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达数控系统在数控转塔冲床上的应用

中达数控系统在数控转塔冲床上的应用

ID:36368998

大小:1.49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10

中达数控系统在数控转塔冲床上的应用_第1页
中达数控系统在数控转塔冲床上的应用_第2页
中达数控系统在数控转塔冲床上的应用_第3页
中达数控系统在数控转塔冲床上的应用_第4页
中达数控系统在数控转塔冲床上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达数控系统在数控转塔冲床上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达数控系统在数控转塔冲床上的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中达数控系统在数控转塔冲床上的应用、伺服的选型及数控系统在数控冲床上的优点。尤其在板金冲压加工领域,数控转塔冲床以其冲压速度快、加工精度高、模具通用性强、产品灵活多样等特点,得到广泛应用。转塔冲床介绍及分类:数控转塔冲床(NCT)集机、电、液、气于一体化,是在板材上进行冲孔加工、浅拉深成型的压力加工设备。数控转塔冲床(NCT)由电脑控制系统、机械或液压动力系统、伺服送料机构、模具库、模具选择系统、外围编程系统等组成。数控转塔冲床(NCT)是通过编程软件(或手工)编制的加工程序,由伺服送料机构将板料送至需

2、加工的位置,同时由模具选择系统选择模具库中相应的模具,液压动力系统按程序进行冲压,自动完成工件的加工。冲床分类:按滑块驱动力可分为机械式与液压式两种,故冲床依其使用之驱动力不同分为:(1)机械式冲床;(2)液压式冲床。数控转塔冲床结构示意图..数控转塔冲床伺服轴说明数控冲床的运动轴X轴:将工件沿垂直于床身长度方向移动的伺服驱动轴Y轴:将工件沿垂直于床身长度方向移动的伺服驱动轴A轴:旋转转塔型刀具库选择模具的旋转轴C轴:模具自动分度的旋转轴,可以任意角度旋转模具(选配)冲床工作原理冲床设计原理是将圆周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由主电动机出力,带动飞轮,经离合

3、器带动齿轮、曲轴(或偏心齿轮)、连杆等运转,来达成滑块的直线运动,从主电动机到连杆的运动为圆周运动。连杆和滑块之间需有圆周运动和直线运动的转接点,其设计上大致有两种机构,一种为球型,一种为销型(圆柱型),经由这个机构将圆周运动转换成滑块的直线运动。..冲床对材料施以压力,使其塑性变形,而得到所要求的形状与精度,因此必须配合一组模具(分上模与下模),将材料置于其间,由机器施加压力,使其变形,加工时施加于材料之力所造成之反作用力,由冲床机械本体所吸收。中达数控系统介绍外观:H5CP/H6彩屏规格:....中达高可靠CNC的特点:▲开放LCD界面规划,满足

4、机械制造商的客制化需求。▲高清晰LCD液晶显示,界面更友好。▲输出脉冲频率(模拟量输出时接收脉冲频率)可达1000Kpps。▲全闭环控制架构,控制精度更高(H6)。▲具有丰富的冲模位置补偿功能。▲具有机械背隙补偿和丝杆螺距误差补偿功能。▲独特的程序手轮测试功能,防撞机,操作更安全。▲具有程序模拟,单节,跳段以及程序再启动功能,功能更强大。▲具有加工路径演示及预览模拟功能。▲支持国际标准G代码、T代码、更提供多种固定冲孔循环、复式循环以及MACRO宏指令编程。▲程序存储容量512Kbyte,NC程序组别高达1000组,可选配USB接口(H6标配USB)

5、。▲提供RS232C标准接口,可连接个人电脑(PC)轻松实现程序传输,更支持DNC在线加工。▲中文操作介面,使用更方便,操作更灵活。中达数控独特的冲床控制功能最佳减速控制:可以根据定位距离,切换快速移动速度、时间常数、位置环路增益,由此而实现高速的定位和高度的命中率。模式功能:可以通过单个程序块的指令,在给定模式的多个位置进行冲孔,备有便于编程的8种模式指令。..最佳的冲床控制功能:可以根据定位距离调整冲床起动信号(PF)的输出时机,实现最佳的冲床控制。冲模位置设定:..加工坐标设定:..伺服的选型:根据机械大小,三轴伺服配置:送料轴X/Y:1.5K

6、W伺服ASDA-A1521-ABT轴:2.0KW伺服ASDA-A2023-AB以下简单介绍伺服增益调整:根据现场情况不同可以选择自动增益调整和手动增益调整两种方式。自动增益调整相关参数(详细资料请参考《ASDA-AB应用技术手册》):P2-32:增益调整方式0:手动模式2/4:自动模式(持续调整)3/5:半自动模式(非持续调整)P2-31:自动模式刚性及频宽设定使用自动增益调整方式时将P2-32设定为2,再根据实际需要设定P2-31的大小,频宽越高伺服响应性越好。但频宽太高会引发机台共振,自动增益调整模式下所有增益相关参数都会自动设定。使用手动增益调

7、整方式时将P2-32设定为0,P0-02设定为14让驱动器面板显示驱动器侦测到的负载惯量比。操作伺服电机以200rpm以上的速度让机台往复动作,往复动作行程越长越好,多次操作后驱动器面板上显示的数值趋于稳定,将此时的数值填入软件中“惯量比”的位置,填入“频宽”40,点击“计算增益”软件会计算出理论上最佳的一组增益参数,然后点击向右的箭头下载到伺服驱动器里。根据需要慢慢加大频宽,频宽和惯量比的乘积越大越容易引发共振,发生共振时参考共振抑制调整。..自动增益调整使用方便但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场合,手动增益调整可根据不同情况单独调整个别参数。手动调整增益时,减

8、小P2-02位置前馈增益可以降低机台换向时的振动,加大P2-06速度回路积分增益可以改善摩擦力大的场合低速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