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文言文考点化复习必修3

教材文言文考点化复习必修3

ID:36527740

大小:43.6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11

教材文言文考点化复习必修3_第1页
教材文言文考点化复习必修3_第2页
教材文言文考点化复习必修3_第3页
教材文言文考点化复习必修3_第4页
教材文言文考点化复习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材文言文考点化复习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必修3——《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一、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1.《孟子》:为记述孟子言行的著作,完成于战国中后期。此书的来历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司马迁等人认为是孟子自著,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参与。该书翔实地记载了孟子的思想、言论和事迹。《孟子》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为“四书”。“四书”始终是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教育的必读书和科举取士的初级标准书。2.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3.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内凶:河内遇到饥荒。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凶,谷物收成不好,

2、荒年。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向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粟:谷子,脱壳后称为小米,也泛指谷类。4.谨庠序之教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史记·儒林列传》“闻三代之道,乡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汉书·董仲舒传》“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5.申之以孝悌之义孝悌:孝,指对父母还报的爱;悌,指兄弟姐妹的友爱,也包括和朋友之间的友爱。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君子:特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君子”一词出自《易经》,

3、被全面引用最后上升到士大夫及读书人的道德品质始自孔子,并被以后的儒家学派不断完善,成为中国人的道德典范。7.故不积跬步跬:古代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8.外连衡而斗诸侯连衡: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使其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也作“连横”。9.南取汉中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古称梁州、南郑、天汉,是汉王朝的发祥地,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的源头,秦巴山片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的美誉。10.战国“四公子”:战国时代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免于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

4、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方士、策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因其四人都是王公贵族(一般是国家君王的后代),后人称之为战国“四公子”。11.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桂、浙、闽、粤等地,每个部落都有名称,统称百越。也叫“百粤”。郡:古代的行政区域。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称,明清称府。12.而倔起阡陌之中阡陌:在广袤田野上呈南北走向和东西走向并且相互交错的田埂。阡,南北走向

5、的田埂;陌,东西走向的田埂。1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七庙:本指四亲(高祖、曾祖、祖、父)庙、二祧(高祖的父和祖父)庙和始祖庙。《礼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后泛指天子的宗庙。14.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读。15.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六艺经传: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六艺”有时是指礼、乐、射、御、书、术等六种技艺。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如《春秋左氏传》《诗经毛氏传》等。“六艺经传”一词源于《史记·太史公

6、自序》中所引其父司马谈之言:“夫儒者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二、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16.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1)直不百步耳  通________,__________(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________,_______(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________,_________(4)涂有饿莩通________,________(5)以为轮通______,_____(6)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通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7)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

7、________,__________(8)君子生非异也通________,_________(9)合从缔交通________,_________(10)而倔起阡陌之中通________,___________(11)赢粮而景从通________,________(1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通________,________(13)或师焉,或不焉通________,_____________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1)河内凶:_________________(2)不违农时:__________________(3)数罟不入洿池:_

8、____________(4)涂有饿莩:________________(5)非我也,岁也:_________________(6)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7)申之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