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反思四问

课堂教学反思四问

ID:36399898

大小:2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0

课堂教学反思四问_第1页
课堂教学反思四问_第2页
课堂教学反思四问_第3页
课堂教学反思四问_第4页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反思四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堂教学反思四问江苏省如东县教育局教研室朱唤民新课程特别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因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课程改革成功的保证,也是确保基础教育质量的前提。在强调专业素养的背景下,教学反思逐步成了教师提高素养的重要途径。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困惑,促使一线的教师努力学会反思,并积极尝试用教学后记等物化的形式呈现反思的结果。在教学调研中,我们发现教师反思的意识初步形成,但反思的方法、途径、效果参差不齐,停留在教学内容层面的反思居多,而对有效教学的反思偏少,特别是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反思更少。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因为课程改革的理念大部分是通过课堂来实施的,加强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反思

2、,正是切中了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程追求有效教学,同样要探索教师的有效教学反思。用问题引发自己的课后思考,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反思途径。一、“我这堂课让学生得到什么?”这应该是一堂课结束后的首要问题。传统教学一节课结束后教师首要关注的是教学内容有没有完成,新课程理念首先关注的是学生学得如何、收获怎样。所以,这一问题实际上是不同教学理念的体现。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教师的思维中心必须转移到学生上来,而不是教材、教参、教学内容,只有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有效反思才富有实效。“我这堂课让学生得到什么?”备课时当然要思考,课后的思考更有特殊意义。这一问题实际上是反思备课时确定的目标

3、合理不合理、定位准确不准确。备课时确定的学生学习目标,经过教学实践之后,看看是不是适合学生实际,有没有解决学生迫切想解决的问题。调研中我们发现,教师备课时制定的目标大多还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表现为三种偏向。一是资料型,目标大多依赖于教学参考资料,未作思考,直接抄录教参;二是经验型,依赖于自我的教学经验,对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可能思考得还不深入,甚至有差距;三是套路式,每堂课都有一个知识与基础、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形式主义,大而无当。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实际,充分利用教材等教学资源,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制定具体的、贴切的“这一课”的目标,课堂

4、围绕目标实施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收获、有发展。所以有效的课堂教学,其目标必然是具体可感的、切合实际的、准确贴切的。二、“这堂课学生收获了没有?”这是课堂教学效果的反思,是有效教学实施水平的反思。“收获了没有”本身是比较抽象的问题,执教者应学会从具体可感的视角来检验学生的收获。教师主要可以从学生的状态入手进行反思。一看学生的课堂参与状态,是积极主动的,还是被动应付的?是全体参与的,还是几名尖子生的活动?表现为课堂有没有讨论,是否热烈?二看学生课堂答题状态,答题能直接反映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形成等情况,学生答题的正确率如何?思路是否清晰?基本知识的掌握是否准确、熟练

5、?能不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三看学生课堂思维状态,学生有效思维的深度、长度是课堂效率的根本性因素,思维虽然比较抽象,但是,执教者毕竟亲历了教学的过程,对学生的思维状态是有一定的直观感受的,学生思维是肤浅的,还是深入的?是短暂的,还是持续的?有没有提出富有见解的问题?是否形成了师生、生生思维的碰撞?等等,都可供教师反思。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是学生课堂收获的直接反映,当然更可以成为教师反思的重要依据。三、“我是通过什么方式让学生得到的?”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感情,达到了预设的学习目标,但是,实现目标的方式是有区别的。传统的方式大多是教师将知识“告诉”学生,学生理解

6、消化,被动接受,在这过程中逐步形成能力;新课改倡导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疑难处相互讨论、师生互动,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同时形成能力,在探究过程中也培养了情感态度。这个问题实际上反映的是教师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方式可能见效快,学生知识掌握得细、实,但能力形成慢,更缺少探究精神和创新品质;新课改正是革除了传统方式的弊端,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是根据学生的学来安排的,学生知识掌握得灵活,能力形成快。这些理念,教师都应该接受,问题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真正能做到吗?课后反思这一问题便是强化课改理念的自觉实施、有效实施。通过反思,肯定会发现传统的影子,甚至课堂教学是新鞋旧路

7、兜圈子,这就需要执教者具备自我解剖的勇气和胆量。要看到自己的发展,敢于肯定自己,但同时更要大胆剖析落后的教学方式、方法,认识其弊端,并尝试用新的方式组织教学。经常坚持这样的反思,先进的教学理念才会逐步代替陈旧的观念,有效教学的实施便会更自觉、更富于成效。四、“有没有比这堂课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这应该是一个更高层次的反思,也是一个更具挑战性的反思。这一问题是建立在自我对这堂课教学效果基本认可的基础上的,是对自我的再提升。有时,执教者经过三思而选择的教学方法,实施后自我感觉还比较满意,自己认为教学是有效的,对课堂采用的方法会倍加珍惜,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教无定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