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藻粉末的关键工艺研究-畜牧渔业论文

铜藻粉末的关键工艺研究-畜牧渔业论文

ID:36240809

大小:13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07

铜藻粉末的关键工艺研究-畜牧渔业论文_第1页
铜藻粉末的关键工艺研究-畜牧渔业论文_第2页
铜藻粉末的关键工艺研究-畜牧渔业论文_第3页
铜藻粉末的关键工艺研究-畜牧渔业论文_第4页
铜藻粉末的关键工艺研究-畜牧渔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铜藻粉末的关键工艺研究-畜牧渔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铜藻粉末的关键工艺研究-畜牧渔业论文铜藻粉末的关键工艺研究朱亚珠(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舟山316021)摘要:对铜藻进行组织化处理制成铜藻粉末,本试验研究了铜藻粉末的三个关键工艺点。研究表明:①铜藻粉末脱腥工艺:铜藻粉末脱腥效果较为理想的是添加乙醇量与铜藻液量比为1:1,微沸时间为30min。②铜藻粉末漂白工艺:漂白工艺的最佳条件为次氯酸钠浓度0.3%,pH值9,液固比4:1,漂白时间30min。③铜藻粉末粒度选择:选用铜藻粉末粒度为100目左右,它的持水力、膨胀力、溶解性较合适,可作为食品添加剂在膳食纤维制品中使用。关键词:铜藻粉末;脱腥;漂白;粒度铜藻[Sarg

2、assumhorneri(Turn.)Ag.],又称丁香屋、竹茜菜,属于褐藻类、马尾藻属。藻体呈黄褐色,树状,枝叶繁茂,高0.5~1m,可达7m。生长在风浪较大的干潮线以下至3m处的岩石上或低潮带石沼中。生长盛期3-5月份。铜藻是一种野生海藻,本种系北太平洋西部特有的暖温带性海藻。我国沿海都有分布,浙江沿海为优势种,主要产于嵊山、中街山、渔山、韭山、大陈和南麂。海藻膳食纤维因有显著的生物活性,高持水力、膨胀力和低热量,胶体形成能力强,原料廉价易得。近年来被国内外认为是最好的膳食纤维之一,其明显的保健作用和生理医疗功效受到国内外食品和医药行业的重视。民间有以海菜(海青菜、紫菜、

3、铜藻、裙带菜、鹿角菜等)做包子的习俗,但由于铜藻质地粗糙,口感较差,且有异味,适口性较差。而铜藻藻体中含有褐藻酸、褐藻淀粉、甘露醇、粗蛋白,辛三烯、碘及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因此,有必要根据铜藻营养成分,进行综合开发利用。1材料与方法1.1原料、试剂铜藻:采自舟山海域,经清洗、晒干备用。试剂:乙醇、乙酸、次氯酸钠。1.2设备DS-J高速组织捣拌机、AB204N电子天平、Φ200标准筛、DHG-9/4.AS型新型电热鼓风干燥机等。1.3测定方法1.3.1水分测定105℃烘箱干燥法[1]。1.3.2灰分测定550℃干法灰化法[1]。1.3.3蛋白质测定微量凯氏定氮法[1]。1.4铜藻

4、粉末制备的工艺流程1.4.1工艺流程铜藻→清洗→组织捣碎→脱腥→漂白→烘干→粉碎→过筛→成品。1.4.2工艺操作要点原料处理:将晒干的铜藻用清水洗净杂质,沥水,在太阳下晒干或用电热鼓风干燥机烘干。组织捣碎:将干铜藻用高速组织捣拌机捣碎。脱腥:铜藻脱腥效果较为理想的是添加乙醇量与铜藻液量比为1:1,微沸时间为30min。漂白:在碱性条件下,用浓度为0.3%,次氯酸钠,漂白时间30min。烘干:在电热鼓风干燥机50℃温度下烘干。2结果与讨论2.1铜藻的营养成分比较几种褐藻的营养成分,见表1。由上可知褐藻中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占重量的60%以上,而且是褐藻多糖类物质,这是藻类膳

5、食纤维的主要来源[2-3]。2.2铜藻脱腥工艺的确定铜藻有海藻的腥味,主要为一些低分子的含氮化合物、萜烯类的化合物及低分子游离有机物。海藻脱腥的方法有乙醇、乙酸、活性碳、柠檬酸处理法和酵母发酵法脱腥等。考虑综合因素,本实验采用乙醇、乙酸处理铜藻。2.2.1乙醇挥发携带脱腥在乙醇对铜藻粉末脱腥法中,在时间一定的情况下,乙醇的加入量不同;在乙醇的加入量一定的情况下,微沸时间不同铜藻脱腥效果也不相同,乙醇对铜藻液(浓度为10%)的脱腥效果的比较见表2。表2结果表明,选择乙醇添加量:铜藻液为1:1时,其脱腥效果最好;采用微沸方式,理想的时间为30min。2.2.2乙酸挥发携带脱腥在铜

6、藻粉末乙酸脱腥法中,在时间一定的情况下,乙酸的加入量不同,铜藻粉末脱腥效果不相同;在乙酸的加入量一定的情况下,浸泡的时间不同,铜藻粉末脱腥效果也显示出了变化,乙酸对铜藻粉的脱腥效果的比较见表3。表3结果表明,选择乙酸添加量大于2mL/g,时间为0.5h脱腥效果最好,但铜藻粉末中留有酸味,影响制品的风味。综合脱腥试验结果,铜藻脱腥效果较为理想的是添加乙醇量与铜藻液量比为1:1,微沸时间为30min。铜藻经脱腥、干燥处理后的粉末,可装入胶囊,可作为辅助食品。2.3漂白工艺的确定根据海藻纤维提取的相关文献资料[3-4],pH值在碱性条件下对漂白有利,选定pH值为8~9,经过一系列的

7、预实验,确定铜藻粉末的漂白工艺以NaClO浓度,用量、漂白时间为考察因素,以铜藻粉末色泽作为考察指标。2.3.1漂白剂浓度对漂白效果的影响分别以0.1%,0.2%,0.3%,0.4%的次氯酸钠浓度对样品在3:1液固比,漂白30min,对漂白效果进行研究。由图1可知,随着漂白剂浓度的增高,铜藻粉末的白度增加幅度增大,但有一定的范围。当次氯酸浓度超过一定范围时,铜藻粉末的白度反而有下降的趋势。2.3.2漂白时间对漂白效果的影响漂白时间是漂白过程中一个重要因素,在保证漂泊效果的前提下,漂白时间越短越好。选择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