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标解读

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标解读

ID:36389605

大小:4.42 MB

页数:59页

时间:2019-05-09

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标解读_第1页
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标解读_第2页
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标解读_第3页
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标解读_第4页
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标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标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义务教育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一、课程标准的修订过程■2003年3月,教育部开始对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实施状况组织了大规模调查研究,征集修改意见,涉及到38个国家首批实验区,覆盖全国29个省(市、区)。《标准》组经过反复讨论,形成了《标准》修订的第一稿。■2004年,为落实中央8号文件精神,教育部又组织各学科的《标准》组对《标准》进行了专门的修订,形成了《标准》修订的第二稿。■2005年,《标准》组继续利用多种新课程培训和研讨机会,向一线体育教师征询对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广泛收集报刊杂志上有关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

2、上,对《标准》进行修订,形成《标准》的第三稿。■2007年4月,教育部又启动各学科《标准》的修订工作。《标准》广泛搜集了报刊杂志、网站等各类媒体上关于《标准》意见反馈的大量信息;对来自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逐条进行充分地讨论和分析之后,字斟句酌地对《标准》的内容和文字进行修改和补充。2008年5月,基本完成了《标准》修订的送审稿。之后,又反反复复修订了数次。■2009年12月底,《标准》组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对2008年修订稿再次进行了文字上的润色和一些内容的修改。2010年8月底,《标准》组全体成员进行了集中讨论和认真修改,又一次对《标准》进行了修订。■2011年1月,教育部对广东、宁夏、陕

3、西等26个省、市、自治区的部分基层教研员和教师广泛征询意见,《标准》修订组成员认真阅读和分析了所有修改意见和建议之后,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分别对修订稿进行了再一次的审读与修改。■2011年2月,教育部基础司领导和国家级课程专家们对所有学科《标准》的统一范式进行了认真梳理,并召集各学科《标准》修订组部分核心成员再一次开会。在这一次会议中,领导和专家们给予体育学科的《标准》以很高的评价,并作为范本供各个学科作为参考。■2011年3月27-4月2日和6月上旬,教育部基础司邀请审议组专家两次对《标准》进行了审议,并与修订组部分核心成员一起,最终讨论和确定了《标准》。二、课程标准修订的基本原则、主要修

4、订内容及变化(一)《标准》修订的基本原则1.坚持体育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从广泛征求意见的调查结果来看2001年开始的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方向是正确的,是得到大多数学生和体育教师拥护的。因此,修订中必须继续坚持《标准》(实验稿)所确定的指导思想、课程理念和框架结构。2.坚持《标准》是法规性的指导性文件(性质)■《标准》是具有引领性和方向性的带有法规性的指导性文件,既符合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三级课程管理”的精神,也符合我国各地区和城乡差异很大的实际情况,同时还顺应了国际体育课程发展的大趋势。■《标准》是依法制定的带有规定性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材、进行教学组织管理、开展教学活动和衡量义务教育质量

5、的基本依据。 是保障全体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在体育与健康方面应该达到的基本标准,贯彻起来不是随意的。而应创造性地、努力贯彻执行,在保证全体学生在体育与健康方面达到国家基本能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发展不平衡等差异,发展好的地区可以提高标准,发展还不太好的地区经过努力达到标准。3.在认真分析各类意见与建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标准》《标准》是大家的《标准》,需要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因此,修订时主要根据实验十年来一线教师、教研员和专家提出的意见,在充分吸收各方面的正确建议基础上,深入地进行分析、思考和讨论,进一步完善《标准》的有关内容。二、《标准》的主要修订内容及变化1.《标准》名称的变化■实

6、验稿全名为《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后的正式稿名称为《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小学1~6年级的课程名称从“体育”转变为“体育与健康”,与7~12年级的课程名称统一起来。■义务教育与高中《标准》的分离。根据教育部的要求,2002年开始研制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实验稿中关于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部分的内容予以全部删除。本修订稿仅针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而言。2.前言部分的变化■序言部分的变化:增加了有关青少年体质健康方面问题的描述,强调了进行体育课程改革的现实意义。谈到了学生体质下降的问题,体力活动,生活方式“体力活

7、动”(Physicalactivity)一方面突破了“只应用体育手段发展体能”的传统观念,建立了体育手段与日常生活中的体力活动相结合,共同发展体能、增强体质的新的体能发展观。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形成这样的认识:体育锻炼是发展体能、增强体质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日常生活的每一次有意识的骨骼肌收缩(体力活动)都与发展体能、增强体质息息相关,从而拓展了体育教育的视野。■课程性质部分的变化:根据教育部的统一要求,所有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