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397350
大小:295.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5-10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细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遗传物质都是DNA B.蛋白质合成场所都相同 C.都能以ATP为直接能源物质 D.所含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2.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宜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底物 B.利用健那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C.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可以检测酵母菌无氧呼吸是否产生酒精 D.采用样方法和标志重辅法可分别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和动物的丰富度 3.下列有关
2、人体对刺激作出反应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病原体感染人体后,被感染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B.叩击膝盖下的韧带,小腿前踢,此过程中有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C.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的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此过程不属于反射 D.某人缩手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受损,其手指皮肤被刺破时的反应是有感觉但不会缩手 4.对图1和图2分析正确的是( ) A.图1中X、Y、Z可分别表示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DNA、mRNA、蛋白质 B.图1中X、Y、Z可分别代表激素调节过程中的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C.图2中基因D、d的特异性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的交替排列决定的 D.图2若为某高等
3、动物正常细胞进行正常分裂过程中的部分染色体示意图,则该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 5.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相同位置分别切除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原因是( ) A.c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 B.a′胚芽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 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a′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
4、能 6.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随机交配对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 B.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C.进化与基因频率的改变有关而与环境无关 D.捕食关系的存在有利于物种间的共同进化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7.(10分)(2015•西固区校级二模)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曾做过如下实验,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实验一和实验二对比说明 ,(2)实验二中小白鼠体细胞从内环境中吸收O2用于细胞呼吸,至少需要通过 层生物膜,该呼吸的总反应式是
5、 .(3)假设实验二(d)中的生物可以存活一段时间,下图1是表示实验二密闭容器中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曲线,根据所示坐标曲线回答下列问题:①B点时容器中的生物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是 ,在昼夜24小时内植物有机物净积累量在C点时是否最多? (是或否).②请在图2中绘出表示密闭容器中O2的变化趋势③若取该植物的叶片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由于实验失误,结果得到滤纸条上的四条色素带颜色都较浅,可能的原因是 (要求写出两点原因) 8.(12分)(2015•西固区校级二模)如图示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相关机理,请据图回答:(1)由图可知,对甲细胞的调节,既
6、可通过神经递质直接进行调节,还可通过有关激素进行调节.原因是 .这反映了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2)图中A处的信号转换过程为 (3)若甲细胞为下丘脑细胞,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甲细胞分泌的物质会 (填增多或减少),这是一种 调节机制.(4)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为 .(5)若甲为肌细胞,长时间剧烈运动后,血浆成分发生一些变化,图示中 (填C或B)端乳酸含量会增加.若甲为肝细胞,饥饿时图示中 (填C或B)端血糖浓度高.原因是 (填激素)增加,它作用于甲细胞促进 ,使血糖维持正常水
7、平.(6)用14C标记的葡萄糖研究肝细胞内糖代谢的过程中,发现血浆中的白蛋白亦出现放射性.在白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中,依次出现放射性的细胞器是 . 9.如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控制该性状的基因用A和a表示.(1)Ⅱ﹣2、Ⅱ﹣3、Ⅱ﹣4、Ⅱ﹣5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2)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Ⅱ﹣1、Ⅲ﹣1和Ⅲ﹣4是纯合子,图中第Ⅳ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