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358062
大小:86.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5-10
《2019-2020年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含答案 (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ks5u.com2019-2020年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含答案(I)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天地君亲师”的思想发端于《国语》,形成于《荀子》,流行于西汉思想界,北宋初期,“天地君亲师”的表达方式正式出现。明朝后期以来,民间广为流行崇奉、祭祀“天地君亲师”。清雍正初年,第一次以帝王和国家的名义,确定“天地君亲师”的次序。这一演变反映了( )A.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日益巩固 B
2、.专制集权的发展强化C.传统社会价值体系的逐渐确立 D.大一统国家不断壮大2.据史载,自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下诏“州县以下皆立孔庙”开始,先后出现上千座孔庙。宋代孔庙礼仪进一步升格,宋真宗谥孔子为“玄圣文宣王”,后又改为“至圣文宣王”,使孔庙完全脱离家庙而正式融入国家祭祀的官庙系统,对孔子的纪念亦由弟子的自发活动升格为国家仪式。这表明( )A.儒家思想逐渐发展完善 B.宋代理学提升了儒学地位C.儒学独尊地位开始强化
3、 D.儒学的正统地位不断加强3.《史记·封禅书》记载了远古七十二君王的泰山之行,他们的“旅游”项目繁多,包括祭祀、巡狩、会盟、定大位、刻石记号。这些君王包括黄帝、炎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等,特别是帝舜,在此朝会东方诸侯,并向八方遥望,意即照会四方诸侯,而四方诸侯也纷纷登上本方境内的高山,向泰山遥祭,这一行为叫“望秩山川”。这一行为其背后昭示的是( )A.“大一统”理念 B.天人感应思想C.民本仁政观念
4、 D.封建迷信思想4.某思想家指出,“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法政独出于主,而不从臣出。”春秋战国时期实践这一思想最成功的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5.“兰台序九流,儒家但居一。诸师自有真,未肯附儒术。后代儒亦尊,儒者颜亦厚。洋洋朝野间
5、,流亦不止九。不知古九流,存亡今孰多?或言儒先亡,此语又如何?”这是清代学者龚自珍表达对儒学地位看法的诗。下列观点与他相近的是( )A.“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B.“盖万世不变者,孔子之道也,儒道也。”C.“孔子为教化之主,而一切道德之源也。”D.“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6.李贽说:“商贾亦何可鄙之有?挟数万之资,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官吏,忍诟于市易,辛勤万状,所挟者重,所得者末。”明代蒲州商人王文显训诫其子说:“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
6、是故虽利而不污。”上述主张( )A.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 B.奠定了“工商立国”的思想基础C.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D.肯定了商人追逐利益的精神7.民国时期某教科书写道:“第一本用活版印出的重要书本,则是在一四五四年出版的《圣经》。……但既有活版印刷术,便当有适宜的纸料,否则书籍仍不从增加起来。……后来中国的棉纸,被阿拉伯人引入了希腊、西班牙和意大利各处……把文艺复兴的种子,散遍于穷乡僻壤了。”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为( )A.中华文明是欧
7、洲文艺复兴运动的起源B.民国时期对西方的认识浅陋且不科学C.印刷术发展是造纸术革新的必要前提D.智识工具的进步有利于欧洲思想解放8.明代袁宏道在《东西汉通俗演义序》说到:“今天下自衣冠以至村哥里妇,自七十老翁以至三尺童子,谈及刘季起丰沛、项羽不渡乌江、王莽篡位、光武中兴等事,无不能悉数颠末,详其姓氏里居,自朝至暮,自昏彻旦,几忘食忘寝,讼言之不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两汉的政治制度对明代百姓有很强的吸引力B.伴随商品经济发展,明代通俗文化进一步普及C.明代通俗文化的兴起扩大了民众对政治的关注D.通俗文
8、化在政府的支持下得以普遍推广9.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下来的苹果,你们闻闻它是什么味道?”闻过的学生都说是苹果的香味。柏拉图最后闻,说“我什么味道也没有闻到”,继而他对学生笑着说“看来只有你是你自己”。苏格拉底把苹果传给学生看,学生们呆住了——那是一只蜡做的假苹果。这个故事反映出( )A.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