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阳县南龙乡高新硅矿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开阳县南龙乡高新硅矿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ID:36342493

大小:1.94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5-09

开阳县南龙乡高新硅矿综合治理实施方案_第1页
开阳县南龙乡高新硅矿综合治理实施方案_第2页
开阳县南龙乡高新硅矿综合治理实施方案_第3页
开阳县南龙乡高新硅矿综合治理实施方案_第4页
开阳县南龙乡高新硅矿综合治理实施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开阳县南龙乡高新硅矿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开阳县南龙乡高新硅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实施方案开阳县南龙乡高新硅矿山二○一○年九月开阳县南龙乡高新硅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实施方案资质等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乙级证书号:黔国土资地灾设资第(52201021500002)号发证单位: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项目负责吕勇报告编写夏昌伟审核张宇总工程师刘觉生经理吴荣提交单位:开阳县南龙乡高新硅矿山设计单位:贵州金杉土地资源勘查开发有限公司提交时间:二○一○年九月附图目录图号顺序号图名比例尺11开阳县南龙乡高新硅矿山地形地质及矿区范围图1:500022开阳县南龙乡高新硅矿山挡土墙工程及复绿工程布置平面

2、图1:500033开阳县南龙乡高新硅矿山工业场地工程治理布置平面图1:100044开阳县南龙乡高新硅矿山挡土墙设计立面图1:50055开阳县南龙乡高新硅矿山挡土墙截面尺寸大样图示意66开阳县南龙乡高新硅矿山排水沟截面尺寸大样图示意附件目录1.委托书2.采矿许可证3.设计单位资质证书目录第一章前言1一、任务的由来1二、编制目的及任务1三、编制原则2四、编制依据3五、实施目标3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背景5一、矿山地理位置5二、自然地理7三、地形地貌7四、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8第三章矿山治理恢复实施方案10一、挡土墙治理工程设计10二、排水沟治理工程设计14三、植

3、被复绿治理工程设计15四、主要工程量17第四章资金预算与进度安排18一、经费预算18二、工期进度安排20第五章资金来源及使用方向21第六章保障措施22一、组织保障22二、技术保障22第七章效益分析24一、社会效益24二、环境效益24第一章前言一、任务的由来为保证矿山企业认真履行保护、综合治理和恢复矿山环境的义务,防患于未然,尽量使矿山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低到最低程度,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2009、3)、《贵州省矿山地

4、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黔府办发【2007】38号)等文件及地方国土资源局有关精神,有效地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实施,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开阳县南龙乡高新硅矿山委托,我公司承担《开阳县南龙乡高新硅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二、编制目的及任务为了避免矿山在进一步开采过程中,由于采矿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影响当地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根据贵阳市国土资源局和开阳县国土资源局的要求,编制《开阳县南龙乡高新硅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实施方案》,本方案编制任务为:(一)对开阳县南龙

5、乡高新硅矿矿区范围内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区域,即工业场地和采场边坡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进行预防和治理。(二)对工业场地及矿山开采所破坏土地进行复绿。24三、编制原则(一)以人为本的原则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实施方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确保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内的集中村寨及分散村民住户全部搬迁至采矿活动影响范围外的安全地带,使其不遭受地质灾害危害。(二)谁破坏、谁治理原则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原则,明确采矿权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义务和责任,执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三)矿山开采与环境保护“三同时”的原则矿山开

6、采与环境保护“三同时”的原则:环境保护与开采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根据矿山环境情况,人居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依据矿山活动所危害的对象、程度与治理难度进行分区、分阶段治理。(四)科学合理、切合实际原则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规划情况,人居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矿业活动所危害的对象、程度与治理难度进行分区、分阶段治理遵循下列方针,做到科学合理、切合矿山实际。1、综合设计、就地取材、以防为主、确保施工;2、治理区边坡经治理后,彻底消除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不留任何安全隐患;3、通过坡项种植适宜性乔灌木、坡面及平台人工造林,结

7、合矿区的复垦,快速恢复治理区的自然生态面貌,与周围环境相适应;4、在确定方案时,遵循安全可靠、技术可行和经济合理的原则;5、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科学原则,以恢复地带性植被类型为目的,植树以乡土树种为主,采取多林种、多树种,乔、灌、相结合的方法。24四、编制依据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2009、3);2、《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04.3);3、《贵州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2007.3);4、《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技术要求(试行)》(2008.4);5、《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

8、/T0219-2006);6、《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L379-2007);7、《造林技术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