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机舱电力拖动控制

船舶机舱电力拖动控制

ID:36236204

大小:607.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5-07

船舶机舱电力拖动控制_第1页
船舶机舱电力拖动控制_第2页
船舶机舱电力拖动控制_第3页
船舶机舱电力拖动控制_第4页
船舶机舱电力拖动控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船舶机舱电力拖动控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十二章船舶机舱辅机控制第一节船舶冷藏装置自动控制一、船舶制冷系统的基础知识制冷就是从被冷对象中移出热量并建立一个相对的低温环境,用于船舶可以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船上种类食品保鲜或者货物的冷藏贮运。按工作原则不同,制冷装置可分类为:压缩式、吸收式、真空式及半导体式,船上用得最多的是压缩式。压缩式制冷装置的主要组成部件是:制冷压缩机,它又可分为活塞式、螺杆式和离心式,实用中以活塞式为多见。(一)、制冷基本原理从物理学知道,任何液态物质的蒸发气化时,都要吸收大量的热量,称为气化潜热,利用这一规律,选择气化温度很低的液体,如在一个标准大气压(105Pa)下气化温度为—29.8℃的氟得

2、昂12(F12)作为制冷剂,让它在一定的条件下蒸发气化,则将从其周围吸取大量的热量,使周围温度迅速降低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由热力学知道,气体的饱和温度(即气体开始冷凝成液体的温度),是和一定的饱和压力,相对应的。因此,用压缩机吸入致冷剂蒸气,并压缩到较高的压力,则气态冷剂的饱和温度也相应提高,造成对外放热,实现冷凝的条件。如将F12气态冷凝压缩到74×104Pa(7.59kg.f/cm2)的压力时,它的饱和温度升高到30℃,再在冷凝器中用温度较低的旋外海水对冷剂进行冷却,从而实现气态冷剂的液化,并放出热量的目的。(二)、压缩式制冷装置基本组成及工作程序图12-1压缩式制冷装

3、置组成示意图1-冷库;2-蒸发器;3-压缩机;4-冷凝器;5-节流阀图12-1中的制冷剂F12在节流阀的控制下,进入冷库蒸发器的蛇形管中,由于节流阀降压的结果,冷剂就会在较低的压力下膨胀,蒸发气化,吸收冷库中大量的热量,降低库温,实现制冷。工作程序如图12-2。为了不使蛇形管的压力因冷剂不断流入并发生气化而升高,采用压缩机将其及时抽出并压缩,在冷凝器中冷却放热,重新凝结成液态,并经节流阀再次进入蛇形管蒸发气化,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的制冷循环。T↑;P↓;Q汽T↓;P↓;Q液T↓;P↑;Q液T↑;P↑;Q汽图12-2工作程序示意图T-温度;P-压力;Q-制冷剂状态二、冷藏装置工作

4、的自动化现代船舶制冷装置要求实现自动化,目的在于根据外界条件的变化,自动调整装置的工作,随时保持所需温度,简化管理,提高经济性,保证安全运行。现代船舶制冷装置要求实现自动化可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利用温度继电器与电磁阀,实现对冷库温度及其温度波动的控制温度继电器的感温管置于冷库之中,当库温达到额定值的下限时,感温管使继电器触头断开,切断电磁阀电路而使阀关闭,制冷装置停止工作。当库温回升至额定值的上限时,温度继电器将使电磁阀重新开启制冷装置工作,于是库温又逐渐下降,实现了对库温的双位控制。(二)、通过低压继电器的双位控制,自动起停压缩机,起调节和保护的作用。当各冷库的温

5、度都达到整定值下限时,各电磁阀均应关闭,此时如不将压缩机停车,则压缩机的吸入压力会越来越低,甚至出现真空,有可能使外界空气漏入系统。因此,利用低压继电器使压缩机停车,随着冷库温度的升高,温度继电器的触头重新闭合,电磁阀通电开启,制冷剂进入蒸发器,压缩机吸入侧压力逐渐升高,当达到整定值上限时,低压继电器触头闭合,重新起动压缩机,实现压缩机起停的双位控制。(三)、通过高压继电器实现高压保护高压继电器以压缩机的排出压力为信号,控制压缩机的控制电路,不论何种原因使排出压力超过高压继电器整定值时,压缩机将自动停车。直到故障排除后方能恢复工作。三、冷藏装置的电力拖动控制实例船上冷藏装置

6、的压缩机、水泵、高低温库冷风机等4台异步电动机。由一只电控箱控制,电控箱上设有自动、手动转换开关,见图12-3。(一)、在电路图中标出各逻辑行的行号。给各逻辑行按顺序编号,在图的下方(或右边)用阿拉伯数字编号,以在图12-3中标示。(二)、以左开右闭(上开下闭)的原则找出每个线圈在图中所有辅助触点所在逻辑行的位置,标注在线圈的下方。在电路图中从左至右,从上至下寻找一遍,逐个标注。以在图12-3图12-3冷藏装置控制电路图中标示。(三)、自动状态下工作过程分析1、将拔动开关SA1拨到“自动”(9)c-d;(17)g-h;(18)k-l接通,因开机时压力和(13)SP1和SP2

7、保持初始的常闭状态又因开机时高、第温库相对为高温(18)SP1和SP2保持初始的常闭状态。合上电源开关(1)SQ(13)KA1↑KA1(9)合→KM2准备工作。KA1(10)合→KM1。KA1(14)开→锁KM2。(17)KA3↑KA3(8)合(8)KA7↑①KA3(11)合→KM1准备(9)KA2↑②KA3(15)合→ST3↑→ST3(16)合③KA3(23)合→KA1准备。KA3(28)合→HL1↑亮。KA3(35)合→YV3、YV4准备。KA3(33)开→锁YV1。(18)KA4↑KA4(8)合→无意义。K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