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

《小石潭记》

ID:36521867

大小:3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1

《小石潭记》_第1页
《小石潭记》_第2页
《小石潭记》_第3页
《小石潭记》_第4页
《小石潭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石潭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案例《小石潭记》       单元提示:本单元的主题,围绕水的灵性,给人以启迪,写潭水,写瀑布,写海潮,写水之歌,水之思,视觉、听觉、触觉,每位作家开放的感官不尽一样;心理感觉,人生感悟,自然的观感,社会的思考,作家们驰骋的情怀不相同,都有“另一个瀑布”再他们生命中诞生。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记述了作者发现、欣赏第一课时课前热身:1.走近作者(提示:对于人物,主要从名、时、地、评、就等方面入手。)(1)柳宗元(773—819),  代文学家,字       。祖籍山西河东郡(今山西永济),世称“         

2、”。曾被贬柳州,亦称“柳柳州”。散文成就很高,与      并称“韩柳”,是“                   ”之一。他的传记散文,大多取材于当时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人物,反映人民悲惨生活,揭露社会矛盾,如《捕蛇者说》。他的山水游记散文,以《永州八记》为代表。写景准确、生动、传神,语言精美清丽,而且往往融入了作者悲愤苦闷的情绪,艺术价值很高。他的寓言小品,短小警策,含意深远,语言锋利简洁,讽刺性强,便寓言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著名的如《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等。此外,他还有一些政论、文论

3、和哲理散文。著作有《柳河东集》45卷。(2)你还了解或收集到柳宗元的哪些信息?请积累在下面:2.相关背景 唐永女元年(805年),柳宗元因参与革新运动失败,被贬永州。在贬居期间,常以游览山水自娱,到处搜奇觅胜,先后经他发现了许多胜景,并一一作文记载。共记其中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散文史上颇有盛名的《永州八记》,即:《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八篇游记各自成篇,但前后连贯,构成一个整体,就像一幅连续的丰富多彩的画卷,展现出永州秀丽的

4、山水风光。3.相关资料(细心揣摩,对你后面的学习有用哦)⑴观察入微,描摹细致肖其貌,传其神。语言优美,形象生动。文章对潭中游鱼的刻画虽只寥寥几句,却极其准确地写出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写潭中的游鱼,笔法极妙,无一字涉及水,只说鱼则“空游无所依”,则水的登澈透明,鱼的生动传神,都各尽其妙,意境之深,令人拍案叫绝。⑵情景交融。写小石潭环境的幽静、凄清,抒发作者的抑郁忧伤之情。全文寂寞清幽,郁郁落落,形似写景,实则写心。⑶写作借鉴这篇文章生动地描绘了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小石潭结构的奇特,潭水的清澈,岸上景物的秀丽,

5、潭中游鱼的活泼,通过作者精描细绘,图画般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优美的文章,往往得力于作者观察细致,如鱼在水中的情态,溪流时隐时现、明灭可见的景象,若不是亲临其境,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是很难描绘出来的,学习本文就重在学习作者缌的观察与生动的描绘,以提高作文水平。4学法指导   作者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小石潭的各种景物,着意渲染它的寂寞、凄寒、幽怆的气氛,借以抒发自己在贬官失意时的悲凉、凄怆之情感。课文虽短小,但个别语句晦涩,词语活用现象较多,是理解课文的一大障碍,因而要先过文字关,把疏通文义、积累文言实词、虚词作为学习本课的重点

6、。在此基础上,分析、理解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者的抑郁之情。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了解作者及有关的文学常识。2. 反复朗读课文并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3. 熟读课文,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学习过程:一读课文,掌握下列字词。(比一比,赛一赛,看谁练的好又快!)(1)下面是易读错、易写错、难写的字和重点的词语,你一定要掌握呦!篁     洌       坻      嵁      怡俶     翕       怆      邃      参差⑵解释下列词语。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心乐之参差披拂犬牙差互潭中鱼可百许头凄神寒骨

7、怡然不动斗折蛇行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淸隶而从者⑶.翻译下列句子。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⑷.填空①.本文选自《   》,作者     ,字      ,唐代著名的       ,“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作者被贬永州时写的《      》中的一篇。②.试着理解本文内容。本文生动地描写了                 ,抒发了作者            之情。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和融情入景、借景抒情

8、的写作方法。2.理解作者悲凉凄苦的情怀,学会淡然面对挫折。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二.朗读体会三.课堂探究(我的课堂我做主!)探究题目:1.文章开始为何要写“闻水声”和“伐竹取道”?有什么效果?2.文章第二段没有出现“水”,这样写合适吗?为什么?3.文章在描写水中的鱼时采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鱼的什么特点?4.本文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