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法理学第一编(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法理学课程性质法理学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十四门核心课程之一。在法律科学中,法理学是基石,是最为主要的理论法学,构成了整个法学的基础理论、一般理论、方法论。在法学教学体系、课程设置中,法理学是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统领着法学的教学,既构成了法学阶梯的入门课程,又高于部门法学,成为法学的理论集大成学科。教学目的要求1、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理论、观点、方法,深刻地了解法理,认识法律的本质、特征、结构、要素、功能、作用、目的,了解法律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2、通过比较分析法
2、律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理解法治作为文明的核心要素、社会最为根本和最为重要的控制方式的意义。3、通过对古今中外法律文化的初步认识,了解中国法律文化的独特性,进一步认识当代中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4、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真正成为法律人,从而真正拥有良好的专业学识、知识框架和素质,形成专门性、职业性、系统性的法律人思维方式。考核方式___闭卷成绩分布期末考成绩—70%平时成绩—30分平时成绩考核办法无迟到、早退、旷课上课认真、作业完成、发言踊跃旷课2次,取消平时成绩旷课达本
3、课程1/3取消考试资格法理学知识点逻辑图导论法理学名称的演变法理学是法学理论学科,在西方国家,通常被称为“法哲学”或“法理学”。在旧中国,被称为做“法学通论”或“法理学”。在20世纪50年代,根据前苏联的理论模式,被称作“国家和法的理论”、“国家和法权理论”或“国家和法律理论”。1980年,北京大学的陈守一主编了《法学基础理论》教材,从此,"法学基础理论"就作为学科名称。目前,我国出版教材大都采用了"法理学"的名称。见书:P61——72法学基础理论课程改革的思考与探索作者:卓泽渊(西南政法大学
4、教授)摘:长期以来,法学基础理论一直是我国法学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任何层次的法学教育,都没有忽略法学基础理论的教学;法学各专业硕士和法学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考试,也都把法学基础理论列为重要的考试科目。然而,我国的法学基础理论课程的设置一直是不甚合理的。因此,改革法学理论的课程设置势在必行。在《法学基础理论》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没有开设类似《法学绪论》这样的入门课程,所以《法学基础理论》课程必然要承担双重任务,即既要传授入门知识,又要阐释基本理论。这就使得《法学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陷入了某种困境
5、。如果将其开设在高年级,接受法学教育的学生就会因缺乏法学入门教育,而导致学习其他法学课程的困难。如果将其开设在低年级,刚刚开始法学学习的学生,又会因缺乏部门法学知识,往往难以理解基本的法学原理。经过近十年的努力,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学科组对法学基础理论的课程设置进行了初步改革---在法学本科教学中根据不同年级分别开设《法学导论》和《法理学》两门课程。法理学的现状法理学已经完全超越了传统理论一统天下的局面。即第一批法理学教材(“法学基础理论”和部分“法理学”)所代表的观点与方法,所表现出的研究体系
6、,亦即对前苏联的理论稍加变动之后的理论。新的理论观点迅速出现。这些观点和方法,总体来说是西方的理论。西方的法律价值观念已经成为目前法理学界的基本观念,西方的学说、概念和表述已经成为习惯的表述方式和研究方式。新的一代在翻译大量的西方著作的过程中,也接受了他们所介绍的观点。“当前中国法理学研究现状”讨论会当前法理学的研究状况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成绩很大,问题不少”。当前的法理学研究走入了过于追随中央路线、方针、政策的“政策法理学”的误区,当下更应该关注自身的理论建构与智识提升。当前法学研究中存在的“
7、派别化”特点,对号入座有余,科学定论不足。法理学的内容主要包括:1)法的本体:其中包括法的概念、特征和本质;2)法的起源、演进:其中包括法的产生背景、发展特点、演进规律,古代法,资本主义法,社会主义法;3)法的作用、法的价值;4)法律运行:其中包括法律制定、法律渊源、法律体系、法律要素;法律实施,司法、执法、法律关系、法律行为、法律责任、法律解释、法律监督;法治等;5)法与经济、政治、道德、宗教、科学技术等社会现象的关系。学习法理学,应抓住法理学的学科特征,把握法理学的学科定位:1.法理学探讨一
8、般的法律问题,是对法律现象的抽象和概括,因此,学习时要注意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知识,进而理解基本原理,必须通过具体问题来思索普遍规律;2.法理学的讨论对象为整体的法、宏观的法,因而学习时要注意相关知识背景的准备,不应就法治法,而应从多种角度、各个层面进行分析;3.法理学的学习要注意理论学习与实践分析两方面,既应广泛阅读,增加自身的理论功底,亦应关注当代中国现实,从实践中提高与分析能力;4.学习法理学须注意法学理论与法律思维的培养。第一编法学导论第一章法学研究与法学教育第二章法学的研究方法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