒土的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特性研究,避开缩尺带来的影响,从而得到更接近于实际情况的粗粒土动力特性规律。图2.1大型动静三轴试验仪外观图2.1.1大型动静三轴仪的组成TAJ一2000大型动静三轴试验仪主要由主机、油压系统、电控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其构造简图和工作原理分别如图2.2、图2.3所示。 硕士学位论文2试验设备及实验方案F}蠢;i量妻垂萝l5.虮絮~■吐卫=[堙5陉黜琏/-凸‘.负荷传意暑—/煎聿I,7.三糟压力室’x3.导孰6.,。唪k:,.反压菠压缸——/2]I一l0..瓦匿永缸7{l.8渖赴√一’。/厂1nr9/10/d占土上/j凹巴图2.2大型动静三轴仪构造简图(1)主机主机由机架,轴向激振器,侧压液压缸,侧压水缸,串联水缸,三轴压力室,负荷传感器,导轨,反压液压缸,反压水缸等组成。机架由升降机构,底座,4根立柱,上横梁构成。位于上横梁上的轴向激振器,由串联油缸,电液伺服阀,蓄能器,位移传感器等组成。油缸内采用组合密封,非金属喷涂支承,磨擦立力小,活塞杆支承长,可承受较大的侧向力。侧压液压缸及反压液压缸安装在机架工作台的后方,它由液压缸、电液伺服阀、位移传感器,串联一个柱塞水缸组成。三轴压力室是承放试样的压力容器,它由加荷活塞、室筒、负荷传感器、压力室盖、支架、底盘、密封圈、压力传感器等组成。(2)油压源系统油压源由油箱,电动机,齿轮泵,阀组等组成,在阀组上装有皮囊式蓄能器,其内充氮气,充气气压为IOMPa。用于向轴向油缸和使加载装置中的加载活塞返回。(3)电控系统电控系统主要由计算机、控制器、传感元件等组成。试验通过计算机发出指令,经控制器控制轴向和侧向加载系统施加轴向力和围压,然后经过传感元件进行反馈,从而得到应力应变曲线、体变曲线、孔压曲线和液化试验中各物理量的时间历程曲线。 硕士学位论文2试验设备及实验方案图2.3人型动静三轴仪工作原理图2.1.2大型动静三轴仪的主要特征1主要性能(1)试件尺寸:巾300mm×600mm(2)静载荷:竖向,2000kN环向围压,10MPa(3)动载荷:竖向,±1000kN环向围压,O~3MPa(4)振动频率:f=0.01Hz~20Hz(5)荷载形式:正弦波,三角波,方波和随机波(6)最大孔隙压:10MPa(7)控制系统:加载模式可采用位移控制,应力控制,应变控制,在试验过程中三轴控制方式可以相互切换,轴向与径向加载可同步和相位控制。(8)竖向力传感器:量程2000KN,压力传感器分0~500,0'---1000,0,-一2000KN三档,精度1%。(9)围压力传感器:量程10MPa,压力传感器分0~2.5,0~5,0~10MPa三档,精度1%。(10)孔压力传感器:量程10MPa,压力传感器分0~2.5,0~5,0"-"10MPa三档,精度l%。(11)竖向变形传感器:a,量程50mm,精度0.5%。b,量程300mm,精度0.5%。 硕士学位论文2试验设备及实验方案(12)体积变形量测:0~10000mL,精度±1%。2主要功能TAJ一2000大型动静三轴试验仪是研究土石、材料在静力及单向、多向动力作用下测量其物理性质的专用仪器。其主要功能如下:(1)能对试件施加轴向与环向三维静动力载荷。(2)具有在初始拉和压应力条件时对试件施加三维静动载荷能力。(3)能对试件进行水饱和过程处理。(4)能对试件孔隙压力和固结排水量进行控制和量测。(5)试验过程中,加载模式可采用位移控制,应力控制及过程中的相互切换。(6)具有量测试件体变功能。(7)计算机采集控制系统具有:试验方式(静或动,单轴或多轴),控制方法(应力控制,应变控制或应变速率控制),动荷载波形,振动频率,出力的幅值等屏幕提示操作。具有采集静动力实验数据(动应力、动应变、动孔压等时程曲线),时变图形的实时数据处理能力。2.1.3仪器注意事项(1)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不超过85%。(2)电源电压波动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0%。(3)在无振动无强电磁场和远离噪声的环境中。(4)试验时油箱的油温不得超过55℃。(5)油泵不得满载起动与停止,否则容易降低泵的使用寿命。(6)油源运行中或试验中,当液压油的压力未降为零之前,不能关闭主控制器防止液压缸失控产生冲击。(7)真空罐排水应在停真空泵的情况下进行,否则水倒罐进真空泵。(8)不允许未开控制器及程序前开油源。(9)压力室上升到一定位置后,轴向液压缸活塞下降再连接螺栓,防止损坏传动链条。(10)控制器先开后关(开控制器一打开程序一开油源一工作结束一关油源一关程序一关控制器)。 硕士学位论文2试验设备及实验方案2.2试验土样2.2.1土样来源试验土样选自湖南省长沙市南郊公园附近。土样呈棕黄色,土颗粒较散,肉眼看出土颗粒粒径有较大悬殊,均匀性不好,粒径最大达到近60mm,大颗粒形状近似立方体,少数颗粒的棱角明显,可初步断定为砂类土,如图2.4所示。通过掺入一定比例的碎石,得到试验所用的土石混合料。碎石取自长沙望城县北山镇采石场,碎石粒径集中在5"---'40mm范围内,颗粒较均匀,呈青灰色和灰褐色,砂岩质地坚硬,未风化,颗粒棱角十分明显,不含土粒或有机物等杂质。碎石外观见图2.5。(a)整体外观图2.4土样外观(b)局部放大2.2.2筛分试验图2.5碎石外观根据水利部《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以下简称《土工试验规程》)规定,对于粒径大于0.075mm的土粒可用筛分法,所需的仪器设备如下:(1)圆孔粗筛直径为60mm、40ram、20mm、lOmm、5mm、2mm。圆孔细筛直径为lmm、.5mm、0.25mm、0.1mm、0.075ram。 硕士学位论文2试验设备及实验方案(2)称量分别为50009,10009和2009的天平。(3)振筛机、烘箱、量筒、毛刷、漏斗等由于颗粒的最大粒径接近于60mm,那么所取土样的质量应达到40009以上。严格按照试验规程进行筛分试验,如图2.6所示。由筛分试验得到的级配曲线、粒径级配分别见图2.7和表2.1。图2.6土样筛分试验弋Ij≮iij\S\0.10土粒粒径图2.7土样级配曲线表2.1土样粒径级配24一。j,,一:一一.~:,,一j。一,,。,||,,,一;;¨j,一一;,.一。i;、一∞鲫加∞:;;帅∞m=宙钲翼-r}_星挺婆球牛÷ 硕士学位论文2试验设备及实验方案粗粒土的分类和命名见我国《土工试验规程》(SD.128.84)的表2.2。根据筛分试验结果可以得出,判断试验土样为微含粉质土砾。表2.2粗粒土的分类和命名注:a粗粒土最大粒径为60ram:b砾指d=-2mm~Bmm颗粒:c砂指d=-O.05mm~2mm颗粒;d粗粒指出O.1nun~60nun颗粒:e细粒指d5nun某一粒径级含量百分数;P晚表示处理前与P,,相对应的粒径级含量百分数;P。表示超径料含量百分数。相似级配发的原理是根据原土样最大粒径和试验仪器准许最大粒径的比例将原土样粒径缩小。该方法可以保证前后粒级间的含量百分数不变,形状仍与原级配曲线相似,故G和C。可保持不变,保持了几何形状相似,但是粗料含量降低,而细料含量明显增大,粗粒土中细料含量多时不宜使用,故使用相似级配法时应根据细粒含量及试验精度要求合理选用。处理后的级配计算方法如下式所不:,?:k(2—7),?=—=:=2LZ一,Jd。。d,=丝(2—8),2只=Po.(2—9)式中,盛。表示原级配最大粒径:成,表示原级配某粒径;‰表示相似级配(缩小后)最大粒径;di表示相似级配(缩小后)某粒径;”表示缩小倍数:P表示d肋含量百分数;只,表示威,的含量百分数。混合法是《土工试验规程》中介绍的一种超粒径颗粒处理方法,该方法先以较合适的比例相似级配法对土样粒径进行缩尺,当缩小后的超粒径颗粒含量不超过40%时,使用等量替代法处理。对比上述几种超粒径颗粒处理方式的优缺点,剔除法能满足本试验的要求,在操作上较方便,且本试验土样超粒径含量为3.6%,故采用剔除法对超粒径颗 硕士学位论文2试验设备及实验方案粒进行处理。(3)试验过程按照《土工试验规程》规定,将试样在低于50。C温度下风干。然后根据试样的风干含水率,和估计的最优含水率范围配制试样含水率,详见表2.5所示。用塑料袋将按要求配制好的不同含水率的试样装好,密封12h以上,保证水在土中充分均匀分布;按规范要求进行击实,击实完成后量测土的湿密度,首先用刀削平超出击实筒两端的试样,再称得击实筒与试样的总质量,最后计算出试样的湿密度P;最后从试样中部取2份lOOg左右的土样,用烘干法测定击实时的含水率,即为试样实际含水率CO。表2.5设计含水率(4)数据整理击实后试样的湿密度D:坠二竺!,knz-10)D=—±——2lU,’V式中,P——击实后试样湿密度,计算至0.Olg/cm3:m.——击实筒质量;m,——击实筒与湿试样的总质量;矿——击实简体积。击实后各试样的干密度Pa=——L(2一11)一l+U.Ul∞式中,Pd一击实后试样干密度,计算至0.Olg/cm3;J9一击实后试样湿密度,计算至0.Olg/cm3;∞一击实后试样含水率,%。最后为确定土样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率为横坐标,通过绘制干密度与含水率的关系曲线,找到曲线图最大值点,如图2.9。最大值点即为本实验要确定的土样参数值,观察峰值点的纵横坐标可知,试样的最大干密度Pd。。=2.289/am3,最优含水率∞。=4.206。 硕士学位论文2试验设备及实验方案二.二了2.28,·、\2.27/\≤2.26/\≥2j25/\世2.24,~第2.23f、Ir?I2.22{2.21‘2·5水率(%)。3·5.24j‘二::=“⋯⋯3犯xZ+5翟黧x+}5洲0图2.9干密度与含水率的关系曲线2.2.4强度特性试验对土样进行大型饱和固结排水三轴剪切试验,获取粗粒土填料的强度参数。(1)试验仪器大型三轴试验仪具有明确的边界条件和排水条件,而且试验原理和操作过程相对简单,试验结果比较可靠,因而在研究粗粒土填料工程特性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次强度特性试验采用SZ30.4型大型三轴剪切仪,仪器主要技术参数详见表2-6。表2—6SZ304型大型三轴剪切仪参数(2)试验过程本试验试样直径为300mm,高度600mm。试样制作严格按《土工试验规程》进行,为确保土样颗粒的均匀分布,分五层进行击实制样,压实度控制为97%。考虑到填料在实际工程中的应力环境,本试验采用围压分别为:lOOkPa、200kPa、300kPa和400kPa三种围压。击实完成后首先对试样进行抽气饱和。打开真空泵,当试样真空值为负一个大气压,继续抽气1小时后,停止抽气,关闭所有阀门。然后打开下孔压阀开始试样的饱和,直到试样上部出水。当空隙压力系数三0.95时,试样饱和完成。接30 硕士学位论文2试验设备及实验方案2.3试验方案2.3.1试验控制条件为尽可能的模拟土实际所处或研究需要的状态,而得到确切的土动力学参数,试验过程中需要控制的条件有土性条件、静力条件、动力条件和排水条件。(1)土性条件主要指模拟土体试验方案要求的级配、含水量和密度等。不同土样有不同要求,原状土样则需保证其不受到扰动而影响土体结构;扰动土样则需控制含水量和密实度;饱和砂土则需参照其在地基内的填筑密度或在坝体内的实际密度来制样。由于粗粒土粒径较大,而一般振动三轴仪试样尺寸较小,不能用来研究粗粒土的动力特性。当土中的粗粒含量较多,大颗粒形成了稳定的骨架,细粒填充粗粒之间孔隙,那么土的动力性质由粗粒部分决定;反之,土的动力性质由细粒部分决定。当研究土样的动模量和阻尼比等特性,粗粒料的影响均不可忽视【67】,应通过现场测试或采用大型动三轴试验进行研究。(2)静力条件主要是模拟土在动荷载作用时初始应力状态,在动三轴试验中,常用的控制因素有固结应力仃。。、固结应力比K。等。通过调整控制因素,研究不同静应力条件下土受到动荷载作用时性状的变化规律。厂工,、土在动荷载作用下的破坏面通常发生在与大主应力面呈I450+当I的平面\2/上。如要用45。面上的应力变化来模拟在地震作用时土层水平面的动剪应力变化,。则需要保证试样处于均压固结状态,即控制固结应力比Kc=1。当试样处于双向激振、均压固结状态,其45。面上周期剪应力增加了±13-。,12,而法向应力保持不变;对于均等固结下的单向激振或偏压固结的情况,试样45。面上的法向应力和周期剪应力都增加了±仃。/2。偏压固结多用于模拟倾斜地面下土层的应力状态,试样45。面上的法向应力等于平均有效应力仃。=(q+d,)/2,剪应力r。=b。一0"3)/2。(3)动力条件主要模拟动荷载的波形、动力幅、振动频率和循环周次。对土动力学研究多倾向于地震荷载,根据对地震波形处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类:一类较为多用的是将地震随机波型简化为一种等效的谐波作用,Seed认为 硕士学位论文2试验没备及实验方案谐波的剪应力幅值f。=0.65r。。,谐波的频率约I~2Hz,等效循环次数N根据地震等级的不用而不同,一般地震等级为6.5、7、7.5、8级时分别对应的循环次数为8、12、20和30次。此种方法通常用于研究土的液化剪应力的振动三轴试验中。另一类较为少用的是直接在试样上施加模拟地震随机波形,但随机波形加荷方案和结果的分析与经典的等效分析方法有很多不同的地方【681。目前,动三轴仪器已经具备施加随机动荷载的功能,但需要施加怎样的随机荷载、如何分析结果等问题还找到解决的方法。同时国内不少学者通过大量研究得出了一些试验分析方法【69]1701。(4)排水条件主要模拟土在动荷载作用下不同排水边界对动孔压和动变形的影响,尽可能的模拟土的实际排水边界条件。为模拟土的部分排水条件,可在孔压管路上安装一个砂管,通过改变砂管长度和砂土渗水系数来满足试验要求的排水状况。而以往的研究较多是针对地震荷载,地震荷载作用时间短,多数动三轴试验在不排水条件下进行。2.3.2试验参数选取影响土动力学参数的因素很多,为尽可能的模拟土实际所处或研究需要的状态,试验过程中应从土性条件、静力条件、动力条件和排水条件等四个方面选取合适的试验参数。(1)试件尺寸:q)300×600(mm)。(2)压实度:选取97%,本试验试样是分5层人工捣实制样成型的。(3)围压:结合粗粒土填料实际的埋置深度和试验仪器的特点,分别取o-。=200KPa,300KPa和400KPa三种不同围压,研究不同周围压力对土动力学参数特性的影响。(4)荷载波形:波形反映了动荷载作用的形式,Seed将地震不规则波型简化为等效的谐波作用,根据以往地震和交通荷载测试资料和试验经验,动三轴试验中多采用正弦波。(5)加荷频率:研究显示【7l】【721地震卓越频率一般分布在1.40"--一7.25Hz左右,而基频一般在1.0胁左右。理论和实测都表明,交通荷载有低幅、低频、作用时间长等特点‘73】[硎。交通荷载频率主要依据车辆荷载对路面的振动频率来确定,与车辆速度、车长、转向架、轴距、路面平整度及车辆的减震系统等因素有关,其中对路基影响最大的是车辆的行驶频率,即基频厂=v/l。,其中、,为车辆行驶 硕士学位论文2试验设备及实验方案速度,Z。为车长,一般认为荷载频率为5Hz。考虑到设备条件及国内外试验经验,本试验主要讨论了加载频率为1Hz、3Hz、5Hz的情况。(6)固结应力比:与土层应力历史、土的类别等因素有关,取值一般分布在0.25~2.5之间,而压实填土的B一般分布在0.7~1.25之间,本次试验采用等压固结,取Kc=I.0。(7)排水条件:包括不排水和排水两种状态,主要模拟土在动荷载作用下不同排水边界下动孔压和动变形的发展,应与实际情况相符合。考虑到动荷载作用的短暂性和试验成果应用上的安全性,本次试验在不排水条件下进行。(8)循环周次:本试验目的是研究动模量和阻尼比,试验中每级动荷载作用下的循环振次取6次【67】[781。(9)动应力幅值:动应力幅值取为周围压力的O.3、O.4、0.5、0.6、0.7、O.8⋯⋯逐级加载,直到应变波形明显发散。具体试验条件如表2.8所示。表2.8动三轴试验条件l压实度荷载波形固结比Kc排水条件循环次数围压(kPa)荷载频率(Hz)97%正弦波1.0不排水6次200300400l352.3.3试验步骤本试验采用大型动静三轴试验仪研究粗粒土填料的动力特性:动模量和阻尼比。重点讨论动应变、周围压力、荷载频率和振动次数等因素对动模量和阻尼比的影响规律。按照《土工试验规程》的规定进行试验。具体操作步骤如下:2.3.3.1试样制备本次试验采用实心圆柱状试样,试样高度为600mm,直径为300mm。由于试样制各方式的不同会对试验结果产生明显的影响,本实验所有试样均采用分层击实制样。根据压实度为97%来控制每层土的质量。制样步骤如下:(1)先将土样充分拌匀,取一定有代表性的土样测量其自然含水率CO,根据击实试验中测定的土样最大干密度,按公式(2.13)计算出每层土样的质量ml:m1=pd一见矿(1+,o)1/5(2—13)式中,助一为土样最大干密度;啦为试样目标压实度:V为试样的体积;∞为土样的自然含水率。(2)由于试样较大,故直接在压力室底座上制样。在清洗好的试样底座上依次安放上透水石、滤纸。用两到三条橡胶带将套在底座上的橡皮膜固定好,使 硕士学位论文2试验设备及实验方案橡胶带陷入底座周边的槽内,保证底部不渗水、不漏气。接着安放对开半圆成模桶,同时避免成模桶缝挤压到橡胶模。当成模桶固定好后,用力靠外侧向上拉扯橡胶模以使其紧贴成膜桶。试样底部安放土工布,微开下孔压阀,使试样安装底座有一层水膜。为防止击实过程中土样中粗颗粒将橡胶模挤破,在橡胶模内侧放置按试样高度设计好的塑料板,同时保证塑料板之间有一定的搭接。(3)开始称土击实质量,将拌匀的土样分五次装入击实筒内人工击实,控制每层质量为总质量的1/5,当每层土击实后的高度达到12mm,即总高度的1/5,则可停止该层的击实。加下一层土样之前,将试样表面刨毛,以保证击实后试样不会出现薄弱面,利于层面之间更好的结合,增强试样的完整性。五层都击实完成以后,拆成模桶。成型后的试样如图2.13所示。(4)最后在试样顶部放置滤纸,吊装、固定活塞装置,在试样封闭之前应进行传感器调零,用两到三根橡胶带将橡胶模固定于试样冒,确保试样的密封性。图2.11吊装压力室图2.12正在施加动荷载2.3.3.2试样饱和制样完成后,仔细清理底座的两个大橡皮圈上的杂物,保证压力室的封密性,接着吊装压力室,见图2.11,拧紧底座的螺栓。试样采用真空抽气饱和。步骤如下:(1)启动抽气机,同时打开上下孔压阀对试样抽气,当真空度接近一个大气压后,继续抽气1~2小时,当真空压力表保持一个大气压不变即可停止抽气。 硕士学位论文2试验设备及实验方案(2)打开上、下孔压阀进行饱和,同时打开排气阀和压力室进水阀向压力室内灌水,当排气阀冒出水时,关闭进水阀,拧紧排气阀。(3)测试B值,确定试样是否饱和。首先关闭上、下孔压阀,分级施加反压和围压,控制围压增量在20kPa左右,当孔隙压力增量与周围压力增量之比B达到95%时,即△u/△03之95%时,饱和完成,否则说明试样尚未饱和,须继续饱和,重复B值测试。2.3.3.3试样固结侧向采用围压控制,轴向采用力控制,设定好加载速率。本实验为等压固结,先对试样施加20kPa的侧压力,然后逐级施加均等的侧向压力和轴向压力,直到两者相等并达到目标压力。缓慢打开上下孔压阀排水,开始试验。在试样固结的过程中,应保持围压和轴向力不变。土样性质的不同,固结的时问也不同,当30分钟内试样排水量不超过15ml(试样体积的万分之三点八),可认为试样固结已经完成,关闭孔压阀,试样固结结束。2.3.3.4施加动荷载固结完成后,开始对试样施加轴向动荷载,即在不排水的条件下对试样按目标动应力幅值进行多级加载,如图2.12所示。加载过程中,围压、动应力、波形、频率、加载次数等数据均由微机系统控制,当达到加载次数后,试验即停止。施加动荷载后的试样如图2.14所示。试验中应按试验方案的要求逐级加大动荷载,在动荷载加载过程中应保持静载的不变。在每级动荷载加载完成后,打开排水阀消散前一次振动产生的孔隙水压力,当孔压接近零时即可关闭排水阀,进行下一级加载。当应变波形出现明显发散或不对称情况时,停止加载。每级动应力下振动次数不超过6次,每周次采集50个数据点。测记每级动荷载作用下动应力.动应变滞回圈。由于测量仪器精度的影响,本实验测得的最小动应变可信度为10。4数量级,其他小于10‘4数量级的数据离散度较大,因此数据处理时己去掉。36 硕士学位论文2试验设备及实验方案图2.13施加动荷载前的试样图2.14施加动荷载后的试样2.3.3.5卸样(1)以大小相等的幅度缓慢卸载轴向和侧向压力。当侧向压力为零时,打开排气阀,侧向转换成位移控制,将侧向位移调到最小值。(2)打开排水阀,放出压力室的水。(3)按照装样的反程序卸样,确保实验设备的安全。最后清理现场。 硕士学位论文3粗粒土动应力动应变基本特征由于土的动力特性与其应变幅值密切相关【6州。当土的应变幅值在10。6~1014范围之间时,如由于动力机器基础、桩基动测技术、车辆形式等所引起的振动,土表现出近似弹性的特性;当应变幅值在10。4~1012范围之间时,如打桩、中等程度的地震等所引起的振动,土具有弹塑性的特性;当应变幅值达到百分之几的量级时,土已不能维持其原来形状,将发生振密、破坏、液化及液化后大变形等现象,这时土的主要动力特性是它的破坏强度。通常,土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由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两部分组成,不同应变幅值下的应力.应变关系特征明显不刚671。因此,当研究在动力荷载作用下土的动力特性时,首先应该区别小应变幅和大应变幅这两种不同的情况进行研究。Atkinson和Sallfors曾对应变范围做了以下界定【79】:极小应变(小于10-5),小应变(10-5~10-2,大应变(大于10。2)。土体的应变一般集中在3%以内[801,绝大部分在10一4~10-3之间[8¨。在极小应变到小应变的情况下,主要研究小变形下土的动模量和阻尼比随应变水平的变化规律,为土体在一定范围内所引起的位移、速度、加速度或应力随时间变化等动态反应计算提供关键的参数;在大应变情况下,主要研究土的动强度,用以分析在大变形条件下地基和土工构筑物的稳定性,以及饱和无粘性土的振动液化问题。3.1土动应力一动应变关系的基本概念由于土的各向异性,土的动应力一动应变关系极为复杂。在动力循环荷载作用下,土体动应力.动应变关系具有非线性、滞后性和应变积累性三个基本特性。假设在土体上施加往返动剪应力,当动剪应力较小时,可以得到如图3.1所示的动应力一动应变关系曲线,该曲线是一个以坐标原点为中心、封闭且上下基本对称的滞回圈,称为滞回曲线。滞回曲线表示动应力和动应变之间的关系,反应了动应变对动应力的滞后性,表现出土的粘性特征。由不同周期最大动剪应力±r。和它引起的最大动剪应变±y。绘出的曲线,称为骨干曲线。骨干曲线代表不同振动周期的最大动剪应力与最大动剪应变之间的关系,反应了动应变对动应力的非线性。当动剪应力较大时,土体产生塑性变形,滞回曲线不再能封闭或对称,中心点往应变增大的方向移动,表现出土体应变积累特性。因此三个基本特性共同反应了土体动应力一动应变关系的全过程。目前研究土体的动力问题的动本构模型很多,比如双线性模型、Martin.Finn.Seed模型以及弹塑性模型,而使用最广泛的是Hardin.Dmevich等效粘弹性线性模型【67】。该模型把土视为粘弹性介质,采用等效动弹性模量E。,(或等 硕士学位论文3粗粒土动应力动应变基本特征效动剪切模量G。)和等效阻尼比兄两个参数来反映土的动应力一动应变关系的非线性和滞后性。这两个动力参数通常由共振柱试验或动三轴试验测定。众多研究表明‘82】【97l:土的动模量随动力作用水平的提高而降低,阻尼比则随动力作用水平的提高而增大,土动力作用水平通常以动应变幅值s。或y。表示。土的动模量的退化通常以动模量比日/日。。或q/c。。。与动应变幅值s。或y。之间的关系来表示。其中,E。或q和易一或q。。分别为与动应变幅值£。或y。相应的动模量和最大动模量;土的阻尼比的变化通常以阻尼比九与动变幅值s。或),。,之间的关系表示。。l口dJ/刃//f7J.;/;b///’{;7,,t人帆/髟7。////。影//3.1.1动模量土的动模量定义为:(a)滞回曲线(b)骨干曲线图3.1土的动应力一动应变关系曲线E。:墅Sd(3—1)或Gd=卫(3-2)yd式中,仃。,s。分别表示轴向动应力和轴向动应变,勺,),。分别表示动剪应力和动剪应变。上式(3—1)与(3.2)中的因素还存在以下关系: 硕士学位论文3粗粒土动应力动应变基本特征7。=%(1+/.z)lrd2i仃。(3-3)(3.4)q2芑2高㈦5)仃dzU+pJ式中:J“为泊松比,不排水时等于0.5,排水时介于0.3~0.4之间。根据目前发展现状,研究土的动应力.动应变关系的模型主要采用Hardin-Drnevich等效线性模型(等效粘弹性线性模型)。该模型认为土在循环动荷载作用下动应力一动应变骨干曲线符合双曲线特征,有:铲1≮(3-6)Q。。。乃。。(3.7)式中,q一、rd一分别为最大动剪切模量和最大动剪切应力,饬一、O"d~分别为最大动弹性模量和最大动应力。引入参考剪应变n=r。一/嘭一和参考应变£,=仃。。。/日一后,得到动模量函数关系式如下:耻靠@-8)或耻煮茏∞。9’利用式(3-8)和(3—9)可以求得不同动剪应变7。下的动剪切模量q和不同轴向动应变旬下的动弹性模量髟。其中易一可由动三轴试验确定,而q一可以采用动单剪或共振柱试验获得,也可以利用经验公式求得。ad。。和乃。。可根据Mohr-Coulomb破坏理论按以下公式近似地求得,(1)动单剪‰。={[降)叩却,+c,co叫m竽H1'jb㈣(2)动三轴K。≠lrd。。=-Z(o-,’一d;+盯:一)cos9’(3.11) 硕士学位论文3粗粒土动应力动应变基本特征仃。。。:—(2c—'c—osq—;+—o—-;(s-in_cp'—-1-)+—or;—(si—nq一;+1))(3-12)l—SIn∞式中,%为静止侧压力系数,且Ko=1一sinq,’:O-,为竖向有效压力:c’,妒7分别为粘聚力和内摩擦角;仃;,O-;分别为固结大小主应力。Hardin和Black通过大量的研究证明,最大动剪切模量q。。受到公式(3-13)中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可表示为:q一=厂b:,e,),,r,H,厂,c,0,%,s,丁)(3-13)式中,仃二为平均有效主应力,P为孔隙比,y为剪切应变幅,f为固结时间,日为受荷历史,伪振动频率,c为颗粒特性,ON土的结构,to为八面体剪应力,S为饱和度,功温度。3.1.2阻尼比土的阻尼比为实际的阻尼系数c与临界阻尼系数c。的比值。A:三:上:土u,(3.14)Ccr2too)4万。而能量损失数为u,:—AW—(3.15)u,=——Lj。1)J彬故有A:上—AW—(3.16)4re∥式中,AW表示一个周期内损失的能量,形表示作用的总能量。换句话说,土的阻尼比九表示土体在动荷载作用下一个周期内消耗的能量和作用在土体上总弹性能量之比。为了研究土的阻尼比允与动应变的关系,通常把土体作为粘弹性体,由于弹性体损耗的能量为零,那么阻尼比对土体做的功即为土体损耗的能量。通过研究,土体损耗的能量的AW近似地等于由滞回曲线所围定的面积彳o,即AW=4=昭傩;(3—17)由滞回曲线图可以得到,一个周期内动荷载所存储的总能量形等于由原点到最大幅值点(s。,仃。)连线下的三角形面积彳T(如图3.2所示),即W=÷仃dsd=彳r(3-18)故式(3—16)可以表示为 硕士学位论文3粗粒十动应力动应变基本特征A=击砉=石1×三裟怒OAAc3彤,4丌彳,4丌三角形7的面积上式(3—19)即为动三轴试验中确定阻尼比的基本关系式。利用其求出对应于不同应变s。的阻尼比A,作出A~s。曲线,得到阻尼比函数A=AG。)的表达式。研究发现阻尼比随应变幅的增大而增大,当应变幅s。<10’6时,滞回曲线的面积十分小,阻尼比几乎等于零,可不考虑其影响。67形/∥//‰c(嘞,1)图3.2滞回圈与阻尼比(%,白)为J史刀Ⅱ准确、万便的计算阻尼比,小少学者通过大量研究试验资料提出了一些简化的计算式。通过对动应力.动应变滞回圈进行分析,Hardin等人发现滞回圈卸载曲线的起始坡度等于或接近等于q一,不受应变幅值的影响;而且,滞回圈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比基本保持不变。以此建立了阻尼比和动剪切模量之间的关系式:拈k。[卜羔j江2∞假设材料符合线弹性关系,即安L=;L,那么可以得到阻尼比和动弹性模L,dⅫ£dn“量的关系式:扣k。【卜丧JB2。分别引入式(3-8)与(3-9)的关系,可以得到阳尼比甬数为:42 硕士学位论文3粗粒土动应力动应变基本特征M。(苏)”B22,M。(券丁协23,式中九。、n为阻尼比函数的参数,可由实验确定,或经验公式算得。针对实际得到的动应力.动应变骨干曲线不完全符合双曲线形状的情况,Hardin等通过大量试验分析,对此提出引入修正应变,,。y。:警6+ae-bra^r)(3-24)V’式中:n表示参考剪应变,a、b为待定常数,因土而异。修正后的式(3.8)与式(3.22)可以表示为:Ga2Gdmax瓦I(3-25)扯k“南限26’利用上式可以相应求出不同剪应变幅下的倪和A。Hardin公式简便而且没有太大的偏差,适合工程应用。另外不少学者考虑阻尼比的影响因素建立了经验公式,例如Ybuda【981提出:A=卢.三O).b。ybJ(3.27)式中:卢是与孔隙比e有关的系数,三◇)定义为o.1MPa围压时一定剪应变下A侣的比值。RoilinsI蚓分析了8组粗粒土阻尼比试验数据,并提出了均值的最佳拟合线:兄=o.8+180+o.15y。0‘9)·y加75(3.28)上式适用于应变水平1%以内。当剪应变大于O.1%时,曲线接近seed[1001提出的粗粒土阻尼比曲线的下限界。除剪应变幅、孔隙率以外,阻尼比A还受到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可表示为:A=厂b:,已,y,,,,N,OCR,f,Ⅳ,厂,c,9,ro,s,TJ(3-29)式中,仃J:r为平均有效主应力,P为孔隙比,),为剪切应变幅,,。为塑性指数,Ⅳ为振动次数,OCR为超固结比,f为固结时间,日为受荷历史,,为振动频率,c为颗粒特性,a为土的结构,r。为八面体剪应力,S为饱和度,丁为温度。43 硕士学位论文3粗粒土动应力动应变基本特征3.2土的动应力一动应变力学模型土的动应力一动应变关系也称土的动本构关系,是土动力特性分析时的最基本土性关系,也是分析土体动力稳定性能的重要基础。对于普通的条件下的应力一应变关系,常需要某种本构模型来表示。因此选择较好适合于土材料特性的力学模型,是建立土的动应力一动应变关系的一个有效途径。土体受荷载作用以后的力学性状,可能弹性的、粘性的、塑性的,或者三者的某种组合。如果在上述力学元件上作用循环动应力仃。,如图3.3.a所示的弹性元件,动应力一动应变关系曲线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直线的斜率即为弹性元件的弹性模量B一个周期内加载曲线段和卸载曲线段相重合,即曲线围成的面积为零,没有能量的损失;如图3.3.b所示的粘性元件,动应力.动应变关系为一个椭圆,且一个振动周期内的单位体积应变能等于其动应力.动应变曲线围成的面积,即椭圆的面积。证明过程如下:由上式可得到%=咆=c詈de.盯d5dmsin60t(3.30)(3.31)s。=吉p。出+彳=吉p。sin砌+彳=一鼍c。s耐+彳c3-32,根据初始条件t=0时,%=0,由式(3-31)和式(3.32)可以得到錾十仃二此式为中心点f墅,o]的椭圆方程,椭圆的面积为Lc∞/(3—33)4:翮6:舾。O"m:盟(3.34)C∞CO)且一个振动周期内单位面积的应变能为6形=f4盯。dE。由式(3.30)得如d=旦sin∞砌C(3.35)(3.36)Vl,。垒8|■刊u;j垒砌d一厂●l\厂旧L 硕士学位论文3粗粒士动应力动应变基本特征由式(3—8)、式(3.35)和式(3.36)可得删:cr仃。sinCot×墅sincotdt:堕(3.37)-D⋯CCO)比较式(3.34)和式(3.37)可知,粘性元件在一个动应力周期内单位体积的应变能等于其动应力一动应变关系曲线围成的椭圆的面积。如图3.3.c所示的塑性元件,动应力一动应变关系表示为一个矩形,由于I吼I≤仃。,且p。I<%时s。=0,而p。I=仃。时£。值不确定,当荷载转向卸载或增载时,动应变s。保持恒定,动应力一动应变围成的面积等于4%s。。(口)弹性元件£盯—o八肛。o=E£(6)粘性元件叮——正—一口de。。“‘否(c)塑性元件图3.3基本力学单元的应力一应变关系以‘口-.一,4痧?痧口云’仃。屯F‘n.口勤“‘f-气厂]L口l^—J由上述的三种基本元件可以组合成以下四种常见的力学模型:1.弹塑性模式:如图3.4所示,由弹性元件和塑性元件组合而成,其动应力一动应变关系为一个平行四边形。因为当p—I≤叮。时,s一2詈;当p—l=仃。时,旬值不确定,直至叮。转向时,再沿着弹性关系变化。45 硕士学位论文3粗粒土动应力动应变基本特征JO-d/a毽奄|||}(心/飞I一一O"o图3.4弹塑性模式的动应力一动应变关系2.粘弹性模式:如图3.5所示,此模式可分为滞后模型(即克尔文体)和松弛模型(即麦克斯韦体)两种。其中滞后模型是由弹性元件和粘性元件并联而成,多用于土动力学问题的研究中。如用仃“及口甜分别表示动弹性应力和动粘性应力部分,则有故或此微分方程的解为令则式(3—38)可写为6目d=E£dO'cd=c宅dod=Ecd+c宅dE£d+cgd—omsincot=0白2赢幽¨6)(3-38)6=arctan——.C∞E易=√E2+∞)2,s。=孚1一d(3.39) 硕士学位论文3粗粒土动应力动应变基本特征且令s。=孚sin0,一占)=£。sin(a)t一6)(3.40)丘dO"d:sin似仃Ⅲ旦:瓦,旦:£仃Ⅲ£Ⅲ则元及易最大值均为l,那么在以瓦及乃为轴的坐标系中,对角线为45。。如以此对角线及其垂线为一组新的坐标轴,则通过坐标变化可得瓦=xcos45。一ysin45。=sin(cot一6)元=xsin45。+ycos450=sinogt整理得到兰:+!::1(3.41)1+COS61一COS6式(3—41)表明,粘弹性模式的动应力.动应变关系曲线为椭圆曲线。由式(3.38)和(3.39)可以看出,£。的最大值£。滞后于叮d的最大值仃。,两着的相位不同,那么粘弹性元件的动弹性模量岛=√E2+(c∞)2要大子弹性元件的弹性模量E。当材料的粘滞系数c较小,动应力与动应变最大值相位差6也较小,两者出现的时刻较接近时,用仃,和s,之比计算动弹性模量是可行的,所以一般常用这种定义解决问题。47 硕士学位论文3粗粒土动应力动应变基本特征1一d。,Elj__一盯[滞后模型松弛模型图3.5粘弹性模式的动应力一动应变关系3.粘塑性模式:也称为宾厄姆体,由粘性元件与塑性元件的组合而成,如图3.6所示。当p。l≤仃。时,动应力一动应变关系为塑性元件的关系;当I%I≥仃。时,为粘性元件的关系。(宾厄姆体)严\严\/气一一7\/\/\一\/\/j图3.6粘塑性模式的动应力一动应变关系u0厂。、D一£l\../4.双线性弹塑性模式:如图3.7所示,是由一个弹性元件跟一个塑性元件串联后再跟一个弹性元件并联。当Ia。I≤仃。时,仃。=陋.+E:砖。;当p,I≥口。时,O-。=仃。+巨s。。其动应力-动应变关系为一个平行四边形,其中E=局+西。48 硕士学位论文3粗粒土动应力动应变基本特征E.盯oO.z!=繇?冬E.关7。e。少。=一。仃0图3.7双线性弹塑性模式的动应力一动应变关系3.3粗粒土动应力、动应变时程曲线分析图3.8、图分别是由大型动静三轴试验在围压为,振动频率为的试验条件下获得的一组粗粒土试样的动应力、动应变时程曲线。动三轴试验要求在整个实验振动过程中动应力幅值保持恒定,由图3.8的记录曲线可知,当动应力幅值较小时,随着振动周次的增加,动应力幅值基本保持不变;当动应力幅值较大时,随着振动周次的增加,动应力幅值逐渐呈线性衰减,动应力幅值曲线呈喇叭型缩小。由图的记录曲线可知,当动应力幅值较小时,随着振动周次的增加,动应变幅值基本保持不变:当动应力幅值较大时,随着振动周次的增加,动应变幅值逐渐呈线性增大,动应变幅值曲线呈喇叭型增大。分析比较图3.8、图的不同动应力幅值的时程曲线可以得出:当动应力幅值较小时,振动产生的动应变幅值也很小,土样受到的影响很小,即使振动周次增大,对土体的结构仍旧影响不大,土体的强度和刚度也基本不变;而当动应力幅值较大时,振动产生的动应变幅值也很大,土样结构发生变化,土粒之间趋于紧密,动应变和动孔压逐渐增大,随着振动周次的增加,土作为散体材料内部的微裂缝不断地扩展,动应变幅值曲线呈喇叭型增大,土样出现大变形,使得土体的强度和刚度等力学性能下降,承载力迅速降低,动应力幅值曲线呈喇叭型缩小。由动应力、动应变幅值相反的变化趋势,可以得出,动弹性模量随振动周次的增加不断减小。因此,振动周次是动三轴试验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由于试验仪器精度的影响,当动应力水平较低时,两种时程曲线上的试验数据点在波形曲线上下波动幅度较大,离散程度较高;随着动应力的增大,曲线越来越平滑,数据点分布更加均匀,更具规律性。 硕士学位论文3粗粒土动应力动应变基本特征0150.10.05一若弓0=o一0()j一0.10.150.20.1j01o().05£弓0=。一0.05-0.1-0.15—0.20.250.20.15(}.1o0.()5荸0t。一0.05—0.1—0.15—0.2—0.250.30.20.1穹弓0=口一0.1—0.20(a)od-。,=O.12VIPa4【】34b)od.ax=0.16VlPa234(c)0d-a1=0.20MPa(d)odnx=0.24MPa50 硕士学位论文3粗粒土动应力动应变基本特征0.40.30.2o0.1£三0=。一0.1—0.2—0.3—0.404O.30.2010—02—0.3-0.40(o)0d⋯=0.28MPa0.4r0.30.20.10-0.1—0.2—0.3(f)od⋯=0.32YlPa。0·40L———1———2————3———4————5———6—石7~⋯0.4030.2m10—01—0.2-0.3—0.4—05()123456t(s)751 硕士学位论文3粗粒土动应力动应变基本特征050.40.30200.1三0=c一01—0.2—0.3—0.4—0j【)0.020%rO.Olj%O.Olo%0.005%u0.000%一O.OOj%一0010%一0.01j%0.03%0.02%0.01%一u0.00%一0.01%一0.02%一0.03%0.05%0.04%0.03%0.02%001%u0.00%一0.01%一0.02%一0.03%~0.04%一0.05%23t(s){(i)odⅢ=0.48MPa图3.8粗粒土典型的动应力时程曲线60734(b)od⋯=0.16MPa【)134(C)0d-。。=020MPa52啡全!O 硕士学位论文3粗粒土动应力动应变基本特征0.05%003%001%t。一0.01%一0.03%一00珊一0.07%0.】0%0.08%0.06%0.04%0.02%,u0.00%一002%一004%一0.06%一0.08%一O.1(糯0.15%O.10%0.05%一。0.00%-0.05%一O.10%一0.15%0(d)od.ax=0.24MPa()(e)od¨x=028~lPa0.30%0.20%010%t。0.00%一0.1(糯-020%-0.30%234(f)0d⋯=0.3214Pa24(g)od⋯=0.36MPa53 3粗粒土动应力动应变基本特征1.j%1.0%0.5%u0.o%-0.j%一1.()q61.5%L———————_一————————j————————-————————-————————-————————L—————一01231(S)4567(i)Od-。,=0.48MPa图3.9粗粒土典型的动应变时程曲线3.4粗粒土动应力.动应变滞回圈分析3.4.1动应力一动应变滞回圈的描述由于土为非理想弹性体,即粘弹性体,所以试验得到的动应力与动应变的时程曲线不能完全对应,两条曲线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即反映土的动应力.动应变关系的一个基本特征:滞后性。比较本试验得到的图3.8和图3.9可知,粗粒土的动应变时程曲线滞后于动应力时程曲线,符合一般类土的动应力.动应变关系的滞后性特征。图3.10是由大型动静三轴试验在振动频率为1Hz,围压分别为200kPa、300kPa、400kPa,不同动应力幅值的试验条件下获得的粗粒土典型的动应力.动应变关系曲线。从该图中可以看出,由大型动静三轴仪获得的粗粒土在一个加载、卸载、再加载的周期内的动应力.动应变关系曲线表现为一个封闭且上下基本对称的滞回圈,反映了粗粒土动应变对动应力的滞后性,验证了粗粒土的黏性特性。具体分析某一个滞回圈,可以看出:滞回圈的卸载不沿原加载部分返回,加载部分高于卸载部分。滞回圈的加载部分下的面积等于动荷载对土样所作的功,而卸 硕士学位论文3粗粒土动应力动应变基本特征载部分下的面积代表土样释放的弹性能。加、卸载曲线形成滞回圈,滞回圈面积的大小反映了土样在荷载振动加、卸载过程中能量损失的大小及其阻尼特性;滞回圈的平均斜率代表动弹性模量E的大小。如图3.10所示,当动应力较小时,所产生的动应变也较小,滞回圈几乎是垂直于应变轴的狭小带状体,斜率很大,滞回圈密集;当动应力不断增大后,滞回圈形状较前段发生了变化,相邻动应力幅值下的滞回圈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动应变幅值增长越快,滞回圈面积越来越大,斜率不断减小,越来越倾向应变轴。同时说明随着动应变不断增大,粗粒土的阻尼比增大,动弹性模量减小。前后级动应力.动应变滞回圈之间动应变急剧变化,说明产生了较大的残余变形。且随着动应力级数的增多,动应力的增大,滞回圈的中心不断向变形积累的一边偏移,可见土体在前面各级动荷载作用下产生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越积越大。0.4r萼引——04l----------------------1----------------------。-----------------------。----------------------。----------------------1----------------------1-----------------一一0.0015—0.001—0.000500.00050.0010.00150.002od(a)0,=200kPa喜引00.00050.0010.0015‘d(b)03=300kPa 硕士学位论文3粗粒土动应力动应变基本特征——05【...........................—一一0.0025—0.0015(c)o3=400kPa图3.10粗粒土典型的动应力一动应变滞回圈3.4.2滞回圈与围压的关系以粗粒土在相同振动荷载仃。。。。=200kPa,频率为1Hz,围压分别为200kPa、300l(Pa、400kPa作用下获得的典型的动应力.动应变滞回圈为例,分析不同围压对滞回圈的影响。如图3.1l所示,围压为200kPa的滞回圈包含围压为300kPa、400kPa的滞回圈,而围压为300kPa的滞回圈包含围压为400kPa的滞回圈。可见,围压为200kPa的滞回圈面积最大,斜率最小,动应变幅值最大;围压为400kPa的滞回圈面积最小,斜率最大,动应变幅值最小。而三个滞回圈的动应力幅值相等,说明在相同动应力水平的条件下,随着围压的增大,产生的动应变越小,由此计算得到的动弹性模量越大,阻尼比越小。图中三个滞回圈都未闭合,且随着围压的减小,未闭合程度越高,说明粗粒土在动荷载的作用下产生了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在相同的动应力水平下,增大围压可有效抑制土体的塑性变形的发展,提高土体的变形性能。0.25r0.2r0.15P0.1r0Ojr0o一0.05F一0.1r一015F一0.2F~025-_一O.00j十围压200kPa『—·一[],::F,300kPaj+围压400k|】af图3.11不同围压下粗粒土的动应力一动应变滞回圈—.........—.........—.......—....—..........—.........—..........—.....,.,.—....,}54321Ol234O0O0O一一莹一:口 硕士学位论文3粗粒土动应力动应变基本特征3.4.3滞回圈与振次的关系图3.12是由大型动静三轴试验在围压为400kPa,振动频率为1Hz,不同动应力幅值的试验条件下获得的振次N分别为1、3、5次的动应力一动应变滞回圈,以此分析不同振次N对滞回圈的影响。可以这样总结:在荷载振动初期,动应变较小,滞回圈比较狭窄陡峭,随着振次的增加,滞回圈变得斜长,动应变幅值增大,面积也增大,斜率逐渐减小,出现明显的周期衰化现象,它反映了土体在周期荷载作用下所产生的刚度软化性。同时也间接的反映了随着振次的增加,动弹性模量不断减小,阻尼比增大的规律。上述规律在图3.12.g、图3.12.h、图3.12.i中表现得十分明显,不同振次的滞回圈区别较大。而当动应力较小时,即图3.12.a至图3.12.f,上述规律表现得不明显,不同振次的滞回圈重叠在一起,区别很小,不易分辨。可以解释为,当作用的动应力较小,产生的动应变也较小,随着振次的增加,粗粒土的强度、刚度没有明显的减小,滞回圈的差别不大。因此可以得出,当作用的动应力较小时,在一定的振次范围内,粗粒土滞回圈受振次的影响很小;而当作用的动应力较大时,粗粒土滞回圈受振次的影响较大。对比不同动应力滞回圈的闭合情况可以知道:当动应力水平较低时,滞回圈基本闭合,说明土样在动荷载作用下塑性变形为零,几乎只发生了弹性变形;随着动应力水平的提高,滞回圈的开VI程度越来越大,说明土样产生的塑性变形越来越大。《+、=11—··一、:3+、=j 020.15o.10.【}j()一0.05一o1—0.15—0.O.2j0.20.1j0.10.05—00j—O.1—0.1j一0.2—0.2j一0o.40.30.20.1一O.1—0.2--9.300025—0(}0015一o.000(}50.00005o.000150.00025‘d(b)od=0.16、|Pa0005—0.0003—0.00010.00010.00030.0005。d(c)0d=0.20MPa圜0008—0.(}006—0.0004—0.0002O.00020(10040.0006od(d)od=0.24MPa一0.0015—0.001--0.00(}50.00050.0010.0015。d(e)od=0.28MPa58酉粥堕匡习i5,_00{52_0呲n叭n㈣咖吨叫吨毗一习 0.40.3().2o0.1芏暑(】=。一(】.1r0.30.2o0.1£三0=。一0l一0.2—0.3—0.405030.20.10—0.1—0.2—0.3—040.003—0.002—0.0010g)od=O.36MPaE=词斟一0.008—0.0(16—0.004—0.00200.0020.0040.006‘d(h)od=0.40MPa0.:j0.2名0.1弓0=。一0I一0.2—0.3—04—0.5—0(i)0d--048MPa图3.12不同振动周次下粗粒土的动应力一动应变滞回圈59习:4加加加圜iO 硕士学位论文3粗粒土动应力动应变基本特征3.5本章小结本章通过大型动静三轴试验,分析了粗粒土动应力、动应变的基本特征,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由粗粒土动应力、动应变时程曲线,可以得出:当动应力水平较低时,即使振动周次不断增大,土体的强度和刚度基本不变,那么动应力幅值和动应变幅值能够保持恒定;当动应力水平较高时,随着振动周次的增加,动应变幅值曲线呈喇叭型增大,土体的强度和刚度等力学性能下降,承载力迅速降低,动应力幅值曲线呈喇叭型缩小。随着振次的增大,动应力幅值和动应变幅值相反的变化,也说明动弹性模量随振次的增大而减小。(2)通过分析粗粒土动应力.动应变关系曲线滞回圈,得出了粗粒土动应变滞后于动应力,同时验证了粗粒土的黏性特性。分析发现,当动应力较小时,滞回圈斜率很大,几乎重叠,基本闭合;当动应力增大后,滞回圈面积越来越大,斜率不断减小,越来越倾向应变轴,开口程度越来越大。(3)比较不同围压的滞回圈,发现随着围压的增大,滞回圈面积减小,斜率增大,闭合程度变高,动应变幅值减小。(4)比较不同振次的滞回圈,发现随着振次的增加,滞回圈逐渐变得斜长,面积增大,斜率越来越小,动应变幅增大,出现明显的周期衰化现象,反映了土体在周期荷载作用下刚度软化性。 硕士学位论文4粗粒土动弹模量与阻尼比试验研究4粗粒土动弹性模量与阻尼比试验研究在土动力特性研究中,动弹模和阻尼比是两个很重要的参数,反映了土动应力一动应变关系非线性和滞后性两个基本特征。本章在采用大型动静三轴试验的基础上,研究粗粒土的动本构关系、动弹性模量及阻尼比等动力特性,对其影响因素和发展规律进行探讨。4.1动本构关系4.1.I试验曲线分析Hardin等人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表明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动本构关系符合如下的双曲线关系‘121,%2去“。’n+DS。式中,盯。为动应力,s。为弹性动应变,a,b为土性参数。通过大型动静三轴仪进行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试验,取每级动荷载作用下第三个循环的动应力一动应变曲线为该级动应力下的滞回圈,通过椭圆拟合可以得到动应力幅值仃。和相应的动应变乃,即可绘成9种试验条件下粗粒土的%一s,试验曲线如图4.1,曲线方程式为式(4.1)。61 硕士学位论文4粗粒十动弹模量与阻尼比试验研究450400350—300生250{200。150100500500450400350芒300∑2500200150100500图4.1不同围压作用下盯d一白曲线由仃。一%曲线图可知,随着动应力的增加,粗粒土动应变非线性增大,初步判断粗粒土的动应力与动应变关系呈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动应变水平较低时,仃。一%关系曲线斜率较大,随着动应力的不断增加,动应变发展较为缓慢,动应力与动应变基本满足线性关系,动应力较小,粗粒土处于弹性状态;当动应力增加到一定值后,O-。一s。关系曲线斜率越来越小,逐渐趋于平缓,这时动应变随动应力的略微增大急剧增大,此时粗粒土变形明显增大,土体进入弹塑性发展阶段,以塑性变形为主,与土体破坏界限非常接近了。由(2.1)、(4.1)得:Ed=志㈡粕或÷=口+bed(4-3)Cd式中,口为直线在纵轴上的截距,b为直线斜率。式(4.3)说明动弹性模量的倒数与动应变幅值呈线性关系。绘制图4.1中CY。一£。曲线对应的l/易一sd曲线,详见图4.2。 硕士学位论文4粗粒土动弹模量与阻尼比试验研究0.0080.0070.006一.0.005弓0.004鬯0.0030.0020.00100.0020.00250.003‘dF雨i而习|-围压300kP8ll!垦匿!!!E坠l0-00050-0010·00150·00200025£d(b)f=3Hz图4.2不同试验条件下1/易一白曲线阿聂i丽l-Pit:l;300kPaIl皇鱼星!螋&堕I由图4.2可知,试验点与直线有很好的拟合性,离散性很小,表明不同试验条件下粗粒土1/易一s,曲线基本呈线性关系,符合式(4.3)的直线方程,说明粗粒土的动本构关系可用式(4.1)的双曲线模型进行描述。根据式(4.3)对测得的不同试验条件下试验点进行回归分析,从而得到相应的拟合参数a、b,直线在纵坐标上的截距为a,斜率为b,详见表4.1。各拟合判定系数R2均大于0.93,拟合度较高。说明采用双曲线模型拟合粗粒土动本65432●0∞0O0一.日4弓々丑/f_ 硕士学位论文4粗粒土动弹模量与阻尼比试验研究构关系是合理的。表4.1不同试验条件下双曲线模型参数4.1.2动本构关系曲线影响因素分析4.1.2.1动本构关系曲线与围压关系以振动频率为1Hz、围压分别为200kPa、300kPa、400kPa的仃。一£d曲线为例,分析不同围压对粗粒土动本构关系曲线的影响。如图4.1.a所示,在应变较小(£。<0.05%)的情况下,三种围压下的动应力一动应变关系曲线基本重叠,可以解释为,在试验开始阶段动应力盯。较小,而粗粒土结构密实、强度高,即使不同围压,土体结构产生的变化同样很微小;随着动应力的增大,应变达到一定值(£。>0.05%)后,三种围压下的动应力一动应变关系曲线之间的差别越来越明显,高围压的仃。一s。曲线在低围压曲线下方,即产生相同动应变s。所需的动应力仃。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大。也就是说,作用的动应力仃。相同的条件下,围压越大,所引起的动应变s。越小。这是因为围压越大,土颗粒之间接触越充分,空隙越小,土体结构更加紧密,试样的刚度得到提高,那么需要施加更大的动应力仃。才能产生相同的动应变s。。曲线后半段越来越平缓标志着土体从弹性阶段发展到塑性阶段,即使动应力仃。略微增大,动应变s。也会发生急剧变化,试样刚度显著降低,最终土体产生很大的变形。分析图4.1.b和图4.1.c中仃,,一s。曲线,可知围压对其具有上述类似的影响规律。 硕+学位论文4粗粒土动弹模量与阻尼比试验研究4.1.2.2动本构关系曲线与振动频率关系以围压为200kPa、振动频率分别为1Hz、3Hz、5Hz的仃。,一s。曲线为例,分析不同频率对粗粒土动本构关系曲线的影响。如图4.3.a所示,频率为1Hz时,叮。一s。曲线位于最下方;频率为5Hz时,仃。,一s。曲线位于最上方;频率为3Hz时,仃。一s。曲线位于两者之间。可见,在一定的动应力作用下,频率越低产生的动应变越大。也就是说,相同振动荷载作用下,频率越低,动变形越能充分展开,反应了粗粒土的频率效应较为明显。分析图4.3.b和图4.3.C中%一s。,曲线,可知振动频率对其具有上述类似的影响规律。400350300o250兰200’。15010050OI+频率lttzl+频率3Hz『l±塑塞型!}0.00050.0010.00150.0020.0095o“65 硕士学位论文4粗粒土动弹模量与阻尼比试验研究500450400350o300兰250口2001501005000.00050.0010.00150.0020.00250.0038d(C)03=400kPa图4.3不同振动频率下的口d一旬曲线4.2动弹性模量4.2.1动弹·陛模量与动应变的关系曲线动弹性模量易研究的是产生单位动应变所需的动应力,表示土体在周围荷载作用下弹性变形的动应力一动应变关系。本文利用椭圆拟合得到动应力幅值仃,和相应的动应变£。,通过公式(3.1)可求得动弹模历。分析整理数据后,得到不同试验条件下粗粒土的动弹模E,随动应变s。的发展曲线如图4.4。由图可以看出:动弹模历具有明显的应变软化特征,随动应变s。的增大呈非线性衰减,且不同试验条件下的动弹模历随动应变s。的发展曲线具有相似的衰减趋势。动应变是影响动弹性模量的一个主要因素,按动应变不同可以将Ed—s。曲线分成三个特征阶段:①水平段,这个阶段动应变很小,曲线平缓,动弹模易几乎不变,土处于弹性状态,动弹模E基本接近最大值。受动三轴仪传感器精度的限制,104以下的数据点离散程度高,加上这一水平段极短,没能在图中显示;②曲线陡降段,这个阶段随着动应变s。的增加,动弹模易急剧减小,塑性应变逐渐增大,土体刚度迅速降低,土体由弹性状态转向塑性状态;③当动应变旬>0.05%时,曲线逐渐趋于平缓,动弹模易随动应变s。缓慢减小,这个阶段土体以塑性应变为主,动弹模历降低的幅度已经不大,动应变s,达到0.1%后,动弹模易基本稳定,不再发生变化。当动应变s。由0.01%增大到O.05%时,动弹模E减小了三倍左右;当动应变s。增大到O.2%时,动弹模日为150MPa'---250MPa,为动应变旬为0.01%时动弹模易的五分之一。可见,动应变水平是影响动弹模毋最为主要的因素。 硕士学位论文4粗粒土动弹模量与阻尼比试验研究I;苗面嘲l+围压300№II±垦匡塑!望!f00.00050.0010.00150.0020.00250003‘d图4.4不同围压下动弹模随动应变的发展曲线4.2.1.1Ed一£。关系曲线与围压的关系以振动频率为1Hz,围压分别为200kPa、300kPa、400kPa的动弹模玩随动应变%的发展曲线为例,分析不同围压对粗粒土Ed—s。关系曲线的影响。如图4.4.a所示,三条曲线的频率相同时,围压为200kPa时,Ed一£。曲线位于最下方;围压为400kPa时,Ed—s。曲线位于最上方;围压为300kPa时,Ed—s。曲线位于两者之间。可见,在动应变相同的条件下,动弹模E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大。这是因为围压越大,土颗粒之间接触越充分,土体结构越紧密,试样的刚度得到有效的提高,延缓了土体塑性应变的发展。动应变£。达到0.1%后,动弹模易基本趋 硕士学位论文4粗粒土动弹模量与阻尼比试验研究于稳定,不同围压的动弹模易之问的差别越来越小,说明围压对动弹模易的影响程度逐渐降低,而动应变的影响越来越大,成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当动应变增大到一定值时,土体发生较明显的变形,此刻进入塑性状态,不同围压的动弹模E,大小基本一致,此时围压对动弹模E。,的影响可以忽略。与一般类粗粒土的变化规律类似‘1311⋯】【1021。分析图4.4.b和图4.4.c中Ed一£。曲线,可知围压对其具有上述类似的影响规律。4.2.1.2岛一s。关系曲线与振动频率的关系以围压为200kPa,振动频率分别为IHz、3Hz、5Hz的动弹模局随动应变s。的发展衄线为例,分析不同振动频率对粗粒土Ea一£。关系曲线的影响。如图4.5.a所示,随着频率的增大,曲线的位置越高。也就是说,在相同动应变的条件下,动弹模置,随频率的增加而增大。在不同频率下,动弹模历随着动应变£:,的增大不断减小,表现出应变软化的性质。在曲线陡降阶段,动弹模匕衰减较快,该段在同一动应变下,不同频率对应的动弹模E,相差至少上百兆帕,说明振动频率对动弹模目的影响不容忽视;当动应变s。达N0.1%后,三条曲线基本重合,动弹模E变化不大,基本稳定。对比围压对E—s。关系曲线的影响,频率具有类似的影响规律。分析图4.5.b和图4.5.c中Ea一占。曲线,可知振动频率对其具有上述类似的影响规律。68 硕士学位论文4粗粒土动弹模量与阻尼比试验研究140012001000£800三孟60040020000·00050·0010·00150.0020-0025。d图4.5不同频率下动弹模随动应变的发展曲线4.2.2动弹性模量与振次的关系对于土动力特性的研究,绝大部分的学者是以地震为动荷载,而很少研究针对作用时间较长,有一定振动周期的动荷载。由于土是由颗粒体黏聚而成的散体材料,土体内部有许多孔隙和微裂缝,在动荷载的作用下,孔隙和微裂缝会不断地扩展,随着振动次数的增大,变形明显增大,土体结构出现破坏,土的强度和刚度等力学性能下降。因此,振动周次是影响土体力学性能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研究振动周次对粗粒土的动力特性的影响,是非常必要的。土在循环振动荷载作用下,动弹性模量E将随着振动次数Ⅳ的增加而降低,称为土的应变软化。根据Idriss掣m3】提出的软化指数概念,定义动弹性模量软化指数6为6=Ea,Ⅳ/Ea,1(4—4)式中,日Ⅳ和历,分别为第1次循环与第Ⅳ次循环的动弹性模量。以围压为400kPa,振动频率分别为1Hz、3Hz、5Hz的动弹模历软化指数占发展fHj线为例,分析振次Ⅳ对粗粒土动弹模E的影响规律。如图4.6所示,当动应力水平较低时,6一Ⅳ发展曲线较平缓,变化幅度不大,且趋近于一个稳定值,不同振动频率的6一Ⅳ发展曲线较接近,差别较小;随着动应力水平提高,6一Ⅳ发展曲线越来越陡,下降幅度越来越大,不同振动频率的6一Ⅳ发展曲线差别很大,下降幅度各不相同,频率越小,6一Ⅳ发展曲线下降越厉害。说明粗粒土动弹模局随着振次^r不断增大呈减小的趋势,当动应力水平较低时,动弹模日趋近于一个稳定值,振次对其影响不大;随着动应力水平的提高,这种影响规律越发显著,且振动频率越低,动弹模易衰减得越厉害,土体受到的振动影响越厉害,强度和刚度等力学性能大幅下降,土体破坏越快。因此,在动应力69 硕士学位论文4粗粒土动弹模量与阻尼比试验研究水平较高的条件下,振动频率越低,土体达到破坏所需的振次越少。同时说明在动应力水平较高的情况下,每级荷载振动周次的多少对于确定动弹模影响很大。1.21O8∞O.60.40.201.210.8‘。0.60.40.201.21O.8∞0.60.40.20O234567N(a)0d⋯=0.16MPa01234567N(b)od。=O.24MPa34567N(c)o“a1=0.32MPa70 硕士学位论文4粗粒土动弹模量与阻尼比试验研究图4.6动弹性模量软化指数随振次的发展曲线4.2.3最大动弹性模量由式4-3可知,当动应变白趋近于零时,土体处于弹性状态,变形可恢复,此时的动弹性模量也就是最大动弹性模量Ed一=l/口。由表4-1可知,围压和振动频率对粗颗粒土的最大动弹性模量易一有显著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围压和振动频率对最大动弹性模量Ed一的影响,绘制不同围压和振动频率下的最大动弹性模量易一变化曲线,如图4.7,4.8所示。0100200300400500围压o3(kPa)图4.7最大动弹模与围压的关系F丽面=11-频率3HzlI!堡奎§坠I啪伽啪咖湖咖枷姗。一芒暑毒群霰幅K■ 硕士学位论文4粗粒土动弹模量与阻尼比试验研究。三掣教摇.K■0123456频率f(1lz)图4.8最大动弹模与振动频率的关系由图4.7可知,最大动弹性模量B。。。随围压的增大近似线性增加。其他条件一定时,围压越大,最大动弹性模量日。。,越大,且增大的趋势十分明显,与围压对动弹模的影响较类似。由图4.8可知,最大动弹性模量岛。。随振动频率的增大近似线性增加,不同围压时增大的幅度有区别。其他条件相同时,振动频率越大,最大动弹性模量历。。,也越大,但由曲线的斜率可以初略判断频率对最大动弹性模量E。。,的影响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这样解释,在振动的开始阶段,作用的动应力较小,振动频率虽然不同,但还未来得及改变试样结构,那么引起动应变十分微弱,因此得到的最大动弹性模量匕。。,相近。考虑围压仃;和振动频率厂对最大动弹性模量易。。。的线性影响,对相关试验条件下的最大动弹性模量日。。,进行二元线性回归,得到的回归公式如下:E⋯:1.410-,+95.88厂+400.42R2=0.971(4.5)该公式是根据本文的特定试验条件得到的,且数据量有限,因此,如要应用到工程实例中还需考虑其土性条件、边界条件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4.2.4动弹性模量的归一化曲线为了减少试验数据的离散性,对不同试验条件下的动弹性模量易除以最大动弹性模量历⋯进行归一化处理。图4.9为试样在不同围压(200kPa、300kPa、400kPa)下的易/易。。。一s。关系曲线。由图4.9可以看出九条不同的曲线动弹性模量比随着动应变幅的增大而非线性减小,且都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服从良好的双曲线关系。在应变相同的条件下,动弹性模量比随着围压增加而增大,当动应变增大到一定阶段后,不同围压的动弹性模量比的差值越来越小,最终曲线几乎重合。因为随着围压的增大,试样土颗粒接触更加紧密,相对密度增大,孔隙减小,颗粒间的作用力加大,土样刚度增大,波在土中的传播路径更多,传播速度更快,那么动弹性模量也随之增大。当动应变水平较高时,不同围压下的动啪伽瑚㈣啪啪伽猢。 硕士学位论文4粗粒土动弹模量与阻尼比试验研究弹性模量比几乎没区别,说明动应变对动弹性模量的影响大于围压对它的影响,成为影响动弹性模量变化的最主要因素。00.00050.0010.00150.0020.00250.003od(a)f=1¨z00.0010.00150.0020.0025‘dO0.000500010.00150.002£d(c)f=5Hz图4.9不同围压下动弹性模量归一化曲线根据Hardin.Dmevich等效线性模型中动弹性模量比与动应变幅值的关系式Edmax1+F,d肛,式中,s,为参考动应变幅值,是一个土性参数。73(4—6)19876543210O0O0;{r|\t∞i76i0:毒脚、舀198765432】00O0O0O0:{∞\蔷 硕士学位论文4粗粒士动弹模量与阻尼比试验研究按式(4-6)可知,Ea。。/Ea一£。的关系线应为直线,而本试验测得的日一/日一£。关系线为曲线,如图4.10所示。图4.10不同围压下Ea。。/Ed—sd关系线因此由式(4-6)拟合易/易一一s。曲线得到的结果误差较大,效果不大令人满意。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初步考虑采用(4-7)式对目/易一一6。曲线进行拟合,拟合得到的不同试验条件下的m、£。值及判定系数R2见表4.2。』L:!(4-7)日一1+(sd/6,)”74 硕士学位论文4粗粒土动弹模量与阻尼比试验研究表4-2粗粒土易/殇。。一sd曲线参数4.2.5动弹性模量衰减模型的建立与参数的拟合尽管目前开展了较多的土动力特性方面的试验研究,但循环荷载作用下土体应变软化机理较全面的研究相对较薄弱,很少进行推导理论而建立软化模型,而更多的是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提出一些特定条件下的回归公式。因此本文根据试验成果,考虑围压和振动频率对土体软化的影响,建立粗粒土的动弹性模量衰减模型及其拟合参数。本文4.2.1节已经得出,动弹模随动应变的增加呈非线性衰减特征,因此可暂且考虑采用(4—8)式的负幂律函数对图4.4的Ed—s。曲线进行非线性拟合,拟合得到不同试验条件下的A、B值及判定系数月2见表4.3。Ed=彳s二曰(4—8)表4-3粗粒土动弹模衰减模型参数围压(kPa)频率(Hz)AB2003006.50085.00260.50770.55890.99710.9959 硕士学位论文4粗粒土动弹模量与阻尼比试验研究354.457l4.7624.2253.91734.30774.01883.72910.59670.57110.60470.63470.6012O.63040.66520.99850.98890.99580.98860.99070.99250.9579通过比较表4.3中的模型参数值发现:判定系数R2均大于O.95,说明采用公式(4.5)对Ea—s。曲线进行描述可以得到比较理想的回归结果;不同围压、频率对模型参数A、B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为方便工程应用,考虑围压和频率的影响,基于表4.3的数据对模型参数A、B进行二元线性回归,可得到如下回归公式(4.9)式和(4.10)式。再把其带入(4—8)式,可以得到考虑围压0-,和频率厂影响的粗粒土动弹模衰减经验公式,详见(4.11)式。A=-0.00580-3—0.3254f+7.2564B=0.00036a3+0.01946f+0.4301R2=0.9031(4.9)R2=O.9868(4.10)Ea=(0.00580-3+0.3254f+7.2564)巧。删6中001946,。04301(4—11)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动荷载作用下粗粒土动弹性模量随动应变衰减的经验公式,对于要求初略估算动弹性模量的实际工程有一定参考价值。但由于土体的应变软化特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要建立有代表性的公式,应该考虑更多的影响因素,且公式是基于有限的试验数据和特定的试验条件,因此该公式只是初步的,还需要在实际应用中逐步修正完善。4.3阻尼比4.3.1阻尼比与动应变关系土的阻尼比表示动荷载下能量因土内阻而耗散的性质,是土动力特性的另一个重要动力指标,代表了土动应力一动应变关系的滞后性,是进行土工建筑物动力稳定性计算的基本参数。利用椭圆拟合通过公式(3.193可求得阻尼比A。分析整理数据后,得到不同试验条件下粗粒土的阻尼比允随动应变£。的发展曲线如图4.11。这里需要说明76O加如∞加∞ 硕士学位论文4粗粒土动弹模量与阻尼比试验研究的是,大型三轴仪器的传感器精度有限,得到的10‘5数量级的数据离散型较大,以致J;L—lne。曲线图不够完善。由图4.1l可知,动应变£。对阻尼比A影响显著,不论围压施加的大小,阻尼比兄随动应变£。增大而增大。在微小应变(s。≤O.015%)情况下,阻尼比九随动应变s。增加而迅速增长,当动应变达到一定值时,曲线趋于平缓,不再随着动应变的增长而变化,此时阻尼比旯接近最大值。这种现象说明粗粒土的动应力.动应变关系符合非线性和滞后性的一般规律。分析图4.11可知,围压对阻尼比允的影响较为显著。围压为400kPa的A—Ins。,曲线位于最上方,围压为200kPa的A—In£。曲线位于最下方,而围压为300kPa的A—Ins。曲线位于两者之间。说明在相同动应变条件下,粗粒土阻尼比九随围压的增加而增大。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不同的人有不同结果,差别较大,没有形成统一结论。有研究n叫认为阻尼比九随围压的增加而减小,由于围压增大,试样土颗粒间的接触更加紧密,空隙越少,波的传播路径也随之增多,传播速度更快,因此波传播时消耗的能量将会减少,这样代表能量损耗的参数阻尼比九也会减小;有研究“删认为随着围压的升高,矿物晶粒之间的隙壁的法向压力增大,隙壁问的动摩擦力随之增大,在动荷载作用下隙壁相互摩擦引起的能量耗散增加,故其阻尼参数随着围压的升高而增大。弋筮哩蛊0.0010.01 硕士学位论文4粗粒土动弹模量与阻尼比试验研究一墨哩盥t丑嚼墨图4.11不同围压下阻尼比随动应变的发展曲线分析图4.12可知,不论振动频率施加的大小,粗粒土阻尼比允随动应变的增加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不同振动频率的A—In£。曲线由上到下依次为f=5Hz,f=3Hz和f=IHz,其中f=5Hz和f=3Hz的允一Ins。曲线差别很小,十分接近,而f=iHz的A—Ine。曲线与前两者差别较大。说明在相同的动应变条件下,粗粒土阻尼比A随着振动频率的增大而增加,且当振动频率f=5Hz和f=3Hz时,阻尼比非常接近,阻尼比随振动频率增大的幅度不大,而f=iHz的阻尼比明显小于前两者的阻尼比。即在相同围压下,不同振动频率对粗粒土阻尼比A的影响程度不同。 硕士学位论文4粗粒土动弹模量与阻尼比试验研究0,0000图4.12不同振动频率下阻尼比随动应变的发展曲线对不同实验条件下的阻尼比随动应变的发展曲线按下式(4.12)进行非线性拟合,拟合得到的A、B、C值及判定系数R2见表4—4。榭(去]c(4.12) 硕士学位论文4粗粒土动弹模量与阻尼比试验研究表4—4粗粒土阻尼比的拟合参数4.3.2最大阻尼比确定最大阻尼比A~一般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求取。(1)由经验公式求取。国内外许多研究者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提出了相关经验公式和方法,Hardin和Drenevich【12J提出的几种关于砂土和饱和粘土的经验公式的使用最为普遍。但由于影响最大阻尼比k。。因素很多,简单的套用经验公式,会因土类差别和试验条件的不同产生较大误差。(2)试验确定。当动应力应变水平较低时,动应力应变围成的滞回圈面积也较小,试验点数据很离散,此时由滞回圈面积求得的阻尼比,误差较大;当应力应变水平较高时,试验点变化较小,动应力应变围成的滞回面积足够大,那么求得的阻尼比也较准确,当曲线上升较平缓时,可将其渐近常数作为k。。。本文根据试验确定的渐进常数作为兄。。。,结果见表4.5。表4-5不同试验条件下的最大阻尼比k。1Hz3Hz5Hz0.3520.3740.3780.3650.4120.4250.3820.4420.456 硕士学位论文4粗粒土动弹模量与阻尼比试验研究4.4本章小结本章通过室内大型动静三轴试验,研究了粗粒土的动本构关系、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及其影响因素和发展规律。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粗粒土动应力一动应变关系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和应变软化特征,对应的1/易一s,曲线基本呈线性关系,也就是说粗粒土的动本构关系可用Hardin双曲线模型进行描述。通过对不同试验条件下数据的拟合,给出了粗粒土双曲线模型参数。(2)粗粒土在不同围压和振动频率下的动应力.动应变关系表明:随围压的增加动应力-动应变关系曲线逐步偏向应力轴,即随围压的增大产生相同动应变所需的动应力也增大;随频率的减小,相同的动应力产生的动应变越大,动变形越能充分展开,反应了粗粒土的频率效应较为明显。(3)粗粒土动弹性模量随动应变的发展曲线表明:动弹性模量随动应变的增大而非线性衰减,表现出明显的应变软化特征,当动应变达到0.1%后,动弹性模量基本稳定,不同围压和振动频率下的曲线基本重合,说明动应变成为动弹性模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他条件一定时,在一定的动应变范围以内,动弹性模量随围压、振动频率的增大而增大。(4)当动应力水平较低时,动弹性模随振次的增加变化很小;当动应力水平较高时,动弹性模随振次的增加而不断减小,即土体出现应变软化,振动频率越低,软化效应越显著。也说明振动周次的多少对于确定动弹性模量影响很大。(5)获得了粗粒土多种试验条件下的最大动弹性模量,分析了围压、振动频率对其影响规律,并提出了考虑围压、振动频率影响的最大动弹性模量的经验公式。(6)通过回归分析,提出了一个较好拟合粗粒土动弹性模量退化的数学式,并给出了相应的参数值;建立粗粒土动弹模量衰减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围压、振动频率影响,并提出了动弹性模量衰减经验公式。(7)粗粒土阻尼比随动应变的发展曲线表明:阻尼比随动应变的增大非线性增大,其他条件一定时,随围压、振动频率的增大而增大,不同振动频率的影响程度不同。且得到了粗粒土多种试验条件下的阻尼比的拟合参数和最大阻尼比。 硕士学位论文5结论与展望5.1结论本文利用大型动静三轴试验平台对粗粒土的动本构关系、动弹模量及阻尼比特性展开了试验研究,分析总结了围压、频率以及振动周次对粗粒土动力参数的影响,获得了粗粒土填料基本动力参数特性。主要的结论如下:(1)通过分析粗粒土动应力、动应变时程曲线,表明:当动应力水平较低时,即使振动周次不断增大,动应力幅值和动应变幅值也能够保持恒定;当动应力水平较高时,随着振动周次的增加,动应变幅值曲线呈喇叭型增大,而动应力幅值曲线呈喇叭型缩小。同时也说明动弹性模量随振次的增大而减小。(2)通过分析粗粒土动应力.动应变关系曲线滞回圈,得出了粗粒土动应变滞后于动应力,同时验证了粗粒土的黏性特性。分析不同动应力、围压和振次的滞回圈得到:a.当动应力较小时,滞回圈斜率很大,几乎重叠;当动应力增大后,滞回圈面积越来越大,斜率不断减小,越来越倾向应变轴。b.随着围压的增大,滞回圈面积减小,斜率增大,动应变幅值减小。c.随着振次的增加,滞回圈被逐渐拉长,面积增大,斜率逐渐减小,动应变幅值增大,出现明显的周期衰化现象,反映了土体在周期荷载作用下所产生的刚度软化性。(3)粗粒土动应力.动应变关系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和应变软化特征,对应的1/Ed—s。曲线基本呈线性关系,即粗粒土的动本构关系可用Hardin双曲线模型描述,并给出了粗粒土双曲线模型参数。对比不同围压和振动频率下的动应力一动应变关系曲线,表明两者对粗粒土有较明显的影响。(4)粗粒土动弹性模量随动应变的增大呈非线性衰减,表现出明显的应变软化特征,当动应变达到0.1%后,动弹性模量基本稳定,不同围压和振动频率下的曲线基本重合,说明动应变成为动弹性模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他条件一定时,在一定的动应变范围以内,动弹性模量随围压、振动频率的增大而增大;当动应力水平较高时,动弹性模量随振次的增加而减小,即土体产生应变软化,振动频率越低,软化效应越显著。也说明振动周次的多少对于确定动弹性模量影响很大。同时,获得了粗粒土在多种试验条件下的最大动弹性模量,并提出了考虑围压、振动频率影响的最大动弹性模量的经验公式。通过回归分析,提出了一个能够较好拟合粗粒土动弹性模量退化的数学式,并给出了相应的参数值;建立了粗粒土动弹性模量衰减模型,提出了动弹性模量衰减经验公式。 硕士学位论文5结论与展望(5)粗粒土阻尼比随动应变的增大呈非线性增大,其他条件一定时,随围压、振动频率的增大而增大,不同振动频率的影响程度不同,且得到了粗粒土在多种试验条件下的阻尼比的拟合参数和最大阻尼比。5.2展望在粗粒土动力学问题研究中,对动模量和阻尼比的分析尤为重要,由于动模量和阻尼比的影响因素很多,如土体结构复杂多变性、仪器设备误差、试验人员水平等原因,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变得更加复杂。由于时间和本人的知识水平限制,本文的研究只是一个尝试和初探,内容和深度还远远不够,还有以下方面值得进一步研究:(1)本文的试验只考虑了物理性质相同的一种土样,还可以针对不同含水率、不同密度、不同孔隙比以及不同粒径级配的土样开展研究,从而建立能综合考虑上述多种影响因素的定量计算模型。(2)由于大型动三轴仪在小应变幅(小于10-4时)范围的测试精度不高,得到此范围内的动模量和阻尼比离散很大。因此,应特别重视高精度下土动力学实验设备与技术的研发。 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7年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EB】.http://www.stats.gov.cn/was40/gifijdetail.jsp?searchword=%C8%AB%B9%F[2]E3][4][5][6][7][8][9][10][11][12][13][14][15][16]△竖£旦竖△曼竖£Q竖里旦竖旦2竖△2竖旦5竖旦垒竖£旦竖垦三竖旦£竖£墨竖旦旦竖△旦竖旦!%A8&channelid=6697&record=1.郭诚谦,陈慧远.土石坝【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M.Y.Ozkan.Areviewofconsiderationsonseismicsafetyofembankmentsandearthandrock—filldams[J].SoilDynamicsandEarthquakeEngineering,17,1998:439.458.王常晶,姬美秀,陈云敏.列车荷载作用下饱和软粘土地基的附加沉降【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118—1122.Schwarz.P.undLaier(1989d):SchluljberichtZUdenbodenmechanischenMessungenbeiFahrtenmitICE/VandLokzugindenJahren1987and1988,NeubaustreckeHannover-Wurzburg,PrufamtfUrGrundbau,BodenmenchanikandFelsmechanik,TUMunchen.FujikakeT.ApredietionmethodforthepropagationofgroundvibrationfromrmlwaytrainrJl.JoumalofSoundandVibrmion,1986,ll1(2):357—360.Schwarz,EundLaier(1991a):SchluBbefichtzunlVersuchsprogramm,FesteFahrbahnKutzenhausen,AusbaustreckeGtlnzburg.Augsburg,PrtlfaintfUrGrundbau,BodenmechanikundFelsmechanik,TUMunchen.Nerbhart,TH..Fischer,R.,Hotz,C.Johmann,S.(2002):OptimierungdesUnterbausderFestenFahrbahn.MesstechnischeUberprtlfungunterBetrieb.VortragBahnbau2002,Berlin.ArcadisConsultGmbh(2004):BerichtZUVerformungsundErschtltterungsmessungenunterBetriebimVersuchsfeld2.Versuchsfeld4undanderEUPetersberg.BAMittederNBSKRMvomOkl.2004,ErgebnisberichrimAuftragderDBAGTBM1(unverOffentlicht).Kocan.D.(2005):ErfahrungmitderFahrbahnderSFSK61n.Rhein/MainnachdreiJahrenBetrieb.E1.Eisenbahningenieur(56)l1/2005.BaugrundDresden(2006):Abschliel3enderMessberichtZUder3.MesskampagneimLosNord,September2006.NeubaustreckeNtlmberg.Ingolstadt.imAufrtagvonDBProjektBauGmbh(unverelffentlichtl.HardinB0.DrnevichVP.Shearmodulusanddampinginsoils[J].GeotechnicalDivisionofASCE。1972,98(6):603.624.98(7):667.692.吴世明,周景星.土的动力特性及测试和应用[A].第三届全国土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1-7.何昌荣.动模量和阻尼的动三轴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1997,19(2):39-48.ProeterD.C.Kha疗afJ.H.Cyclictriaxialtestsonremouldedclays[J].JournalofGeotechnicalEngineering,ASCE,l984,11Of10):1431.1445.AnsalAM,ErkenA.UndrainedbehaviorofclayundercyelicshearstressesrJl. 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JournalofGeoteclmicalEngineering,ASCE,1989.1l5(7):968.983.17JBoulangerRossW:,R.Arulnathan,HarderLF’Jr.LeslieF.Harder,eta1.DynamicpropertiesofShermanislandpeat[J].JournalofGeotechnicalandGeoenvironmentalEngineering,ASCE,1988。124(1):12.20.【18]ZhouJ..GongX.N.Straindegradationofsaturatedclayundercyelicloading[J].CanadianGeotechnicalJournal.2001.38(1):208—212.[19]徐学燕,仲从利.冻土的动力特性研究及其参数确定[J】.岩土工程学报,l998,20(5):77-81.【20]HardinBO,BlackWL.Vibrationmodulusofnormallyconsolidatedclay:designequationandcurves[J].JoumaloftheSoilMechanicsandFoudationsEngineeringDivision,ASCE,1968.94(2):353.369.121jYasuharaK.,YamanouchiT.,HiraoK.Cyclicstrengthanddeformationofnormallyconsolidatedclay[J].SoilandFoundations.1982.22(3):77.91.[22]BrownSF,LashineAKRHydeAFL.Repeatedloadtriaxialtestingofasiltyclay[J].Geotechnique,1975,25(11:95.114.[23]HydeA.EL.,YasuharaK.,HiraoK.Stabilitycriteriaformarineclayunderone-waycyclicloading[J].JoumaofGeotechnicalEngineering,ASCE,1993,119(111:1771—1889.[24]张建民,王稳祥.振动频率对饱和砂土动力特性的影响【J】.岩土工程学报,1990,12(1):89—97.[25]陈存礼,胡再强.强夯地基黄土的动力特性参数及其与振动频率的关系[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1998,14(2):217-220.[26]王建荣,张振中,王峻,等.振动频率对原状黄土动本构关系的影响[J】.西北地震学报,1999,21(3):310.314.127]HardinBO,BlackWL.VibrationmodulUSofnormallyconsolidatedclay(Clsure)[J].JournaloftheSoilMechanicsandFoudationsDivision,ASCE,1969,95(SM6):1531-1537.[28]孙静,袁晓铭.土的动模量和阻尼比研究述评【J】.世界地震工程,2003,19(1):88-95.[29]SeedHB,IdrissIM.Soilmodulusanddampingfactorsfordynamicresponseanalyses.ReportNo.EERC70—10,EarthquakeEngineeringResearchCenter,UniversityofCalifornia,Berkeley,1970.[30]MartinPP’SeedHB.One·Dimensionaldynamicgroundresponseanalyses[J].ASCE.1982.108(6T7):935.954.[31]谢君斐,石兆吉.原状饱和粘土动力性能的试验研究[R】.中国科学院工程力学研究所地震工程研究报告,1973.[32]石兆吉,丰万玲.土壤动压缩模量共振柱法测定【J】.岩土工程学报,1985,7(6):25-32.[33]郭家禄,施萍.非饱和粘性土的动力特性[J】.水利水运科学工程学报,1987,(3):83-89.[34]陈国兴,谢君斐,张克绪.土的动模量和阻尼比的经验估计[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l995,15(1):73.84.[35]刘雪珠,陈国兴,胡庆兴.南京地区新近沉积土的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的初步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2,22(5):127-131. 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54][55][56]陈国兴,刘雪珠,朱定华,等.苏南地区新近沉积土的动力特性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l(6):1140.1142.王炳辉,陈国兴,王晶华.宁波近海沉积土动力特性的试验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7,16(4):55—60.尚守平,卢华喜,任慧,等.粉质粘土动剪切模量的试验对比研究叫.岩土工程学报,2006,280):410.414.刘胜群,陈玉平.饱和软粘上动力特性试验研究[J].铁道建筑,2006,(10):68—70.张茹,涂扬举,费文平,等.振动频率对饱和黏性土动力特性的影响阴.岩土力学,2006,27(5):699—704.HardinBO,PdchartFE.Elasticwavevelocitiesingranularsoils[J].JournalofthesoilMechanicsandFoudationsDivision,ASCE,1963,89(SMl):603—624.HardinBO,DmevichV.EShearmodulusanddaminginsoils:measurementandparametereffects[J].JoumaloftheSoilMechanicsandFoundationsDivision,ASCE,1972,98(SM6):603-624.HardinB0.Thenatureofstress—strainbehaviourforsoils.ProceedingsofSpecialtyConferenceonEarthquakeEngineeringandSoilDynamics,ASCE,NewYork,1978,3-90.吴世明.非饱和无粘性土的动剪切模量[J】.岩土工程学报,1985,7(6):33—41.祝龙根,吴晓峰.低幅应变条件下砂土的动力特性的研究阴.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1988,12(1):27.33.徐存森,吴俊壁.用扭转单剪/共振柱仪测定某核电站饱和原状砂的动剪模量[J】.大坝观测与土magi试,1996,20(5):36—39.徐刚,杨宗茂,郝鸳,粗粒土动力性能试验成果整理方法探讨[J】.人民黄河,1994,(3):34—36.沈珠江,徐刚.堆石料的动力变形特性阴.水利水运科学工程学报,1996,(2):143—150.栾茂田,林皋.岩土地震工程与土动力学中若干最新进展评述【A].见:栾茂田主编,第五届全国土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20-46.孔宪京,娄树莲,邹德高,等.筑坝堆石料的等效动剪切模量与等效阻尼比[J】.水利学报,2001,(8):20—25.张茹.土石坝心墙料及坝基细砂砾料动力特性试验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2.王汝恒,贾彬,邓安福,等砂卵石土动力特性的动三轴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25(增21:4059.4064.王皆伟.四川地区砂卵石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D】.绵阳:西南科技大学,2006.凌华,傅华,蔡正银,等.坝料动力变形特性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9.31(12):1920—1924.朱晟,周建波.粗粒筑坝材料的动力变形特性[J】.岩土力学,2010,31(5):1375—1380.董威信,孙书伟,于玉贞,等.堆石料动力特性大型三轴试验研究[J].岩67890l23456789Dl23.I墨∞嘞阳mⅢ心m阻陟m旧.墨吼凹随 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土力学,201l,32(增2):2731-2734.丰万玲.煤灰土的动力特性[J].岩土工程学报,1986,8(2):24.34.俞培基,王钟宁,秦蔚琴.粉煤灰坝的动力性质与地震反应[A].第三届全国土动力学学术会议[C】.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177—180.徐学燕,伸丛利,陈亚明,等.冻土的动力特性研究及其参数确定[J】.岩土工程学报.1998,20(5):77.81.周键,池毓蔚,Th.Triantafyllidis,等.垃圾土动模量和残余应变试验研究【A].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北京:万国学术出版杜,1999:593.596.梁旭,蔡袁强.复合地基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的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4,37(1):96—101.施烨辉,何平,卞晓琳.青藏铁路高温冻土动力学参数试验研究[J】.路基工程,2006,(5):93.95.齐剑峰,栾茂田,杨庆,等.饱和黏土动剪切模量与阻尼比的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8,30(4):518.523.黎冰,高玉峰,丰土根.振动频率对LCES动力特性的影响分析及其机理初探【J1.岩土力学,2008,29(10):2731-2734.王志杰,骆亚生,王瑞瑞,等.不同地区原状黄土动剪切模量与阻尼比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0,32(9):1464.1469.钱家欢,殷宗泽.土工原理与计算(第二版)[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谢定义.土动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刘保健,谢定义.随机荷载下土动力学特性测试方法【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王兰民,张振中,王峻,等.随机地震荷载作用下黄土动本构关系的试验研究【J].西北地震学报,1992,14(4):61.68.栗润德.太原东山黄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04.彭社琴,赵其华,黄润秋.成都粘土动三轴试验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2,13(1):57~60.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土力学工程应用实例分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WANGChang-jing,CHENYun-min,WENShi—you.Train—inducedcyclicloadsinallelastichalf.space[C].Proceedingsofthe5thasia-pacificconferenceonshockandimpactloadsonstructures,2003:361-368.王常晶,陈云敏.列车荷载在地基中引起的应力响应分析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7):1178.1186.CHENYM,Ⅵ,ANGCJ,CHENYP’eta1.Characteristicsofstressesandsettlementofgroundinducedbytrain[C].EnvironmentalVibrationPrediction,MonitoringandEvaluation,Okayama,2005:33-42.MADSHUSC,KAYNIAAM.High—speedrailwaylinesonsoftground:dynamicbehavioratcriticaltrainspeed[J].JournalofSoundandVibration,2000,231(3):687—701.TAKEMIYAH.Linesidegroundvibrationsinducedbyhigh.speedtrainpassage[C].WorkshoponEfiectofHigh—speedVibrationonStructuresand刀印叫∞r=l纠朝钔印力踟卯∞¨幻朝钔朝印刀畸畸畸瞄田∞险险∞口口口盯口 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Equipment.DepCivilEngNatChengKungUniv,Tainan,Taiwan,1998:43.49.尚守平,刘方成,杜运兴,等.应变累积对黏土动剪模量和阻尼比影响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6,27(5):683.688.AtkinsonJH.SallforsGExperimentaldeterminationofsressstraintimecharacteristicsinlaboratoryandin-situtest[A]。Proc10mEurConfSiolMechandFoundEngineering[C].1991,3:915-956,AtkinsonJH.EffectofrecentstresshistoryOnthestiffnessofoverconsolidatedsoil[J].Geotechnique,1990,40(4):531-540.BurlandJB.Ninthlauritsbjerrummenofiallecture:smallisbeautiful:thestiffnessofsoilsatsmallstrains[J].CanadianGeotechnicalJournal,1989,26(4):499—514.张克绪,谢君斐.土动力学[M].北京:地震出版社,1989.S普拉卡什,土动力学【M】.徐攸在,译.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4.FE小理查特,RD伍兹,JR小霍尔.土与基础的振动【M].徐攸在,译.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1976.刘洋.土体的动模量和阻尼比的试验技术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6。李淑平,张尔其.土动模量的退化和阻尼比变化[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38(6):975—977.S.Yamada,N.Yoshimoto.Dynamicshearmodulusfoeclayedsoilswithvariousgtainsizedistributionandplasticity[A].Proceedingsofthe16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oilMechanicsandGeotechnicalEngineering[C],2005,2:455.458.刘垂远,何昌荣.粉煤灰筑坝的动力特性试验研究川.东北水利水电,2004,1(22):29—34.吕悦军,唐荣余,沙海军.渤海海底土类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试验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3,23(2):33。42.袁晓铭,孙锐,孙静,等.常规土类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2,20(4):133.139.马德翠,单红仙,周其健.黄河三角洲粉质土的动模量和阻尼比试验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5,13(03).0353—08:353—341.王海东,尚守平,卢华喜,等.场地土动剪模量的试验对比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2005,32(3):33.37.姬美秀,陈云敏.不排水循环荷载作用过程中累积孔压对细砂弹性剪切模量q。。的影响【J】.岩土力学,2005,26(6):884—888.[943骆亚生,田堪良.非饱和黄土的动剪模量与阻尼比【J】.水利学报,2005,35(7):830—834.[95]蒋寿田,王幸辛.郑州地区地基原状土动模量和阻尼比【A].第三届全国土动力学学术会议[C].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151.155.[96]李刚,陈正汉,曹继东,等.厦门砂土的动力特性研究【J】.岩土力学,2005,10(5):1628-1632.[97]鲍陈阳,余湘娟,高志兵.云南粉土的动力特性试验研究叨.防震减灾工印们∞『=I幻盯明础印力印卯∞f=l幻∞口随陷陷国晦暗隋陷阳西阳四 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程学报,2006,26(3):321.325.【98]YasudaN,MatsumotoN.Dynamicdeformmioncharacteristicsofsandsandrockffllmaterials[J].CanadianGeotechnicalJournal,1993,30(3):747-757.【99]RollinsKM,EvansMD,eta1.Shearmodulusanddampingrelationshipsforgravels[J].JournalofGeotechnicalandGeoenvironmentalEngineering,ASCE,1998,124(5):396—405.【100]SeedHB,WongRT’eta1.Modulusanddampingfactorsfordynamicanalysesofcohesionlesssoils[J].JournalofGeotechnicalEngineering,ASCE,1986,122(12):1016—1032.[101]日本土质工学会.粗粒料的现场压实【M】.郭熙灵,文丹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2.56.102]ShibuyaS,TatsuokaF’TeachavorasinaskunS,eta1.Elasticdeformationpropertiresofgeomaterials[J].SoilsandFoundations,1992,32(3):26-46.[103]IdrissIM,DobryR,SinghRD.Nonlinearbehaviorofsoftclaysduringcyclicloading[J].JournalofSoilMechanicsandFoundation,1978,104(12):1427.1447.[104]杨自成.路基填土的动力特性试验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08.[105]聂明,徐进,任浩楠,等.大理岩阻尼参数与动弹性参数的动三轴试验研究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30(增2):3989.3994. 硕士学位论文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发表的学术论文[1]王佳,张家生,孟飞,宋良良.交通荷载作用下公路路基动力响应研究[J】.路基工程,2013,(2):7.10.[2】王佳,张家生.探地雷达在某铁路挡墙质量评估中的应用研究[J].路基工程,2013,(2):121·124.二.参加的科研项目[1】高速铁路路基动力学研究[2】贵广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致谢论文是在导师张家生教授的悉心指导和全面支持下才得以顺利完成的。从论文的选题、试验到论文的撰写和最终定稿的整个过程,无不渗透了导师的心血,谨此致以衷心的感谢。张教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活跃的学术思想、诲人不倦的为师精神、宽以待人的处事作风和热情乐观的生活态度使我受益匪浅。感谢张教授及夫人丁佳女士三年来对我生活和学习的帮助、鼓励,导师无私的关怀和帮助学生铭记在心。感谢王匾、陈晓斌、王启云、陈俊华、曹贤发、石熊、邓国栋、孟飞、刘蓓、张标、梁为群、李健、杨琛、刘慧颖、成浩、何欢、刘乔、丁瑜等师兄弟妹,感谢他们在学习、生活以及论文写作中给予我的支持和帮助。感谢岩土工程系冷伍明教授、杨果林教授、魏丽敏教授、方理刚教授、王星华教授、金亮星副教授、乔世范副教授、张升副教授、郑国勇老师等各位任课老师,在他们的悉心教导下,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加强了我对岩土工程这门学科的热爱。感谢我的家人,感谢他们为了培养我无私地付出了很多很多,我也会一直爱他们。最后感谢我身边的亲戚、同学和朋友,希望他们生活幸福,健康快乐。9l王佳于中南大学铁道学院2013年5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