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236682
大小:5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07
《[整理]南方神童刘盛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57“南方神童”刘盛亚刘盛亚(1915~1960)巴县人,男,著名作家,笔名轼俞、成敏亚等,民盟成员。曾被郭沫若等学界名人赞为“南方神童”。刘盛亚一生创作和翻译了多部有相当社会影响的作品,较为著名的有长篇小说《夜雾》、《钓鱼城》、中篇小说《水浒外传》、《最后命令》;短篇小说《星》、《悬崖标灯》;历史剧《南朝金粉》、《隋炀帝》;据雨果《巴黎圣母院》改编的剧本《钟楼怪人》、据歌德改编的剧本《浮士德》《浮士德》;报告文学《木工黄荣昌》、儿童文学《水底捞船》、《鲤鱼送屈原》;译著《幼年》(托尔斯泰)、《萝茜娜》(高尔基)、《蔡
2、特金传》、《海涅诗选》、《歌德诗选》等。1983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刘盛亚选集》。刘盛亚之父刘运筹字伯量,1920年,刘运筹毕业于“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农学科,同年,他又去英国爱丁堡大学,获理学士学位。1923年,刘运筹赴德国“柏林农业大学”从事研究工作。刘运筹是我国现代著名农学家,深厚的家学渊源,潜移默化,对刘盛亚的成长产生了良好影响。书香世家出生的刘盛亚青少年时期受过良好的教育,他酷爱文学,富于正义感。1933年,刘盛亚在南京金陵中学读书时,开始写作,其历史小品《轰》,描述了清末爱国志士彭家珍炸良弼的故事。
3、随后,他又随父刘运筹旅居北平,就读于北平私立文治中学,在学期间与老师黄现璠和同学李石锋、张天授共同创办了,以弘扬新文化、新文艺、新史学、新教育的“四新”为宗旨“蓓蕾学社”。“蓓蕾学社”创立不久后,又相继创办了由刘盛亚任主笔的进步文艺旬刊《菡萏》、《蓓蕾》。旬刊重点放在新文艺创作和评论上,作为主笔的刘盛亚以锐利的文笔累出杰作,成为“蓓蕾学社四杰”之一。1934年,他又创作了以艺人在旧社会的悲惨生活为题材的小说《白的笑》,发表于《文学季刊》上。“蓓蕾学社”的突出成就,让他在《中国文学史》上踞有了一席之地。1935年,刘盛亚
4、赴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留学。一次,希特勒举办酒会,企图召见同盟国的知识分子聚集到他的旗帜下。当时纳粹党人误以为刘盛亚是日本人,所以请帖也送到了他手中。但刘盛亚当即对德方义正词严地声明自己是中国人,毅然拒绝了出席。刘盛亚才20多岁就跻身于罗曼·罗兰与斯蒂芬、3茨威格等反纳粹作家行列,在欧州写过十多篇揭露纳粹的文章,这是中国第一批反法西斯的文学作品,他也因此成为我国最早的反法西斯作家。“七七”事变后,抗日烽火燃遍了华北华东,这时的刘盛亚毅然放弃了在欧洲的优裕生活,坚决回国参加了进步的文化救亡活动。在创作中,刘盛亚不仅高举人道主
5、义旗帜,还以襟怀人类文化前景的高起点,在《文艺阵地》、《抗战文艺》等刊物上发表揭露德国法西斯的《璀字旗下》、《小母亲》等文艺作品,从而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驰名于大后方文坛。刘盛亚年仅25岁就受聘为“四川大学”教授。不久,刘盛亚又前往内迁乐山的“武汉大学”任教,同时由戏剧家熊佛西聘为“四川省立戏剧学校”导师。其间,他与周文在成都创办《文艺后防》周刊,发表了大量进步作家的作品。刘盛亚少年俊彦,大器早成。他既授文学,又授德语,还以自已所专长的戏剧知识,教授于省立四川剧校。抗日战争时期,京沪与欧美的众多精英汇集来川。那时在江安
6、国立剧专执教的吴祖光先生也很年轻,是与刘盛亚齐名的“少年天才”——吴祖光被人称为“北方神童”,刘盛亚则被赞为“南方神童”。著名剧作家刘沧浪亦出自刘盛亚帐下。1941年初,刘盛亚被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理事、成都中苏友协理事。1942年,刘盛亚回到重庆,为了进步文化事业的需要,在周恩来的领导和郭沫若的支持下,与于立群、郭培谦集资创办群益出版社,刘盛亚任总编辑。除编《中原》月刊外,他们还出版了数十种进步文艺作品和学术著作。刘盛亚创作的具有民主思想的长篇小说《夜雾》也于1944年在群益出版社出版。那时,正是抗战的
7、艰苦时期,刘盛亚在重庆文化戏剧界作了不少有益的工作。他大力支持和帮助中华剧艺社演出郭沫若的《屈原》、《棠棣之花》,陈白尘的《翼王石达开》等进步话剧,并亲自照顾一些来自外省的贫病交加的进步文化人士。1944年,国民党当局加紧了对进步人士的迫害,刘盛亚离开重庆到乐山的“武汉大学”任教授,与“武大”师生创办进步刊物《星期文艺》,后被勒令停刊。此间,他创作的反映教师清苦生活的长篇小说《彩虹曲》,在成都《华西晚报》予以连载。刘盛亚为人侠肝义胆。著名影剧导演贺孟斧,曾3在成都西北电影片厂编导抗战电影《风雪太行山》,有名的《在太行山
8、上》即为该片插曲。1945年5月,贺孟斧不幸在重庆病逝。刘盛亚得到噩耗后,毅然慷慨解囊相助,将其安葬在重庆南岸黄葛渡后自已祖宅旁的瓦窑湾(现南坪东路)。1946年初,他到成都任四川大学外文系教授。1947年他又被聘为成都进步报纸《西方日报》副刊主笔。此时正是国民党发动内战,疯狂镇压民主力量之时,刘盛亚不顾个人安危,积极参加反饥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