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油田底水油藏水平井见水特征

塔河油田底水油藏水平井见水特征

ID:36539914

大小:265.9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1

塔河油田底水油藏水平井见水特征_第1页
塔河油田底水油藏水平井见水特征_第2页
塔河油田底水油藏水平井见水特征_第3页
资源描述:

《塔河油田底水油藏水平井见水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2卷第2期新疆石油地质Vol.32,No.2第32卷第2期徐燕东,等:塔河油田底水油藏水平井见水特征2011年4月XINJIANGPETROLEUMGEOLOGYApr.2011塔河油田底水油藏水平井见水特征徐燕东,李冬梅,李江(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乌鲁木齐830011)摘要:底水油藏水平井见水后,含水率上升迅速,产油量很快下降,后期堵水作业困难,措施费用高。根据水平井见水特征,利用物理模拟、理论推导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对底水油藏水平井水淹特征进行研究,得出了均质和非均质油藏水平井的水淹模式。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底水油藏;水平井;水淹模式文章编

2、号:1001-3873(2011)02-0167-03中图分类号:TE311;TE344文献标识码:A国内外已经对底水脊进机理进行了大量研究,文而对于“井筒”附近,取r=0.002m(试验管径),则v=献[1]对水平井开采底水油藏水脊脊进规律进行物-44.55×10m/s.v>vc,近井地带满足达西渗流模式。理模拟,文中详细论述了底水脊进的研究历程:从各(2)实验结果研究了不同生产压差下均质油藏向异性地层的水脊变化规律,到描述水脊的二维数学的见水点位置和水脊形态,通过三维可视化物理模拟模型;从底水脊进见水时间预测问题,到水平井底水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水平井的水淹模式为

3、中脊进发生位置和脊顶移动方向,再到物理模型研究了部见水→两边扩展→全井水淹→翼部抬升的水淹模底水驱油藏中重力、粘滞力和毛细管力对水平井产能式;②在相同的含水率下其水脊形态相近,生产前期的影响等等。但目前水平井的水淹动态和水淹模式的大生产压差下的水脊较陡;③较高的生产压差下水脊物理模拟研究还未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就水平井水淹的指进现象较明显。模式从物模和理论方面开展研究。相对于真实油藏,实验中使用的压差较大,在较1均质底水油藏水平井见水特征大的压差下,水平井中部见水,说明真实均质油藏水[3]平井生产为中部见水模式。1.1见水特征的物理模拟实验1.2见水模式的理论研究1)(1)实

4、验原理和相似准则处理根据水电相似为了求证底水油藏水平井开发见水点的位置,假原理,建立电解模型,在两电极上施加某一电位,类似设水平井为无限导流能力,各射孔点处流量相等,即于油井和供给边界的压力差,则可在这种模型中得到将各射孔点视为互不相关的一口独立直井。类似油层压力场和渗流速度场的电压场和电流场。根(1)假设水平井投产段有2个射孔点2个射孔据油藏实际,选择3个相似准则参数,选取油藏中投点A和B分别处于水平井的跟端和指端,设A、B坐产段之下无明显隔夹层的TK109H井作为原型,并与标为(-a,0),(a,0),则A、B两点对空间中任意一点处模型预测值进行对比,各项参数如表1所示

5、。的势为表1相似准则参数计算q22渗透率孔隙度原油密度投产长度生产压差见水时间准A=-2πln姨(x+a)+y+CA;(1)名称-323(10μm)(%)(g/cm)(m)(MPa)(d)q22原型594.520.000.762801.026496准B=-ln姨(x-a)+y+CB.(2)2π模型1187.035.200.800.070.000550.0712预测值1.910489该点的渗流速度可以表示为q11vy=y→22+22→.(3)为了使实验结果与油田实际可比,两种流动方式π(x+a)+y(x-a)+y必须相同。因此室内实验需满足达西流动模式。一般可以证明:当y>a

6、时,x=0处的纵向速度大于x=±a认为R(R=vr姨K/17.5mj1.5)在0.2~0.3之间满足达处的纵向速度;y=a时,x=0处的纵向速度等于x=±aeec[2]处的纵向速度且大于其他处的速度;y

7、:15-18.·168·新疆石油地质2011年纵向速度小于x=±a处的纵向速度,x=±a处的纵向速阶。由此,台阶式上升水平井的水淹模式可以简述度最大。由以上结论,可得出水脊形态如图1a所示。为:高渗突破,沿井扩展,次高突破,全井水淹。水平段yyx(-a,0)(a,0)x(0,a)a水平段yy(-a,0)(a,0)xx(0,-a)y0y0y0abb图1两个射孔点(a)和2n+1个射孔点(b)水脊形态图2物性三段式(a)、五段式(b)非对称分布第一水淹时刻水脊形态同理可以证明水平井投产段有3个射孔点,其任意一点的速度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