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解剖与定位诊断

脊髓解剖与定位诊断

ID:36387539

大小:9.89 MB

页数:49页

时间:2019-05-09

脊髓解剖与定位诊断_第1页
脊髓解剖与定位诊断_第2页
脊髓解剖与定位诊断_第3页
脊髓解剖与定位诊断_第4页
脊髓解剖与定位诊断_第5页
资源描述:

《脊髓解剖与定位诊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脊髓解剖与定位诊断脊髓概述脊髓外形脊髓的内部结构脊髓的功能临床联系脊髓概述起源于胚胎时期神经管的尾部与脑相比是分化较少、功能较低级的部分,仍保留着明显的节段性。脊髓与31对脊神经相连,后者分布到躯干和四肢。脊髓与脑各部间有广泛联系,来自躯干、四肢各种刺激通过脊髓传导到脑才能产生感觉,脑也要通过脊髓来完成复杂的功能。在正常生理状况下,脊髓的许多活动是在脑的控制下完成的,但脊髓本身也能完成许多反射活动。脊髓的位置和形态位于椎管内上2/3,前后稍扁的圆柱形。上端自枕骨大孔与延髓相连,下端在成人平第1腰椎体下缘。全长42~45cm,最宽处横径为l.0~1.2cm

2、C1T1T12L5S1延髓脊髓节段(31个)颈段8个胸段12个腰段5个骶段5个尾段1个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脊髓节段末端变细,称为脊髓圆锥,向下延为终丝。马尾若这段椎管内长肿瘤或椎间盘向后突出可压迫马尾神经根,表现节段性症状。蛛网膜下隙穿刺或麻醉术:L3~L4、L4~L5脊髓表面可见多条纵沟或裂后正中沟后外侧沟后中间沟前外侧沟前正中裂后索侧索前索前正中裂后正中沟前外侧沟后外侧沟前根后根c1T1L1S1Coc.17103IIVVIILI脊髓节段与椎骨序数的对应关系一般规律是:脊髓上颈节(C1~4)=同序数椎骨体;脊髓下颈

3、节(C5~8)和上胸节(T1~4)-高1个椎骨(-1)脊髓中胸节(T5~8)-高2个椎骨体(-2)脊髓下胸节(T9~12)-高3个椎骨体(-3)脊髓腰节约平对第10~12胸椎;骶、尾髓节约平对第1腰椎。脊髓节段与椎骨序数对应关系脊髓节段对应椎骨颈髓上部(C1~4)同序数椎骨颈髓下部(C5~8)脊髓节段-1胸髓上部(T1~4)脊髓节段-1胸髓中部(T5~8)脊髓节段-2胸髓下部(T9~12)脊髓节段-3腰髓(L)平对第10~12胸椎骶、尾髓(S,Co)平对第1腰椎腰穿位置:L3-4L4-5终丝马尾脊髓内部结构1、灰质1)、前角(柱)2)、后角(柱)3)

4、、中间带2、白质1)、上行纤维束⑴、薄束、楔束⑵、脊髓丘脑束2)、下行纤维束⑴、皮质脊髓束⑵、红核脊髓束灰质graymatter灰质连合胶状质后角网状结构中间带侧角前角中央管后索外侧索前索前角(柱)anteriorhorn(column)后角(柱)posteriorhorn(column)中间带intermediatezone侧角(柱)lateralhorn(column)灰质前、后联合anteriorandposteriorgray网状结构reticularformation后角前角侧角白质灰质连合脊髓的内部结构脊髓由灰质和白质两大部分组成。在脊髓的横

5、切面上,中央有一细小的中央管(内含脑脊液,此管向上通第4脑室,向下在脊髓圆锥内扩大成终室。40岁以上的人中央管常闭塞中央管周围是“H”形或蝴蝶形的灰质,灰质的外周是白质。灰质白质中央管中央管脊髓各节段中的内部结构大致相同,但不同水平的切面有所差异,表现在于:1.形态和大小不一;2.灰质结构和配布不同;3.灰质和白质量的相对比例不同.C4C8T2T12L4S3脊髓小脑前束脊髓小脑后束脊髓小脑前束脊髓小脑后束传导非意识性本体感觉脊髓小脑束的功能:传导下肢和躯干下部非意识性本体感觉后束传递的信息可能与肢体个别肌的精细运动和姿势的协调有关前束所传递的信息则与整个肢

6、体的运动和姿势有关。脊髓小脑后束post.spinocerebellartract位置:位于外侧索周边的后部。行程:起自同侧板层Ⅶ的背核,及对侧背核经白质前连合交叉来的少许纤维,上行经小脑下脚终于小脑皮质。以此束仅见于L2以上脊髓节段(背核位于胸髓和上腰髓)功能:传导下肢和躯干下部的本体感觉和皮肤的触压觉至小脑,与肢体个别肌的精细运动和姿势的协调有关损伤后表现脊髓小脑后束脊髓小脑前束胸核后角基底部和中间带外侧部的神经元位置:外侧索周边的前部,脊髓小脑后束的前方。行程:起自起自腰骶膨大节段板层V~Ⅶ层的外侧部(相当于后角基底部和中间带外侧部)的神

7、经元,大部分经白质前连合交叉至对侧,小部分在同侧上行,经小脑上脚进入小脑皮质功能:与整个肢体的运动和姿势协调有关。损伤后表现脊髓小脑前束ant.spinocerebellartract脊髓小脑后束脊髓小脑前束胸核后角基底部和中间带外侧部的神经元薄束、楔束位置:脊髓白质后索后索外侧索前索薄束与楔束位于后索,上行止于延髓的薄束核和楔束核。分别传导来自同侧下半身和上半身的肌、腱、关节和皮肤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薄束T5以下楔束T4以上薄束在第5胸节以下占据后索的全部,在胸4以上只占据后索的内侧部,楔束位于后索的外侧部。定位:由内向外:骶、腰、胸、颈。T4上半身

8、脊神经节薄束楔束薄、楔束核下半身同侧薄束、楔束走行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