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546438
大小:70.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5-11
《听课和评课记录生物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听课及评课记录时间:2008-11-26地点:柏乡职教中心授课人:运格课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一、进行新课1、学生看书58-62页,并将相关要点知识标明。(教师巡视,并写板书)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因?2、我国科技现状?3、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4、为什么实施科技兴国?5、落实科教兴国战略?2教师按照板书提问,学生回答,(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因?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从历史角度和当今社会两方面看;从生产力的三要素: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看;并将调:生产力=(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科学
2、技术。列举:爱迪生发明点灯的重要作用,用事实说明科技的重要作用。(2)、我国科技现状?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一分为二的看:有在世界尖端领域领先的比如:航天、杂交水稻、大型电子计算机等;但总体上还和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教师在讲解的时候联系课本前面所讲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点,不能乐观。使学生明了这个问题的同时,复习了旧知识)(3)教师提问:在科学技术方面,怎样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提高科学技术→提高教育水平(从而自然引导到下一个问题)(4)提问:教育的重要作用?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教
3、育培养→人才→科技→生产力→国家综合国力。(教师强调教育的重要作用,自然引导到科教兴国)(5)提问:为什么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兴国?教师指导:回答问题的思路:三个层次:我国的科技现状、教育→教育的地位、人才(6)、教师提问:把教育当成中心工作来抓、行不行?学生回答:教育投入大、周期长,中心工作还是经济建设,从而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上。(7)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关键靠→创新→创新型人才、3、小节:课本第58页,两个大方面。评课:一、这节课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学思路清晰,教师提出围绕课本主题的五个方面大问题
4、,明确的展现为板书。通过学生看书、思考、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并总结出这几个问题的答案,从而依次使学生掌握了课本内容。二、“先学后教”的这种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对课本内容有了笼统的了解,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其思考、讨论、回答使之对课本内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理解;教师最后总结、归纳使之最终掌握课本内容。这种形式即符合“三为主”原则,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习效率。三、教师在授课中能够运用鲜明的实例来说明课本中比较抽象的问题,使之变得浅显易懂,同时丰富了
5、教学内容、增长了学生的知识。比如:讲解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候,举例爱迪生发明点灯,给人类带来了光明。讲解我国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举了“神州”系列运载火箭、超大型计算机的具体实例。四、注意课堂前后知识的衔接,运用前一问题的答案,引导学生认识下一问题,使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联系前几个问题认识后面的问题。从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了学生理解掌握知识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的过程。五、在教学中能够“温故知新”,比如在讲解我国科学技术总体上和发达国家还有差距的原因时,就和学生回顾以前所学“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
6、状,即复习了旧知识,同时运用这个旧知识点使学生理解了新问题。六、在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实现民主教学,并即时将答案总结归纳得出课本主题。比如在“对待把教育当成中心工作来抓、行不行,”这个问题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回答:“教育投入大、周期长,”教师总结:“中心工作还是经济建设,从而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上。”自然顺畅的解决了问题。七、教师教态和蔼、亲切,精神饱满、语言自然、流畅有待商榷的地方:一、课堂时间安排不是很理想,出现了前松后紧的情况,以至于处理最后一个问题、课堂小节时
7、显得有些仓卒。二、教师在让学生看书的时候如果让学生带着“黑板上的五个问题,并找到相应的答案,”,使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看书的效果会更好的同时,也为后面的教学做了明确的铺垫。三、教师在提问时,有些明确了学生,但很多都让学生回答;我认为更多的应该让学生单独来回答。四、教师在总结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语言不够简练,能让学生说的尽量让学生说,教师讲的多、累不说,学生有时还不爱听。(这节课下来,我看到王老师说的嗓子都有些哑了,听她说后面还有两节课,这个问题就可想而知了!)
8、 听课内容:《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讲课教师:严秀丽班级:九年级1班听课记录:一教师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目标:⑴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和逆境,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⑵初步培养用辩证的方法分析挫折的能力;初步形成自我调适和应对挫折的能力。⑶知道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是不可避免的道理;了解导致挫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