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神经系统-小脑间脑和大脑

(医学)神经系统-小脑间脑和大脑

ID:36377155

大小:3.11 MB

页数:51页

时间:2019-05-09

(医学)神经系统-小脑间脑和大脑_第1页
(医学)神经系统-小脑间脑和大脑_第2页
(医学)神经系统-小脑间脑和大脑_第3页
(医学)神经系统-小脑间脑和大脑_第4页
(医学)神经系统-小脑间脑和大脑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学)神经系统-小脑间脑和大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神经系统——小脑、间脑和端脑王智明基础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小脑(Cerebellum)外侧部中间部蚓部一、小脑皮质1.小脑皮质的分层2.小脑皮质的传入纤维3.小脑皮质内的联系环路(1)分子层(stratummoleculare)筐状细胞(basketcell)均与Purkinje细胞发生接触(抑制性)星形细胞(stellatecell)纤维——大量,Purkinje细胞、Golgi细胞、颗粒细胞、筐状细胞、星形细胞的突起分子层Purkinje细胞层颗粒细胞层白质(2)浦肯野细胞层(stratumPurkinje)Purkinje细胞(抑制性):皮质的唯一传出成分树突轴

2、突前庭核(少数)分子层小脑中央核(3)颗粒层(stratumgranulosum)颗粒细胞(granularcell)(兴奋性):轴突Golgi细胞(Golgicell)(抑制性):分子层,与平行纤维接触与Purkinje细胞接触树突分子层(平行纤维),与Purkinje细胞的树突接触2.小脑皮质的传入纤维攀缘纤维(climbingfibers):属兴奋性纤维下橄榄核小脑下脚颗粒细胞层Purkinje细胞星形细胞、Golgi细胞苔藓纤维(mossyfibers):属兴奋性纤维前庭核、大脑皮质、脑干网状结构、顶盖等小脑下脚(大部分)颗粒层与颗粒细胞产生突触联系(末端呈花

3、瓣样终扣,与其它结构形成小脑小球)3.小脑皮质内的联系环路皮质内5种细胞和2种纤维间有着复杂的联系,这种联系是小脑皮质完成信号的分析和整合的结构基础。小脑(小)球二、小脑的核团小脑中央核顶核——接受蚓部皮质的纤维球状核栓状核齿状核——接受外侧部皮质的纤维接受中间部皮质的纤维三、小脑的纤维联系(1)既接受来自运动中枢的信息,也接受与运动有关的大量感觉信息;(2)上述信息主要汇聚到Puikinje细胞,Puikinje细胞的活动又主要通过小脑核影响脊髓、脑干和大脑皮质的运动功能;(3)传入信息量大于传出信息;(4)传入、传出小脑的纤维均通过小脑的上、中、下三对脚。四、小脑

4、的功能*协调随意运动*调节肌张力丘脑(Thalamus):背侧丘脑丘脑上部(Epithalamus):上丘脑丘脑底部(Subthalamus):底丘脑丘脑下部(Hypothalamus):下丘脑丘脑后部(Postthalamus):后丘脑间脑(Diencephalon)底丘脑核丘脑:各种传入冲动的中继和整合中枢;丘脑上部:水盐平衡的调节、生长及生物节律;丘脑下部:体温、水平衡、摄食、内分泌、生物钟的调节;丘脑底部:与运动机制有关;丘脑后部:特殊感觉中继站。特异性投射系统特异性丘脑皮质系丘脑某些核团接受特定的感觉冲动并向特定的皮质脑区投射,形成“点对点”式的投射关系。非

5、特异性投射系统弥散的丘脑皮质系包括:中线核群丘脑网状核腹前核的一部分特点:向皮层的投射是弥散式的作用:与脑干网状结构共同构成上行激活系统,作为皮质活动的调节者,以维持意识状态,使意识活动集中,作成注意的基础。联络系统包括:背内侧核、背外侧核、后外侧核、枕核特点:与丘脑其他核团发生联系作用:参与感觉的精细辨别、情感活动等3.丘脑的功能各种传入冲动的重要中继和整合中枢Convergence汇聚Integration整合端脑(Telecephalon)组成皮质(皮层)白质(髓质)基底核侧脑室岛叶端脑分叶: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岛叶大脑皮质分层及神经元类型锥体细胞大脑皮质分

6、层及神经元类型梭形细胞大脑皮质分层及神经元类型颗粒细胞大脑皮质分层及神经元类型Martinotti氏细胞大脑皮质分层及神经元类型水平细胞2、大脑皮质的分层新皮质分为6层:分子层:I外颗粒层:II外锥体层:III内颗粒层:IV内锥体层:V多形层或梭形细胞层:VI传入层传出层古皮质(海马)只分为3层:分子层、锥体细胞层、多形层1.室床;2.起层;3.锥体细胞层;4.放射层;5.腔隙分子层3、大脑皮质的功能分区Brodmann——52个区额叶皮质:躯体运动、头眼运动、发育和语言以及高级思维活动(1)躯体运动区:第一运动区(4区):中央前回、旁中央小叶前部组成锥体束(30%)

7、6区:中央前回前上部、额上回后上部组成锥体束(28%)头眼运动区(8区):额中叶后部第二运动区:中央前、后回的最下部组成锥体束(2)语言功能前说话区(Broca氏区;44区):额下回后部损伤运动性失语后说话区(Wernicke氏区;39、40区):损伤感觉性失语书写区(8区):额中回后部损伤失写症顶叶皮质:躯体感觉(1)一般感觉:第一感觉区(3、1、2区):中央后回、旁中央小叶后部(2)味觉:43区:岛盖部颞叶皮质:听觉:颞横回(41、42区)枕叶皮质:视觉:距状裂上下唇(17区)第一感觉区的功能(1)运动手指足趾时的运动觉和运动方向的感觉;(2)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