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翻译总结fin

文献翻译总结fin

ID:36471756

大小:6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11

文献翻译总结fin_第1页
文献翻译总结fin_第2页
文献翻译总结fin_第3页
文献翻译总结fin_第4页
文献翻译总结fin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献翻译总结fin》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周老师自带的文献第2周植物在细胞质中产生辅酶A(COA),但在线粒体,叶绿体和过氧化物酶体中使用它作为反应。这意味着这些细胞器有辅酶A转运载体。植物过氧化物酶体的辅酶A转运蛋白是已知的,但植物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辅酶A转运蛋白则还不了解。线粒体辅酶A转运蛋白属于线粒体转运载体家庭,而且已经在酵母(酿酒酵母;LEU-5P)和哺乳动物(SLC25A42)中得到确定。比较基因组分析表明,被子植物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辅酶A转运蛋白同源基因,而不开花植物仅有一个基因。使用玉米的同系物(玉米;GRMZM2G161299和GRMZM2

2、G420119,基因名)和拟南芥(拟南芥;At1g14560和At4g26180,基因名)(载体蛋白),都补充了线粒体辅酶A载体突变体亮氨酸5生长缺陷型酵母的生长缺陷并基本恢复其线粒体内辅酶A水平,证实这些蛋白有辅酶运输活动。使用纯化豌豆(豌豆拉丁名)的线粒体和叶绿体进行双输入法实验,在烟草的瞬时表达体系中用明亮的黄色荧光蛋白标定线粒体,用绿色荧光蛋白标定载体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玉米和拟南芥的载体蛋白均靶向至线粒体(共定位)。这与辅酶A无处不在的重要特性相符合,玉米和拟南芥的线粒体辅酶A转运蛋白基因在整株

3、植株中都维持相似的表达水平。这些数据表明,无论是单子叶植物还是双子叶植物都具一对定位于线粒体的线粒体载体家族,用以载运辅酶A。这些转运蛋白高度保守的特性,使得他们能够在其他被子植物基因组中可靠表达。CoA(辅酶A)是许多初级和次级代谢反应的酰基载体,在酶数据库近4900种酶类里,有8%是CoA依赖的酶。CoA在脂类代谢、呼吸作用、糖异生以及其他一些途径中有重要作用。CoA存在于所有生命体中。然而,尽管所有的生物都可以通过泛酸盐合成CoA,但只有原核生物、植物和真菌可以合成泛酸盐,动物只能从饮食中获得泛酸盐。在植物体中

4、,将泛酸盐转化为CoA的步骤基本可以确定是在胞质中进行的。然而,CoA需要在线粒体中参与柠檬酸循环,在叶绿体中参与脂肪酸合成,在过氧化物酶体中参与β氧化。因此,CoA必须从胞质中被运输到这些细胞器中,而且,之前的工作证实了在土豆线粒体内的一种CoA转运系统。酵母和哺乳动物线粒体、过氧化物酶体同样转运CoA——因为他们(线粒体、过氧化物酶体)不能自己合成。胞质和胞器中的CoA池维持着相互分离的状态,这种CoA的区室化在所有的真核生物中都是被严格调控的,而CoA池的水平可以通过一些依赖CoA的反应来调转流动。现在已经知道

5、酵母和人体中的线粒体CoA转运子属于线粒体载体家族(MCF)。此外,人类和拟南芥中的过氧化物酶体CoA载体也被发现了。然而,现在还没有在植物体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发现有运载CoA的转运子。在本项研究中,首先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在拟南芥和玉米中找到了酵母、哺乳动物线粒体CoA转运子的同源基因,并把它作为尚待研究的植物线粒体、叶绿体CoA转运子候选基因。之后的实验证据证明了这些转运CoA的候选蛋白在酵母中表达时,无论在体外实验还是植物内都能定向转运CoA到线粒体,而且它们在植物体内始终表达。第3周第一组摘要:新合成的多肽要

6、进行折叠和组装,才能行程成熟的蛋白质分子,这期间需要伴侣的协助。由多肽形成成熟蛋白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多轮折叠,每一轮都会使用到不同的伴侣分子。不正确折叠的分子必须退出折叠周期,从而被降解。在内质网中,如果延长循环底物的周期,那么蛋白质折叠将受到有害的影响,因为它耗费伴侣分子和能源资源,并且增加有毒的活性氧物质。在芽殖酵母中,未折叠蛋白O-甘露糖可以通过PMT1/PMT2复合物终止错误折叠的多肽循环。O-甘露糖可以终止目标分子的折叠,通过减少多肽链与Kar2的结合,使错误折叠的多肽脱离折叠周期。通过体外蛋白质复性的方法

7、,实验人员发现,改变O-甘露糖化蛋白的残基就会使其终止错误折叠的能力丧失。由此可以得出,蛋白质折叠的终止涉及到共价糖基化的事件。新生多肽从核糖体转移到细胞质中,要通过拥挤的大分子物质环境,各种大分子都会对多肽折叠过程产生干扰。为了优化折叠过程,伴侣分子通过周期性的结合和释放,来减少环境中大分子对多肽折叠的不利的作用。经过多次折叠尝试,还是无法完成正确折叠的多肽,会在蛋白质质量控制途径的帮助下,退出折叠循环,然后被降解。多肽折叠的终止机制是合成代谢途径转变成分解代谢的关键点。错误的蛋白质折叠循环消耗有限的伴侣和能量资源

8、,但目前尚不清楚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没有效果的折叠尝试。在分泌途径中,蛋白质的合成和质量控制功能位于内质网(ER)上。错误折叠的蛋白可以通过内质网相关的降解途径去除,这个过程称为蛋白质质量控制。有很多功能缺失的蛋白被当做模型来研究内质网相关的降解途径。为了解释蛋白质质量控制的前期事件,我们需要一种能够折叠但是在蛋白质质量控制条件下无法正常成熟的蛋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