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531825
大小:3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1
《有效教研活动案例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愿研究成为老师的习惯海珠区教育发展中心曾绮霞活动背景区中心教研组是由来自区内不同学校骨干教师组成的。中心组老师在学校和区域教研中一直都发挥着重要的辐射作用。但是,因为各人的知识背景、教学经历不同,教师之间还是存在观念、能力、经验等方面的差异,特别是对教学的研究上的差异是比较明显的。如何发挥他们骨干教师的原有的优势,进一步提升个人的能力,尤其是培养他们研究问题的能力和习惯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我们确定数学低年部中心组开展以“用数学”的教学研究为切入口,以提升教师研究能力为目标的系列活动。实施过程一、个人备课,初次设计(
2、第四周)中心组里任教一年级的老师先自己阅读教材和教学用书,寻找备课素材,个人写出教学设计。目的:通过个人的学习和备课,初步了解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和设计理想的教学方案;也为集体交流探讨打下基础。二、集体探讨,求同存异(第五周)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继续进行了集体的探讨。执教一年级的6位教师分别阅读了其他5位老师的教学设计,与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和综合,提出教学设计需要注意一下几点:1、在教学目标中要强调对学生观察图画、口述图意的训练。2、抓住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能用6、7的加减法的知识去解决简单的问题;教
3、学难点是看懂图意,能用问句式表达图意,知道图中大括号、问号的含义。3、必须进行加减法的对比。4、教学内容上要进行补充。因为教材中用减法计算的情境图都是把问号放在右边,要增加了问号在左边的情境图。但是,在深入讨论后也存在几个比较大的分歧:1、加减法的对比出现的时机——是在新课结束后还是对应练习结束后更好些。2、问号在左边的情境图出现的时机——是在减法例题后出现好还是在练习中出现好。3、对应练习的时机——是加法例题教学后马上进行一题加法练习还是加减例题讲完后再一起进行。3在集体的交流中,大家能取得了共识;对于一些教学环
4、节出现不同的意见也是正常的。教无定法,怎样教的效果好些,只能通过实践去检验了。于是我们确定由两位老师分别实施两个不同的设计。目的:通过集体的讨论,老师们清晰了教学目标、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更准确,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也关注到练习的层次、形式。通过对课的研究,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深刻了。一、教学实践,对比效果(第七周)因为对一些教学环节的处理存在差异,要知道同样的教学内容怎样安排效果更好些,于是就进行了实践。我们安排了万松园的杨海云老师和同福中路第一小学的洪振华老师分别执教了《用数学》一课。后来考虑到一年级下午排课的实际困难
5、,我们决定由杨老师进行现场上课,洪老师自己先上课,再进行课后说课。洪老师在说课时主要围绕着上述的三点分歧谈她的课时怎样处理的,以及这样处理的效果。因为老师之前进行了深入的备课,在听课和听说课时都是带着问题进行观察、思考,目的性更强。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预设的突破难点的措施是否有效,教师的引导是否到位,练习的时机是否合适,这些都在上课、观课的过程中得到答案。二、后续研究,反思教学(第八周)为使老师们能及时梳理思路,提升认识,我要求中心组老师都要简单写写对《用数学》教学的所思所想,每位老师都能认真完成作业。
6、(详见附件二)目的:教师要发展必须养成及时反思教学的习惯。要学会欣赏和借鉴、思考。跟进反馈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后,教师们对教材和教学的研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也尝到了这种专题教研模式的甜头。于是在接下来的第九~十二周,中心组的老师用同样的研究模式进行了第二次的“解决问题”教学研究——以“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为切入点,开展新一轮的研究,研究的效果更好了。3希望通过多次的研究活动,强化骨干教师的研究问题的意识,提升他们的研究能力,让研究成为有益他们成长的好习惯。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