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407739
大小:11.9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0
《(部编)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上册《画》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画》课程设计[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读准“有、无、来”三个生字的音。 2、能正确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3、在教师的指导下,大致了解古诗的内容。[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借助课文插图,引出古诗。 1、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学生思考:从上往下,看一看,图上画着些什么? 2、学生自由交流。 3、教师小结过渡:有人根据这幅图,写了一首古诗,老师读给大家听一听。 说明: 由于低年级学生对直观形象的东西比较感兴趣,因此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有顺序地展开观察,初步建立画与诗之间的联系,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
2、备。一开始的交流,也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的实践机会。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要注重课堂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例如学生在进行口语表达时的仪态、声音,教师随机进行指导。二、初步感知,读通古诗。 1、听教师配乐感情朗读古诗。 2、教师出示古诗,学生逐句跟读,把古诗读正确。 3、教师标注停顿,再次带领学生朗读,注意诗句中的停顿,把古诗读通顺。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4、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同桌互相听一听。 5、男女生对读,齐读。说明:
3、 古诗对仗工整,平仄有序,读来琅琅上口,独具韵律美和节奏美,只有通过朗读才能把这种美体现出来。大量事实也证明:低年级学生学古诗,靠老师逐句串讲,事倍功半,也扑灭了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以学生读书为本,加强朗读指导,让他们从读中体会古诗的美感,激发学生的感情。 在朗读指导中,教师的范读非常重要,教师充满激情地朗读,可以把学生带入意境,帮助学生体验感情。其次,读的形式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不断变换,如个别读、男女生读、小组读、全体读等。再次,不要让学生变成“盲读”,因为学生有些字不认识,有些学生就有可能不是看着字
4、读,而是背诵诗句。因此在起始阶段引导学生字字过目,帮助学生掌握指读的方法,左手按书,右手点字,跟着老师的速度指着字读。三、了解意思,学习生字。 1、教师对照课文插图,讲解古诗的意思:远远看去,山是那样绿,走近一看,溪水从山上缓缓流下,却听不到一点流水的声音。春天已经过去了,可是花儿仍旧开放着,小鸟在树上站着,有人走到它的身旁,它也不惊慌、不害怕。 说明: 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古诗,不要提出过高的要求,如让学生先理解诗句中一些字的意思,再来理解诗句的意思,这种逐字逐句的理解割断了诗句的意境,也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古诗的乐趣。所
5、以在这里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帮助学生理解诗的意思。 2、学习“有”、“无”。 (1)指名读古诗的第一、二句。 教师板书:有、无。 跟老师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说话练习:同学们,你有什么? (3)教师解释“无”的意思:“无”在这里就是“没有”的意思。 (4)思考:为什么看到小溪从山上流下,却听不到一点流水声呢? (5)再次感情朗读第一、二句诗。 3、学习“来”。 (1)指名朗读古诗第三、四句。 教师板书:来。 跟老师读,开火车读
6、,齐读。 (2)端正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做做手指操。 (3)复习田字格。(注意:中心点、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4)想一想,我们已经学过哪些笔画? (5)指导描摹“来”。先看老师写一写,再自己书空练一练。(注意:“来”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特别是第二横在横中线上,一竖在竖中线上。)说明: “来”这个字笔画虽然比较多,但所有的笔画都是学生学习过的,正好借此机会把学过的笔画进行一个小复习。在写字的过程中,要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的训练。 (6)思考:为什么
7、春天过去了,花儿还开得那么鲜艳;有人走过来了,小鸟一点也不惊慌、害怕呢? (7)感情朗读第三、四句诗。 (8)教师小结并揭示诗的名字《画》。齐读古诗。四、指导朗读,背诵古诗。 1、学生挑战读古诗,师生一起评一评。 2、学生表演读古诗。 3、对照课文插图,试着背诵古诗。 说明: 采用小朋友喜闻乐见的表演读、比赛读等形式,使学生读出古诗的节奏、韵味,从中自然地接受了古诗语言美的熏陶,也增强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 结合朗读,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参与评价。教师的评价语应结合具体内容展开,并提出继续努力
8、的方向。学生当当小老师评价同伴,训练学生一起认真听、仔细评。五、做游戏,复习巩固。 1、游戏:“照镜子”。 2、动脑筋:在这首古诗中,“有”与“无”是意思相反的,那么与“来”的意思相反的又是哪个字呢?出示:去 模仿着找一找:远——近 学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