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0100122-邵建智(实验)

3110100122-邵建智(实验)

ID:36240031

大小:3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07

3110100122-邵建智(实验)_第1页
3110100122-邵建智(实验)_第2页
3110100122-邵建智(实验)_第3页
3110100122-邵建智(实验)_第4页
3110100122-邵建智(实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3110100122-邵建智(实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3110100122邵建智信息电子工程导论实验论文信息与电子工程导论摘要:物联网作为一项新兴的技术,它将“物”纳入“网”中,是信息化发展的一个大趋势。物联网将带来信息产业新一轮的发展浪潮,必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年来相关信息网络领域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能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借鉴,针对物联网产业与应用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国家战略层面开展研究,对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物联网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物联网体系架构大唐移动第6页共6页3110100122邵建智信息电子工程导论实验论文1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的最初定义在1999年提出: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

2、、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简而言之,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从通信对象和过程来看,物联网的核心是物与物以及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物联网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全面感知、可靠传送和只能处理。全面感知即是利用射频识别别、二维码、传感器等感知、捕获、测量技术随时随地对物体进行信息采集和获取;可靠传送.通过将物体接入信息网络,依托各种通信网络,随时随地进行可靠的信息交互和共享;智能处理:利用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感知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并处理,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

3、。2物联网的体系架构体系架构是指导具体系统设计的首要前提.物联网应用广泛,系统规划和设计极易因角度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急需建立一个具有框架支撑作用的体系架构.另外,随着应用需求的不断发展,各种新技术将逐渐纳入物联网体系中,体系架构的设计也将决定物联网的技术细节、应用模式和发展趋势。物联网架构可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2.1感知层感知层由各种传感器构成,包括温湿度传感器、二维码标签、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红外线、GPS等感知终端。感知层是物联网识别物体、采集信息的来源。第6页共6页3110100122邵建智信息电子工程导论实验论文2.2网络层网络层由各种网络,包括

4、互联网、广电网、网络管理系统和云计算平台等组成,是整个物联网的中枢,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2.3应用层应用层是物联网和用户的接口,它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物联网的智能应用。3物联网的技术体系物联网技术涉及多个领域,这些技术在不同的行业往往具有不同的应用需求和技术形态.物联网的技术构成主要包括感知与标识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计算与服务技术及管理与支撑技术四大体系.3.1感知与标识技术感知和标识技术是物联网的基础,负责采集物理世界中发生的物理事件和数据,实现外部世界信息的感知和识别,包括多种发展成熟度差异性很大的技术,如传感器、RFID、二维码等。3.2网络与通信技术网络是物联网信息

5、传递和服务支撑的基础设施,通过泛在的互联功能,实现感知信息高可靠性、高安全性传送。3.3计算与服务技术海量感知信息的计算与处理是物联网的核心支撑.服务和应用则是物联网的最终价值体现.服务和应用则是物联网的最终价值体现。3.4管理与支撑技术随着物联网网络规模的扩大、承载业务的多元化和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影响网络正常运行因素的增多,管理与支撑技术是保证物联网实现“可运行-可管理-可控制”的关键,包括测量分析、网络管理和安全保障等方面。4物联网的特征4.1物联网是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物联网上部署了海量的多种类型传感器,每个传感器第6页共6页3110100122邵建智信息电子工程导论实验论文

6、个信息源,不同类别的传感器所捕获的信息内容和信息格式不同。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具有实时性,按一定的频率周期性的采集环境信息,不断更新数据。4.2物联网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旧是互联网,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在物联网上的传感器定时采集的信息需要通过网络传输,由于其数量极其庞大,形成了海量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为了保障数据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必须适应各种异构网络和协议。4.3物联网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物联网将传感器和智能处理相结合,利用云计算、模式识别等各种智能技术,扩充其应用领域。从传感器获得的海量信息中分析、加工

7、和处理出有意义的数据,以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发现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4.4物联网是智能生活的物理支撑物联网的精神实质是提供不拘泥于任何场合,任何时间的应用场景与用户的自由互动,它依托云服务平台和互通互联的嵌入式处理软件,弱化技术色彩,强化与用户之间的良性互动,更佳的用户体验,更及时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建议,更自如的工作和生活,是通往智能生活的物理支撑。5存在的问题5.1知识产权在物联网发展产品化的过程中,我国一直缺乏一些关键技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