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继承与创新

再谈继承与创新

ID:36229799

大小:3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7

再谈继承与创新_第1页
再谈继承与创新_第2页
再谈继承与创新_第3页
资源描述:

《再谈继承与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再谈继承与创新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在此与大家探讨关于我们共同关心的手工艺术的问题。现代手工艺术学院展从倡议到今天的第六届展览走过了7个年头,仍然坚持而且规模越来越大,是有识之士共同努力的结果。回顾“工艺美术运动”,我们知道它发生在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转型的工业革命时期,而今天我们对工艺美术的再度重视发生在工业时代向信息化时代迈进的时期。“工艺美术运动”的出发点是反对大机器生产的粗制滥造,而今天我们对于工艺美术的重视与以前不同的是并不否认今天的大机器制造业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而是

2、在这样科技进步的情境下,从文化的保护、继承与发展的角度上,更好的张扬工艺美术这种承载人类文明的悠久载体的魅力。然而对于手工艺的发展问题,传承与创新是设计界一直在谈论的话题,也是一个很容易落到空泛谈论的话题。怎样才能实现继承与创新一直是我们在探寻的事情,也是教育界一直在寻找方法的事情。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市场竞争,似乎一切都在竞争的急流、漩涡中争先恐后、匆忙寻找机会。历史的经验已经告诉我们,在这样的情境中,孕育着机会、孕育着挑战,也暗藏危险和牺牲。面对这样的境况,我们的机会勿用质疑,发展——才

3、是硬道理。但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将以何作为代价而牺牲掉,这就需要我们谨慎。而事实是在工业发展、信息加速的同时,我们的手工艺正在悄悄的失落,因而就使我们今天的举动具有特别的意义。下面我将从如下三方面就继承与发展的话题与诸君进行商榷。1、继承是需要前提和基础的对于继承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得承认在传统手工艺师傅带徒弟的老模式中,徒弟的个人素质是能否掌握技艺的关键。假使师傅是不愿意把手艺带到棺材里去的,那么要把这份技艺保留下来,他一定要找到一个让他信得过并且得到其首肯的人选来继承他的衣钵。其实这一点放在今

4、天的学校教育中也存在。那就是学生的自身素质是否准备好胜任这种传承,换个角度说,也就是学校的素质教育是否为学生奠定了足够的基础,或者退而求其次是否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来进行传承这项学业任务。这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敏感到的一个切实问题。在这里面涉及到大学时期课程内容的设置与比例问题,也涉及到整个教育过程中的连贯的相关内容的不断强化。民艺知识和传统文化知识是应该渗透到教育的任何阶段的,是应该作为一项长期建设的民族文化的内容而相应的进入到学生的教育生活中去的。我们已经欣喜的看到国家教委已经在此方面作了努

5、力,在小学的教育中普及素质教育的活动已经开始。但似乎这些还不足以在社会上引起更为广泛的重视,重视到以相应的活动或者是号召,让每一位家长都能认识到传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只有重视到这样的程度可能才会在社会中起到切实的效应。所以在大学的教育中,至少现阶段,有必要采取相应的强化措施,才能在学生中建立起重视传统文化、民间文化的自觉意识。当然就全国范围来看,各个学校的地域情况、人文情况、学生的来源差别、不同学校的软硬件差别、社会的现实需求等都是影响教育力度的因素。其次,传承并不是原封不动的照搬,这里面有

6、弹性、讲辩证,有取舍,而怎样取舍虽然取决于个人取向、个人情趣、个人禀赋,但首先应该有的还是能够取舍的能力。而这份能力是需要用一定量的知识来武装的,这些知识应该是人文的、科技的、信息的综合体。在这样的基础上谈继承是有的放矢的,才是主动的。如果我们一味地讲继承而不讲继承的前提条件,那么继承是盲目的,而对于没有太多设计经验和生活体会的学生来说更是茫然的,不知所措的。在此我想借鉴一下柏林艺大的学生的读书任务,在艺术理论方面,柏林艺大的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其书目包括:交流学、美学、信息学、符号学、艺术心理学

7、、艺术史论与社会学。学生几乎每一学期有三本书要读,学期末每个学生必须用1个小时的时间来面向全体同学及老师讲述读过的书的内容与体会,因而就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深入读懂那本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作为理论基础的书目,而非专业方面的书目,是每一个专业的学生都必须深入了解的教育内容。而在我们的教育中,我想除了史论系的学生外,其他设计专业的学生的读书量远没有这个程度。作为教育机构的学校并不都是做了详细的要求,而作为本科的学生更是脑海中一片茫然,对于传统文化类的书则更是懒得去翻看,意识上会认为那落伍了,太不

8、时尚了。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是一种仍然存在的普遍现象,一种教育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继承的过程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就包含有一定量的创新。在继承实践的过程中,不同的人会发现不同的可以改良的地方,一旦这种改良的着眼点得到准确的挖掘并改进,这就已经完成了一定程度的创新。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个人禀赋外,是要靠培养才能形成的。目前的设计院校中,人文课程的局限性很大,大多数的课程都是相关的美术史、设计史等课程,课程面相对狭窄,学生的兴趣也不大。这其中的原因有些复杂,有条件上的限制,有认识上的限制,有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