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学的基本范畴

中学美学的基本范畴

ID:36332256

大小:1.09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9-05-09

中学美学的基本范畴_第1页
中学美学的基本范畴_第2页
中学美学的基本范畴_第3页
中学美学的基本范畴_第4页
中学美学的基本范畴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美学的基本范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美学基本范畴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什么叫范畴?什么是范畴?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概念也是对本质的概括和反映,但是概念更具体、更细致、相对来说范畴更为基本,更为核心,自然也就更为的重要。美学范畴就是人们对于美的现象形态的认识和把握。一、西方美学基本范畴优美:这是人类最早把握的一种美学形态。西方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和谐的统一,把杂多导致同一,把不协调导致协调。中国古代同样认为美在于“和”。史伯:“和五味以调口”、“和六律以聪耳”。优美的基本特征——和谐首先,表现为感性形式的和谐统一。其次,表现为内容的完整统一。再次,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最后

2、,主客体关系的和谐统一。优美带给人类的美感特征优美是比较单纯直接的形态表现了美的本质特征。它表现为现实对于实践的单纯的肯定,而不是二者的对立、冲突和斗争。而且排出了丑,而不是美丑并存。同时,优美表现为一种静态的实践结果,不表现实践的艰苦的过程。因此,在形式上,它是和谐的、相对稳定的。给人们的审美感受也是单纯平静的。优美的具体表现:社会生活:融洽的关系和平静安宁的生活氛围。比如纯洁的友谊、爱情、亲情。同时劳动成果和产品往往也是社会生活的优美的重要来源。优美的具体表现:自然景物优美的具体表现:艺术作品:优美的艺术不反映具有严重社会矛盾和斗争、具有不可调和性的内容

3、,往往表现大团圆解决的东西,而且往往生动的体现了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一、西方美学基本范畴崇高:相对于优美来说,作为美学范畴的崇高的出现要晚得多了。进入到大工业生产以后,崇高才开始在西方美学史逐渐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为什么崇高的出现晚于优美?因为,大工业的发展,极大地开拓了人们的审美领域,人们开始有更多的机会面对崇高的审美对象;另一方面,大工业也增长了人们的见识和审美能力,使得我们可以欣赏比优美更为复杂的美学形态。康德就说过,欣赏崇高比欣赏美需要更高的道德水平和文化修养。美学史上关于崇高的主要观点:西方最早提出崇高这一概念的,是古

4、希腊的朗吉努斯。是文章风格上的崇高、修辞学上的崇高。为什么呢?当时修辞是他们日常工作的需要。论辩在古希腊的社会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怎么样能够战胜论敌就很重要。所以,非常重视辩论的修辞效果。最早从美学上对崇高进行研究的,就是大工业革命之后的事情了。18世纪英国美学家博克。我们不是第一次提到这个人物了。《论崇高与美》一文,区分了崇高与优美。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博克认为“美感以快感为基础”,崇高感是“以痛感为基础”。只有到了康德这里,崇高才具有了深刻的哲学内涵。康德从哲学上充分揭示了崇高与美的区别,从而真正确立了崇高在美学中的独特地位。他认为,美是一个不确定

5、的悟性概念,崇高却是一个理性概念的表现。他还认为美的愉快是跟质相连,而崇高主要涉及量。因此,一个是数量的无限巨大的崇高,如崇山峻岭、大海、天空。一个是力量的无限巨大的崇高,如火山的爆发、暴风骤雨。黑格尔把崇高与古代的象征型艺术联系起来。象征型艺术的特点就是内容压倒形式,有限的感性形式容纳不了无限的理念内容,从而造成了艺术形象的变形与歪曲。如何正确的认识崇高的根源?崇高的根源与美的本质一样,既然美的本质来源于人类实践,那么崇高的根源同样存在于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伟大实践当中。它表现为主体实践与客观现实的斗争过程,表现为现实与实践的冲突、对立、抗争,表现为美与丑并

6、存的一种状态。在形式上,它呈现为实践活动与客观世界的斗争,表现了冲突的严重痕迹,往往是粗糙的、巨大的、坚硬的;它给人的审美感受也是剧烈激荡的,夹杂着痛感的。崇高与壮美的区别:它们都是一种雄伟壮阔的美。崇高包含了丑、强调恐怖、神秘,是矛盾对立的状态。壮美则是一种单纯的雄伟或者壮阔,不含有丑的因素,仍然属于和谐美。从美感上讲,壮美给人的是一种单纯的昂扬、振奋。但是崇高则往往伴随着恐怖和痛苦。一、西方美学基本范畴悲剧: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也叫做悲,或者悲剧性,它不同于作为戏剧种类的悲剧,它的含义相对要广泛些,不仅包括作为戏剧悲剧,还包括了现实生活中的悲剧以及其他艺

7、术当中的背景。悲剧艺术的发展简史悲剧最早起源于古希腊人的酒神颂歌。公元前5世纪,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对酒神颂歌进行了改造,加入了戏剧成分、加上了第二演员,使得合唱抒情诗变成了独立的悲剧艺术。埃斯库罗斯的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欧里庇得斯:《美狄亚》。悲剧理论的发展简史亚里士多德:把悲剧的根源归结为悲剧主人公的过失或弱点,没有认识到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黑格尔:两种社会义务、两种伦理力量的冲突。都是正义的、合理的,但都有片面性,两种善的斗争才是悲剧冲突的基础。悲剧的真正根源:马恩经典作家:才深刻地揭示了悲剧的客观

8、社会根源。他们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来解释悲剧冲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