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ID:36230939

大小:39.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5-07

上传者:xinshengwencai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_第1页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_第2页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_第3页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_第4页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讨会专题●文/谌观礼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一,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近年来,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信息产业日益成为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同时,信息产业的国际转移和重新分工的趋势愈加明显.世界各国和地区均面临信息产业重新布局的机遇和挑战.1,产业恢复性增长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信息产业以8~10%的速度发展,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战略性产业之一.在2000年下半年期间,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信息产业呈负增长.目前已开始恢复性增长,2003年世界软件行业规模达7950'1'Z,美元,比2002年增长14%;消费类电子行业产值收入23501'7_,美元,比2002年增长9.3%;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1426'fZ,美元,1::L2002年增长15.8%.2,重视新产品开发信息产业化是知识密集和资金密集型产业,信息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往往属于跨学科,跨行业的系统工程,需要较高的投资.因市场竞争激烈,只有不断推出新产品,才能在竞争中占有主动.3,产业界限模糊 随着信息技术与机械,汽车,能源,经济,交通,冶金等技术互相融合,形成了新的技术领域和新的产品门类.由于3C技术的融合,信息家电的出现,使通信,计算机,家用电器的界限模糊化.4,投资类电子产品比重增加世界电子信息产品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投资类产品规模逐步扩大,2000年投资类占63.9%,消费类占7.9%,元器件占28.2%.世界计算机和通信产品的生产已从1996年的50586'fL美元增长到2000年的6139.6'fL美元.从销售市场看,计算机市场规模最大,2000年计算机市场占世界信息产品市场的29.5%,通信产品占21.1%5,市场分布向亚太地区扩散全球信息产品的市场主要分布四个区:美国,日本,欧洲,亚太地区.近几年来,世界信息产品市场分布向亚太地区扩散的趋势日益明显.2003年这一地区信息产品市场比重占全球的20%.6,信息产业转移出现了四大趋势1.从成本单一导向型转变为成本与市场双重导向型2.由单个企业的分散转移转变为企业群落的集群转移3.由/JT]Z~I]造的单一环节转移转变为包括研发,制造,销售在内的产业链的多环节转移.4.由以直接投资设厂为主单一投资转变为以投资设厂和整合并购相结合的多元投资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m_,-7--信息产业一直保持快速 lnl,,1,.1R.印制雷烙脊的发展,已成为39个工业部门中发展速度最快,产业规模位居前列,外贸出口连年第一,经济效益日益提高的重要支柱产业.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日本.1,发展速度快1997~2003年,电子产品制造业的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和利润总额年均增长率36.4%,35.3%和29.5%.不仅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7.7%的发展水平,也高于39个工业部门年均12.6%的增长速度2004年完成销售收入2.6557亿元,增长41.7%,工业增加值5650'f7__,元,增长41%.2,产业规模化自1998年以来,按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计算,电子产品制造业均居工业部门前三位.近五年来,电子产品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年增加.下表为1997~2003年电子产品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年份GDP1电子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增巍瞧增长速占GDP总值增雕度(%)度(%)(%)199774462.68.8650.24220.87199879395.77.8807.1624.11.011999820547.1106231.61.292000894048.0133425.61.492001959337.3179034.21.8720021023988.0298014.42.9120031166949.04000343.43 3,经济效益较高2003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效益总体指标为160.4%,高出全国工业经济效益指数10个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为12.9%,高于全国工业水平的2个百分点.全行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同比增长10%,成本费用利用率6.5,同比提高了0.9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工业水平1个和0.8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56.3%,比上年下降0_8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周转率为1.6次,比上年加快了0.2次.诚信?沟通4,外贸出口连年第一据海关统计,1997~2003年,电子产品出口年均增长37.9%,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增长最快.2003年电子信息产品出口贸易额达到1421亿美元,占全国对外出口贸易额的32.4%,已连续多年位居工业产品出口的首位.2004年电子产品出口达2075'f7_,美元5,用户市场迅速扩大以移动通信和电视机为例:移动电话1997年1323万户,普及率1.28%;2003年为26869;5户,普及率达20l8%.电视机1997年170007台,每百户拥有48.6部,2003年拥有高达350007台,每百户拥有97l2台.6,企业和人员快速增长2003年电子信息产业全行业企业数17506个,比上年增)]1327%,从业人员4087-人,其中电子制造业349.5万人,增长7l2%,软件业597人,增长18%.三,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特点1,规模化电子信息产业从"七五"计划开始就提出推进 企业联合,发展企业集团,建设规模经济和集约经营的机制."八五"计划提出发展规模经济,进行基地建设的决策,提出"要按照规模经济思想,走集约化的规模经济道路,建设中国的'松下',中国的'lBM',形成我国电子工业的主导力量".1994年为贯彻国家提出的大公司战略,出台了"电子工业大公司战略实施方案",这些对电子信息产业形成规模发挥了重要作用,涌现了一批跨地区,跨行业发展的大企业集团,1987年电子百强排名第一的上海电视机一厂的销售收入为5.76'f7_,元,1993年和1997年排名第一的企业营业收入分别为35.7亿元和160.7亿元,而2004年百强企业中在16家营业收入超过了1oo~z,元,6家超过了300'f7_,元,排名第一的海尔已达805'fZ,元.2003年电子百强企业营业收入合计6830.5'fZ,元,占全行业的36.3%,实现利润305亿元,占43.6%,上交税金印儒J雷洛资孰2005年07月第4期?17?研讨会专题220亿元,占全行业的74%.2,国际化截至2003年底,电子信息产业利用外资超过7000~Z.美元,财富》世界500强中的lT企业已有90%在中国投资.外商在华投资企业的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占全行业的总量均超过75%.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中,跨国公司研发设计中心和运营中心向中国转移的步伐正在加快.多数国际着名电子企业已在中国设立了研发中心,并且 逐步由地区中心向全球中心发展,研发重点也由单纯的产品开发延伸到核心技术研发领域.3,数字化随着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电子产品迅速向数字化方向发展.数字化电视预计到2010年超过500万用户,2015年可能超过1500万用户,数字电视已列入电子信息产业"十一五"专项计划,2005年将数字电视产业化作为扶持重点,数字音Ⅱ向,数字通信将会发展迅速.4,电子产品门类界限逐渐模糊以前,通信,计算机,电视机产品界限非常清楚,现在这种界限逐渐模糊,手机就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融合,信息家电产品出现使投资类和消费类产品界限模糊.5,基地化"七五"期间,电子工业提出基地化的建设.以后,学习国外的经验,国内开始建设科技园,各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也开始迅速发展,目前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福厦沿海地区电子信息产业都有相当规模,各地区产业规模占全行业的比重为:珠三角34%,长三角33%,环渤海11%,福厦沿海地区6%,山东6%,其他10%.6,多种经济成分过去,电子工业除中央企业,就是地方企业,少数有些集体企业,大部分是国有企业.现在电子工业是多种经济成分,出现了大批民营企业,而且规模很大,如华为集团.目前民营企业已成为电子百强队伍的重要力量.在电子百强中已经改制为股份制的企业达到50%以上. 7,投资类产品比重上升以往,我国信息产业消费类电子产品比重很大,近年来,投资类电子产品生产规模逐步扩大,充分反映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为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提供服务能力的增长.附表投资类消费类元器件类比重(%)比重(%)比重(%)"六五"末期(1985年)2O.346.832.9"七五"末期(1990年)14.352.433.3"八五"末期(1995年)26.7938.3534.8"九五"末期(2000年)452827"十五"末期(2003年)53.122.915四,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趋势1,产业规模发展趋势(1)互联网产业:到2006年,互联网用户数将达133亿户,2003年为7950万户.2008年互联网接入业务市场规模将达384.7亿元,互联网内容服务市场规模2006年将达212.6亿元,平均增长率43%左右.(2)软件产业:从2004年到2006年我国软件市场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平均增长率将达到35%(3)消费电子产业:2004—2006年我国消费类电子产业仍将保持快速增长,2005年销售收入将达4376~Z.元,2006年将达到5601亿元.(4}集成电路产业:从发展趋势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仍将保持高速发展势头,预计2004—2008年五年我国集成电路产量和销售收入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2.6%和29.2%.到2008年,我国集成电路产 业产量将达到549.5亿块.销售收入将达到1263.6亿元,将成为世界重要的集成电路制造基地lnl~;7nn.1R.印制啻略咨孰之一.2,市场趋势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信息产业市场已初具规模,并将出现新的发展趋势.1,未来信息产品将沿着网络,融合,个性化的趋势不断创新.2,数码消费类产品的迅速普及,将推动IT行业向消费主导型产业转型,数码应用将成为推动消费类IT行业前进的动力.3,服务将向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4,政策因素推动西部市场发展,商用市场的繁荣带动东部市场的发展,从而形成区域市场两大重心.5,国际消费电子产业向中国深层次转移6,市场需求引导产品和技术发展,宽带接入市场将有较大增长.3,技术研发趋势20世纪,信息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随着低价位,高性能个人电脑的普及,以及ATM,IP,CDMA,WDAM等现代通信技术的出现,人类进入了信息和网~gB,-j-代.21世纪信息技术仍将是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科技领域之一,作为新兴生产力突出代表的信息技术,将成为现代社会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和强大动力,加速发展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 优化配置,对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将产生新的革命性改变.信息技术内容丰富,发展迅速,计算机,通信,微电子与图像技术的相互渗透,相互结合,促进了新业务,新产品不断涌现.因特网,移动通信,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微电子,个人电脑,软件及数字视频等技术将成为21世纪初最具潜力的发展领域.微电子与光电子技术将取得新的革命性进展.计算机结构和功能将向着微型化,超强功能,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人机界面将更为友好i现代通信技术将趋向数字化,智能化,宽带化和个人化,信息的数字转换处理技术进一步走向成熟网络应用趋向发展网络经济,网络社会;软件技术的高速诚信?沟通发展成倍地扩大了信息技术地应用范围和功能随着数字化技术地发展音视频和多媒体技术突飞猛进:新型电子元器件和信息材料技术将层出不穷;信息安全技术日新月异.总之,21世纪中叶之前,信息技术仍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技术.五,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工作的总体安排,信息产业部去年就已着手编制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去年初成立了信息产业部"十一五"规划领导小组,广泛开展了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前期课题研究工作.同B,-j-~N强了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研究工作.力争将规划于今年底明年初上报国家.(一)信息产业"十五"规划完成情况"十五"期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始终保持三倍 于GDP的高速增长,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各项经济指标提前两年实现"十五"目标.2004年,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26550f7_,元,利润1120fk元,税金380f7_,元,出口创汇2075fE美元,同步分别增长41.2%,49.3%,31.9%和46%.主要电子产品产销同步快速增长,显示器,手机,彩电,激光视盘机,笔记本电脑分别占全球总产量50%,31%,43%,80%和40%.经过五年的发展,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福厦沿海等地区为核心的产业布局已基本形成,在全球产业布局中影响力不断提高.2005年电子信息产业预计销售收入3_4万亿元,出口总额2400fZ元,分别比"九五"末翻两番,利润总额增长双倍.(二)信息产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当前,我国信息产业发展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国际贸易磨檫日益增多,知识产权纠纷不断增加,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国际汇率波动使产品出口和企业"走出去"不确定因素增多,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吸引外资,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步伐加快,我国电子信息产印制雷,咯资孰2005年07月第4期?19?研讨会专题业低成本优势面临严重挑战.从信息产业自身情况看也面临不少问题.1产业结构不合理,行业整体效益不高.软件产业比重严重偏低,集成电路产业整体水平差距大,电子信息产品附加值低,制造业整体上仍处于全球产业链末端,低水平重复建设依然存在. 2技术创新能力差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行业基础技术研究滞后,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品和应用水平不高,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S人才队伍整体水平差距较大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不适应产业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4业务创新能力不强网络资源利用率低,没有形成依靠开发新技术新业务,扩大产业链来促进发展的机制.萎公平公正,有效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还没形成,法制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三)信息产业"十一五"主要任务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是我国信息产业的第一发展阶段,即产业培育,产业形成和产业体系建立阶段.上世纪90年代进入了第二发展阶段,即产业高速成长阶段.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信息产业已有相当的基础和实力,第二阶段任务基本完成,具备了向第三阶段发展,即开始由大到强战略转变的条件.因此"十一五"期间,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将开始步入"做大做强"的新阶段."十一五"期间,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1.继续保持全行业健康,快速,有序发展态势.无论从丰富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和产业支撑,还是为满足国际市场需求拉动外贸出口,增加就业机会的角度出发,"十一五"期间我国信息产业都必须继续保持较快速度增长. 2在继续扩大规模的同时,牢牢抓住国际制造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新机遇,加快我国信息产业的T111,,,)nn八厂,1?2Itll?延伸和完善产业链为核心的结构调整,特别是集成电路,软件,平板显示器件,关键元器件,专用设备仪器等核心产业的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格局中的地位,大力推进国家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进一步优化区域产业布局,促进区域产业升级,打造区域产业品牌.3.大力推动~n;bn快行业共性技术开发,测试和服务平台建设,集中力量突破若干关系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基础元器件产品技术,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升行业整体水平.4.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推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国际合作,是做大做强产业的必由之路.5进一步建立健全行业管理和监管体系完善手段,提高管理能力,把行业管理工作的立足点放在引导,规范,监管和服务上.6.要进~步加强行业法制环境建设,构建有利于产业发展的产业政治体系六,深圳电子信息产业的现状(一)现状深圳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深圳工业中成长性最好,竞争力最强,关联度最大的支柱产业,已形成了以计算机与外设,软件,通信,微电子与电子元器件,视听产品等电子产品为代表的国家主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成为深圳工业增长的火车头.深圳电子产品出口在全国大中城市连续十多年居第一位,已 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主要电子产品出口基地.回顾1980年深圳创办特区时只有一家电子厂(原宝安县无线电厂)职工1O8人产值107万元,利润仅5000元,只能生产扩音机,收音机及装配电子表等简单的电子产品,创办特区后,由于广东省深圳领导的重视,各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国家各部委的支持和电子工业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1990年深圳电子工业产值达1O0亿元,1996年发展到1O00'fT__,元,2000年增长~J3200'f7__,元,2003年高达5100亿元.深圳电子信息产业经过20年发展,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优势,主要有以下特点:印制啻珞皆1,具有较强的规模竞争力.深圳工业百强企业中电子信息产业占80%以上,长城,华为,中兴,康佳,创维,华强等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均超百亿.2,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深圳企业发展历史较短,但~直注重产品品牌的培育,目前,华为,中兴,长城,康佳,创维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3,具有完善的产业链和产品配套能力.从计算机及外设,手机等高档产品,到电视机及多款数码产品,其零部件80%在深圳周边地区可以实现配套,大大降低了成本.4,具有较强的技术竞争力.深圳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深圳当年科研费的90%由企业提供,当年科研成本的70%一80%由企业完成.许多企业将销售收入的10%一30%投入研发. 深圳电子信息产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有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1)应用开发多,基础性开发少,产业前瞻性基础研究更少,深圳因缺少电子研究院和电子院校,技术开发主要由企业承担,企业由于资金因素,主要从事应用性开发,企业技术储备不足.(2)自由知识产权太少由于大批企业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水平较低,研发能力不足,同时企业核心技术的产品比例很低.企业关键和核心技术基本依赖从国外引进,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3)人才结构不合理.一般技术人员多,既缺乏主持系统开发的高级技术人员,又缺乏有较高技术水平的技术工人,工艺性人才不足,严重影响电子制造业水平,能力的提高.(4)为电子信息产业服务的竞争情报和信息服务体系没有形成,企业缺乏有力的决策支持.企业在产品研发中技术标;隹的选择,产品路线的确定以及制定企业市场策略等重大决策中,都需要有信息服务体系的有力支持,没有这一支持,中小企业决策往往难免于盲目.(二)建议根据以上系统分析,对深圳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减信?沟通提出如下建议:1,全面整合现有资金,人才与土地资源,优化工业经济要素配置,调整产品结构,重点支持电子信息产业中处于快速增长期的产业,如软件,数字视听及光显示技术产业;继续大力支持处于稳定增长期的产业,如计算机及外设:重点突破微电子,基础元器 件和通信产业.保持电子信息产业在深圳工业中的支柱地位.2,充分利用深圳信息技术的先发优势,推进城市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3,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要加强建设一批向社会开放的重点实验室,大力发展核心技术,自有知识产权和关键元器件生产项目.加强新产品,技术创新计划实施力度.扶持具有自有知识产权上应用面广,带动性强,市场活力大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配套技术的发展.继续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提倡原始创新,提高企业开展生产技术创新的积极性.4,加强深港合作,实现产业衔接和优势互补.深圳要加快加强深港两地的合作,加强经济一体化步伐,积极促进深港自由贸易的实行.香港市场优势,信息优势和深圳的制造业优势的进一步结合,实现产业衔接和优势互补,共同将深港电子业做大做强.5,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建立和完善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服务的物流配套体系.电子专业市场的高度发展是深圳电子信息产业的一大特色.要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促进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同时适应产业规模的扩大,适度扩大专业市场的规模.要整合目前电子行业展览资源,打造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大型电子信息产业专业展览.6,积极推动建立服务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和综合性信息服务体系.信息服务体系是产业发展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发展社会 中介组织,如:协会,商会等行业自主组织功能,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培养和发展面向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开放性,综合性服务体系.P固BA印IJ雷洛资孰2005年07月第4期?2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