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450073
大小:4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10
《关于桐梓县境土司及土官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桐梓县境土司与土官的研究提要:经余多年探究,感觉桐梓一县的土司土官,似与他地甚是不同。其特点为出现晚,辖地窄,势力弱,延续短,以汉族为主体,均为外地奉旨迁入,以战功受朝廷封赏,奉朝廷为正统,以朝廷的名义统治辖地,与辖地居民的关系乃官与民、族长与族人的关系,等等。与其说是土司,还不如称其为朝廷封赠的羁縻建制的世袭土官,更为确切。主题词:桐梓 土司土官 存在 性质 研究 在人类历史方面,桐梓一地,有着许许多多未解之谜,至今未能破解。譬如,考古研究确定,二十多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就有人类活动乃至用火的遗迹。可是其后,旧石器时期的“桐梓
2、人”,就好像在地球上蒸发了似的,居然二十多万年不见踪影。人不见人,墓不见墓,毫无踪迹。直至两万年前,才又在县城郊的马鞍山偶现尊容。随即,又消失在莽莽野山之中几达两万年。仅仅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代贞观年间,始在今桐梓县境置了个夜郎县,就此,历史学界的历代专家们还争论不已,这个县置于何处,迄今尚无定论。据说贬了个诗仙李白来夜郎流放,有说来了有说没来,还辈辈代代吵个不休。不管如何,在这块地方,总算又有了人的迹象。但是直到如今,除了县名和李白的流放,中国历史上关于这块地方仍是一片空白。这个夜郎县置于何处,管辖凡几,人为何种,数有几多,官为何衔,姓甚名
3、谁,等等等等,举凡一切封建行政建制所应有的一切,竟然正史、野史、方志全无记载,一片空白,除了传说还是传说。即令县境方志偶有涉及,也难辞牵强附会之咎。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硬要说属于有史料价值的文字实物记载,实在说,今存最早的只能首推元代元统元年癸酉(1333)张长官开修松坎堰的摩崖了。可是这迄今仅七百来年的古迹,对于有二十多万年古人类历史的桐梓,对于有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的神州古国来说,这点历史未免也太短了吧。而作为人类活动历史特别重要的佐证之一的墓葬考古,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今,贵州、重庆等省市博物馆考古工作者,在桐梓县境内历五十多年的考古
4、发掘,发掘清理了数十座宋墓,获得了大量有重要意义的丰富成果。但是迄今为止,却从未发现过除清代宋代之外的任何墓葬。这就奇了。文字的历史可以毁于兵燹水火,用泥土石头修之唯恐不牢固的墓葬,却不是可以全部顷刻之间消失于一旦的。就算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前都是自生自灭,那么,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前四千年里,周遭都有人群在生产生活,不可能就桐梓这块地方没有人烟吧。既有人群,就不可能不死人不埋人吧。为什么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隋唐,乃至元明,几千年的这么多朝代都不见墓葬呢?这样整整齐齐的历史断层,不是太有点离奇了吗?!所以我认为桐梓一县的历史还大有研究的广阔疆域,
5、值得我们为之奋斗。 仅就桐梓一县的土司与土官,自古已有之。但于此的研究,却长期以来几乎是空白。实感遗憾。本文试图就此做一探索,以求教于方家。 经余多年探究,感觉桐梓一县的土司土官,似与他地甚是不同。其特点为出现晚,辖地窄,势力弱,延续短,以汉族为主体,均为外地奉旨迁入,以战功受朝廷封赏,奉朝廷为正统,以朝廷的名义统治辖地,与辖地居民的关系乃官与民、族长与族人的关系,等等。与其说是土司,还不如称其为朝廷封赠的羁縻建制的世袭土官,更为确切。详见于后: 一、唐代置夜郎县以前,今桐梓县境无土司及土官经本人长期反复搜寻和研究,至今尚未发现,今桐梓县境
6、内在唐置夜郎县以前,有过土司和土官设置及存在过的确凿证据和文字记载。因此,在没有新的证据出现的情况下,似可以认为,在唐代设置夜郎县以前,今桐梓县域内,没有土司和土官的存在。 二、置夜郎县至建播州期间未见土司土官及流官之设置在唐代太宗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壬寅,下同)置珍州夜郎郡下设夜郎县,至唐僖宗乾符三年(876,丙申)朝廷遣杨端复播州,并世袭其守的234年之中,今桐梓境内亦未见有关于土司土官的文字记载和实物佐证。同理,也可以认为,在此期间,桐梓境内仍然没有土司土官的存在。 三、置播州后桐梓县境长期未见土司土官及流官之设置在播州的前期,
7、虽然因为战功,朝廷封赏了若干的功臣官职并敕其迁族人居播地“世袭其守,永镇边夷。”但是实际上,分封于桐梓境内的几位杨端属下的重要部将,都几乎是在封赏的同时,因朝廷调用和自返原籍而离开了今桐梓县境,实质上并未赴其职守。(此情以下将详述之)所以,播州前期的两百多年间,今桐梓境内依旧没有土司土官的直接存在。只是笼统地分别归属于南边的播州、北边的珍州、溱州所属的带水、夜郎、溱溪、荣懿、扶欢等县。只有县境南部蒙山以南的地区才属于播州土司杨氏土官的辖区。 四、宋元间始有土司土官设置实际上,在今桐梓县境内,进入正史的关于土司土官而又和县境直接相关的历史记载
8、,最早的恐怕就只有下述两条了: 《贵州通志·土司土民志》载:“真州副长官骆氏 《宋史·徽宗纪》大观元年(1107),涪州夷骆世华骆文贵内附。二年六月乙酉以涪夷地为珍州。《地理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