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石灰吟》《竹石》教学设计

古诗《石灰吟》《竹石》教学设计

ID:36339874

大小:16.7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09

古诗《石灰吟》《竹石》教学设计_第1页
古诗《石灰吟》《竹石》教学设计_第2页
古诗《石灰吟》《竹石》教学设计_第3页
古诗《石灰吟》《竹石》教学设计_第4页
古诗《石灰吟》《竹石》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诗《石灰吟》《竹石》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6.《古诗两首》教学设计——《石灰吟》《竹石》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2.能力目标:能凭借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中表露的诗人不向恶劣环境和世俗低头,坚忍不拔、刚毅正直的胸襟。教学过程高尚的人生追求。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回顾旧知、导入新知提问并揭题:本单元的主题是“民族之魂”,谁能说说“民族之魂”是你什么意思?(民族的精神、节操、品格)今天我们就从两首古诗中来领略我们中华民族

2、的“民族之魂”(板书课题)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石灰吟》。二、学习《石灰吟》1.出示作者简介。(多媒体课件)教师简单介绍:于谦,字延益,钱塘人,明朝大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苍水并称“西湖三杰”2.学生细读诗,借助词典,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掌握,实在不会的则做上记号质疑。3.学生自学,自主探究4.分组合作,讨论解疑1)理解诗意。(多媒体展示)①出示诗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明确:“千锤万凿”指用铁锤击,用钢钎凿“若等闲”意思是好像很平常。这句话的意思是: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把

3、烈火焚烧、锤炼看是很平常的事。②明确:“粉身碎骨”是指石灰在使用时,要碎散成粉末;“浑不怕”指一点也不怕;“清白”是指石灰的颜色纯白,没有斑点。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怕粉身碎骨,要把清白留给人间。(2)感悟诗歌情感引导:再读古诗,诗人仅仅是在赞美石灰吗?联系作者生平及写诗时的时代背景,小组讨论,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提示:抓住“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来感受,重点体会“清白”。)提问:这个“清白”到底是指什么?(高尚的品格)教师点明:这首诗表面上写石灰,实际上是拿石灰自喻。说明诗人不管遭受多大的挫折,即使粉身碎骨,也要保持

4、高尚的节操、品格。表达出诗人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洁品格在人间的追求。于谦就是这样,到死也不向恶势力低头,实践了他的誓言。教师强调:这就叫“托物言志”。3引导朗读:把诗中“物”的形象与所蕴含的精神融合起来,读出诗人的情感。(情感朗读,赛读。三、学习《竹石》1.出示作者简介(多媒体课件)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自称板桥居士,清代画家、文学家。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三绝中又有三真:真气、真意、真趣。画擅兰竹,其兰竹深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5、2.板书课题,齐读。提问:是写“竹”还是写“石”?(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3.初读诗文,自主感知①自由朗读,读通读准,注意停顿,和节奏。②同桌交流:借助注释,根据自己理解,说说诗文所写。4.读懂古诗,理解诗意①再读古诗,理解字意:(多媒体课件)咬:在这首诗里指的是紧紧扎根在土里。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立根:扎根,生根。原:本来,原本。破岩:破裂的岩石。磨:折磨,挫折。击:打击。坚劲:坚韧、刚劲。任:任凭。尔:你。②理解诗句:竹子咬住了

6、青山就决不肯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之中。历经千万次磨炼更加坚韧不拔,任凭你东西南北来的狂风。5.品读赏析,领悟情感①品读前两句⑴“咬”字极为有力,体会到什么?(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坚韧不拔性格)⑵“破岩”是什么?体会竹子的生长环境的艰险、贫瘠。⑶前两句写竹子的根在山岩中扎根牢固,暗语什么?(暗语作者坚守人生宗旨不改变。⑷指导朗读,表现竹子生长环境的艰险、贫瘠。②品读后两句(1)子不屈服于哪些?在交流中理解“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⑵除了风吹雨打,竹子还会遇到什么折磨?(风吹、雨淋、霜冻、雪落,这就是千磨万击!)⑶后两句写竹

7、子历经磨难之后,照样坚韧不拔,又暗语什么?(暗语作者历经人生的磨难艰险而操守更坚定。)⑷指导朗读。6.归纳主题:《竹石》这首诗通过描写竹子扎根在岩石缝中的坚忍不拔的性格,表现了诗人坚定顽强、不畏艰险,刚正不阿的品质。7.表达手法:这首咏物诗,采用了借物喻人、咏物明志(也即借物言志)的写法。(前两行“状物”,后两句“抒情”。)四、拓展延伸1.质疑: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点呢?我们应该怎样体会诗歌的情感呢?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这两首诗共同特点就是借物言志,都是借助一种事物来抒发自己的向,表达了自己坚强不屈、刚正不阿德品格。五、课堂

8、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石灰吟》,《竹石》两首诗的意思,并被两位诗人高洁正直的品质所深深的感动,同时我们要学习两位诗人的品格和精神。板书设计:16、古诗三首《石灰吟》《竹石》↓↓开凿、焚烧不放松坚韧↓↓坚韧不怕艰难,不怕牺牲坚贞、高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