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论文:劳动与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的实践和思考

中学论文:劳动与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的实践和思考

ID:36576499

大小:3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2

中学论文:劳动与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的实践和思考_第1页
中学论文:劳动与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的实践和思考_第2页
中学论文:劳动与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的实践和思考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学论文:劳动与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的实践和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风筝制作》的教学体会----《劳动与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的实践和思考 风筝集科学知识、制作工艺、娱乐、健身于一体,包含了历史、科学、美术、数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是学生非常欢喜学习制作的一个项目。综合实践活动课强调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体现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应用,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所以要求劳技教育内容趋向多样性、综合性,为学生提供一系列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和锻炼的平台。我尝试把“多学科知识融合”作为教学切入点,来达到锻炼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和增进能力的目的。以下结合《风筝制作》的教学内容,浅谈《劳技与技术》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整合及

2、自己的一些思考。一、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1.结合《历史与社会》知识,丰富教学内容。在讲述风筝的起源和发展时,依照学生在历史和社会课中所学的朝代史,结合风筝的演化来讲述。由于学生已经了解了各个朝代的更迭次序,以及社会、人文概况,易于学生掌握风筝的变迁。在讲述风筝的作用时,引入学生熟知的历史典故来加深印象。如“四面楚歌,汉将张良借用风筝,吹散楚王八千子弟兵”等。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不仅能让学生学得轻松,而且掌握得更清晰,更有条理。风筝的变迁史,对学生已知的历史和社会知识也是个很好的补充。如:为何风筝产业在宋代繁荣而在元代没落?只要对当时的社会

3、情况稍加剖析,便可使学生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也使学生认识到风筝不仅是种娱乐活动,还是社会生活的明镜,它能反映出国家民族、地区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文化状况和生活习俗。对学生学习历史和社会知识也有很好的启迪作用。风筝作为传统手工艺品,如同历史和社会的活化石,学生切身感受传统文化底蕴的同时,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是很好的促进。2.风筝制作与科学的相互渗透(1)引入和深化学生所学的科学知识,来解释风筝制作的原理把学生已有的科学知识加以引导和深化,运用到风筝制作中,使学生能真正理解和掌握风筝设计、制作、放飞的要素。讲述风筝制作选材时,先归纳所需竹材的特征:应

4、选用土厚、向阳、生长期3-5年的毛竹中段作为骨架等。再结合生物学知识来解释:因为土厚、向阳有利于毛竹生长;生长期3-5年的毛竹纤维韧性好、弹性适宜、强度大;毛竹的中段节长,粗细变化很小。学生在此基础上就很容易掌握竹材的选择要点。学生在数学课中,已经了解了“轴对称”对物体平衡的重要性。依据风筝的特性,再讲解风筝在空中的“动态形变对称”,学生能很快领悟。并能在“静态和动态对称”这一前提下,设计出不同外观的风筝。3风筝制作过程中,重心的确定非常重要。学生已知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物体的重心位置就在物体的几何中心处。但风筝属于形状、质量分布都不均匀的物体,如

5、何确定它的重心,已经超出了学生所掌握的物理学知识。这时指导学生采用“悬挂法”来确定物体的重心。将风筝悬挂,并使其平衡,这时重力的作用点一定在悬线方向上,再换一个悬挂点,新的悬线也一定通过重心,前后两线的交点就非常接近重心位置。确定了风筝的重心,就可以以此为基准,来安装和校准风筝的提线了。要在不同的气象条件下放飞风筝,就必须了解风筝的空气动力特性。风筝在空中靠风力与拉力共同作用克服风筝的重力后升空飞行,升力的大小与风压、风筝线的拉力及提线与风筝面的夹角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当风筝在某一提线角放飞,风对风筝的升力面产生的压力和风筝线的拉力的合力大于风筝的重力

6、时,风筝升空,拉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增大,风筝飞行陡度增加,随着风筝的上升,风筝在空中的姿态的改变,其升力有效面积不断减少,当升力等于重力时,风筝处于平衡,这时滑翔在空中某一高度。每只风筝在合适的风力、合适的提线角、合理地运用放飞技巧,使风筝飞行在最佳陡度。在学习如何制作一个劳技作品以前,先让学生弄清作品本身和制作方法中所包含的科学原理,然后运用科学原理来指导作品的制作。将制作模式从过去的“制作——技能——科学”转向“科学——技能——制作”。比起事事从经验出发,走一步看一步,往往事半功倍,少走弯路错路。这也是科学的真正价值所在。⑵在劳技制作中感悟科学的

7、应用和魅力掌握科学知识的最佳途径,并不单单停留在书本上,而是科学知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这个意义上说,风筝制作为各科学学科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实践平台,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进一步熟练各主要概念与主要技能,增进思考、创造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学习兴趣。3.风筝制作和美术教学的相互促进风筝制作中,需要有一定的绘画技能,来给风筝进行美化。但与一般的绘画又有所不同。更多的是以风筝飞行中的效果为出发点来设计。风筝绘画要求色彩鲜艳、透光性好、对比强烈,主要是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风筝放飞后,与观赏者的距离远;风筝在空中,经常遇到光从背面射来的情况

8、;飞着的风筝,是以蓝色天空为背景的。学生运用绘画技能,给风筝添加多彩的外观的同时,对绘画中的素描、上色、色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